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全球通史(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第2版普及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过程。公元1500年是一个大致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世界各大文明基本是各自发展,文化交流是较为缓慢的……

周明博编写的《全球通史(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第2版普及版)》紧扣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脉络,从大范围、长时段的角度来讲述历史,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有益的启迪。

内容推荐

学习世界历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人们开阔胸襟,增长智慧。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日益进步,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当今世界,学习世界历史还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互信,有利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包容,和谐相处,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周明博编写的《全球通史(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第2版普及版)》紧扣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脉络,从大范围、长时段的角度来讲述历史,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有益的启迪。

目录

第一部分 早期人类文明

(前3500一前500年)

 两河流域的早期社会

众神之王马都克

从弃婴到国王的萨尔贡

汉谟拉比法典

 巴勒斯坦和腓尼基

希伯来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

腓尼基人

 非洲早期社会

美尼斯统一埃及

金字塔的来历

商博良破译埃及文字

 南亚早期社会

印度河的赐礼——哈拉巴

雅利安人的入侵

种姓制度的起源

婆罗门教的产生

 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

 东亚早期社会

早期农业社会和夏朝

商朝与甲骨文

周朝与分封制

第二部分 古典社会组织

(前500—500年)

 波斯帝国的兴衰

强大的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的文化

琐罗亚斯德教

 中国的统一

百家争鸣——中国的轴心时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一统的开创者

汉武帝抗击匈奴

儒家统治地位的确立

 印度的国家、社会与宗教

印度列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和早期佛教

阿育王统一印度

 希腊城邦与希腊文化

希腊城邦与海外殖民

尚武轻文的斯巴达人

雅典民主共和国的形成

僭主政治

希腊波斯战争

伯里克利与希腊“黄金时代”

伯罗奔尼撒战争

马其顿帝国的兴起

希腊化世界

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古代罗马文明

第伯河畔的永恒之城

罗马共和国的辉煌

从民主共和走向军事独裁

罗马帝国的兴衰

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

第三部分 中世纪

(500一1500年)

 拜占庭帝国

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法典

帝国的衰亡

拜占庭的遗产

拜占庭和斯拉夫人

第三罗马

 阿拉伯、突厥、蒙古的扩张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神权共和时代

倭马亚王朝

阿拔斯王朝

东西方贸易的中介

蒙古大扩张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东亚地区帝国的复兴

中国隋、唐、宋三朝

科举制度的形成

新儒学

与大陆若即若离的日本

 西欧基督教社会的形成

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

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帝国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西欧的附庸制与采邑制

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时期的基督教会

诺曼人征服英格兰

 中世纪盛期的西欧

西欧城市和商业的兴起

教权与王权之争

十字军东征

法国王权的加强

英国的代议制民主

 分裂的德意志和意大利

徒有虚名的神圣罗马帝国

政治分裂的意大利

意大利的城市

 古罗斯国家

基辅罗斯的兴衰

罗斯受洗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

金帐汗国对罗斯的统治和影响

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

 危机与复兴

黑死病横扫欧洲

英法百年战争

中世纪的西欧文化

中世纪的大学

文艺复兴运动

第四部分 全球一体化的开端

(1500—1800年)

 跨洋交流和全球联系

欧洲资本主义生产的确立和地理大发现

早期殖民征服及其性质

 欧洲的转变

德国路德的宗教改革

加尔文新教、英国国教

欧洲的专制王权模式

尼德兰革命

“无敌舰队”的覆灭

三十年战争——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初始

 在封闭中沉睡的亚洲

三大伊斯兰帝国的衰落

中国由盛转衰

日本结束战国时代,走向统一

第五部分 革命、工业和帝国时代

(1750一1914年)

 欧洲与美洲的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启蒙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彼得一世改革

 工业社会的产生

人类迈进蒸汽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一体化

 欧洲维也纳体系和美洲体系

拿破仑对外战争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拉美各国独立战争

欧洲的1848年革命

俾斯麦与德意志的统一

意大利的统一

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亚洲的危机和非洲的“开发” 

伊朗巴布教起义

印度反英大起义

非洲被列强瓜分

 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

近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崛起

西欧主要帝国主义国家

美西战争爆发

俄、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全球性市场的形成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新殖民主义应运而生

第六部分 现代全球重组

(1914年至今)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萨拉热窝事件

全球性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

新老帝国主义在巴黎的交锋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经济大危机横扫世界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日本二·二六事件

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的异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的创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决战中途岛——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创建联合国

 东西方从冷战到缓和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朝鲜战争

北约与华约

柏林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越南战争

两大阵营内部的冲突与分化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南北对话

 民族主义浪潮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以色列国的建立

印巴分治与克什米尔问题

伊拉克反帝反封建革命

巴勒斯坦救国抵抗运动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 

埃及七月革命

信息时代的到来

第三世界的兴起

 变动中的世界

东欧剧变

南斯拉夫解体与波黑冲突

德国统一

8·19事件与苏联解体

海湾战争

欧盟的成立——欧洲走向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全球恐怖主义

移民浪潮

附录: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相传在公元前24世纪中期某年的一天,在幼发拉底河岸边,一名园丁正在打水,看见不远处漂来一只用芦苇编织的篮子,篮子里面传来一声声婴儿的啼哭声。园丁急忙放下水具,将篮子提起来,只见一个小男孩正在篮中啼哭。园丁又惊又喜,便将孩子抱回去,取名叫萨尔贡。

