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红出现在公众眼前,2015年网红进入爆发期,但不是偶然。围绕网红衍生出的产业链也令人眼花缭乱:“网红孵化公司”“网红培训班”应运而生,网红推手、网红营销公司成为其背后的强大团队,网红代言产品、网红经营的淘宝店也收益大增。说到底,网红就是自媒体时代活跃在网络世界的明星,他们的出现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造星机制”,成名的门槛降低了很多。社交媒体环境的迅速变化,社交媒体产品的迭代加速,产生了们意想不到的现象,而网红现象是极为直接的体现,网红们也成了这个特定阶段最大的受益者。随着网红的兴起和网红经济的出现,社会资本活泼地流向了它认为值得的方向,形成了网红经济。由苏静著的《网红是这样炼成的/新管理丛书/华夏智库》对网红的产生背景、网红经济的现状和背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本书的读者定位为:有意成为网红的人,有意投资网红的人,以及想了解网红及网红经济的人。
由苏静著的《网红是这样炼成的/新管理丛书/华夏智库》从网红的诞生谈起,联系实际,从单一的网络红人发展到网红载体多样化,动作模式从简单炒作到流程完善的过程,解读了网红背后的秘密。揭示了网红的商业模式,解读了十年来轰动一时的网红案例对网络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的“精英”和“良品”筛选机制正受到极大的挑战,媒体和专家作为“守门人”的权威正在被大众的各种偏好吞噬。一方面,我们确有可能被所谓的“文化娱乐”绑架;另一方面,这种景象也未尝不让人振奋。事实就是这样,正是社交媒体环境迭代催生了网红。
第一,社交媒体的集体爆发是现在网红遍地的重要原因。
2009年新浪微博出现后,国内才真正拉开大众社交媒体时代的序幕。2009~2012年微博仍然是主流社交媒体。但2011年初微信的出现,使社交媒体环境又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微信开创了移动端社交圈子的新阶段,到2013年微信用户迅速达到6亿多。自此,国内两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地位最终确定下来,微博走新闻路线,微信走社交路线。从2014年开始,垂直领域的社交产品开始发力,出现了许多小众化的社交产品,比如唱吧、秒拍、美拍、A站与B站等。而垂直社交产品的方向也更加细分,有兴趣社交产品、短视频社区产品、二次元社交产品、弹幕社交产品等。越来越多的创业人士想进入垂直社交产品领域。也就在2015年,网红进入了爆发期。
社交媒体催生网红,或许芙蓉姐姐最具代表性。
芙蓉姐姐原名史恒侠,2005年前后,芙蓉姐姐参加了清华某院系的研究生元旦晚会,为研究生歌手伴舞,结果却跳了一套看了吃不下饭妁“S”形舞。不久,有网络拍客将芙蓉姐姐的照片上传到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和猫扑网站上,旋风一般在网络申崛起。她个人照片上独特的POSE、自我表达中绝佳的自信,都与大众审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引起网友的强势“围观”,终于从清华、北大火到了天涯,火遍了全国,成为网络红人。在发达的社交媒体力量下。芙蓉姐姐开创了一个先例:一位背景、天分和相貌都没有过人之处的普通人依靠社交媒体就能实现个人的成功,并能将名气转化为商业利益。在她之后的十年,各种小美女、小鲜肉以闪电般的速度冒出来,天仙妹妹、凤姐等网络红人陆续出现。
芙蓉姐姐等网红的故事开始于BBS时代,然后完成了从BBS到社交化红人的跨越。他们的荣耀诞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也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第二。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网红大众化。
社交媒体还在持续高速发展,如今豆辦、微博、知乎等产生的网红已经让我们目不暇接。
