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大奥运断想遗憾不是雅典
1996年英国人为他们举办的第十届欧洲杯找出了响亮的口号:欢迎足球荣归故里。与之对比,百年奥运盛会的最大遗憾是雅典在申办中败给亚特兰大。
苏格拉底、柏拉图、欧基里德、阿里斯托芬一古希腊文明灿烂辉煌,而雅典学园与奥林匹斯山无疑是其智育与体育的两颗明珠。掷铁饼人的雕塑与马拉松长跑的传说数千年来激励着全人类。希腊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而世纪末叶的人们却不能给她起码的偿还。感念希腊
不是一切有漫长历史的民族都有历史感,也不是一切缺乏历史的民族都没有历史感。所幸获得了奥运百年华诞主办权的美国人铭记着奥运历史。他们以新奇的投影手法为全世界呈现出古代雕塑中希腊运动家的英姿。三千年来人类对健美的追求在一瞬间连接在一起,令人神往。开幕式上的另一历史感由十余名历届奥运英雄的登场而引发:施皮兹、科马内奇、比蒙、刘易斯,特别是那位97岁的老人。但火炬由一代拳王点燃却令人莫衷一是:病伤的阿里呈现出的是一种悲壮,还是对现代体育的嘲讽?
成败之间
唐灵生夺冠的场面令人久久难忘。他高举杠铃十余秒钟,是珍惜那一时刻,还是为了显示他的雄强,将是不解之谜。我们不必问询当事者,尽可以把它留给想象的空间。实际上就是你问当事者,他也难于讲述出他当时的身不由己的冲动。这是戏剧性的场面,它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就在这一场比赛中,这一级别的常胜将军全炳宽三次试举失败,没有成绩,一败涂地。同一天,一代泳后埃文斯与林莉先后失去决赛权。相信他们不是最后一名失败的王者。刘易斯、克利斯蒂、布勃卡,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苏莱曼诺尔古保住了自己王者的称号,光荣落幕。其他的人将未必这样幸运了。沉舟侧畔干帆过。唯愿爱德华兹不是一花独放,而是新一代王者的急先锋。我们能够这样期待吗?且拭目以待。巨星的退出方式
本届百米大赛的一大遗感是世界纪录保持者刘易斯没有来。八年前当塞巴斯蒂安·科遭遇同一悲剧——未通过国内选拔赛时,奥委会主席说,以后上届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的名额由奥委会出。看来也只是说说,这位当家人并未真的重视制度的完美。
尽管如此,本届百米大赛仍是空前的。决赛八名选手出自七个国家,(仅美国有两名选手),其中四人来自南部世界,美国选手无一人进入三甲,都充分说明了百米赛已进入战国时代。唐诺文.iSi.利破世界纪录,前三名成绩均进9.9秒,昭示着又一个里程碑。但这一切都没有克利斯蒂抢跑出局更让人惊异。
无疑,刘易斯与克利斯蒂是十年来最耀眼的两颗巨星。刘易斯少年得志,克利斯蒂大器晚成;刘才华横溢,克业精于勤:刘善于言辞,克沉默木讷。刘像个艺术家、外交家,而克因早年长期笼罩在刘的光环下,忍受着失败和寂寞,养成了哲学家一般深沉的气质。刘的体态是标准体育家,而克更像一具被夸张了的体育家的塑像。英国人说:“米切尔在起跑器前跳来跳去,鼓起腮帮子吹气。克利斯蒂不然,他就像青铜塑像一样耸立在那里,紧紧盯着眼前的跑道。”然而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青铜塑像失去了沉稳。克利斯蒂显然不愿这样引退,他说他还会回来。但是他似乎没有伯勒尔的诚恳。伯勒尔在上届奥运会上抢跑后说:“这样的大赛不能抢跑,内疚使我未能跑好后面的比赛。”这种表达方式不属于克利斯蒂。田径的至尊地位
我以为王军霞的金牌是本届大赛上中国金牌中含金量最高的。“有可比性吗?”——人们会问。跑与跳、与体操、与球类原本不好比,人们为了增加戏剧性,为了比较金牌的多少,便假设每一枚金牌似乎是一样的。而实际上是不一样的。那又为什么说这枚金牌含金量最高呢?
