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他的琴(公羊大角弯弯)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张炜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他的琴(公羊大角弯弯)》是张炜早期作品集,也是张炜比较看重的一本书,他曾专门写过一篇《第一本书》来介绍该书,尽管他早在一九八三年就出版了小说集《芦青河告诉我》,但他还是把《他的琴》当作他的第一本书。

书中主要收集了作者二十岁之前的作品。它在当年的出版是为了画上一个小小的句号,即毁掉他发表作品前积累的350多万字。

这几百万字中,当年只发表了几首小诗。

一本小书联结起令人难忘的青春岁月、文学岁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是四十年。今天展开这些文字,握笔那一刻的情与境立即浮上眼前。

内容推荐

《他的琴(公羊大角弯弯)》是由我国知名作家张炜早期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组成的合集,是作者永远的“第一本书”,收录了《田根本》《钻玉米地》《下雨下雪》《公羊大角弯弯》等中短篇小说,以带有作者烙印的独特的写作方式,细腻而富有感情地展现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与田间野趣,连结起作者令人难忘的青春岁月与文学岁月,极具纪念意义。

目录

关于《他的琴》

田根本

花生

造琴学琴

下雨下雪

老斑鸠

小河日夜唱

夜歌

钻玉米地

善良

槐岗

叶春

锈刀

铺老

开滩

公羊大角弯弯

后记

试读章节

田根本

省报把野鸡岭说得不能再好了:那里的人民、土地……啧啧!凡是能写点东西的都往野鸡岭跑了。我也能写点东西,就也在一个初夏季节跑去了。踏上野鸡岭的地界,给人印象最深的自然就是那覆盖了浓绿的一架架大山。山上到处是一人来高的松树,还有一些灌木。山坡上绿茸茸的草皮,说明水土得到了有效的保持。松林的间隙地带还栽上了小小的果树。这一切都说明了它的蓬勃兴旺,说明了它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为了便于工作,我进村后要求找一户安静人家住下。村干部作难地说:“有的人家安静没空场,有的人家有空场不安静……”最后他鼓了鼓嘴唇,“去田根本家吧!”

田根本家里共有五口人,除了妻子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名叫金花;两个小子,大的叫大官,小的叫二官,他们分别上着初中和小学。家里没有什么小孩吵闹,这已经可以让我满足了。

田根本快有60岁了,瘦瘦的中等个子,走起路来头使劲往前探去。他的颧骨很高,颧骨下边皱纹极多,看上去总像在笑。实际上田根本也总是在笑。我第一次踏进他的院门时,他就这么笑着,老远迎上来,说了句“领导跟我说了”,拉过我小小的行李包就往里走。我听说他家里闲着一间厢房,他却一直领我进了正房,撩开一道浅紫门帘。

这间房子收拾得非常干净,由于没有什么大的摆设,显得也宽敞。褐色小桌上端正地摆了一具桃形小镜,镜旁的梳子和粉盒、雪花膏瓶却告诉了我谁在这儿住。我马上不好意思地要往外走,田根本却把行李放到炕上,一脸憨厚地笑着:“这儿敞亮。她也爱住厢房。”我又要说什么,浅紫门帘又抖了一下,金花进来了。她先笑着向我点点头,然后轻轻扫了父亲一眼,那眼神里分明有几分责备。我坚持要住到厢房里,父女俩却死也不让,最后我只好顺从下来。金花走到小桌前收拾她的东西,脸色通红——我明白她刚才是怨父亲突然把生人领到了她屋里。田根本倒像什么也没看到,坐在炕边上吸烟,一如既往地笑着……

就是由于这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深山里的这么一家人。

开始一段日子,我忙于采访,在屋里待的时间很少。这一家人很少和我说什么,却能让人觉出他们十分热情。田根本的老伴就像田根本一样和蔼,笑的时候两手在胸前握着。金花是个不错的农村姑娘,腼腆,少话,也许可以从她身上看到母亲当年的影子;唯有大官和二官挤鼻子弄眼,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家里总是平静的,就连粗声说话也不容易听到。我在这里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吃饭——每顿饭总有一场争执。他们把薄薄的葱花饼端到我面前,自己却吃掺了玉米粉的地瓜干饼子。当我表示出生气的时候,田根本就吃惊地说:“来咱这山沟就不易哩,还能再委屈你?”我说:“你们能吃我就能吃。”他瞪起了眼睛:“庄稼人吃惯了。和俺们比?好悬!”说完又是一脸的微笑。我想他是永远不知发火的那种人。

P1-4

序言

关于《他的琴》

刘海栖

前一段时间去张炜家,他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叫我看,问:“还记得吗?”我一看,眼睛立刻亮了,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一段回忆,这本书的名字叫《他的琴》。

这本书是有故事的!

