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母亲,对着我大倒苦水:“我家的两个孩子简直一刻都安静不下来。最近他们又发明了一项新游戏,就是用双腿缠住树枝,倒挂在树上,光是看着都让我心惊胆战。但怎么说他们都不管用,依然是我行我素,真不知道我上辈子做错了什么,让他们这般惩罚我。”
听着母亲的话,我心里暗想:这正是男孩的本性啊。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在所有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和对付的!”他们总是精力充沛、勇于探索,喜欢不断尝试新的挑战,并且乐此不疲。想到这里,我不禁微笑着对那位母亲说:“欢迎来到男孩的世界。”
家庭是男孩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现象,对他们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将来,男孩将会成长为一名怎样的人,获得多大的成就,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男孩的家庭影响。因此,想让男孩成为一名男子汉,父母首先要给男孩创造出适合的家庭环境。
第一节家庭环境在男孩成长中的重要性
绝大多数婴儿在出生的时候,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大脑的发育,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但为什么随着人的逐渐长大,有的人成为了科学家、政客、医生、建筑师、艺术家,而有的人却成了流浪汉、吸毒者,甚至是罪犯?
为了弄清楚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美国一位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做了一项试验,他分别挑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罪犯,然后分别写信询问在孩童时期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半个月后,心理学家收到大量的回信,其中有两封信引起了他的兴趣。有意思的是,这两封信的内容,都是围绕苹果展开的。
第一个人的故事是这样的:一次圣诞节,母亲拿出一些苹果摆在他和弟弟面前,问道:“你们想吃哪个苹果?”他一眼就看中又红又大的那个苹果,但刚张开嘴,弟弟却抢着答道:“我要那个最大的。”母亲听后十分不高兴,批评道:“你要学会礼貌,将好的东西让给别人。”他听到母亲的话,灵机一动,马上改口道:“我吃那个小的,把大的让给弟弟吧。”他的“谦让”马上赢得了母亲的欢心,于是他如愿得到了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从此以后,他知道了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迎合别人的心思,使用技巧。
第二个人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父亲过生日的时候,母亲拿出几个苹果,摆在他们兄弟三人面前,问道:“谁想吃苹果?”他们三个孩子当然都想吃那个又红又大的,但这样的苹果只有一个,这该如何是好呢?母亲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她指着门口的一块草坪,说道:“我将门前的那片草坪平均分成三块,你们每人负责修剪其中的一块,谁做得最好,谁就能得到这个苹果。”他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努力,终于赢得了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在信的结尾,他这样写道:“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他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却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取第一。她一直这样教育我们,在我们家,你想要得到什么好东西都必须通过竞争来获得,这很公平,你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为此付出努力和代价。”
结果第一个人学会了耍手段,他在信中写道:“上中学时,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后来剽窃、抢劫、吸毒、杀人,直到最后被关进了鹈鹕湾监狱。”而第二个人则学会了在竞争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并获得相应的回报,最终他进入白宫,成为了一名高参。
当然,我绝不是说他们两个人有如此天差地别的结局,都是由于两个苹果造成的,但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的一举一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己孩子的思维。
肯定有人会问,第一个母亲教育孩子的初衷也是对的啊?让懂得礼让的孩子得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没错,这位母亲教给孩子礼让是对的,但教育的方式却有很大问题。首先,得体的举止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故意而为。其次,这种教育方法得来的只能是谎言,面对谎言,还谈什么礼让呢?以利益为诱饵,换来的绝不是礼让,只能是虚伪,当孩子因为一次虚伪而轻松获利时,在他的头脑中就会留下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想获利就要如此作为。于是,“行为方式——结果认证——认定行为方式”的恶性循环就形成了。
比较事例中的两个家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第二个家庭为孩子营造了更好的成长环境。他们用行动告诉孩子,诚实,为实现目标而奋斗,以及不惧怕竞争的重要性,而不是灌输凭借花言巧语就可以不劳而获。事实上,这种竞争不会影响到孩子间,以及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但却会让每一个孩子充满活力,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新的生存技巧和各种知识。
P2-4
用正确的方法教育男孩
有人说:“孩子的人生,就是父母的人生;孩子的成就,就是父母的成就。”对于这句话。我十分赞同。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父母的教育方法,决定了孩子取得成就的高度。
多年前我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男孩在观察飞蛾破茧的过程,只见它用尽全身力气在茧中挣扎,让茧左右摆动,但却始终无法挣脱茧的束缚。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小男孩有些不忍心了,于是他拿出剪刀,小心翼翼地在茧上打开一个豁口。这个办法果然见效,飞蛾从茧中慢慢爬出,然后开始抖动翅膀。可奇怪的是,无论飞蛾怎样用力,它的翅膀都不能承载自身的体重,因此也无法飞到空中。没过多长时间,飞蛾便在痛苦中死去。
