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昌著的《两广总督张人骏》主要记述了大清粤督张人骏维护我国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事迹。本书对张人骏在两广总督任内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比较全面、详尽的介绍,详述了晚清忠臣张人骏在两年粤督期间所经历的收东沙、勘西沙、驱英舰、“二辰丸”等一系列重大涉外事件,反映出张人骏作为爱国忠诚,守土有责、守土有方,有助于读者了解张人骏所作的杰出历史贡献,对于人们审视南海问题具有启发意义,具备出版价值。
| 书名 | 两广总督张人骏/南海百年风云人物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刘天昌 |
| 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天昌著的《两广总督张人骏》主要记述了大清粤督张人骏维护我国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事迹。本书对张人骏在两广总督任内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比较全面、详尽的介绍,详述了晚清忠臣张人骏在两年粤督期间所经历的收东沙、勘西沙、驱英舰、“二辰丸”等一系列重大涉外事件,反映出张人骏作为爱国忠诚,守土有责、守土有方,有助于读者了解张人骏所作的杰出历史贡献,对于人们审视南海问题具有启发意义,具备出版价值。 内容推荐 刘天昌著的《两广总督张人骏》是国内外第一部反映历史人物张人骏生平事迹的传记作品。 作者截取了张人骏担任两广总督时期的人生片段,通过素描的写实手法,真实再现了张人骏收复东沙、两勘西沙捍卫南海主权;驱逐英舰,收回西江缉捕权;澳门划界,捍卫我国陆海权;掀起第一次抵制日货运动,维护我国海洋执法权;兴办香洲、榆林免税商埠,发展东南沿海经济;创建香港大学,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重大史实。 张人骏,这个名字,不仅与南海紧密相系,也将走入千万人的心里…… 目录 引文 第一章 逐日寇收复东沙 第一节 端方告警 安帅查书 第二节 “飞鹰”赴粤 初探东沙 第三节 “飞鹰”再航 东沙取证 第四节 西泽遇险 鸠占鹊巢 第五节 安帅请命 四会日领 第六节 找到书证 三赴东沙 第七节 粤日开谈 日索天价 第八节 魏瀚领命 赴岛评估 第九节 蔡康赴岛 东沙回归 第十节 设置机构 开发固边 第二章 勘西沙以保国土 第一节 敬荣奉命 初勘西沙 第二节 藩司挂帅 筹办西沙 第三节 李准称侄 安帅护才 第四节 李准带队 复勘西沙 第五节 开发西沙 以保海疆 第六节 开发琼崖 接应西沙 第三章 驱英舰西江保权 第一节 “西南”被劫 英人发难 第二节 粤督购船 英人插手 第三节 粤商结会 率先奋起 第四节 民众觉醒 抗议如潮 第五节 英军入侵 粤民遭难 第六节 粤督亮剑 缉匪驱寇 第七节 英舰退出 西江安宁 第四章 扣日船与民同愤 第一节 粤督设伏 日船落网 第二节 照峰翻供 日企声援 第三节 日使抗议 无耻索赔 第四节 粤商发声 民情哗然 第五章 护粤民抵制日货 第一节 万众一心 抵制日货 第二节 梁公力挺 孙公抽薪 第三节 日阁倒台 抵制获胜 第六章 反葡寇澳门划界 第一节 安帅上任 恶葡争界 第二节 粤关驻兵 强盗受限 第三节 银坑派舰 宣示主权 第四节 中葡派员 启动划界 第五节 谈判开启 无果而终 第七章 建特区商战制葡 第一节 选址香洲 谋划商战 第二节 一路绿灯 军舰保护 第三节 奠基亲临 舰队助威 第四节 香洲开业 澳门萧条 第八章 办港大西学中用 第一节 卢押上任 倡建大学 第二节 筹资困难 求助粤督 第三节 港大建成 两督祝贺 第四节 百年盛典 重提安帅 附件 张人骏年谱 后记 试读章节 引文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六月,开封府城久旱不雨。身为河南巡抚的张人骏,就美国传教士李立生等在鸡公山上违约买地造屋、侵我主权一案,以玩忽职守奏请将信阳州代理知州曹毓龄、徐佐尧革职查办,然后派属下胡蕃、韩国钧、许葆莲等前往鸡公山调查处理李立生等“始藉教名以购地,复售地以图利”的行为,指出其“既违约章,且犯教规”,决定将外国人所买的山地不管是否报税,一概由中国方面出价赎回,并严令鸡公山附近的百姓今后不得再向外国人售地。