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孙继炼、魏纪奎、赵伟所著的《铁的血(台儿庄1938抗战全纪实)》改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台儿庄1938》。
挖掘中日双方第一手史料:寻访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的当年台儿庄战役亲历者、将领后人、政界要人及专家学者,解密最真实的台儿庄战役!
名家推荐:蒋孝严、严复、金一南、乔良、唐师曾、萨苏联合荐读。
| 书名 | 铁的血(台儿庄1938抗战全纪实)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孙继炼//魏纪奎//赵伟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孙继炼、魏纪奎、赵伟所著的《铁的血(台儿庄1938抗战全纪实)》改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台儿庄1938》。 挖掘中日双方第一手史料:寻访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的当年台儿庄战役亲历者、将领后人、政界要人及专家学者,解密最真实的台儿庄战役! 名家推荐:蒋孝严、严复、金一南、乔良、唐师曾、萨苏联合荐读。 内容推荐 1938年春的台儿庄战役,历时1个月之久,中日双方参战部队达34万人,最后国军与共产党军队各部同舟共济,以伤亡约5万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万余人。此次大捷是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也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一扫笼罩在中华大地上空的“亡国论”阴云,对于鼓舞抗战初期军民士气,争取国际关注影响至巨。 由孙继炼、魏纪奎、赵伟所著的《铁的血(台儿庄1938抗战全纪实)》改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台儿庄1938》,通过寻访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的当年台儿庄战役亲历者、将领后人、政界要人及专家学者,收集揭秘罕见的第一手关于那场重要战役的史料档案,首次客观解读中日双方在这场战役中的用兵韬略及作战精神,真实讲述台儿庄战役的诸多真相,剖析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挖掘其所蕴含的宝贵历史价值。 目录 序言 创痛应该愈合 真相不容遗忘 第一章 搏杀之前 第二章 滕县,滕县 第三章 临沂阻敌 第四章 生死三日 第五章 血色丰碑 试读章节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虽然对日本全面吃掉中国的险恶用心心知肚明,但考虑到日军强大的作战实力,他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作为军事统帅,面对强敌入侵,理应奋勇杀敌,但他也知道自己的武器装备和军人的训练都不及当时的军事强国日本,所以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一直拖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整整过了6年,本希望利用这段时间能够整军精武,但是并没有做到,所以只有“拖”。这种由于自身实力不济而只能忍辱负重的痛苦,时刻煎熬着蒋介石。 193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人在庐山同国民党谈判发表国共合作宣言、红军改编等问题。经过进一步商议,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不久,南方及华中八省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刊发《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并称中共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至此,自1927年起相互厮杀了10年的国共两党,第二次握手言和。而日本恰恰最害怕的就是中国的统一。中国有句话叫: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日本当然希望中国一直保持一种分裂的状态。 1938年1月17日,也就是日本政府提出和谈要求的第二天,蒋介石发布了新修订的“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划分了各战区分工,提出从军事上“巩固武汉核心”。然而,此时3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近三分之一的国土被日军占领,中国海岸线三分之二被日军封锁,而中国装备较好的中央军又损失多半,眼看整个国家岌岌可危,要想保住武汉又谈何容易! 在一部由美国军方于1942年制作的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中,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 为什么日本人口只有中国的六分之一,面积只有中国的二十八分之一,它却能够侵略中国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中国历史悠久,但是中国四分五裂,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军队,也就是说,中国是一个国家,但是它还不是统一的国家;但是日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并且武器精良。第二个原因是日本吸取西方文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制造战争武器,建立现代海军、现代空军,为侵略做充分准备。 当时日本有很多军事工业,兵力也颇有组织,武器数量很多,而且拥有多于中国十几倍的性能优良的飞机、精良的现代武器,它想一举吞并中国。 在全民都希望抗击日本侵略之际,蒋介石却清楚知道自身力量的不足,支撑一个很快到来的胜利将十分困难。而与日本谋和,就意味着主权丧失,国家分裂。 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蒋介石一方面通过各种貌似淡定的影像和报纸新闻来引导舆论,稳定安抚人心,另一方面又紧锣密鼓地筹划一个破釜沉舟的大战略。 而配合蒋介石完成这个大战略的关键人物,就是曾与蒋介石争斗了数十年的地方实力派人物——李宗仁。 李宗仁,字德邻,广西军政长官。他1891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堂。1910年,李宗仁追随孙中山,那年他仅仅19岁。1923年10月,经李济深、陈铭枢介绍,李宗仁加入了国民党。1924年9月,他击败了桂系军阀陆荣廷部,李宗仁新桂系开始登台。