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被“零抱怨”的励志大师忽悠了
在大学的时候,我一直都非常坚定地认为抱怨是无能的表现,可是却控制不了自己想要抱怨的念头,于是每次抱怨过后,我的内心便羞愧不已。但不管我经历多少次羞愧、多少次深刻的自省,之后的我还是会抱怨,而且如果不抱怨那么一两句,就没法进入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心里烦躁不安。我好生困惑,这是为什么呢?
从小,老师就告诉我,抱怨不是一件好事,人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才能好好做事情,做好事情,而且还给我列举了很多例子,让我明白“抱怨”是毫无用处的不理智的行为,“不抱怨”才是一种健康、向上、值得追求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从小就接受了这一观点。可是当我的年纪越来越大,我反而开始不明白了,为什么我明明知道抱怨是一种不被人认可甚至被人鄙视的行为,自己怎么还是忍不住想要去抱怨呢?难道我的自我控制能力真的有这么差?
为了根治我的“抱怨”,让我可以更好地生活,不被人鄙视,我不惜花血本报了许多励志大师开办的各种课程。但很不幸的是,大师们告诉我的,依然是我从小就明白的那个道理——抱怨是毫无用处的且不理智的行为。好吧,很明显,大师们在不厌其烦地告诉我这个道理,而我也一如既往地明白这个道理,但最可悲的事情是——我依然做不到大师们所说的“零抱怨”。
对于无法做到“零抱怨”,让我既恼火又痛苦,以至于我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否适合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像我这种总有抱怨情绪的人是不是多余的,或者,我根本就不是这个地球上的生物,要不然,我怎么这么不符合这个世界的行为准则呢?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则新闻,才让我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才让我相信,原来,我是个正常的地球人啊!我是从中国日报网上看到这则新闻的,新闻里引用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日记,季先生在日记里抱怨道:“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今天整天都在预备Philology,真无聊。我今年过的是什么生活?不是test,就是readingreport,这种生活,我真有点受不了。”这则新闻被多家媒体迅速转载,震惊了许多人。同样,也震撼了我的心灵:“啊!原来大师级的人物也会抱怨!”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更坚定了“人是要抱怨的”这个念头。有一天我去参加一个励志大师的课程,正逢大雨,当我赶到的时候正巧在电梯间遇到了那位有名的励志大师,只听他正在对他的助手说:“这个地方的交通怎么这么糟糕,才下这么一点雨,就堵成这个样子,害得我都要迟到了,还到处都是积水,真不知道这些城市管理者是干什么的……”啊!原来站在演讲台上教育大家不要抱怨的大师,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是会抱怨的。那他为什么还要忽悠我做到“零抱怨”呢?
有了这些例子,我开始大胆抱怨起来。以前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搭乘可以把人挤成照片的地铁,我只是默默忍耐,用励志大师们教的“零抱怨”法则来疏导自己的郁闷情绪,像什么转移注意力啊,换角度思考问题啊诸如此类的办法来调节自己的心态,努力不让自己有任何抱怨的情绪。现在,我不再让自己沉默了,我一边挤一边抱怨:“地铁公司真是没智商,就不知道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多加几个班次,害的人都挤得喘不过来气了……”正当我如此抱怨的时候,就听到边上有人响应说:“可不是吗,也不知道地铁公司怎么想的,一点都不灵活。”接下来边上几个人都开始七嘴八舌地抱怨这拥挤的地铁,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我内心里因为挤车产生的烦躁情绪缓解了许多。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对这个情况不满意,原来很多人都在心里抱怨着。原来,我的抱怨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我将“不抱怨”和“抱怨”两种行为做了一个对比,发现以前自己不抱怨,用各种方法来调节情绪,既浪费时间又折磨自己,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而简单地抱怨几句,就能将我内心的积郁一吐而空,心情也随之轻松愉悦起来。
因此,我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零抱怨”并不是应对生活的最好方式,有效的抱怨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个节奏紧张的社会。至此,我恍然大悟,原来励志大师们在集体忽悠我。不抱怨的世界,根本不会存在,也不是解决问题和提高效率最好的方法!
与其努力做到励志大师所说的“零抱怨”,还不如让人们相互理解抱怨产生的原因,包容抱怨或者制造机会供人发泄抱怨,以此来达到减压的目的。
P3-5
前言
第一章 人生已是如此艰难,有些事情需要拆穿
一、我被“零抱怨”的励志大师忽悠了
二、读懂抱怨之后的美好生活
三、4种性格类型的抱怨形式
※ 小测验 你的抱怨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凄惨吗?
第二章 鸡汤总有喝够的那一天,抱怨,可解腻
一、抱怨,释放痛苦,拒绝压抑
※ 小测验 心理压力测试——测试你的隐形压力有多大?
