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介石与胡汉民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肖杰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孙中山逝世后,胡走了下坡路,蒋则冉冉升起

广州革命政府平定商团叛乱之后,北方的北洋军阀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24年10月25日,原属于直系军阀的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并取得了成功,控制了北京政府。冯玉祥举行政治军事会议,邀请孙中山北上决定国事。11月11曰,孙中山启程北上。孙中山行前,将大元帅职权再次交由胡汉民代行,并代理国民党中央政冶会议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总理后方事务。

孙中山北上之后,北伐军谭延闿部和朱培德部在江西吃了败仗,而驻在广州附近的滇桂军态度不够明朗。在这种形势下,盘踞在广东东江一带的叛军陈炯明,认为有机可乘,马上纠集叛军各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商讨进攻广州事宜。随后,陈炯明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网罗土匪,号称拥兵十万,他18任“援粤军总司令”,于1925年1月7日下令进攻广州。1月27日,陈逆叛军向虎门要塞发起进攻。

陈炯明的进攻,使广东革命政府再次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东征陈炯明已成为革命政府刻不容缓的任务。胡汉民自然不敢怠慢,连续召开会议,讨论对策。1924年12月24日,胡汉民与廖仲恺、许崇智、蒋介石、杨希闵组成军事委员会,聘苏联在华军事总顾问加伦为军事委员会顾问。军事委员会在胡汉民的主持下多次召开会议,商讨东征计划。1925年1月15日,胡汉民以广东革命政府的名义发出东征令,决定组成东征军,由许崇智任总司令,以蒋介石率领的黄埔军校学生军和教导团为主力,准备兵分三路,东征陈炯明。2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发布总动员令,第一次东征由此开始。

蒋介石率领的黄埔军校学生军在这次东征战斗中,表现英勇,斗志昂扬。加上军纪严明,不拉佚,不骚扰百姓,深得群众的拥戴,所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一路上攻无不取,战无不胜。先后攻下淡水、平山、海丰,又在棉湖重创叛军主力,奠定了第一次东征胜利的基础。陈炯明军队只好败退到闽赣一带。苏联顾问罗加诺夫随军出征,看到黄埔学生军如此英勇拼搏,称赞此精神足以与苏联红军相媲美。

胡汉民看到东征军取得胜利,非常高兴,派廖仲恺代表革命政府及孙中山到前线劳军,慰勉将士。但在北京病中的孙中山未能看见东征彻底胜利,便于1925年3月12日与世长辞了。

孙中山的辞世,对胡汉民和蒋介石二人影响很大。胡汉民对孙中山的感情很深,孙中山也很信任胡汉民,几次出征都让胡汉民代行其职权。孙中山在世时,胡汉民几乎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席幕僚。孙中山很器重蒋介石,特别是经过陈炯明叛乱的考验,以及蒋在多次上书中所论及的军事方略,显露出军事才能。但是,孙中山始终没有让其参与党务,仅以军事方面的高级幕僚、参谋视之。孙中山逝世后,胡、蒋二人在党政军方面的地位呈动态相反的变化,一降一升,相映明显。

孙中山逝世后,胡汉民和蒋介石二人分别有誓词。胡汉民的誓词是:

“汉民等仍敬谨赓续孙大元帅成规,戮力同心并期有以发扬光大,以完成国民革命之工作。”

蒋介石同黄埔军校全体师生宣誓,誓词为:“我陆军军官学校全体党员,敬遵总理遗嘱,继续总理之志,实行国民革命,至死不渝。”

孙中山在世时,广东革命政府内部慑于其威望,尚能戮力一心对敌。而孙中山的英灵尚未走远,革命政府内部的变乱就已发生了。首先是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起兵谋叛。桂系军阀刘震寰与滇系军阀杨希闵,曾在驱逐陈炯明出广州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刘震寰还在驱陈战斗中负伤。因此,刘、杨二人在孙中山再次回广东建立革命政权后地位很高,孙中山称刘震寰为“刘大活菩萨”。可是,他们二人并非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驱逐陈炯明出广州,只是想利用孙中山的名望声势扩张自己的地盘。待孙中山逝世后,刘、杨二人加紧与陈炯明、唐继尧及北方军阀联系……

