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刘玮//刘玉文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咸丰皇帝,名字叫奕詝,是大清政权人关并统一中原以后的第七代皇帝。虚20岁当皇帝,虚31岁病死,执政11年,确切时间是11年零5个月12天。“咸丰”二字是他当政时的年号。历史上称“文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中国自古有民谚说,皇帝无福民遭难。在咸丰当政的11年期间,国家内忧外患丛生,太平天国起义军势力从广西迅速扩展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并建都南京,与大清政权相对峙。西北有回民起义,西南又有苗民起义。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不断寻求在华更大、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自咸丰六年(1856)开始,英、法、俄、美等国对大清朝再度发动武装侵略,或以武力相威胁。英、法两国从海上侵犯,美国以舰船帮助英、法运送侵略军,并提出愿为清政府与英法联军“斡旋”。沙皇俄国从陆上相威胁,也表示愿意居中“调停”,战争却逐步升级。

咸丰六年(1856),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借口“亚罗号事件”事件,以兵舰炮击广州,揭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序幕。亚罗号船(Arrow)不过是一艘经过油饰、彩绘的小艇,伪装成私家游艇,为的是逃避清朝海关缉查。船在香港注册登记,往来于香港、澳门、广州之间,从事海盗、走私、贩卖人口等违法勾当。亚罗号船从澳门运大米到广州,广东水师接到澳门葡萄牙籍水手罗萨里奥的密告,说亚罗号船与海盗关系密切。于是水师干总梁国定率水兵拦截该船,在缉查中发现船只登记时限已过,且船桅无国籍标旗,遂将12名船员、水手扣押。经初步审讯,12人中的梁明太、梁建富确系海盗,船员中一名叫吴亚的人可以证实他们所犯的海盗罪行。巴夏礼闻讯后立即以《虎门条约》有关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内容,要求将全部扣押人员交给英国当局。巴夏礼的态度傲慢而蛮横,据说争执中有水军打了巴夏礼一记耳光。

其实,早在亚罗号船在澳门启程前,澳门海关即欲登船检查。此船仓皇逃离,故有葡萄牙籍水手向广州水师告密之事。广州水师衙门毫不让步。于是巴夏礼向两广总督叶名琛抗议,并要求立即放人和道歉。叶名琛据理力争,表示两名海盗扣押,证人吴亚留待取证,其余人员可以释放。但是,英国驻清朝公使包令和巴夏礼仍然坚持原要求,并向叶名琛发出最后通牒,限24小时内释放全部人员并公开道歉。叶名琛屈服于压力决定让步,派遣广东省南海县丞许文释放全部在押人员。但是英国侵略者本意在于找借口发动战争,所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也于事无补。英国侵略者遂悍然炮击广州城,但其侵略行径遭到广州水师的坚决抵抗,英国因战舰受到重创而撤退。

咸丰七年(1857)英军对去年的失利不甘心,遂联合法国军舰再度攻击广州。这次不仅占领了广州,而且将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两广总督叶名琛俘获,押送到印度加尔各答拘禁。叶名琛两年后死于囚禁所。据历史记载,叶名琛囚禁所名“镇海楼”,在那里“犹时作书画,自署日‘海上苏武’,赋诗见志,日诵吕祖经不辍”。广东士农工商各界憾其误国,曾评价他在广东期间“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之罕有”。其实,胜骄败馁、刚愎自用是叶名琛的性格缺陷。叶名琛处理“亚罗号事件”,原本有理,却屈服于武装侵略的巨大压力而让步。这一侵略事件,早在一个半世纪前,远在欧洲的马克思就曾作出公正的评论:“在全部事件过程中,错误在英国人方面,贪婪与侵略总是要寻找借口的。”详细指出侵略者的残暴和大清朝的屈辱让步——“叶总督有礼貌地、心平气和地答复了激动了的年轻英国领事的蛮横要求,他说明捕人的理由,并对因此而引起的误会表示遗憾,同时他断然否认有任何侮辱英国国旗的意图”。因为这场战争是英国最先挑起,然后法国等列强参加,目的在于扩大在华利益,有与道光二十年(1840)爆发的鸦片战争一样的性质、目的和结局,故中国近代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咸丰八年(1858)三月,英、法两国战舰陈兵天津外海,以武力相威胁,英、法、俄、美四国公使提出修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与大清朝签订的条约,扩大在华利益。对外事缺乏研究的咸丰皇帝提出“以夷制夷”策略:结好俄国,限制美国,和谈法国,拒绝英国,甚至抓捕英国领事兼翻译官巴夏礼。咸丰皇帝以为如此处理可以分化四国的联合行动,结果全不奏效。咸丰八年四月的天津一战,清兵大败,在天津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在上海又与英、法两国签订了新的《通商章程》,在黑龙江与俄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咸丰九年五月,英、法两国要求进北京“换约”,遭到清政府拒绝后,借口“互换条约文本”不成,兵舰炮击大沽炮台。清军提督史荣椿下令还击,英法联军失败,战舰被击沉、击伤10艘,英军死伤460余人,法军死亡14人,两国联军司令也双双受伤。咸丰皇帝见清军取得胜利,在欣喜若狂之下宣布取消此前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的所有条约。

