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漫话》一书作者罗念生为著名的古希腊文学与文化研究名家,是古希腊研究领域的著名的散文家。作者曾经在希腊游学一年之久,亲身体验了古希腊的文化遗产,对于古希腊的文化与近世希腊的风俗都有非常强烈的情感。本书内容涵盖了古希腊很长一段历史,也包括作者对于旅居希腊期间所思所想,对于古希腊的历史、特色,以及古希腊文化遗产的特征,加以言简意赅的论述。本书关于希腊文化的叙述令人信服,读来引人入胜。
| 书名 | 希腊漫话(精)/大家小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罗念生 |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希腊漫话》一书作者罗念生为著名的古希腊文学与文化研究名家,是古希腊研究领域的著名的散文家。作者曾经在希腊游学一年之久,亲身体验了古希腊的文化遗产,对于古希腊的文化与近世希腊的风俗都有非常强烈的情感。本书内容涵盖了古希腊很长一段历史,也包括作者对于旅居希腊期间所思所想,对于古希腊的历史、特色,以及古希腊文化遗产的特征,加以言简意赅的论述。本书关于希腊文化的叙述令人信服,读来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希腊漫话》分为上下两篇,收录了《古希腊与中国》、《希腊精神》、《西西里游程》、《马拉松战役》、《读希腊教育》、《古希腊雕刻》、《希腊戏剧》等散文作品。 翻开本书,让雅典科学院“最高文学艺术奖”获得者罗念生先生,带你走进古希腊历史,体味希腊文化与希腊精神。 目录 上编 希腊漫话 自序 一 古希腊与中国 二 希腊精神 三 雅典之夜 四 雅典城美国古典学院 五 西西里游程 六 焦大 七 马拉松战役 八 御前会议 九 死守温泉关 十 萨拉米海战 十一 亚历山大进军记 十二 象战 十三 亚历山大受伤记 十四 亚历山大之死 十五 重游希腊 十六 再版后记 十七 希腊游历漫记 下编 希腊闲话 一 谈希腊教育 二 古希腊雕刻 三 古希腊戏剧的光华 四 希腊戏剧 五 雅典酒神剧场 六 埃斯库罗斯 七 索福克勒斯 八 欧里庇得斯 九 吕西阿斯 十 阿里斯托芬 十一 伊索克拉底 十二 狄摩西尼 十三 亚里士多德 十四 米南德 试读章节 七马拉松战役 这里叙述的是一些著名的希腊史话,在这些史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和我国似乎是遭遇着同样的命运。一大部分希腊历史都是爱国史,都充满了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希望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将士都读一遍希腊历史,读一些古典作品,如荷马的史诗、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波斯人》和《七将攻忒拜》,这些不朽的诗里回应着刀兵的声音,这些雄伟的诗人把战争歌颂为一种最光荣的事业。又如希罗多德所记载的波斯与希腊之间争斗、色诺芬的《进军记》(一译《长征记》)、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和雅典将军伯里克利的《追悼辞》,都是些惊心动魄的史话,我们读后,抗战的热情更会高涨。 我们要记着古希腊的国运由外战而兴盛,由内乱而衰败。希望我们的国运却先由内乱而衰败,再由外战而兴盛。史乘上的陈迹很可以令我们警惕! 朋友,你也许参加过“马拉松竞赛”,你至少在运动场上听说过这奇怪的名称。可是你知道这名称的来历吗?你跟着我一块儿跑吧,总有一天我们也要跑一回真正的马拉松。 约在公元前6世纪和公元前5世纪之间(正当周朝末年),波斯人在亚洲称霸,征服了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城邦。后来那些城邦起来反抗,雅典人派了二十一船兵将去帮助他们的同族人。不幸在公元前494年,那主要的城邦米利都便陷落了,沿海的希腊人的起义也就终止了。