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自我管理思维随笔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郝昭成
出版社 中国税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的行为及其行为结果,无不受思想、思维、性格、管理、环境的影响和支配。思想的力量在于信仰,思维的力量在于方式,性格的力量在于意志,管理的力量在于科学,环境的力量在于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有影响和支配人的各种力量,都要以每个人自我为根本,才能发挥作用。

郝昭成著的这本《自我管理思维随笔》围绕“人”做文章,探讨了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内容推荐

郝昭成著的这本《自我管理思维随笔》以自我管理(自立)为核心,从立人、立世、立能、立律、立信五个维度出发,阐释了自我管理(自立)的基本思维和基本方法。全书共分23节:1、懂政治——立命;2、懂业务——立身;3、懂感情——立德;4、道德意识——自律;5、法律意识——他律;6、职责意识——担当;7、协调意识——合作;8、他人意识——利他;9、会学——生活基础;10、会看——谋而后动;11、会干——总结发展;12、会变——改革创新;13、强调自我——自信;14、克服自我——扬弃;15、改造自我——重塑;16、发展自我——上进;17、超越自我——奉献;18、靠品德凝聚人——魅力;19、靠制度管理人——给力;20、靠能力折服人——实力;21、靠成绩鼓舞人——动力;22、靠思想教育人——引力;23、靠实践锻炼人——能力。

目录

1.懂政治——立命

2.懂业务——立身

3.懂感情——立德

4.道德意识——自律

5.法律意识——他律

6.职责意识——担当

7.协调意识——合作

8.他人意识——利他

9.会学——生活基础

10.会看——谋而后动

11.会干——总结发展

12.会变——改革创新

13.强调自我——自信

14.克服自我——扬弃

15.改造自我——重塑

16.发展自我——上进

17.超越自我——奉献

18.靠品德凝聚人——魅力

19.靠制度管理人——给力

20.靠能力折服人——实力

21.靠成绩鼓舞人——动力

22.靠思想教育人——引力

23.靠实践锻炼人——能力

后记

试读章节

责任意识的核心是敬责。

敬即敬畏,“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责即责有攸归,谁的责任谁负责。敬从心,责存心,敬责是内心自觉的分量。心存敬责,就会掂出“责任重于泰山”的分量,就会践行“司其职、负其责”的承诺,就会做到“责任在此,请勿推辞”。心存敬责,就会体悟到责任不是兴趣、不是喜欢,而是必须做且必须做好,正如马克思所说:“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心存敬责,还会体悟到责任是苦与乐的搭配,正如梁启超所说:“人生须知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心存敬责,更会体悟到责任就是自身价值的展现。比如门卫,不让任何一个没有出入证明的人进入,就是尽到了岗位责任;比如校对,对自己没有完全把握的字词始终坚持查字典,就是尽到了一丝不苟的责任;比如领导,对该坚持的原则一视同仁,就是尽到了公正的责任;比如办公室主任,面对“政治重要性、服务多样性、工作事务性融为一体”的工作环境,面对“上级领导、平级同事、下级群众”的工作关系,如何才能尽到参谋、助手、综合、协调、服务的“五大”职责呢?有一位主任曾经这样说,需要按照“内方外圆”的思维,确立服从领导、踏实肯干、不怕坚守、不怕委屈、以正为人的心态(也曾形象比喻为“像羊一样听话,像牛一样干活,像狗一样看家,像猪一样受气,像人一样活着”)。如何做到“以正为人”呢?这就需要确立做人有德的原则,“学术无良心是道德的毁灭,政治无道德是社会的毁灭”;确立做事讲法律、讲制度的原则,“法有禁止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确立职责担当的原则,不挨批评就是表扬,挨了批评也是表扬;确立“首长负责制”的原则、“轻重缓急”的原则(而不是领导排位的原则)、讲程序原则,尊重基层、尊重下级,正确处理“仰视”“平视”“俯视”的关系,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先下后上”,把情况了解得广一点、实一点,提供决策服务准一点。如此这般,就有可能尽到“五大”职责。