此一战清朝取得暂时的胜利说明什么?在咸丰和一些阿谀之臣看来,当然是“皇上圣明”、“剿抚兼施”的结果。其实,只要积极防备,认真组织抗击,是可以打败来犯之敌的。在距今150年的历史条件下,即使没有坚船利炮,也可以战胜疲惫的入侵军队。据时人记载,“天津之战,洋夷吃败,民人欢呼雀跃”,可见人民群众对反侵略的保家卫国战争是由衷支持的。

九个月后的第二次天津之战便暴露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侵略者看到咸丰皇帝与他的父亲道光皇帝一样,是一位昏聩的皇帝。当年道光皇帝禁止英国在华走私鸦片,并不是皇帝的真知灼见。道光皇帝看到林则徐奏稿中称,鸦片在中国肆虐,势必造成几十年后“中国无可以御敌之兵,亦无可以充饷之银”,才想起重用林则徐,禁止鸦片进入中国。当取得虎门销烟首战告捷的时候,道光喜形于色地赞赏林则徐:“9即之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所办(禁烟)可嘉之至。”“朕不虑卿等孟浪,但诫卿等畏葸。”但是,由于朝廷的腐败、皇帝的无知和以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直隶总督琦善等为首的“纵烟派”的擎肘,当时的海防仅限于林则徐所辖的广东、福建沿海,向北则或无筹防,或有筹措亦十分薄弱。英国兵舰遂沿海岸线向北伺机攻击,首先攻陷浙江定海,继续向北兵临天津。道光惶恐不安,听信了琦善等人奏称:“英夷船坚而炮利,将无以为敌。”“原勿庸筹防,英夷视我无防断无炮击之理。”“广东筹防致启衅端,尤不应借乌合之力(按:指民众抗英),御夷不成竟致其累。”诬指林则徐“实属措置失当,应重治其罪”。道光胸无定见,翻脸称林则徐“夷务办理不善”。

……

P10-12

目录

引言

避暑山庄最后一次迎来皇帝驻跸

圆明园遭焚掠,成丰羞于回銮北京

虽逢乱世,依旧歌舞升平庆万寿

咸丰英年早逝于避暑山庄

弥留之际口授遗诏揭秘

懿贵妃怀野心偷听皇帝临终遗诏

清末民初多人记载咸丰另有密诏

略说临终遗诏的偏任之弊

奕詝平庸,因何被道光密立为皇太子

政变需要舆论先行,谁当马前卒

两太后与八大臣在避暑山庄六次交锋

京承两地间密谋政变何其艰难

叔嫂联盟,其实各有所图

麻痹有术,政变准备就绪

回銮之日便是政变动手之时

阴谋之中有暗流,慈禧强制垂帘执政

论功行赏,胜者皆大欢喜

败者获罪,可悲可叹

序言

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的辛酉政变,是中国封建时代终结前夕一次著名的宫廷政变。政变发动者慈禧、奕沂、慈安三人有备而行。而其对手,即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却仅凭已逝皇帝的一纸遗诏便想安享辅政大臣之位,对自己和对手不作清醒的估量,对政治时局、朝臣人心缺乏缜密的分析,对一旦发生的不测没有应急机制,当然大祸临头的时候毫无还击之力,只能束手就擒,任由发动政变者愚弄与宰割,自然可悲可叹。今天我们回顾、推敲这段历史,想来这场悲剧的发生也并不奇怪。天道焉能无端噱慨,政治的前途、命运岂能靠侥幸赢得?