当时有一位爱国的诗人写了一部悲剧叫作《米利都的陷落》来悲悼他们的种族,雅典人看了,十分悲痛,反而罚了诗人一大笔钱,禁止以后再上演这一类剧本。 波斯国王镇压了希腊人的起义后,才问雅典人是什么人。他打听明白后,便吩咐臣仆每饭三呼“勿忘雅典人”。他命人到希腊各城邦去征收水土,斯巴达人却把他的使臣抛到井里,叫他到那里去取他所要的东西,雅典人也不肯献上这两件“元行”,表示屈服。于是波斯国王决定征讨希腊。第一次出征是公元前492年,大军浮海到阿托斯附近遇着风暴,损失了不少船只,只得退回。第二次出征是公元前490年,一共有六百只船渡海前去。 这时期希腊内部不很和睦,雅典的兵力很单薄,他们没有作战的经验,又没有强烈的爱国观念。雅典人看这次战争难有胜利的希望,但是“难有希望”总还有一线希望。波斯的精良骑兵与水师都没有前来,即使他们都来了,希腊人还是要抵抗的,要斯巴达人和雅典人投降,那才是绝对无望的事。雅典人一面准备出兵,一面打发一个长跑健将到斯巴达去请救兵。斯巴达人答应帮忙,但不能立刻就出兵,因为那时正值月初,依照他们的习惯,大军要到月圆后才能启程。许多人不了解这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是因为希腊人重视宗教典礼,那时节斯巴达人正在庆祝日神节,从初七到十五。古希腊人每逢宗教节日是不许打仗的。 波斯军中有一个被放逐的雅典僭主叫希庇阿斯,他想借敌人的兵力恢复他的王权。有个晚上他做梦同他的母亲睡在一块儿(史乘上这样的梦正多呢),他认为这是他要回国的征兆,那“母亲”即是雅典城邦。于是他把波斯兵引到马拉松海湾。他上岸后打了一个喷嚏,把一颗老牙掉在沙滩上,可是无论如何他总找不到那颗牙齿,因此叹道:“这土地并不是我的。” 雅典人鼓着勇气,带着一万人到马拉松去迎战,另外还有一千布拉泰亚人前来助战。到了那儿,有五位雅典将军不愿打仗,认为他们的兵太少了;另外五位却十分想打,其中一位是米太雅第,这位将军因此对那位地方官道:“我们希腊人到底是当奴隶还是当自由人,全望你来决定。雅典城邦现在处在很大的危险当中。如果我们投降了,便会落在那个僭主手里;如果我们抗击成功,雅典城就会变作第一等城邦。我们现在还不抵抗,我们的勇气便会消失;希腊奸便会出来活动。只要我们抵抗,那后方的人便没有机会做奸贼。现在全看你决定。”米太雅第居然说服了那位地方官,到了他自己值日那天,战事便发动了。 刚才说的那位地方官任右翼,那十位将军任中锋,布拉泰亚人任左翼。希腊阵线在那海湾的平原上同波斯人的摆得一样长,免得受敌人包围。因为兵太少,中锋只列着几层人。他们在作战前举行献祭,一切预兆都很吉祥。于是他们跑步上前去迎战,波斯人看见他们这样跑来,认为他们发疯了。这原是一种战略,因为波斯的箭矢很厉害,射起来天日无光,他们这样冲上前去短兵相接,可以避免箭矢的危险。波斯人总是隔得远远地打仗,那是一种自卫的战术,不是英勇的打法。 双方相持了一些时候,后来,希腊的中锋被敌人突破了,可是他们的两翼却得胜了,再转身围攻敌人的中锋,因此全军获胜。他们向敌人追去,追过那低洼的草地,刺杀无算,一直追到海边,放火烧船。他们抢船时死了几员兵将,有一位攀着船尾,被人家斩断了一只手。他们一共只抢着七只船,那其余的却逃走了。 那些敌船向着雅典的海港驶去,想要夺城。雅典人在高山上望出了他们的用意,立刻就凯旋回去,拱卫都城。波斯人望见他们先到了家,不敢再上岸去领教,只好驶着那些破船烂片回到亚洲去。 正当胜负初决的时候,有一个雅典兵士放下盾牌,跑回去报信。他越跑越快,好像神使赫耳墨斯在帮助他飞奔。他念及城内的父老妻室都在等死,等着当奴隶,等着受污辱,那种心情是多么焦急啊!他不得不速跑,不得不飞奔。他这样跑了四十二公里,跑到城边道了一声“胜利”,便倒在地下气绝而死。马拉松竞赛便是这样起源的。朋友,我们也跟着跑吧! 据希罗多德说,那次波斯人一共死了六千四百人,受伤的还不在内。据说雅典人只死了一百九十二人,此外还死了一些布拉泰亚人与奴隶。那最著名的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曾经参加这次的战斗,他有一个弟兄名叫铿奈癸洛斯的,便是在这次战死的。