二、抱怨,开启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 小测验 心理压力测试——抱怨的地雷,你踩了几颗?
三、抱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 小测验 心理压力测试——你懂得抱怨吗?
四、抱怨,让生活照耀自信的光芒
※ 小测验 心理压力测试——你的抱怨能力及格了吗?
第三章 7大实用抱怨法则,助你拆穿艰难人生
法则1权衡轻重,把握尺度
法则2 有的放矢,找准对象
法则3 提出对策,解决问题
法则4 简洁明晰,避免啰嗦
法则5 坚持不懈,不要轻言放弃
法则6 注意姿态,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法则7 保持自信,树立健康心态
活着已经够不容易的了,抱怨一两句还会把生活变得更糟糕,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你能做到不抱怨吗?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做不到!所以我们还得继续抱怨生活。那么在抱怨的过程中,难道一定要承受抱怨带来的负面结果吗?不必!所以我们来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抱怨!
身边有那么多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你觉得还需要继续忍下去吗?你还能忍多久?忍无可忍了是吗?那就说出来吧。这样你会好受点,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彻底抱怨一下,把所有的不悦统统发泄出来。当你发泄完后,你会发现,原来这样是可以让自己高兴起来的。
不管怎么样,生活仍然在抱怨中继续。抱怨是一门语言艺术,如果你真的学会了,我相信,你以后再也不会为“抱怨”而苦恼了,而且它还有助于提高你的社会能力,何乐而不为?
读者在阅读前,可以闭目回忆,回忆自己的生活,回忆那些令你感到烦躁的抱怨声,你是不是觉得在抱怨的过程中,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是的,那是因为你使用了错误的抱怨方法。所以,仅仅理解“抱怨对生活是有积极作用的”并不够,你还要知道如何运用抱怨,才能使你的生活发生积极变化。这也是本书的一个亮点。细细品来,你会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关于抱怨,你已经做错了这么多。不妨跟着本书中所涉及的抱怨,开始积累经验,总有一天你会成为生活的高手,愉快地生活。
以前,我常听家里人说:“会叫的猫饿不死。”我一直不理解,现在我算是理解了,因为会叫的猫永远都会有人去可怜它们,于是它们就可以得到吃的,就不会被饿死。后来在一本书上又看到这么一句话:“蛮牛不吭声,累到死。”这是一个悲剧。蛮牛,大家都以为它力大无穷,于是不停地让牛去耕田,而牛又不会抱怨,只会在劳动的过程中累死。你不会是蛮牛吧,如果你连抱怨都不会,那你真活该是一头蛮牛。不想做蛮牛的话,尝试着抱怨吧。
要知道,这个社会是个集体,人与人之间存在相互帮助、协作,才有个体的提高。如果连基本的内心诉求都不敢、不会、不能表现出来,总有一天会被内心的苦闷憋坏。因为生活跟猫和蛮牛的故事一样,不会抱怨就不会得到他人的帮助,不会抱怨就少了与别人的交流。
本着这些理念,我把我遇到的一些关于抱怨的事记录下来,并积极思考抱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还思考了如何抱怨才能使自己发挥最大能量。如今这些想法也随着这本书一一呈现给大家,如果你觉得有共鸣,就不妨翻开一读为快。
大师说的话不一定都是真理,真理也不一定都写在教科书上,共勉。
《小抱怨也是正能量》由彭麦峰著,7大抱怨法则,助你拆穿艰难人生。
巨大的生活压力让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喜欢抱怨,越来越习惯怨天尤人。抱怨是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心情呢?智者往往告诉我们“抱怨是无用的,是错误的”“抱怨只会让我们的生活雪上加霜”“不抱怨才是成功的开始”……真的是这样吗?既然如此,为什么在我们身边依然会有那么多的“抱怨”呢?
的确,生活中大多数的抱怨都只是负面情绪的发泄,是无效的抱怨。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确定抱怨是一件坏事儿。为什么抱怨,该不该抱怨,如何抱怨……弄清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把抱怨也变得有用起来:纾解坏情绪,激发正能量。有效的抱怨能够让我们释放情绪,直面困境,解决问题!
做一个会抱怨的人,用抱怨改变人生!
不走寻常路!《小抱怨也是正能量》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抱怨”,让你看穿抱怨的真相,了解抱怨的本质,掌握抱怨的技巧!
摆事实,讲道理!作者彭麦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来的事实告诉你:忍,不是万全之道;不抱怨的世界只是个梦想,现实才是真实的事实。抱怨之所以在你心中是负面印象,那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抱怨的技巧。
小抱怨也是正能量!彭麦峰的“7大抱怨法则”针针见血,助你拆穿艰难人生,让你的人生负负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