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于以史为鉴来读史,不屑于单纯地涉猎历史故事。于是近代历史晚期的辛酉政变,不失为后人茶余饭后回味、品评的历史旧闻,或许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因此,中华民国初年关于辛酉政变的零星记述屡见报端,不过都缺乏系统、完整、翔实、科学的记述,仅限于清末的笔记、日记和坊间的传说。其主要原因是清代的档案尚未解密。

辛酉政变首先策划于塞外承德。那里有一座宏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其外围东侧、东北侧、北侧和西北侧环绕着12座皇家寺庙,其西北100公里的塞罕坝草原、山地是著名的皇家猎场。这些遗迹、建筑都是当年康熙、乾隆、嘉庆为了夏天避暑,秋天打猎,平日处理政务,同时与以蒙古族各部首领为主的边疆各民族上层修好,在塞外修建的功能性设施,是一个庞大的、占地广阔的集合式建筑群。在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朝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避暑山庄是清帝在北京以外的另一个政务中心。道光以后,随着清王朝的衰落、皇帝终止了盛极一时的北巡以后,避暑山庄便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日渐失去其第二个政务中心的历史作用。但是,咸丰十年(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侵略军从海上攻陷塘沽、天津,进逼北京,咸丰皇帝逃跑到承德,避暑山庄迎来它最后一次皇帝驻跸。转年七月,咸丰皇帝病逝于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

咸丰皇帝病逝以后,他的遗孀之一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就是人们习惯称呼的慈禧)利用皇后钮祜禄氏(即人们习惯称呼的慈安)拥有的传统地位和恭亲王奕诉的才能、影响,凭自己嗣皇帝生母的潜在威慑力量,在避暑山庄阴谋策划了一场政变,废除了咸丰皇帝临终遗诏中任命以载垣、端华、肃顺为首八位王大臣“赞襄一切政务”的决定,夺取了国家最高统治权力。

“慈禧”是她生前的徽号,全称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16个字。史书称“孝钦显皇后”,她死后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比同时垂帘执政的慈安多几个字,借以显示她尤为尊贵的地位,因为是以她为主掌权,且比慈安多执掌政权27年。史书称慈安为“孝贞显皇太后”。慈安谥号全称是“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15个字。

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策划、发动政变的成功,开始了皇太后垂帘执政的政权形式,当时虽然有皇帝名号、年号,却由皇太后掌握大清最高统治权力,从而改写了中国封建制度晚期长达48年的历史。这次政变发生在公元1861年,干支纪年是辛酉年,历史上称之为“辛酉政变”。政变的策划是在承德避暑山庄,而将咸丰皇帝临终授命赞襄政务的八位大臣拘捕处治,却是在北京和回銮北京的途中,故清史中又称这次政变为“北京政变”。嗣皇帝载淳初即帝位是在避暑山庄,年号“祺祥”是由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确定,故这场政变也被称为“祺祥政变”。

策划、发动一场政变谈何容易,那是一种充满风险的阴谋行为。在违背封建礼制、祖宗家法、先皇遗诏的情况下,推翻一个合法的权力形式,确立一个新的名不正言不顺的权力形式,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何况政变的主要策划者慈禧和奕,分别处在承德与北京两地,相距200公里,如何面商机宜?而只有经过面商,才能确定关键事项。政变理由与新政格局,舆论营造的内容、人选、程序,政变实施步骤,政变发动时间,可用人员的邀集延揽,麻痹策略与武装保障,人员责任的落实,等等,无疑都需要策划者事先交流商定,而后在承德、北京两地分别准备。所以策划一场政变绝非单纯靠信函和往来“捎话”就能完成。当然信函与“捎话”也必不可缺,但只能是秘示各自准备情况与对手的动态消息而已。在以往的清史研究中,对辛酉政变虽有涉及,但尚无全面专述,更无政变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相关内容,此书不揣窳陋,试作记述、分析。