老诗人临死时为自己写了四行诗,他在那墓碑上并没有提起他在戏剧上的成就,只说那些鬓发丛生的波斯人当记得他在马拉松立下的威名。 那些殉国的英雄一齐埋在马拉松,如今还可以在那儿看见一所高坟,像咸阳城北的皇陵,像芙蓉城武侯祠的衣冠冢。1890年经考古家发掘,证实了那是真坟,那也许是当日战斗最剧烈的地点。雅典的政治家、演说家、诗人每每提起马拉松这名字,他们总是很高傲的。 月圆后斯巴达人兼程赶到马拉松,只看到一片战后的痕迹,很称赞雅典人的功绩。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战役,但这是一场很重要的格斗,它解救了雅典的危厄,打断了波斯霸业的九链环。这是希腊人第一次同波斯人争斗。他们以前听见敌人的名儿就丧胆,但自从那次战争过后,他们增加了不少的勇气与自信心。从此希腊人才能做十年的准备,全体惊醒起来,联合起来,在萨拉米作最后的决战!朋友,萨拉米的战声又兴起了! 好几年前,我为了敬仰这些古代英雄,特别跑到马拉松去凭吊。那地方正在大理石山下,沿岸的山峰都长着常青树,平原上躺着一片苍黄的衰草,那海水蓝里发红,像是紫血,海外是一带青翠的长岛。后来我无意间遇着几位祖国的军人,我特别介绍他们去跑马拉松。他们回城告诉我,那几座山头生得险,雅典人占据了那要地,自然会打胜仗。他们还绘了一张详细的地形带回国去做参考。我不知那位向导向他们说了些什么,竟使他们得到这稀奇的印象。反正这轰轰烈烈的战斗已够激起他们保卫祖国的志气,倒不算白跑了一趟。如今他们当中有一位正在守卫一个要塞,还有一位在指挥军队。也许他们在沙场上,在月光下,也常常忆起马拉松而更增强他们的斗志。 P36-42 序言 “奥林波斯山”上的求索——重读《希腊漫话》 罗锦鳞 1929年家父由清华大学公派赴美留学。1933年,他出于对古希腊文化和艺术的热爱,从美国转赴希腊雅典美国古典学院学习。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周游希腊各地,亲身感受古希腊文化的熏陶……1934年末返回祖国,陆续将他的感受撰文发表。在抗日战争期间,家父将散发的文章,汇集为《希腊漫话》(1941年出版)一书,企望以古希腊的英雄故事和历史,鼓励国人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 新中国成立后,《希腊漫话》得以再版(三联书店1988年出版),其中加收了他1986年随中央戏剧学院《俄狄浦斯王》剧组赴希腊参加第二届国际古希腊戏剧节的随笔“重游希腊”一文。2004年他的全集出版,其中收录了《希腊漫话》一书,并增收了他1988年随哈尔滨话剧院《安提戈涅》剧组再次访问希腊撰写的《希腊游历漫记》一文(发表于1990年《文汇报》)。 今年,北京出版集团又将此书以单行本再版,列入“大家小书”,既是对《希腊漫话》一书在古希腊文化普及方面的肯定,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古希腊文化已经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不再曲高和寡。此次再版,增选了他介绍古希腊文化、艺术和戏剧的专论文章,与《希腊漫话》合为一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漫话”十七篇,下编“闲话”十四篇。 家父一生除教学工作外,从事古希腊文化的研究和翻译几十年如一日。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奥林波斯山”,让我们能在神山中领略古希腊文化和精神。 在家父的熏陶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我将他翻译的多部古希腊悲剧和喜剧,搬上了中国和国际的舞台。转眼就是三十年时光。家父的文章如他本人,平实、清秀、娓娓道来,让人感觉亲切。今日重读《希腊漫话》,其中许多篇章中的内容,让我这三十次造访希腊的人,仍然感到清新、亲切、如是。五十多年前他的游记、特写、随笔、抒怀……是我们认识希腊和了解古希腊文化的很好途径,值得一读。 上编:“漫话”并不漫涣,以希腊历史带我们漫游希腊。 