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我却一直清楚地记得这则故事,因为其中蕴含的道理,与我们教育男孩出奇的一致。男孩的成长就是他们破茧的过程,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接受足够的磨炼,才能够为日后独立面对现实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否则,若是事事都要父母代劳,看似是在帮助孩子,其实却是在扼杀他们成长的过程。飞蛾缺少了破茧的痛苦挣扎,血液就无法流进翅膀的每一个血管,自然也就没有足够的力量一飞冲天。
教育男孩,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套用一句俗语:一千个男孩就有一千种性格。最终选择何种教育方法,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在本书中,我选择性地介绍了一些美国较为流行的教育方法,但究竟选择哪种才最适合自己的男孩,就要靠各位父母选择。所有的这些方法,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要是适合自己家男孩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好父母都是学习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只要能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可以培养出优秀的男孩。
让每个男孩都成为男子汉
“主啊!请陶冶我儿子,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人,能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软弱的;使他成为一个勇敢的人,能够在畏惧的时候认清自己,谋求补救;使他在诚实的失败之中,能够自豪而不屈,在获得成功之际,能够谦逊而温和。请陶冶我的儿子,使他不要以愿望代替实际作为;使他能够认识主——并且晓得自知乃是知识的基石。我祈求你,不要引导他走上安逸舒适的道路,而要让他遭受困难与挑战的磨炼和策励。让他借此学习在风暴之中挺立起来,让他借此学习对失败的人加以同情。请陶冶我的儿子,使他的心地纯洁,目标高远;在企图驾驭他人之前,先能驾驭自己;对未来善加筹划,但是永不忘记过去。在他把以上诸点都已做到之后,还要赐给他充分的幽默感,使他可以永远保持严肃的态度,但绝不自视非凡,过于拘执。请赐给他谦逊,使他可以永远记住真正伟大的朴实无华,真正智慧的虚怀若谷,以及真正力量的温和蕴藉。然后,作为他的父亲的我,才敢低声说道:‘我已不虚此生!’”
以上为美国著名军事家、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为子祈祷文》,在他的心目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该具有这些品质:他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做一个善良、正直、有理想、有荣誉感的人;他要有能力、并且有意愿去承担责任;他应该具有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能够在合作与竞争中脱颖而出,坦然接受成功与失败,并且随时随地保持良好的风度与修养;他还应该对知识充满渴求,能够在危急关头一显身手。对于麦克阿瑟来说,这才是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的样子,而这不也正是全天下父母希望自己的男孩成长的模板吗?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有效的教育”已经成为美国的基本教育理念之一,由此可见美国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他们认为,少一个人接受教育,就很有可能多一个不合格的公民,多一个社会问题,从而削减了国家的整体实力。
单就对于男孩的培养而言,美国家庭和社会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美国的父母很早就注意到了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性,并将英国、法国等欧洲贵族教育与本土印第安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男孩教育方式。美国教育部门也注意到男孩培养的某些特殊需求,因此在常规学习之外,还举办了许多额外的、适合男孩参与的特殊教育方式。此外,各种民间团体也大力提倡男孩培养,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补充,而一些较大的民间组织,其对男孩的培养及男子汉气概的养成,作用甚至远远大于家庭和学校的常规教育。如美国童子军组织,作为全美最大的非营利机构,以对男孩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为出发点,目前其成员已经超过五百万,参加过该组织的美国人累计已逾一亿一千多万。美国童子军组织为美国培养和造就了大量人才,其中包括很多政界和商界的领袖人物,同时也帮助美国政府培养了大批国防后备力量,更重要的是,在提高美国国民整体素质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美国童子军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对男孩的素质教育是建立一个更加勤勉、富有责任感和卓有成就的社会的关键所在。
我们总是将美国称为“大熔炉”,因为对于像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来说,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集,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美国文化,同时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也孕育出美国独特的男性魅力。在这里,牛仔与绅士合为一体,团队精神与个人英雄主义完美结合,严肃认真的态度与幽默风趣的作风互相融合……有鉴于此,本书希望结合具体案例,通过对美国在男孩教育独特方法和理念方面的介绍,为家有男孩的中国父母提供必要的启发和参考。正如美国一句俗语所讲:“智力是天生的,优秀是培养的。”我诚挚希望更多的中国父母,可以通过本书,找到适合自己的、培养优秀男子汉的方法。
对于像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来说,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集,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美国文化,同时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也孕育出美国独特的男性魅力。在这里,牛仔与绅士合为一体,团队精神与个人英雄主义完美结合,严肃认真的态度与幽默风趣的作风互相融合……刘长杰、李连会编著的《养育男孩(美国人的教子秘方)(精)》希望结合具体案例,通过对美国在男孩教育独特方法和理念方面的介绍,为家有男孩的中国父母提供必要的启发和参考。正如美国一句俗语所讲:“智力是天生的,优秀是培养的。”希望更多的中国父母,可以通过本书,找到适合自己的、培养优秀男子汉的方法。
透彻了解男孩的发展历程,全面提高父母的教子能力,多方拓展亲子的沟通技巧。刘长杰、李连会编著的《养育男孩(美国人的教子秘方)(精)》将告诉你,养育男孩应该懂得的十一个关键点:
一、家庭与环境
二、自由与平等
三、独立与自主
四、责任与能力
五、勇气与坚强
六、竞争与合作
七、成功与失败
八、风度与修养
九、探索与求知
十、急救与求生
十一、性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