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明里笑靥暗里刀
结果鹤鸣秋月琴却是被我拿回去了。
天色已晚,也不知公子一时会不会回来,将琴扔在这里,却又怕外行的人做出焚琴煮鹤的事。
取走他人心爱之物,我自知不妥,却也无法抵挡鹤鸣秋月琴对我的诱惑。明知再相遇不知何夕,却还是慰藉自身,想着以后完璧归赵便是。
第二日清晨,我与烟绕便从玄武门进宫了。进宫前,汉岳絮絮交代了许多,仿佛姨娘附体。我们三人终归未尝过离别愁味,虽知再见之期遥遥,心中却也没有十分难过。
神武门内早有一位姑姑在等,这位姑姑略微年长,年纪四五十的样子,此时见我,笑得极为和善,却让我无端感觉畏惧。她微微福了一福:“王姑娘来得真早,奴婢刚刚到呢。”
我急忙还礼,和气笑道:“姑姑好。劳烦姑姑了。”
她道了声“不敢”,便为我们引路,再无多话,毫无寒暄的意思,我只好将许多疑问都咽了下去,不自觉地连脚步都放轻了。我的笑僵在脸上,也不知该不该放下。
我只是目光平视,端庄地走着,凭余光打量着这个传说中的皇宫。穿行在巍峨的殿宇之间,只见黄金琉璃瓦、朱红牡丹香,却非世间等闲富贵,独显天家恢宏气势。
走了许久,日头渐渐大了,直走得我口干舌燥、腿脚酸软,才终于停下。只见“毓德宫”三个大字,笔墨横姿,宫殿雕栏画壁,煞是辉煌。毓德宫原名永寿宫,嘉靖十四年才改名为毓德宫。这毓德宫离皇上所在的乾清宫与养心殿最近,向来是最得宠、最尊贵的后妃才能够居住的地方。
姑姑引我进入正厅,留下烟绕在外头,依然是那副笑脸:“这里是郑皇贵妃的毓德宫。太后静心礼佛,皇后久病未愈,如今宫中事务均由郑皇贵妃一手操持。王姑娘能够入宫,也是我们娘娘的恩德,此时娘娘正在养心殿伺候皇上,娘娘交代过,选侍只消在此等候即可,娘娘很快便回来。”
“民女谨遵皇贵妃之命。”我还想问那姑姑几句,不想她垂下眼帘,看也不看我,只道:“奴婢还有事情要忙,先行告退。”说完匆匆行了一礼,撇下我一个人便走了。
我口渴得紧,独自在此颇有些手足无措,主人不在,岂能随便动人家的东西,失了礼节。
想了想,姑姑也没说让我坐,于是我只好忍着长久行路的不适,规规矩矩地站到室外的门边,迎候皇贵妃。刚刚入宫也没个人与我讲讲规矩,我只有事事谨慎为妙。
时间似乎格外难熬,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站到小腿肚子都颤了,饥渴交迫,也不见郑皇贵妃回来。沿廊外白晃晃的阳光照得我眼都花了,看地上影子的方向,似已到了午后。
仿佛过了一个洪荒之久,终于听见内监尖细的声音叫道:“皇贵妃驾到——”
昏花中只见一袭华美闪耀的翟衣亮丽夺目,我行请安礼:“民女王揽溪给皇贵妃请安,皇贵妃福寿安康。”
许是站得久了,猛地一落身,只觉头晕得厉害,身子不禁晃了一晃,我恍惚间听得一声轻笑,很快又没了,可能是错觉。
香风一阵,郑皇贵妃俯身拉住我拘在身前的双手,扶我起来,笑盈盈道:“你怎么站在这儿,等久了吧?”
“没有多久,无妨的。”我垂眸笑道,已觉十分力不从心。(P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