P19-21

目录

一 一升一降画蒋胡

 在孙中山眼里,胡道德学问均佳,蒋性格暴戾知兵

 胡向孙中山建议:援蒋制陈

 胡屡电慰蒋,蒋建议孙中山让胡随侍左右

 在平定商团叛乱中,蒋、胡二人角色不同

 孙中山逝世后,胡走了下坡路,蒋则冉冉升起

 廖仲恺被刺,胡遭怀疑被“贬”,蒋说自己救胡一命

二 一次联合的流产

 胡成为“国民党二大”上缺席的主角

 蒋成为广州一颗耀眼的新星

 为少一个对手,蒋曾试图阻止胡回国

 胡一厢情愿,蒋未作呼应,联合“流产”

三 首合作:一个清体、一个请心

 祝贺北伐胜利,胡向蒋发出联合的信号

 胡、蒋合作,“反共”清党

 蒋、胡合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胡不负蒋望,成为“反共”理论的“旗手”

 徐州会议:胡极力劝冯“反共”拥蒋

 宁汉之争,胡是蒋的忠实盟友

四 联袂而退,不即不离

 蒋“即刻下野”,胡亦无可奈何

 对国民党中央特委,冷嘲热讽,胡与蒋来往密切

 蒋东山再起,胡不满蒋袒护汪,远游国外

 胡在海外为蒋第二次北伐拉赞助

 胡在海外,不时向蒋提建议

五 再合作,消灭以及(一)

 胡、蒋再度合作

 胡想做“伊斯墨”,助蒋成为中国的“基马尔”

 裁兵编遣,蒋煞费苦心;舆论宣传,胡全力以赴

 蒋桂战争爆发,胡为蒋立头功

 “国民党三大”被蒋派、胡派所垄断

六 再合作,消灭以及(二)

 蒋欲“削藩”到底,胡大谈牺牲精神

 改组派反蒋,胡斥之为反党叛国

 蒋、阎电报大战,胡助蒋批阎

 中原大战,胡为反蒋派人物“画像”

 蒋以武力奠基,胡以法制反对独裁

七 蒋胡斗法,胡汤山被囚

 胡想当“伊斯墨”,蒋不做“基马尔”

 胡公开反对蒋当总统

 为总统梦翻脸,胡成为蒋的阶下囚

八 宁粤对立,蒋被迫下野

 汤山事件使蒋极为被动

 胡在被囚中掀起反蒋派第二次大联合

 反蒋拥蒋,双方对抗升级

 “九·一八”事变,胡获得了自由

 宁粤对立转为宁沪粤争权,胡公开反蒋

九 胡拒绝合作,蒋汪合组政府

 胡不满四届一中全会的各部人选

 蒋暗中掣肘,胡坚不赴京,孙科政府夭折

 胡冷嘲热讽,反促成蒋汪合作

十 胡办报组党,与蒋对抗

 对蒋的内政外交,胡大加挞伐

 组党办报,胡与蒋对抗

 福建事变:胡既拒闽又拒蒋

 借助西南反蒋,两广借胡暂偏安

十一 皮里阳秋的终曲

 无奈之下,胡出国“养病”

 归国居粤,胡对蒋缓和

 胡猝然离世,临终前仍不忘反蒋,蒋为其举行国葬

 两广偏安局面的瓦解

结语

蒋胡关系大透视

内容推荐

孙中山最亲密战友之一、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胡汉民,肖杰著的《蒋介石与胡汉民》从不同侧面讲述他与蒋介石斗争的经历,展示其沉浮人生。蒋胡关系的分合亲疏,均对当时中国政局的变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胡汉民曾代孙中山三度行使大元帅之职,可见其受信任的程度。然而,当孙中山逝世后,胡汉民受到了来自“后起之秀”蒋介石的巨大挑战。胡曾坦言“书生弄军事,终于弄不惯”,虽有“即位以总统,亦绰绰有余”(孙中山评语)的政治才华,但又无法走上政治舞台去执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推行自己的抗日、反蒋等政治主张。

与当时南京政府官员腐败相比,胡汉民不置私产,作风俭朴,工作效率极高,在1928年至1930年担任立法院长的两年时间内,制定了民法、刑法、土地法和劳动法等近二十部法律。

编辑推荐

肖杰著的《蒋介石与胡汉民》为一部人物传记。本书详实介绍了孙中山先生最亲密战友之一、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胡汉民的人生经历。作者经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完成了这部著作。全书从不同侧面讲述了胡汉民与蒋介石斗争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其沉浮人生。 本书介绍了胡汉民宣传、执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推行自己的抗日、反蒋政治主张。在1928年至1930年担任立法院长的两年时间内,制定了民法、刑法、土地法和劳动法等近二十部法律,对现代中国社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6: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