责任意识的基础是觉悟。

责任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没有“中心”“边缘”之分。是责任都要放在心上,都要落实到行动上,这就是觉悟的力量。比如演一台戏,演员在舞台中央表演,必定需要调音、打光、化妆、置景等幕后的辅助支持,一个都少不了,绝不能说幕前的重要,幕后的次要,每个职位、每个职员都是不可缺少的中心和主角。再比如税务机关,内设税政、征管等专业部门,同时还设立了党委、人事、办公、监察、后勤等部门。不能认为税收专业部门“有专业”站在幕前而重要,非税收专业部门“没专业”站在幕后而次要。其实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责任,没有边缘的岗位,只有边缘的态度。每个职位都唱好责任的“主角”,职责的整体“大合唱”就会悦耳动听。  责任意识的关键是精业。

精业,就是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把平凡变成不平凡。或者说是精于职业责任的一种能力。“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责任意识需要有精业水准的保证,需要有精业水准的执行力,这样才能兑现“职责所在”的承诺,否则,只能是“空头支票”,口惠而实不至。钟南山对“非典”疫情、PM2.5的危害“说真话、讲实情”,吴孟超总是设身处地帮病人省下每一分钱的“医者仁心”,“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平稳地停好车……这些不仅仅体现了职业责任、职业美德,更是体现了“精业”能力背后的支撑。其实,精业还包括“抗干扰”能力,因为现实中确实存在干扰、阻挠履行责任的“噪声”。比如,有的像木偶一样,不会做事,会摆架势,装有本亵有的像癞蛤蟆一样,“通体无毛何所有,傍晚呱呱表心情”;有的像鬼一样,“竭尽污蔑陷害之能事”。精业,不仅要有履行责任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要有“抗干扰”的心理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以正除邪、以正视听。精业不可忽视也不能小视“抗干扰”能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履职尽责的道路上,只要践行敬责、践行觉悟、践行精业,纵有“千难万险”,也会被责任心的炽热熔化打通,也会被责任意识“上通天、下接地”的能量贯通,保证一路绿灯、“责任”到底。

P62-64

序言

时间是哲学的永恒之谜。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与之相对,是人生易老,生命有限。正是这无限与有限的对比,映衬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当人意识到青春易逝、生命难续,从而更感受到时间的价值和宝贵。同时,也正是由于对有限生命、当下存在的珍视,人类不断探索追求,以实现对有限存在的超越,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中,由于没有外在超越的“神”存在,更激发了人们对时间、生命、价值、永恒等问题的思考,在无所归依中不断前行,自己给自己建立价值。《论语》中就反复强调这样的思想,“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人生来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必须建立价值,必须以自证的方式“向空而有”地建立起价值,以超越这宇宙无限、人生有限的生存本然,从而赋予“人”自足、自立、自证的无限可能。

如何“向空而有”地将这无限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世事人生,如何自己为自己建立价值?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阶,“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三不朽,还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无一例外地强调人生自我管理,强调从自身做起,然后“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与家邦”,可以说是一条由“内圣”到“外王”,由“仁”到“义、礼、智、信”的道路。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而这条漫漫长路的起点,就是自立。所谓自立,又大致可以细化为立人、立世、立能、立律、立信这五个维度。孔子说,“政者,正也”“自正为正”“正人先正己”。在人生自立的管理中,“正”是标准,“正己”是基础,“自正”是前提,管理是始于“正己”终于“正人”的过程。一个“正”字,包含了政治的全部意义,伴随着自立的每一过程。以立为纲,以正为魂,以“正人先正己”“正己首自正”为主线,共同勾勒出自我管理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程式。

一、立人思维——懂政治、懂业务、懂感情

一撇一捺方为人,笔画简单,但意蕴深远。甲骨文的“人”字。“象人侧立形,有头背臂胫也”,寓意会弯腰劳作的动物才称为人。《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认为人是天地间品性最高贵的生物。为什么呢?《礼记》认为,“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因此,人是天地万物中的根本。人之所以能成为“天地之心”,最为关键的是人有思想、有感情,能劳动、能干事。如果用数字来做比喻的话,做人好比是“1”,做事好比是“0”,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事是做人的价值体现,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做得越多,人生的价值越会成倍地放大。立人思维其实是人本思维。人本的含义,首先是把人作为生产力的要素,重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其次是在充分发挥人的价值的同时,真正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和发展人,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