那还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我在明天出版社当总编辑。那个时候我们办了一本叫作《明天》的大型儿童文学期刊,多刊发中篇的儿童文学作品,张炜当时在创作上已经崭露头角,写出了著名的“芦清河”系列和其他一些好作品。我就请张炜给《明天》也写点东西,张炜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没多久,他就给我们写了“葡萄园”系列的作品,发表在《明天》杂志上。

因为年龄相近,志趣相投,我们逐渐成了好朋友,时常有些来往,谈些大家关注的事情,都很快乐。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

有一天我们又聊了起来,张炜谈起了他的创作经历。其实他很早就开始写作,上初中的时候就创作了一部儿童文学长篇,给了一位我很尊敬的老编辑,书虽然没有出,但那位老编辑给了他很多鼓励。他一直坚持写作,在第一篇小说发表之前,就已经写出了350多万字的作品。

这巨大的创作量让我十分吃惊!

但更吃惊的还在后面。

张炜后来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连续获得1982年、1984年全国文学奖,并于1985年发表了引起热烈反响的长篇小说《古船》。由于稿债太多,他便常常从那350多万字的旧稿里找出一篇交给编辑。但是有一天,张炜突然觉得这样做有问题:只往后看,不往前看,懒惰苟且,这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多么可怕!于是张炜做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把这些稿子全部烧掉!

我听了以后非常震惊,很佩服他的执着、他对文学的敬畏,但总觉得有些可惜——350多万字啊!

可是张炜执意要这样做。

也就是这一次,我们商量要做一件事:在这些要销毁的稿子里挑出一些,由我做一本书,留个纪念。

书很快被做了出来,就是这本《他的琴》。为了表达对张炜的尊重,我们还特意做了一部分精装本。

张炜果真把那批手稿全部毁掉了,当时在场的朋友都觉得十分可惜。他把撕碎的纸片塞到一个个大纸箱里,当了冬天生火炉的引子,用了很久。

我和张炜一直做着好朋友。有段时间我也写作,出了几本书,一些朋友还给我开了个作品研讨会。当时张炜出车祸躺在病床上,还专门写了书面发言。

九十年代末期,我主持做“金犀牛”丛书,请成人作家写儿童文学作品。我找到张炜,请他帮我联系了好几位重要作家加盟这套书,他自己也写了一本,叫《远河远山》。

到2009年,我从出版社调入省作家协会,居然和张炜成了同事。我分管作协的儿童文学工作,很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为山东的儿童文学做一些事情。身为主席的张炜非常支持我,给我许多帮助。还不止于此,他甚至亲自动笔给孩子写书,一本又一本……对于我来说,他的儿童文学写作实在是在我的作协工作的鉴定表上盖的一个个印章啊!

再见到《他的琴》,我马上就想:应该重新做一下这本书。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支持。

这本书是许多事情的见证。对我来说,它更联结起我和张炜长长的友谊。

(刘海栖,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明天出版社原社长,杰出的少儿出版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爸爸树》《扁镇的秘密》等。)

2016年11月18日

后记

后记

《他的琴》时隔25年再次出版,对我来说是很不平常的一件事。它又一次引出了很多回忆,因为它永远都是我的“第一本书”。书中主要收集了我二十岁之前的作品。它在当年的出版是为了画上一个小小的句号,即毁掉我发表作品前积累的350多万字。

这几百万字中,当年只发表了几首小诗。

一本小书联结起令人难忘的青春岁月、文学岁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是四十年。今天展开这些文字,握笔那一刻的情与境立即浮上眼前。

350多万字都是一笔一画写在了纸上的。那些纸片大小不一、颜色不一,因为当年要找到一张好的稿纸都是困难的。我携着这些文稿走南闯北,从平原到山区,从僻野到闹市,它们成为我最珍贵的保存。

然而它们一直装在远行的背囊里,又实在是太沉了。

出于一颗执拗之心,我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作出了一个决定:放弃这难以承受之重。

我和朋友从中选出了小小的一沓,其余全部毁掉。

张炜

2016年7月8日

书评(媒体评论)

《他的琴》时隔25年再次出版,对我来说是很不平常的一件事。它又一次引出了很多回忆,因为它永远都是我的“第一本书”。

——张炜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