家父是一个饱含着爱国热情的人,无论在什么时代,身处何地,这一热情始终没有改变。他视希腊这块土地为第二故乡,《古希腊与中国》一文,就是他在试图寻找古希腊与中国历史的连接……接下来就是“希腊精神”的世界,所表述的内容是我们了解希腊民族和精神的最概括的介绍。他把希腊精神概括为求健康、好学、创造、爱好人文、爱美、中庸、爱自由七大类。在我的实地体验中的确如此,深深感受和体会他的概括字字珠玑,言简意赅。 “雅典之夜”所描述的情境,今天在建筑上有很大变化,但宪法广场及和谐广场依然是雅典城市文化、交通和休闲的中心,世界旅游者必到之处。文中所描述雅典的场景依然如故。庄严肃穆的国家博物馆、高耸的卫城帕特农神庙、布拉卡市场的灯火迎送着来自世界各国朋友……一杯“希腊咖啡”伴随一杯冰水,还是那样的浓香,引人流连。烤羊腿配树脂葡萄酒还是美食和佳酿……雅典,一座不夜之城,比五十年前家父在时更加繁华和热闹。 雅典城美国古典学院就是他当年就读的学院,1986年他还专门去旧地重游,赠送他的译著给学院,以回报五十年前学院对他的栽培之恩。现今的利卡维托斯山,是观赏雅典全景和夜景最佳之地。 一如诸多读者所说,《焦大》是混入该书的一篇奇文,其中饱蘸的浓情,怕是不在那个时代,难以理解其中深髓。那是一个华人还未走遍世界的时代,当时的雅典就他们两张黄面孔,焦大是他在雅典遇到的唯一同胞。从行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在那样一个陌生和遥远的世界里,仅有两个同胞的相遇是何等奇妙,说着久违的母语,那是什么样的感受?所以家父尽力帮助和关爱焦大,遗憾的是后来再也没有见到和知晓焦大的下落……也许此文被读者喜欢的原因是在语言之外吧? 《马拉松战役》至《亚历山大之死》数篇是描述古希腊时期的战争和希腊人抗争外族侵略的英雄史实和故事,是家父在民族危难时,为鼓舞民族士气,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有感而发之作,从中深感家父的爱国民族气节,书写于这些篇章之中。正如他在一版序中所言:“我谨将这集子献给东西两个古国的抗战英雄”。家父在抗战前夕,曾因写过抗日的文章,被纳入日本人的黑名单中。在友人处,他获知此事后,不得不抛弃妻儿,只身南下赴川。许多译著都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的狂轰滥炸的动乱中躲在斗室油灯下,带着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仇恨完成的。当时,出版业十分困难,但为了民族生存,为了抗战之需,仍然出版了《希腊漫话》和一些古希腊悲剧剧本…… 《重游希腊》详尽地记述了他1986年重访希腊的历程。这是他离别雅典五十年后的重返,带着他翻译的《俄狄浦斯王》中国人的演出版本,献演于戏剧的发源地——戏剧的故乡,德尔菲的帕尔纳索斯山下的古竞技场。这是他几十年“梦想成真”的现实,他的激动和激情可想而知。记得一次在雅典的海边午宴时,那时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突然变得像孩童一样,只身兴奋地跑向海边,捧起海水,情不自禁地大声喊出:“爱琴海!我又来到你的身边了!”这是我看到他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无法自控的感情表露的瞬间,至今难忘。这是他对自己事业的爱,是对希腊的爱,对世界的爱。 《希腊游历漫记》是他1988年第三次访问他的第二故乡后的作品。他是随哈尔滨话剧院《安提戈涅》剧组赴希腊参加国际古希腊戏剧节的活动。文中详细地记载了他从北京出发,在希腊参加的各种活动的情境,处处充满了他对希腊的情意和对中希文化交流的热心,让人感动。 同年年末,他又受希腊潘特奥斯大学之邀,第四次赴雅典,接受“名誉教授”称号授予典礼。不幸的是,他在飞机上突患肠缠结症,到达的第二天就在雅典住院手术。希腊外交部、教育部和文化部专门为他组织了希腊最好的老中青结合的医疗小组,在雅典最好的医院治疗。为了解决他的特殊供血,从二百多位希腊志愿者朋友中选取,手术才得以进行。