古代中国历来是政治本位的社会。学而优则仕是一贯的传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文人士大夫为自己定下的座右铭。时至今日,说到立人,首先还是要懂政治,这是人生的“压舱石”,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政治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形而上学,而是无处不在、日用不觉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一种追求。这种信仰和追求要落地,要发生作用,有赖于业务作为载体和手段。懂业务对于个人来说关乎生存发展,对于国家来说关乎荣辱兴衰。人,非生而知之者,乃学而知之者,懂业务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无论是懂政治还是懂业务,根本都需要懂感情,这是立德的前提,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人们常说,中国是人情社会、礼仪之邦,人们都是被种种感情牵绊联系着——爱情、亲情、友情、师生情、爱国情,等等。感情作为一种纽带,将政治和业务联结起来,共同支撑起一个立体的人生。可以说,真正地懂政治、懂业务、懂感情,才能抓住灵魂安放的生活命题,才能抓住安身立命的人生要义。

二、立世思维——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职责意识、协调意识、他人意识

……

五、立信思维——靠品德凝聚人、靠制度管理人、靠能力折服人、靠成绩鼓舞人、靠思想教育人、靠实践锻炼人

“信”,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从人从言,取义人言无不信者,可见“信”作为一种品质,已经被内化为人的原始要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甚至将“信”作为人之为人的先决条件。尾生抱柱,至死方休;商君变法,徙木立信;烽火戏诸侯,终致亡家国。古往今来,小到个人大至天下,讲信用是最起码的准则,无信无以立,所以曾子才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被置于极端重要的位置上。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诚信也被认为是治理天下的关键。《礼记》述天下纲要,开宗明义即谈到了“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立信思维就是做到令人信服的思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让人相信,使人佩服,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一种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也是我们攀登成功顶峰的基石。让人信服的方式有很多种,靠武力、耍权威、玩手腕,或许可以在一时一事一地让人口服,却难做到令人心服;或是半心半意地服,或是暂时地服,却不能实现长久地服。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处理好私信与公信、内信与外信、小信与大信等方面的关系,唯有以品德、以制度、以能力、以思想、以实践,内外皆修,标本兼治,才能凝聚人、管理人、鼓舞人、教育人、锻炼人,才能让自己认识自己、群众认可自己、同事尊重自己、领导赏识自己。

本书以自我管理(自立)为核心,从立人、立世、立能、立律、立信五个维度出发,阐释了自我管理(自立)的基本思维和基本方法。全书共分23节:1、懂政治——立命;2、懂业务——立身;3、懂感情——立德;4、道德意识——自律;5、法律意识——他律;6、职责意识——担当;7、协调意识——合作;8、他人意识——利他;9、会学——生活基础;10、会看——谋而后动;11、会干——总结发展;12、会变——改革创新;13、强调自我——自信;14、克服自我——扬弃;15、改造自我——重塑;16、发展自我——上进;17、超越自我——奉献;18、靠品德凝聚人——魅力;19、靠制度管理人——给力;20、靠能力折服人——实力;21、靠成绩鼓舞人——动力;22、靠思想教育人——引力;23、靠实践锻炼人——能力。

以上基于自我管理思维而提出的“五立”思维,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逻辑体系的构建,不如说是缘于学习、工作、生活、实践的个人感悟思考的归纳,如能对读者有所启发、有所帮助,则幸莫大焉。

后记

党的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举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我们迈进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思想是根本,践行是关键,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们要知与行,更要知行合一,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让人才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竞相进发、充分涌流。

《自我管理思维随笔》这本书围绕“人”做文章,探讨了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人的行为及其行为结果,无不受思想、思维、性格、管理、环境的影响和支配。思想的力量在于信仰,思维的力量在于方式,性格的力量在于意志,管理的力量在于科学,环境的力量在于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有影响和支配人的各种力量,都要以每个人自我为根本,才能发挥作用。

我从1996年5月走上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兼机关党委书记岗位时开始思考,机关党委书记一般性工作是什么、重点工作是什么、根本性工作是什么。不言而喻,机关党委书记的根本性工作,就是做好机关党员、群众的政治思想管理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引导和支配人的行为,思维方式不同,行为结果截然不同。思想信仰是基础,思维方式是关键。作为机关党委书记,做好全员管理的前提就是做好自己的思维方式管理,即建立自我管理思维。