因为这是田径金牌。田径是最基础的运动,是硬碰硬的运动。好比黄金比成色,宝石比硬度,田径比的是人的体能。而跑步又是一切运动基础之基础,是人的体能中最核心的部分。P3-5
史铁生:奥利匹斯的火便是这梦想的凝聚,是这梦想的仪式与号召。在梦想被证明永远是梦想的地方,我的这篇枯燥的文字终于可以和也夫这本书的题目接轨了:游戏人生。……金牌是假设的目的,而“我们是世界,我们是孩子”,我们同去投奔一个悠久、巨大的童话。也夫对这童话的每一部分似乎都有兴趣,都饱含热情。……他是在全力保护一个不可为实利损害的梦想,不可为成熟所丢弃的童话。(摘自史铁生1997年为郑也夫体育文集《游戏人生》所做序言)
薛涌:在体育上,也夫几乎是我在中国文化界能够找到的唯一知音。严格地说,中国依然是文化上的“东亚病夫”:从事运动者多是体校培养的职业文言运动家,稍通文墨者又弱不禁风。像R0gerBannister,第一个突破1英里4分大关的人,成为著名神经学家,又当上剑桥彭布罗克学院院长的人,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也夫则是个异数。他是著作等身的社会学家,有着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分析能力,年轻时又是中长跑选手,一直与运动相伴。他既能满腹经纶地把体育在人类历史的视野中进行人类学式的解读,又能从对运动员的共感(Empathy)出发来体验竞技场的真谛。柏拉图理想中的为人之道,融合了肢体之勇武矫健和心灵的敏锐复杂。也夫具备这样的人格平衡。
罗振宇:我追着看郑也夫老师的书很多年。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词——“思想外包”。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国王,但是王国的领土毕竟狭小,不是每一件必需品都可以自产自销。那怎么办?选择一些信任的人,让他们去生产知识产品,然后我们用极低的价格购买。其中的机理,和物质世界的外包生产其实是一样的。是一种极其高效的协作方式。郑也夫老师在体育、教育、生物等领域提供的思想产品,令我受益无穷。
里约奥运——这个超越民族纷争的节庆,这台众生心醉神迷的大戏一即将开锣。场馆内、银屏前,狂欢与赏玩的观众必将难以计数,再创新高。与这天下第一“粉丝团伙”中多数成员稍有不同,敝人是个卖文的手艺人。且看且写,自意大利世界杯(1990)始,已26年。其中奥运会五届,世界杯六届,每每挑灯夜看,辛勤笔耕。里约来临之际,拣选旧文,镌刻成书,权作小小礼物,奉献给亿万奥运迷中的一小撮同好们。
为何说得如此可怜,唯因手机通吃天下的势头已成不争之事实。时下多数人已不读纸媒,甚至电脑都闲置了,多数年轻人很可能将从手机中获取里约赛事的评论与八卦。但敝人挚爱古典技艺——演讲从不用多媒体,因心中矗立着苏格拉底、西塞罗这些演说家伟岸的坐标;写作则一向首发于纸媒,此生愿与图书共始终,不怕作纸本图书的殉道人。相信我们纸本书的群体虽日益萎缩,仍称得上小众。愿与小众同仁一同坚守纸本,不使其陨落,至少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我的一本体育文集《游戏人生》(1997)承蒙挚友史铁生兄作序。敢于请求并获得文字圣手赐序,或许证明笔者体育作品中文字质量的追求。此为本书特征之一。
特征之二是书中所思所感系从体育出发,却不囿于体育,而是以之透视人性、社会、多种维度上的博弈。你只要开卷,便会感受八面来风。此非刻意而为,乃性格使然。敝人厌恶画地为牢,不过在社会学教职上领薪而已,与专家的属性相距甚远。自称是杂家,理想是作通人。这把岁数了,不可能不是文如其人。
特征之三,为您呈现一部奥运小史,即从亚特兰大到伦敦这五届奥运的别致的简介。您想作奥运的粉丝吗?粉丝升级中必经此种互动:越喜欢所知越多,知道的越多越喜欢。所以您若喜欢奥运,该粗知往届奥运的明星和亮点本书是游览五届奥运的惬意的导游。且抖搂本书中点评过的少许亮点:
亚特兰大:开幕式的古希腊特色,百米赛克里斯蒂抢跑出局,王军霞冠军之含金量,马俊仁与毛德镇就其万米失手的战术争议。
悉尼:开幕式中的土著艺术,孙雯的30米任意球,举重神童苏莱曼诺尔古三把失手,索普与霍根班德之战,硬汉占旭刚,优雅爱德华兹,盖布尔塞拉西的万米绝杀,为布勃卡黯然神伤,还有卡列宁。
雅典奥运:罗雪娟后来居上,瓦尔德内尔说赛制不公平,讲解十项全能,姚明身上的美国文化,刘翔的人种突破。
北京奥运:为我们撑面子的刘欢,张艺谋何苦难为李宁,男篮永远的遗感—一『昔败西班牙,刘翔败因,央视歧视田径,博尔特横空出世,北京空气令盖布尔塞拉西(此前刚创世界纪录)舍弃马拉松。 伦敦奥运:孙杨与朴泰恒之战,天才叶诗文,焦刘洋慨叹冠亚军的待遇之别,英国田径一日三金,八百米之王鲁迪沙,我是刘翔的铁杆辩护者,伦敦奥运的去神圣化。
里约近了。本书帮助您从亚特兰大,经悉尼、雅典、北京、伦敦,进入里约,享受那个疯狂和诗意的,有哭有笑、且吟且酒的十五天。
当今体坛上,世界杯与奥运会双峰并峙。本书下编是笔者即时素描六届世界杯的全部篇什。借奥运之光,一并奉献,以期相映成趣。顺便说,读者将会看到,我后期的足球文章中对足球规则和国际足联的批评越来越激烈。我早就看到国际足联是一个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机构。而日后的事实证明,还是一个腐败的机构。他们忙着捞钱,哪里会锐意改革。
郑也夫
写干里约奥运会前
郑也夫著的《奥运会与世界杯》运用大量的体育数据来分析描述历届奥运会的精彩赛事、片段,并对每一场精彩比赛以及运动员的表现做了客观、精彩的评论。
全书共计20万字,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国内体育制度的困惑和遗憾。既有对每一位奥运建功立业运动员的崇敬,也有对落寞光辉英雄的缅怀。
全书充满了对奥林匹克体育的纯粹情感以及单纯的执着。
本书系著名的学者、社会学家郑也夫所著,历时26年写就,主要发布在《体坛周报》《足球报》等媒体。本年度世界杯期间郑老师也会继续作文评论足球及体育。
郑也夫著的《奥运会与世界杯》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国内体育制度的困惑和遗憾。文中对于每一场精彩赛事如数家珍,这里有对每一位奥运建功立业运动员的崇敬,也有对落寞光辉英雄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