家父身体中,融汇了两国人民的血液…… 早在1987年12月29日,雅典科学院就宣布,将授予他“最高文学艺术奖”,1988年2月12日,于希腊驻华使馆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希腊大使代表雅典科学院致辞中,特别赞扬了他在向十三亿人民介绍古希腊文化,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研究古希腊文化的贡献,并说这是世界上非希腊公民中,获得此奖项的第三人,塞浦路斯总统还亲笔写信表示祝贺。在仪式上,家父的答词中说:“我一生钻研古希腊经典著作。每天早上,我展开希腊文学书卷,别的事全都置诸脑后,我感到这是我生平的最大幸福。我热爱希腊和希腊人民,爱琴海上的明蓝风光和雅典城上的紫云冠时萦脑际。希腊文化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高峰之一,可惜我没有攀登到它的顶峰。时值立春,我已经度过了八十四个春秋,但愿我能达到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九十高龄,甚至修辞学家伊索克拉底的百岁长寿,使我能努力钻研辛勤译著,以报答希腊朋友对我的厚爱与鼓励。” 可惜他没能实现长寿的愿望。1988年年末,他在雅典手术成功,病情稍有稳定时,就坐在轮椅上出席了授奖仪式,接受嘉奖。经过近两个月的康复,返回北京后,父亲直接住进中日友好医院,直到因前列腺癌症仙逝。因此,他没能就第四次访问希腊接受荣誉写成文章,只在去世前发表的《希腊游历漫记》一文的结尾加了段附言。在附言中他说,“……日前知道我患前列腺癌。我的日子不多了,希望能继续用新诗体译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下半部分。”那是写于1990年3月9日,离他仙逝的4月10日,仅有一个月。《文汇报》发表了此文,《希腊游历漫记》是他生前最后一篇长文。 下编:“闲话”不闲,带我们领略了古希腊戏剧和文化的精髓。 从《谈希腊教育》始到《古希腊雕刻》《古希腊戏剧的光华》是下编的主体,着重地介绍了古希腊戏剧的辉煌成就,三大悲剧家、一大喜剧家、一大戏剧理论家……这些文章不长,有的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撰写的条目,有的是散发于各种期刊杂志的散论,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古希腊文化和人物,拉近了读者与古远的距离。《谈希腊教育》一文,介绍了希腊的孩子接受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状况,对孩子的教育的目的“原是为锻炼身心感化性情”。从孩提到十八岁,经过识字、写读、诵读、音乐、舞蹈、角力、自然科学、哲学……到取得十八岁公民资格,还要去接受“军训”,“锻炼身心感化性情”,“直到成为一名很有用的公民,一个很有知识的人”。这些对现实我们的教育改革很有参考价值。《古希腊雕刻》是家父在雅典时期所修的课题之一,也是他学习的心得和知识的总结。文章不长,但把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历史、成就、分类、艺术特色简要说明,对我们欣赏古希腊雕刻艺术是非常有帮助的。 家父根据古希腊文研究和翻译的古希腊文著作中,戏剧占有很大比重,所以他关于希腊戏剧理论的文章,对我们学习古希腊戏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希腊戏剧的光华》是1986年,中央戏剧学院在中国首次演出《俄狄浦斯王》一剧时,他专门撰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介绍古希腊戏剧的光华。