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著的这本《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共2册)》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一本开拓性著作。认知无意识、心智亲身性、隐喻性思维成为本书的主题。一方面,作者对心智、真实、时间、原因、自我、道德等概念逐一检讨;一方面,作者对以往哲学,从泰勒斯、柏拉图到笛卡尔、康德,再到奎因、乔姆斯基,揭示其思维模式背后的隐喻结构,披露其形成本元学的各自隐喻。
| 书名 | 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共2册) |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 作者 | (美)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著的这本《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共2册)》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一本开拓性著作。认知无意识、心智亲身性、隐喻性思维成为本书的主题。一方面,作者对心智、真实、时间、原因、自我、道德等概念逐一检讨;一方面,作者对以往哲学,从泰勒斯、柏拉图到笛卡尔、康德,再到奎因、乔姆斯基,揭示其思维模式背后的隐喻结构,披露其形成本元学的各自隐喻。 内容推荐 作为一本开拓性著作,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著的这本《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共2册)》可能改变我们对传统西方哲学的看法。人类意指何物?知识何以获取?道德源于何处?向来为西方哲学之中心论题。以往哲学家的一些共识——通过内省而了解其心智、理性具有离身性和普遍性、对世界的思考大多为非隐喻义,如今却遭遇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质疑。认知无意识、心智亲身性、隐喻性思维成为本书的主题。一方面,对心智、真实、时间、原因、自我、道德等概念逐一检讨;一方面,揭示以往哲学的思维模式背后的隐喻结构。本书的旨趣,就在于建构肉身哲学。 目录 第一册 译序 永恒的灵肉:亲身离身集于一身 一、Embodied Philosophy与Philosophy in the Flesh 二、希腊哲学渊源与自然本元 三、时间概念与时间模式 四、道德先天与道德基因 五、以蠡测海与学海无边 六、从亲身体验到离身玄思 七、格式塔感知与象牙塔刻画 致谢 第一部分 亲身心智如何向西方哲学传统挑战 第一章 引论:我们是谁 一、认知科学如何重启哲学核心问题 二、提出哲学问题需要运用人类理性 三、何为打算提出以及回答哲学问题 第二章 认知无意识 一、认知无意识 二、为什么“认知”无意识? 三、形成有意识思维的隐形之手 四、作为隐喻的自然本元学 五、基于实证的可靠哲学:超越自然化认识论 第三章 亲身性心智 一、身体和大脑如何塑造理性 二、神经生物应会事物分类 三、范畴、概念和经验的不可分离性 四、实在主义、推理与亲身化 五、三种亲身性概念 六、空间与肌动概念的神经建模 七、心智中的身体 第四章 基本隐喻与主观经验 一、基本隐喻的整体原理 二、基本隐喻的亲身化 三、小结 第五章 复杂隐喻剖析 一、复杂隐喻的构建 二、常用于推理的隐喻 三、新颖的隐喻 四、隐喻习语与心智意象 五、隐喻的多元性:单个概念的多重隐喻 六、隐喻的合适性 七、小结 第六章 亲身实在主义:认知科学对峙先验哲学 一、认知科学的两代构想 二、认知科学的哲学承诺 三、概念隐喻的会聚证据 四、对后现代批评科学的回应 五、亲身的科学实在主义 第七章 实在主义与真实 一、直接的、表征的、亲身的实在主义 二、实在主义与真实 …… 第二部分 认知科学的基本哲学观念 第二册 第三部分 哲学的认知科学 第四部分 亲身哲学 文献目录说明 参考文献 术语对译表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