张人骏还草拟出《鸡公山租屋避暑章程十条》,准备与美方等外国人商定,在原教会区之外划出923亩作为外国人避暑官地,由外国人建房后,经中国方面估价赎回,再租给外国人避暑使用。这总算是为政府争回了主权,挽回了面子。 还未等到该章程签署,忽然,一道上谕将他调离了河南。 原来,一直阴谋搞垮瞿鸿机、岑春煊一伙的庆亲王奕勖、袁世凯、端方等人,在岑春煊四月十七日由邮传部尚书外放两广,路过上海托病久留,意欲观望之际,伪造合成了一张岑春煊与梁启超在上海合影的照片,然后偷偷到慈禧太后跟前参劾岑春煊和维新党人秘密勾结。于是,七月初四日(8月12日),一纸免去岑春煊官职的上谕传出宫廷:“岑春煊前因患病奏请开缺,迭经赏假。现假期已满,尚未奏报起程,自系该督病尚未痊。两广地方紧要,员缺未便久悬。岑春煊著开缺调理,以示体恤。” 与此同时,在老上司鹿传霖、义弟兼亲家袁世凯、“清流”好友张之洞、同乡好友端方等人的纷纷举荐下,张人骏意外收获了一份与岑春煊截然相反的圣谕:“两广总督着张人骏补授,迅速赴任,毋庸来京请训。钦此。”袁世凯等人在奏折中称,张人骏曾经担任过广西盐法道、广西按察使、代理广西布政使,在广东又先后担任过按察使、布政使、巡抚达七年之久,对两广域情熟悉,人脉牢固,且又“悃幅无华,端重老成”“不随波逐流,迎合风气”“久为循吏,资望较高”,清廉正直,有强项之谓。 这两广总督可不比河南巡抚。河南巡抚全称为“巡抚河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理河道屯田,兼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副御史”,掌管着一省九府五州一厅九十五县,只是一个正二品的官员。而两广总督全称是“钦命头品顶戴、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管广东巡抚、粤海太平两关事务”,不仅独掌广东的一省九府四州两厅八十县,而且管理着广西省的军民政务,乃从一品官员。同时,两广地区乃膏腴富庶之地,天下税赋有其半,又是和洋人打交道最多的地方,因此,不仅一省的巡抚难比,就是在全国九大总督之中,其位次也仅次于直隶和两江。如果说河南巡抚是封疆大吏,两广总督便是位列三公了。这是许多官员梦寐以求的仕途目标。 况且,此前260多年间,清代已有106人次出任或护理两广总督,其中虽然也有些人政声平平、鲜为人知,但更多的如林则徐、李鸿章、张之洞等则声名赫赫、光彩照人。自己能跻身于这些名臣大吏之间,也算是光宗耀祖、名垂千秋之事了。这怎不令张人骏高兴呢? 只是,考虑到此时自己已62岁高龄,且前两任总督岑春煊、周馥留下的烂摊子不少,因此张人骏还是喜中有忧。在接到圣旨的第二天,他在给长子张允言写的信中,道出了自己的这番心情: 此番得擢粤督,自是天恩高厚。惟粤中近年盗寇充斥,财政困难,诸事殊难着手。吾年已渐衰,尤畏海上风波。初意,能在豫多做一二年,将夙累一清,便做抽身之计。今得此难题,颇虑做不出好文章。升官固可喜,远虑亦不能无,未免中心惴惴耳。 按照以往的惯例,朝廷每有知府以上官员任用,慈禧太后都要召其上金銮殿一见,说是训话,其实不外乎是要觐见者知道“官为谁所赐,心为谁所忠”罢了。可是此时两广总督已三个月出缺,代理其职的广东布政使胡湘林又重病在身,因此,慈禧太后也顾不上显摆自己“天恩高厚”了,要求张人骏迅速交接豫抚一职后,不用进京,直接赶到广州上任。(P1-2) 序言 刘兄的大作即将付梓,嘱我为之作序,我欣然允之。 我与刘兄相识、相知,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我们二人一直都在关注着同一个历史人物——张人骏。 张人骏,河北丰润人,是晚清重臣,特别是其在两广总督任内,谈判收复东沙,派遣广东水师提督李准考察勘测西沙,制定系统的东沙、西沙开发规划,将东、西沙群岛正式命名并及时编绘入《广东舆地全图》等,昭示出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张人骏虽然在捍卫中国南海岛礁领土主权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历史贡献,却一直鲜为人知。多年来,我在研究南海问题时注意到了这一点。从维护我国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目的出发,我对张人骏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致力于发掘、搜集更多有关张人骏捍卫我国南海领土主权的史料、事迹。 