转眼间,萨尔贡长到20岁,气度不凡,身体魁梧健壮。他先是做了基什国王的园丁,后来又成了国王的近臣。

有一年,基什国王在与外敌作战中失败,几乎全军覆没,国王只带领少数随从逃回。早就怀有野心的萨尔贡看夺权的时机成熟了,便在一个深夜,利用国王熟睡之机,带领一帮自己的支持者闯进王宫,杀死了国王,宣布自己为新国王。但是,萨尔贡慑于基什旧贵族的势力,一时还不敢立即改称为阿卡德王国,而是仍旧使用基什王国的国号,称自己为基什王。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萨尔贡首先加强军事力量,招募训练了一支常备军。在他执政期间,先后东征西讨,发动几十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这支部队成为军事核心力量,为他统一两河流域立下汗马功劳。

萨尔贡为了摆脱基什王国旧势力的影响,在统一所有阿卡德人王国后,另建了一座新城阿卡德作为都城,称阿卡德王国。并且开始厉兵秣马,准备与当时惟一能与他抗衡的南部乌玛决一死战。

战争打响后,萨尔贡的弓箭队箭术精准,很快打乱了乌玛军队的阵脚,俘虏了乌玛国王卢伽尔扎吉西。他用套狗的绳索套住这位昔日的国王,锁在神庙的门口,留作祭神的牺牲。他还把卢伽尔扎吉西的妻子占为已有,充当自己的侍妾。

打败乌玛之后,他又一鼓作气,挥师南下,将南方的苏美尔地区全部收为己有。从此,萨尔贡控制了地中海到波斯湾之间的整个地区。他把疆域北部的地中海称为“上海”,把南部的波斯湾称为“下海”。

考古学家曾在尼尼微城(今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发掘出一个阿卡德时代的优美的青铜艺术品,这是一个统治者的青铜头像,可能就是萨尔贡的塑像,他神情威严,气宇轩昂。

萨尔贡统一两河流域之后,接受了南部苏美尔人的先进文化。他借用了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只稍稍改动一下字体和缀音。他采用苏美尔人的天文历法、数字、文学、宗教。从此,苏美尔人退出了历史舞台。

汉谟拉比法典

阿卡德帝国幅员辽阔,但它的寿命很短暂。来自伊朗的新人侵者库提人打败了萨尔贡一世的孙子,摧毁了只有140年历史的阿卡德帝国。于是,苏美尔人的奴隶制城邦又一个个重新出现,并于公元前2113年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乌尔第三王朝。但这次复辟显然不过是段小插曲而已,因为此时周边的异族已开始向美索不达米亚渗透,在这些部落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阿摩利人(闪米特人的一支)。

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在苏姆阿布门的带领下来到了美索不达米亚。由于他们把幼发拉底河中游的巴比伦城定为首都,因此他们往往被称为巴比伦人。

古巴比伦王国的真正缔造者是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成为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即位后,他致力于巩固内部,发展经济,积蓄力量,并开始向外扩张。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先后征服打败了周围诸多的城邦小国,结束了小国林立、纷争不已的战乱局面,兵锋直抵地中海东南岸的腓尼基和叙利亚。他在铭文中称自己是“强大的王,巴比伦之王,阿穆鲁之王,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世界四方之王”。他采用君主专制的统治方式,其法典的制定就是加强其统治的手段之一。P6-7

序言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过程。公元1500年是一个大致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世界各大文明基本是各自发展,文化交流是较为缓慢的;公元1500年之后,随着航海探险和殖民活动的深入,西方人把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东西方的互动大大加快了。而到了今天,全球化进程更是迅猛,深刻地影响着“地球村”的每一个公民。全球贸易、投资、旅游、移民、留学、互联网,使得“天涯若比邻”。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不同肤色的人们在一个公司共事已是司空见惯;地区事件总会波及全球,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快就引发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谁都无法幸免。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人们深深地感到:学习世界历史,认识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是多么的重要!

读史是为了开阔胸襟,增长智慧。回顾上一个世纪,我们会发现,人类在这一百年中所取得的成就要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大,甚至可以说超过各个世纪的总和。这是一个科技飞速进步、经济高度发展的世纪,可是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此时,在许多思想家和学者的眼中,它最为恐怖、血腥,又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人类进入2l世纪之后,很多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反恐成为热点,地区冲突加剧,环境问题恶化,能源危机显现,全球疾病蔓延,等等,这些问题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是对当代人智慧的考验。怎么去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熟悉过去的历史,找出问题的起因,总结前人应对困难的经验,才能给今天开出药方。

读史还可以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互信,增进友谊。世界史介绍了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使我们认识到:每个民族都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我们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我们邻居的文化,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与他们结下友谊;我们只有发自内心地尊重邻居的文化,才能获得人家相应的尊重。世界是丰富多样的,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社会组织模式和信仰;文化差异不是坏事,它可以激荡出活力,如果世界全都一个样子那才真叫乏味,那意味着世界的活力已经枯竭,成为一潭死水。研习世界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即便遇到政治、社会和文化上的差异,也没有必要感到不愉快,那不是什么威胁。因此,研习世界史可以为我们在不同社会之间进行建设性的沟通打下基础。

世界史是世界各地区历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分割,就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学成份,便不再成其为水,而成了氢和氧。所以,我们如果想了解世界大势,就不能过分专注于局部,而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从整体去把握。对那些在人类历史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编者都花了较多笔墨进行讲述,如“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的传承”、“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西欧代议制对后世的影响”“地理大发现与世界一体化的开端”等。从大范围、长时段来讲述历史。

编者为了突出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发展脉络,突出全球视野,故把这部书命名为《全球通史》。全书分为六大部分:早期人类文明(公元前3500一前500年);古典社会组织(前500-500年);中世纪(500年一1500年);全球一体化的开端(1500--1800年);革命、工业和帝国时代(1750一1914年);现代全球重组(1914年至今)。因编者水平所限,本书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和专家指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