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强编著的《中国人性的困境》将自然、文化和理想作为三位一体的人性结构,并以“整体性与隐缠序”的系统思维方法,分析了人性结构的功能特征和运行规律。在现存人性理论中,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性探索方式。
据此,自国民性问题提出以来,本书第一次以人性组合原则为依据,全面分析了中国人性的失序根源。
作者认为,当代人性的失序,起因于业已觉醒的主体意识与文化基因之间的互不适应;既来自“反传统”,但更为深刻的心理纠结依然是“被传统”。也就是说,中国传统虚假文化所设计的中国人性,不能适应社会转型而出现了精神危机。
| 书名 | 中国人性的困境(精) |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作者 | 朱一强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朱一强编著的《中国人性的困境》将自然、文化和理想作为三位一体的人性结构,并以“整体性与隐缠序”的系统思维方法,分析了人性结构的功能特征和运行规律。在现存人性理论中,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性探索方式。 据此,自国民性问题提出以来,本书第一次以人性组合原则为依据,全面分析了中国人性的失序根源。 作者认为,当代人性的失序,起因于业已觉醒的主体意识与文化基因之间的互不适应;既来自“反传统”,但更为深刻的心理纠结依然是“被传统”。也就是说,中国传统虚假文化所设计的中国人性,不能适应社会转型而出现了精神危机。 目录 序言 人性研究一次全新的探索成果 导论 人性结构与中国人性的失序原因 上编 人性结构的内容和特征 第一章 自然、文化与理想:人性结构的内容 1.人性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2.人性组合的第一层级:自然人性 3.荷马史诗:人类欲望原型的发现和描述 4.人性组合的第二层级:文化人性 5.但丁:爱女人与爱上帝并行不悖 6.人性组合的第三层级:理想人性 7.歌德:精神信仰是人性的再造工程 第二章 文化人性是人性系统的核心 1.文化的三大内容 2.文化人性是一个复合整体 3.文化人性具有多级层次 4.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人性的目标 5.善与恶:人类行为的基本道德标识 6.莎士比亚:人性组合的精致描述 第三章 人性结构的组合规律与运行特征 1.主体选择是人性组合的实现条件 2.结构有序:人性系统的组合规律 3.整体性与隐缠序:人性组合的运行特征 4.整体性与隐缠序:人性组合的三大例证 5.魔鬼与天使:人性组合的内在冲突 第四章 人性结构:两希文化的基本观念 1.希腊文化的人性观念和设计 2.希伯来文化的人性观念与设计 3.反思与融合:两希人性观的历史延伸 第五章 人性结构:社会生物学的发现 1.道金斯的觅母说 2.威尔逊的预成规则 3.人性演变:基因一文化互动进化 4.人类行为的三大内容结构 第六章 人性结构组合的精神价值 1.肉体与灵魂:人性结构双向多元 2.天人分离:主体精神显著鲜明 3.原罪均等:预防机制先行 4.人性结构组合:民主法制的精神基础 5.人性结构组合:管理科学的设计前提 下编 人性结构与中国人性的圃境 第七章 中国人性观念的五大谬误 1.对相近之性的曲解 2.人性本善:虚假文化的拐点 3.贬斥自然需求 4.以出身和品德划分人性 5.人性实现方式的权力化 第八章 中国传统人性的设计缺陷 1.缺陷之一:天人合一演绎非平等人性 2.缺陷之二:神授王权演绎非平等权利 3.缺陷之三:人性本善演绎非平等监督 第九章 中国传统人性的残缺组合 1_残缺之一:“吃”与“生”成为生命主体 2.残缺之二:虚假需求下的文化人性 3.残缺之三:缺失宗教信仰的理想人性 第十章 中国传统人性的历史转型 1.戊戌维新到五四运动:中国传统人性的裂变 2.重建中国人性:社会转型与现代儒教的困境 第十一章 中国当代人性的分裂组合 1.上帝死了 2.中国当代人性的困境起源 3.信仰失落与伦理失效:当代人性的分裂主因 4.分裂之一:缺失利己理性的自然人性 5.分裂之二:缺失价值理性的文化人性 6.分裂之三:缺失宗教理性的理想人性 第十二章 中国人性危机的拯救药方 1.权利意识觉醒:国民性裂变的临界点 2.文化基因:人性结构失序的原因 3.现实困扰:人性结构失序的制度原因 4.心灵改革:精神观念和社会制度配套改革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