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写的一部儿童小说。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包括发生在主人公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例话”。
《爱的教育》一经问世,就大获成功,成为意大利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教材,被公认为意大利人一生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这部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为全世界各国不计其数的老师、父母和学生们所喜爱,被誉为世界少年儿童最优良的读物之一。
| 书名 | 爱的教育/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意大利)德·亚米契斯 |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写的一部儿童小说。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包括发生在主人公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例话”。 《爱的教育》一经问世,就大获成功,成为意大利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教材,被公认为意大利人一生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这部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为全世界各国不计其数的老师、父母和学生们所喜爱,被誉为世界少年儿童最优良的读物之一。 内容推荐 《爱的教育》是一部令全世界亿万读者感动的伟大作品,它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四年级孩子的口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书中人物个性鲜明,如正直、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慈爱的父母,令人尊敬的老师等等,他们给予了安利柯最无私的疼爱,教会他宽容与理解。整部作品语言朴实、流畅,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于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作者德·亚米契斯用爱的钥匙,打开了读者的心扉,用爱的眼光和笔传达了最美好的生活和心灵。 目录 Chapter·第一卷 10月 17日 始业日 18日 我们的先生 21日 灾难 22日 格拉勃利亚的小孩 25日 同窗朋友 26日 义侠的行为 27日 我的女先生 28日 贫民窟 28日 学校 29日 少年爱国者(每月例话) Chapter·第二卷 11月 1日 烟囱扫除人 2日 万灵节 4日 好友卡隆 7日 卖炭者与绅士 10日 弟弟的女先生 10日 我的母亲 13日 朋友可莱谛 18日 校长先生 22日 兵士 23日 耐利的保护者 25日 级长 26日 少年侦探(每月例话) 29日 贫民 Chapter·第三卷 12月 1日 商人 5日 虚荣心 10日 初雪 11日 “小石匠” 16日 雪球 17日 女教师 18日 负伤者访问 少年笔耕(每月例话) 28日 坚忍心 31日 感恩 Chapter·第四卷 1月 4日 助教师 斯带地的图书室 铁匠的儿子 12日 友人的来访 17日 维多利亚-爱马努爱列王的大葬 21日 勿兰谛的斥遇 少年鼓手(每月例话) 24日 爱国 25日 嫉妒 28日 勿兰谛的母亲 29日 希望 Chapter·第五卷 2月 4日 授奖 5日 决心 10日 玩具火车 11日 傲慢 15日 劳动者的负伤 17日 囚犯 爸爸的看护者(每月例话) 18日 铁工场 20日 小小的卖艺者 21日 谢肉节的末日 24日 盲孩 25日 病中的先生 25日 街路 Chapter·第六卷 3月 2日 夜学校 5日 相打 6日 学生的父母 8日 七十八号的犯人 13日 小孩的死亡 3月14日的前一夜 14日 奖品授予式 20日 争闹 24日 我的姊姊 洛马格那的血(每月例话) 28日 病床中的“小石匠” 29日 卡华伯爵 Chapter·第七卷 4月 1日 春 3日 温培尔脱王 4日 幼儿园 5日 体操 13日 父亲的先生 20日 痊愈 20日 劳动者中有朋友 28日 卡隆的母亲 29日 寇塞贝·马志尼 少年受勋章(每月例话) Chapter·第八卷 5月 5日 畸形儿 9日 牺牲 11日 火灾 六千英里寻母(每月例话) 24日 夏 诗 28日 聋哑 Chapter·第九卷 6月 3日 格里勃尔第将军 11日 军队 14日 意大利 16日 九十度的炎暑 17日 我的父亲 19日 乡野远足 25日 劳动者的赏品授予式 27日 女先生之死 28日 感谢 难船(最后的每月例话) Chapter·第十卷 7月 1日 母亲的末后一页 4日 考试 7日 最后的考试 10日 告别 试读章节 13日 朋友可莱谛 父亲饶恕了我了,我还悲痛着。