辛酉政变之后,年方27岁的叶赫那拉氏一跃成为大清朝最高统治者,为有功者加官晋爵,使其获得相应的富贵和尊荣。除慈禧以外的新贵们,为自己官阶升擢和顶戴花翎增加而欣喜,是情理中的事情,但他们尚须谨慎,切忌居功,骄纵张扬,亦不可忘记应该时时省敛。清史中第一代的怡亲王允祥是康熙皇帝的十三子,是雍正皇帝的忠实追随者、拥护者,雍正继皇帝位以后曾感激涕零地“固辞叠受恩赏”,一生谨言慎行,勤于任事,勇于任事,不露半点拥戴功臣行迹,被认为是历史上“有功不居功”者,诚属“修性致到”的韬略。百余年后,辛酉政变的首功之臣奕,先后四次被慈禧斥责或贬黜,晚年才终于懂得了如何低调生活,言行自敛,免遭更大的祸殃。这次政变中重要的功臣胜保却没有得到自省机会,其可悲结局便是居功骄纵者的下场。胜保原系内阁学士出身,按道理应该知道雍正皇帝继位时有功之臣年羹尧、隆科多的历史教训,也应该知道十三阿哥允祥的历史经验。

那位在道光、咸丰两朝为官的老臣陈孚恩,原本一介书生,正色立朝,且能廉洁自律,被道光皇帝称作“清正良臣”。为维护大清朝统治、镇压太平军屡立奇功,可谓忠悃可鉴。道光朝他因为得到大学士穆彰阿赏识而官运亨通,咸丰朝却因与权臣载垣不睦而遭贬斥。吸取教训是人之本能,陈孚恩转而攀附肃顺、载垣,结果大出所料。因为咸丰死,肃顺、载垣获罪,陈孚恩受株连。陈孚恩是时运不佳,还是未审时度势,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抑或做人还应以老实为本,不钻营取巧,但求安宁为上?种种历史陈迹足以留待后人品味遐想,或许不失为饶有兴味的文化咀嚼。

任何时代有关国家的政治风云,如中枢权力发生变故,特别是非正常的变故,都属于国家的最高机密,相关的知情人员不许相互议论和对外界传讲,往往数十百年皆如此。于是时人不得其详,而后世更难揭秘,便被习称为“宫廷秘史”。发生于清代晚期的辛酉政变何尝不是如此,或许本书会因此而能增加一点阅读的趣味。

内容推荐

明清两代虽设有【起居注官】,对皇帝言行和国家大事随时做出记录,但封建时代向来有为尊者讳的传统,对那些有碍圣德、不便公开的事情,自然要有所避讳。或有骨鲠忠直之言,或有个别【与国休戚之大臣】【秉笔直书】,皇帝也往往拒小纳谏,并责令近臣审阅、删除不便记录的内容,任何人也无可奈何。因此,宫闱秘史,向来难以考辨。刘玮、刘玉文著的《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更多地参考了清宫档案和时人笔记,旁及诸多野史,剥丝抽茧,对比考证,试图呈现一百五十年前历史的本来面曰,揭示历史人物的境况和心理、性格特征。同时,梳理出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追索当年各自的行为本源,力求比较真实、全面地展现那场惊心动魄的权力之争——辛酉政变。

编辑推荐

避暑山庄是康熙皇帝在承德肇建的第二政治中心,历康熙、乾隆二帝九十年而成,共有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四位皇帝在此生活起居、处理政务。中国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在此发生。其中,1861年辛酉政变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刘玮、刘玉文著的《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以关注避暑山庄园林建筑为经,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史实为纬,展现这次政治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通过档案、文献、照片等还原一些基本历史细节的同时,梳理了更多不为人知的宫廷细节。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