“希腊戏剧”和“雅典酒神剧场”是他专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所撰写的条目,概要地介绍了诞生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戏剧和近代16世纪至20世纪的希腊戏剧,介绍了雅典卫城东南角下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剧场的来历。 悲剧是古希腊戏剧的主体,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这三篇短文概要地对他们的创作经历、历史成就、艺术特色做了精辟的介绍,对我们了解古希腊悲剧和诗人非常有帮助。《阿里斯多芬》则简明扼要地评介了古希腊旧喜剧时期,喜剧诗人阿里斯多芬的生平、作品和成就,可以让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阿里斯多芬在喜剧上的贡献。 在《希腊漫话》即将开印的前夕,重读他的文章,感触良多。他离开我们已经有二十五年之久了,在此期间,他的《全集》(十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古希腊—汉语辞典》(商务印书馆)都在他百年诞辰纪念时面世……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古希腊文化的必读之物。 家父把一生的精力全用在了研究和翻译古希腊文化和戏剧作品中,孜孜不倦,硕果累累,可谓著作等身。《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收入了他的专条,在条目中是这样评价他的研究和翻译工作的: 罗念生翻译,不仅数量多,而且文字讲究,忠于原文,质朴典雅,注释详尽,把诗体原文用散文译出时,不失韵味。 罗念生的《论古希腊戏剧》和其他文章,对希腊戏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都有精辟论述和系统研究,并有独到见解。他为统一古希腊专用名词的译音,制定出一种比较合理的对音体系,这个译音表,从1957年以来,已被文学出版界所采用,对统一译名起了良好作用。为表彰他在翻译、研究希腊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和贡献,1987年12月29日希腊雅典科学院特授予他“最高文学艺术奖”。1988年11月25日希腊帕恩特奥斯高级政治学院授予他“名誉教授”称号。 从1986年始,我导演过的他翻译的古典悲剧和喜剧达十四部之多,不仅在中国公演,还十九次将这些剧目带到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种戏剧节的演出。现在外国的戏剧团体也经常有古希腊戏剧到中国来演出。中国观众对古希腊戏剧已从陌生到了喜爱,这是家父生前的梦想和希望。《希腊漫话》在他离世二十五年后得以重新出版,这是对他的最好的纪念和怀念……如今可以告慰他老人家了,他的在天之灵会欣慰的。 在北京出版集团出版此单行本的过程中,得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热情支持,我在此代表家父和我们全家向两个出版单位表示深情的感谢。 我本人也快到八十了。和家父一样,希望能再多给我些时日,让我在“奥林波斯山”上继续求索,再导演几部古希腊经典,以继承老人家的遗志。 2015年11月12日于北京 后记 出版说明 “大家小书”多是一代大家的经典著作,在还属于手抄的著述年代里,每个字都是经过作者精琢细磨之后所拣选的。为尊重作者写作习惯和遣词风格、尊重语言文字自身发展流变的规律,为读者提供一个可靠的版本,“大家小书”对于已经经典化的作品不进行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处理。 提请读者特别注意。 北京出版社 书评(媒体评论) 自古以来,思想的旅行是从来不知道边界和距离的……没有任何一个外国的古典文学研究者曾像罗念生教授那样,把古希腊的文化介绍给如此广大的公众,并持续了如此长久的时间。 ——雅典科学院“最高文学艺术奖”颁奖词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