母亲送我出去,叫我和门房的儿子到河边去散步。两人在河边走着,到了一家门口停着货车的店前,听到有人在11q我。我回头去看。原来是同学可菜谛。他身上流着汗正在活泼地扛着柴。立在货车上的人抱了柴递给他,可莱谛接了运到自己的店里,急忙堆在一起。 “可莱谛,你在做什么?”我问。 “你没看见吗?”他把两只手伸向柴去,一面回答我,“我正在复习功课哩!”他接着说。 我笑了,可是可莱谛却认真地在嘴里这样念着:“动词的活用,因了数——数与人称的差异而变化——”一面抱着一捆柴走。放下了柴,把它堆好了,“又因动作起来的时而变化——”走到车旁取柴,“又因表出动作的法而变化。” 这是明日文法的复习。“我真忙啊!父亲因事出门去了,母亲病了在床上卧着,所以我不能不做事。一边做事,一边读着文法。今日的文法很难呢,无论怎样记,也记不牢。——父亲说过,七点钟回来付钱的哩。”他又向运货的人说。 货车去了。“请进来!”可莱谛说。 我进了店里,店屋广阔,满堆着木柴,木柴旁边挂着秤。 “今天是一个忙日,真的!一直没有空闲过。正想作文,客人来了。客人走了以后,执笔要写,方才的货车来了。今天跑了柴市两趟,腿麻木像棒一样,手也硬硬的,如果想作画,一定弄不好的。”说着又用扫帚扫去散在四周的枯叶和柴屑。 “可莱谛,你用功的地方在哪里?”我问。 “不在这里。你来看看!”他引我到了店后的小屋里,这室差不多可以说是厨房兼食堂,桌上摆着书册、笔记簿和已开了头的作文稿。“在这里啊!我还没有把第二题做好——用皮革做的东西。有靴子、皮带——还非再加一个不可昵——及皮袍。”他执了钢笔写着清楚的字。 “有人吗?”喊声自外面进来,原来买主来了。可莱谛回答着:“请进来!”奔跳出去,称了柴,算了钱,又在壁角污旧的卖货簿上把账记了,重新走进来:“非快把这作文写完不可。”说着执了笔继续写上:“旅行囊,兵士的背囊——咿哟!咖啡滚了!”跑到暖炉旁取下咖啡瓶:“这是母亲的咖啡。我已学会煮咖啡了。请等一等,我们拿了一同到母亲那里去吧。母亲一定很欢喜的。母亲这个礼拜一直卧在床上。——呃,动词的变化——我好几次,被这咖啡壶烫痛了手了呢——兵士的背囊以后,写些什么好呢?——非再写点上去不可——一时想不出来——且到母亲那里去吧!” 可莱谛开了门,我和他一同走进那小室。母亲卧在阔大的床上,头上包着白的头巾。 “啊!好哥儿?你是来看望我的吗?”可莱谛的母亲看着我说。 可莱谛替他的母亲摆好了枕头,拉直了被子,加上了炉煤,赶出卧在箱子上的猫。 “母亲,不再喝了吗?”可莱谛说着从母亲手中接过杯子, “药已喝了吗?如果完了,让我再跑药店去。柴已经卸好了。四点钟的时候,把肉拿来烧了吧。卖牛油的如果走过,把那八个铜子还了他就是了。诸事我都会弄好的,你不必多劳心了。” “亏得有你!你可以去了。一切留心些。”他母亲这样说了,还一定要我吃一块方糖。可莱谛指着他父亲的照片给我看。他父亲穿了军服,胸间挂着的勋章,据说是在温培尔脱亲王部下的时候得来的。相貌和可莱谛一模一样.眼睛也是活泼的,露出很快乐的笑容。 我们又回到厨房里。“有了!”可莱谛说着继续在笔记簿上写: “——马鞍也是革做的——以后晚上再做吧。今天非迟睡不可了。你真幸福,有工夫用功,还有闲暇散步。”他又活泼地跑出店堂,将柴搁在台上用锯截断。 “这是我的体操哩。可是和那两手向前的体操不同。父亲回来以前,我把这柴锯了,使他见了欢喜。最讨厌的就是手拿了锯以后,写起字来,笔画同蛇一样。但是也没办法,只好在先生面前把事情直说了。——母亲快点病好才好啊!今天已好了许多,我真快活!明天鸡一叫,就起来预备文法吧。——咿哟!柴又来了。快去搬吧!” 货车满装着柴,已停在店前了。可莱谛走向车去,又回过来:“我已不能陪你了,明日再会吧。你来得真好,再会,再会,快快乐乐地散你的步吧,你真是幸福啊!”他把我的手紧握了一下,仍来往于店与车之间,脸孔红红的像蔷薇,那种敏捷的动作,使人看了也爽快。 “你真是幸福啊!”他虽对我这样说,其实不然,啊!可莱谛!其实不然。你才比我幸福呢。因为你既能用功,又能劳动;能替你父母尽力。你比我要好一百倍,勇敢一百倍呢!好朋友啊! P28-30 序言 德·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著名作家。