1925年7月,他又击败沈鸿英,完成了统一广西的任务。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在广州誓师北伐,李宗仁率国民革命军第7军两万多人参加北伐战争,转战湘、鄂、赣、皖等省,立下战功。1927年,36岁的李宗仁凭借其厚道善良的为人以及卓越的带兵能力,终于登上桂系权力顶峰。此后10年间,因为派系权力之争,李宗仁曾五次举起反蒋大旗,三次逼迫蒋介石下台,蒋李两人可谓恩怨重重。 1937年10月12日,蒋介石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坐镇徐州,指挥津浦线保卫战。其具体战略任务为:“确保鲁南及苏北,与敌持久战。” 对于第五战区这样一个当时的关键之地,蒋介石为什么会任用这个昔日的对头来做第五战区的最高领导人呢? 抗战期间,全国最后划分为12个战区,蒋介石不可能每一个战区都任用自己的黄埔弟子为最高首脑,因为当时有分量、能胜任的黄埔生的数量还远远不够;而且全面抗战已经开始,国内各派暂时摒弃了内斗,反蒋军阀几乎都转向蒋介石的麾下,贵州、云南、四川的军阀也相继被蒋介石控制。所以只要愿意共同抗日,也均被委以重任,不单是李宗仁,山西的阎锡山以及后来的孙连仲,也都被任命为战区司令长官。 P15-21 序言 创痛应该愈合真相不容遗忘 台儿庄,是我的家乡——山东省京杭古运河旁的一座小城。 7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八年抗战初期,台儿庄一夜间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同仇敌忾的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在这里赢得了抗击强虏的一次重大胜利,史称“台儿庄大捷”。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在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蒋介石发表了《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和《告抗战全军将士书》,正式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同年9月25日,在雁北古长城平型关,由工农红军改编的八路军第115师伏击日军精锐板垣第5师团辎重队一部,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个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然而,日本是当时的世界军事强国。在抗战爆发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京、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相继沦陷,军民伤亡近百万人,一时间,悲壮而凄凉的阴云笼罩整个中国,而日本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论调也似乎正在成为现实。如同久旱的大地等待着一场甘霖,此时的中国太需要一场像样的胜利了!正在这时,历史把一个关键战场摆在了台儿庄。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经过浴血搏杀,中国军队以伤亡5万人的惨重代价,毙伤日军2万余人,取得了最终胜利。 台儿庄大捷,不单纯是一次军事胜利,也是中国抗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和必胜信念,让悲观者看到光明与希望,激励踟蹰者奋起投身抗日战场。 今天,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从201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完成了五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台儿庄1938》。创作者将镜头对准台儿庄,无疑是睿智之举。毕竟,台儿庄大捷是抗战初期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的一场重大胜利,对历史与今天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时光飞逝,70多年一晃而过,昔日的惨烈战场早已淹没于繁华喧闹之中,仅靠现有的历史资料及影视片段,难以深入研判和真实再现这段血与火的历史。于是,创作者在走访台儿庄旧战场、遍访抗战博物馆的同时,密访东瀛上下,两度探访台湾核心地带,寻访中日参战老兵、抗日将领后人、历史学者及民间研究者,查阅日本防卫研究所、国民党党史馆的机密战争档案,以科学、审慎、严谨、求实的态度,寻觅深挖台儿庄战役的蛛丝马迹,真实还原了这场大战前后的国内外形势、中日双方的战略企图、日军的虎狼野心和残暴兽行、中国军民携手抗击敌寇的坚强决心及民族情怀,并透过历史的烟尘,全面客观地讲述了这场战役存在于中、日两国的至今仍不为人所知晓的诸多真相。 眼前的这本《铁的血》,正是脱胎于这部战争纪录片。阅读着尚带有硝烟的文字和珍贵档案图片,1938年台儿庄战场上的一幕幕惨烈与英勇再次跃然纸上、矗立眼前。 历史上的台儿庄曾是商旅所萃的运河名城,一派“商贾迤逦,一河渔火,十里歌声”的繁荣景象。1938年春的台儿庄血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重建台儿庄古城成为当地百姓几代人的梦想。2008年4月8日,在纪念台儿庄大捷70周年之际,当地政府正式启动了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工作。至今,台儿庄已经再现“舟楫摇曳,遍游全城”的江北水乡景致。 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与波兰的华沙城,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正因为斯,今天的台儿庄古城中刻意保存了53处战争遗迹,以供中外游客铭记既往,永祈和平。然而,素以注重记录历史每个细节著称于世的日本,却在举世闻名的台儿庄战役上集体失声,甚至对70多年前的侵华战争至今态度暧昧。试看今日之日本,其国内右翼势力纷纷抬头,除了在东海、钓鱼岛等问题上不断与中国发生冲突外,一方面通过不断参拜靖国神社继续失信于亚洲人民,一方面又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欲图重振军力。对于日本那些蠢蠢欲动的政客,他们对当年那场战争的态度以及存在于内心的战争观究意是什么?亚洲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将拭目以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重温台儿庄战役,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为了放眼未来,永葆和平。我们必须这样告诉今天,引导后代—— 历史创痛应该愈合,但历史真相不容遗忘! 迟浩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