在豆辦上持续个人标签化地发帖,也有变成小组内红人的可能。豆辦是一个神奇而又充满了魅力的地方,曾经活跃着木卫二、作家安东尼、艾小柯、福根儿、庄雅婷、张佳玮,甚至罗永浩和菜头等网络红人。此外,还有无数神奇的小组,如景涛咆哮组、北京吃喝玩乐组、高压锅小组……几乎每一个小组都有N多既让人们完全意想不到,又可以瞬间抓住人们注意力的内容。这是一个既有调性,又很好玩和有趣的地方。上面遍布着有趣的内容、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人。当时的整个互联网上,类似“豆辦评分最高的Ⅱ00本书”、“豆辦排名最高的100部电影”、“豆辦上那些神奇的小组”等这样的内容,被传得满世界都是。这样一个调性十足的豆辦。
P2-3
打造网红就是一场营销秀
很多网络红人(简称"网红")貌似都是偶然间被人发现,然后传播开来,甚至于一夜之间火遍全球。事实上,网红成名的背后却有网红经纪公司这个幕后团队在推动,将他们从人群中推到众人面前,接受大家的品头论足。奶茶妹妹、甘煎西施、小月月、百元哥,甚至是流浪汉犀利哥频频出现,就像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网络红人遍地开,这些原本在人群中不起眼的平凡人,络绎不绝地在网络上走红。
近期,随着-大批网红的出现,围绕网红生发的商业链条和盈利模式也浮出水面,并被称为"网红经济"。大量的粉丝、强大的话题性、资本认可的商业变现能力、日益延伸的产业链……"网红经济"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早在10年前的网络论坛时代,芙蓉姐姐就在推于们的运作下成名。此后,微博大V在自媒体时代风起云涌。而如今,随着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更多自媒体平台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红出现在公众眼前,围绕网红衍生出的产业链也令人眼花缭乱"网红孵化公司"、"网红培训班"应
运而生,网红推手、网红营销公司成为其背后的强大团队,网红代言产品、网红经营的淘宝店也收益大增.......
可以说,如今正是一个崇尚个性传媒的时代。随着"95后"的崛起,他们在网上最爱做的是点赞、分享、评论和吐槽,最认同当下互联网上流行的宅、逗比、果、高冷等流行价值观,追求敢想敢说敢做,注重娱乐和社交,热衷于弹幕、美颜,聊天必备"表情包"。而作为移动互联网和网络社交平台最重要的用户,以"95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所具有的这种心态也为网红的成长提供了社会基础。
其实说到底,网红就是自媒体时代活跃在网络世界的明星,他们的出现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造星机制",成名的门槛降低了很多。网红不需要其他人来界定和赋予权力,他们需要面对的只有用户,这也是互联网对社会更深刻的平面化影响。
罗辑思维公司创始人罗振宇表示“上一代市场的核心资源是‘组织力’+资本,企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本支撑,但在未来的市场上,资本的价值会逐步低落,‘组织力'仍然非常重要,‘魅力人格体'则会因为稀缺而更加重要,它可以将产业链上的其他资源聚合起来。。”罗振宇所说的“魅力人格体”,其实就是网红所具备的独特个性。
而从营销角度来说,打造网红就是一场营销秀:“产品”就是想成为网红的人,流程和做网络营销-样,首先进行产品的策划和定位,其次制定策略、确定渠道、寻找方法,最后实现盈利。
在网红经济产业链中,网红经纪公司具有重要作用。在网红经济渐渐兴起之时,海宝平台上逐渐出现了以莉家和榴莲家为代表的专业网红孵化公司。在网红孵化公司与网红的合作中,网红负责和粉丝沟通、推荐产品,网红孵化公司则将精力集中在店铺日常运营和供应链建设以及设计上。
由于资本的介入,网红们也从单打独斗逐渐变得规模化,甚至开始形成一条网红运营的流水线,从入驻孵化器发展到后期的淘宝大数据分析以及雇用专业的运营团队等。公司化的运作让一些网红的粉丝群体得到了迅猛扩张,店铺存在的供应链问题也因此获得了改善。
除了网红经纪公司这个"推手"的运作,网红自身也必须在各方面做出努力。要做网红、要成名,需要具备一定的个人资质,比如颜值高、能增粉、推广等,并遵循一定的步骤,还需要发挥个人特长及善于变现(即赚钱)等。当然这同样是一场营销秀,秀好台步,你就是网红,台步失误,自然被拉黑,这就是商业。
当然,无论何时、无论怎样,做一个内容制造者,生产出好的“内容”,就不愁没人买单。对网红经纪公司如此,对网红本人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