在他出生和成长的年代,意大利统一运动正在蓬勃开展,受此影响,亚米契斯从军校一毕业就加入了军队,投入到意大利统一运动中,为祖国的独立、统一、自由和民主而奋战。在军营中,他开始发表一些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战争报道、短篇故事等,后来汇集成《军营生活》于1868年出版,一举获得成功。随着1870年意大利军队解放罗马,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亚米契斯放弃了在军队的光明前途,开始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活经验和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他周游了欧、亚许多国家,撰写了不少游记,如著名的《西班牙》《伦敦记事》《荷兰》等,这些游记也处处有着爱国主义的印记。 1879—1889年是亚米契斯创作的繁荣时期,这10年问,他写了许多不同社会题材的作品,有《朋友们》《爱的教育》《大西洋上》等。其中,以1886年出版的《爱的教育》最为著名,它使亚米契斯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该书自问世以来,便畅销不衰,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的“必读书”。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全书以质朴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19世纪后期意大利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课内外生活。日记从10月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写起,直至第二年7月整个学年结束,里面穿插了父母劝导、训诫安利柯的话,教他怎样懂得爱,怎样成长为一个善良、正直、勤奋的人。除此之外,书中还收录了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感人泪下的“每月例话”,讲述了一些少年的高尚行为,以及对祖国和家庭的爱。这些日记朴实而富有感染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并将各种高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带给我们爱与美的享受。 爱、成长和教育是全书的主题,作者将爱国之情、亲子之爱、朋友之情、师生之谊融入到一个个贴近孩子生活和情感的故事中,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告诉父母、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爱。此书虽然是19世纪意大利人的感触,但它描述的一切情景,我们在今天读来仍然没有任何隔阂感。 《爱的教育》并没有刻意讲究修辞和结构,整部作品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在“爱”这一主题的牵引下,带领读者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将这些炽热的情感贯穿在每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中,使整部作品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此外,书中塑造的人物也真实可亲,如正直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代洛西、坚忍勤奋的斯带地、可爱懂事的泼来可西、活泼乐观的“小石匠”、爱慕虚荣的华梯尼、欺软怕硬的勿兰谛等,每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作者抓住了每个人物最具特色的一点进行刻画,人物形象因此显得活泼生动,特色鲜明。 《爱的教育》正是凭借其伟大的情感力量和质朴的文学特色脱颖而出的,该书自1886年出版到1904年的近20年里,就印刷了300多版。100多年来,它被译成数百种文字,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其影响遍布全世界。我们希望这本教育经典作品能给孩子、父母和老师带去爱的启迪和教育上的启发。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