刘兄是河北丰润人,是张人骏同乡。刘兄以研究宣传家乡文化、家乡仁人志士为己任,多年来广泛搜集有关张人骏的生平材料,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和宣传,已经发表了不少文章专门介绍张人骏的生平事迹。 共同的关注,注定我们的相识将是必然的。 偶然的机会,我们联系上了。2015年初,我开始与江苏广电集团合作制作电视纪录片《南海纵横》,带领江苏广电集团的摄制组前往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专程拜访张人骏的曾孙、著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张守中先生。八十高龄的张守中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在我向张守中先生进一步了解张人骏的生平史料时,张守中先生告诉我,在河北唐山丰润,有位对张人骏的生平事迹做了很全面、很有深度研究的刘天昌先生,嘱我与之联系,并给了我刘兄的联系方式。于是回京后,我立即按照张守中先生给我的电话号码与天昌先生联系,他告诉我,他已经完成了《两广总督张人骏》一书的初稿,苦于没有出版社出版。很快,他将《两广总督张人骏》书稿寄给了我,我匆匆看后感到此书颇具历史和学术研究价值,于是主动与海洋出版社联系、推荐,达成了这本书的出版意向,并萌生了主编一套“南海百年风云人物”系列丛书的想法,把张人骏、李准等为捍卫中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做出的丰功伟绩,介绍给世人,传之于后人。 至此,与天昌先生的电话联系日渐增多,并对其个人情况略有了解。 天昌先生长我两岁,其学问之杂、涉猎之深、阅历之富,令人惊奇。他17岁通过高考进入昌黎农校攻读林果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丰润从政,从乡镇团干部做起,直至官至丰润区副处级调研员。从政之余,他笔耕不辍,在省市县级媒体上陆续发表一些新闻、报告文学,并把目光重点投在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上,以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家乡,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文学爱好者成长为唐山市政协文史研究员,丰润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唐山文史》编委、《燕山文化》编委。并且独自或合作完成了《张人骏与南海》、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大清粤督张人骏》剧本、《丰润区博物馆展陈大纲》、《丰润旧事》、光绪十七年版《丰润县志》点校本(获国家图书馆收藏)、《唐山市志》(民俗部分)、《丰润古诗词会钞》(合编)、《浸阳名村》(参与)、《丰润文化名人》(参与)、《浸水风流——走出丰润的丰润人》(参与)等著作,参与了江苏广电大型电视纪录片《南海纵横》、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见证南海》的录制。其独自策划并设计的《张人骏与南海》图片展系国内首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超过30万人次的参观。 张人骏为清代丰润大齐坨村人,著名作家张爱玲的“二大爷”。他曾任清朝末年的两广总督、两江总督,是一位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民族英雄。作为家乡名人的张人骏,自然也成为了刘兄认真研究和宣传的对象。长久以来,张人骏的事迹一直鲜为人知,相关资料也非常罕见。刘兄在研究张人骏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史实的细致挖掘和严谨考证,力求做到资料翔实、内容准确。他历经10年,从国内外的历史瀚海中搜集整理出与张人骏有关的上千件奏折、批示、信函、日记、图片和媒体报道,进行认真研读,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河北省内外刊物杂志上。