管理是一门科学。西方管理学更多关注的是管理他人,相对缺位的是管理主体的自身管理。中国的管理价值观念,则受传统的道德文化影响,把管理看作一门“立人”和“达人”、“正人”和“正己”的学问。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人”和“达人”强调的是自己要立得稳、站得定,自己不立不达,也难以立人达人。“正人”和“正己”强调的是“正人先正己”以及正己首自正也就是说一“乒己”是“正人”的前提和基础,管理是始于“正己”而终于“正人”的过程。“先正己”强调的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实施成功的自我管理,也就是只有先管好自己,才有资格管理他人。“首自正”强调的是不靠外力驱动,而靠自己“君子大居正”的自觉内力,高标准、严要求地管好自己,为他人做出榜样。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是认为能战胜自己、管好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不论“正人”还是“正己”,这其中“正”是核心,以“正”为魂。“正”由“一”与“止”构成,本意是“守一以止”,“守”是守住底线,“止”是止于界限。孔子说,“政者,正也”,政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这个“正”字。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自我修身、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慎独、慎微、慎初。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高尚的品德和较高的素养、能力,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管理好整个团队。

我认为,自我管理思维大体分三个层次。一是自立,以立为纲:二是自正,以正为魂:三是自管,以“正人先正己”、正己首自正为线,具体地落实到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起初,我把对于自我管理思维的认识写了个讲话提纲,在国家税务总局机关党委内部作了一次工作理念、要求式的讲话,也算是讨论交流。1997年夏的一天,在机关党委举办的“组织委员培训班”首次作了正式交流,接着又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与同学交流,都同样得到“要稿子”的鼓励。人虽“少许”,但激励动力颇大。可是,这些内容“说”起来简单,但“写”起来真不简单。1998年初调整工作分工,我不再兼任机关党委书记,由于惰性使然,稿子“搁浅”了。直到2000年秋,利用在中央党校学习的业余时间,我在“讲话提纲”的基础上,写了2万多字的“征求意见稿”,题目是《坚持理性思考把握科学思维加强以人为本的素质建设》。在征求部分同学对这个稿子的意见时,没想到国家投资总公司王文泽同学“大笔一挥”,批示其公司党委将“征求意见稿”以“学习材料”形式印发下去。当我“埋怨”时,他却说,“虽文字可改,但体系已成”。这“一掌”,“击”得我决心“好好改一改”。遗憾的是,“常立志”的心态却让稿子再次“搁浅”。花甲之后,担任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随着“国际税收课题研究”的安排,与几个地方的税务局领导饭后茶余闲聊“带队伍”的话题,个中观点得到他们的认同。为此,曾先后应邀与广西、安徽、河北、陕西等省、自治区的干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随之而来,“要稿子”的鼓励越来越多,再不“成稿”的“负债感”也越来越强。人非木偶,有思维、有情感,就有“旋转”。

“写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我的遗憾更多。一是“起大早,赶晚集”,书稿断断续续穿越了20个春秋,其中所举事例难免留有旧色,好在事例只是“观点”的“证明”,仅为“自圆其说”而已,期望有更新鲜、更有力的事例共省之、共悟之。二是“写不尽”“终觉浅”“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我属于难者。洋洋万字,堆积于此,虽数易其稿,但也只是抛块“砖”,期望引来“玉”,期望“人生要论”这类新题材像梧桐一样引来新“凤凰”,共思之、共正之。

写作也像参加一次“马拉松”长跑,沿途有人相助才能顺利到达终点。与其说是成于思,不如说是成于助。没有同事、同学、朋友和家人给予鼓励、期待、帮助,我就没有坚持写下来的勇气和动力。从“讲话录音稿”到“征求意见稿”,得到谢滨、沈剑峰同志的帮助。从“讲话”转到“体会”,得到李春荣、秦川同志的帮助。不能忘怀的是同事、同学、朋友们给予的真情鼓励与帮助。我谨用最普通的两个字表达最不普通的心意——谢谢!  特别感谢家人一辈子的支持。人的一生,以100%计算,其中有5%是精彩,5%是痛苦,90%是平淡。人,要挡得住精彩的诱惑,要忍得住痛苦的考验,在平凡中走完一生。“本来面目长如故”,不是等待,是期待。没有家这个平凡而温馨的爱的港湾,我不知会怎样。但我知道,欠家人的账一辈子也还不清。

特别感谢中国税务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同志的真诚相助。创新,是税务出版社稳改制、求发展的鲜明特征。创新精神,激励、驱动了他们,也感染、支持了我,让我实现了“写下来”的心愿!谢谢!

郝昭成

2017年11月于北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8: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