可以说,刘兄是国内历史学界全面研究张人骏的第一人。 言归正传,还是谈谈对这本书的看法。 现在我们所读的《两广总督张人骏》这本书,对张人骏在两广总督任内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比较全面、详尽的介绍,特别是对他在维护国家主权、海洋权益方面的业绩进行了全面介绍和阐述,如西江缉捕、谈判收复东沙、系统勘办西沙、澳葡划界等。这些业绩,反映出张人骏作为爱国忠臣,守土有责、守土有方,敢于担当!作为两广总督的张人骏,谈判收复东沙、系统勘办西沙,是张人骏代表中国政府捍卫中国对东沙、西沙、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代表中国政府抗击一切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径,是中国政府维护南海岛礁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大行动!作为两广总督的张人骏,谈判收复东沙、系统勘办西沙,再一次向世人重申了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反对外国侵略中国领土主权的决心与意志。张人骏还是一位开明的边疆大吏,他创建特区,发展地方经济,重视教育,资助成立香港大学等,深得人心,彪炳史册。 我相信此书的出版,将使张人骏维护我国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事迹从鲜为人知变得广为人知,也将为丰富和促进南海问题研究做出一份贡献。书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重要史料对研究南海问题非常重要,部分史料系首次公开,可以作为研究南海问题的重要参考。该书也将是开展海洋观教育、爱国历史教育的重要参考读物。 谨此为序。 章良福 201年12月21日于北京芍药居 后记 之所以研究张人骏,纯属事发偶然,得益于网络。 大约在2003年,家里购买了电脑,接通了网络。闲暇之余,喜欢上网浏览历史文章,特别是有关丰润的人物、事件。清末才子张佩纶由于时人称之为“张丰润”,使家乡丰润之名叫遍全国,因此对其钦佩之至,自然也就成为了本人关注的重点。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搜集、梳理后,发现张佩纶身后还有一位比他历史贡献更大、官职更加显赫的人物,那就是他的堂侄张人骏。于是,张人骏就作为本人研究的副方向确定下来。 张人骏一生屡列封疆、守土有功,晚清时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他有关。但因其做事低调、不善张扬,并且拒绝门生弟子们为他结集立传,以致今天我们不能得见一本他的诗集、文集。世上流传的,只有其曾孙、著名书法家张守中先生近年才发现整理的《张人骏家书日记》《张人骏墨迹选》和《晚清重臣张人骏考略》三本书。里面收录的日记仅有一年、书信不足百篇、照片不过数帧,考略失于简单。比起社会上对张人骏同期人物张之洞、袁世凯、王懿荣等人的研究专著来,简直有天壤之别。 为此,在著名红学家、作家王家惠先生的鼓励下,在张人骏的后人张守中、张恭慈、张允傥等先生的支持下,研究张人骏成为我十余年来义不容辞的一份使命,并且有了一定的收获。 考虑到张人骏一生的业绩,重点集中在总督两广和两江之时,因此,笔者打算将其传记分为两部分来写,即《两广总督张人骏》和《末代江督张人骏》。至于其担任粤督江督前后的事迹,只能视本人创作精力待定。 特别感谢丰润籍红学家宋庆中先生、宝坻县藏书家宋健先生,在本书创作关键时期为我提供了搜索神器,使我能在短时期内补充到更多的珍稀资料。感谢南海问题专家、北大博士张良福先生为本书出版牵线搭桥,并慨然作序。感谢海洋出版社的编辑们在本书编审、出版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为了让世人充分了解张人骏维护中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丰功伟绩,为了给丰润、唐山乃至河北打造一张货真价实的历史名片,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刘天昌 二零一六年七月完成于踞庐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