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转型之战(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机会)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目前很多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冲击均面临着“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状;一些企业甚至对互联网无感、浑浑噩噩;更有一些企业感觉如临大敌。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世界中,所有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向前走。企业家们可以选择让互联网站在背后,自己主宰企业的沉浮;也可以选择让自己拥抱互联网,并用互联网思维转型。

吴晓波频道编著的《转型之战(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机会)》通过互联网互联网思维的方式,告诉你它是如何用高效率的模式消除物理和时间的距离,消除信息不对称,正如吴晓波所说:“互联网对于传统企业是获得新生的重大机会,它很可能成为“中国制造”的第二次大爆发的起点。”

内容推荐

互联网时代大潮席卷而来,互联网究竟是“魔法手杖”,还是“效率金箍棒”?传统企业如何正确借助和利用互联网思维帮助自身转变思维、完成企业转型升级?

吴晓波频道编著的《转型之战(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机会)》分两篇,上篇为传统行业互联网转型极具代表性和借鉴意义的案例,下篇精选吴晓波转型大课的独家内容,梳理了吴晓波、刘伟、刘润、金霞、刘博、赵峰、张蕴蓝、张荣耀、李嘉聪、曾玉波等各行业10位导师关于互联网思维的精华理念和观点,其中囊括各传统行业互联网转型成功的经验之谈,清晰地说明商业新时代的游戏规则和全新玩法,帮助传统企业化解恐慌、因势而动,搭上互联网时代的顺风车。

目录

序言:转型之战,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机会

上篇 转型+:跟着他们学转型

 第一章 传统制造业的互联网机会

红领:一家从服装厂转型而来的大数据工厂

361°:一款鞋背后的电影和每年超过20万的失散儿童

芬尼克兹:一家空气能热水器公司的社群化组合拳

德意:打造传统家电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

 第二章 服务业的探索与反思

e袋洗:一家洗衣店的互联网革命

亚朵:一家酒店的社群化之路

 第三章 消费品行业的互联网突围之路

合生元:一家母婴用品企业的互联网三重奏

汤臣倍健:一家保健品企业的互联网野心

 第四章 金融业的转型与成长

招商银行:打造一体两翼“轻型银行”

泰康人寿:保险行业巨头的移动互联网玩法

 第五章 大企业的互联网新生

海尔:转型不仅是停留在组织再造阶段

万达集团:房地产企业转型的互联网加减法

苏宁“再造”:一家连锁零售巨头如何转型为互联网企业

下篇 转型大课:跟着他们学理念

 第一章 趋势之变

2015年产业巨变,转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大搜索与企业转型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加减法”

世界500强企业的互联网营销

蜕变与抉择,传统企业转型电商之路

 第二章 形态之变

传承与变革之互联网时代传统服饰鞋业的转型探索

服装业的互联网试验

洗衣业的互联网实验之O2O重新定义服务业

家居业的互联网试验之制造业的互联网时代:C2B+O2O

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

试读章节

产品维度:要的是极致和尖叫

2002年,在传统空调行业积累了10年经验的宗毅决定自立门户,创办广州密西雷电子有限公司(芬尼克兹前身)。他说:“我们企业从非常传统的制造型企业起步,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制造业苦逼型的代表。”当时传统空调行业技术门槛不高,利润薄如刀,海尔、美的、科龙等依靠规模取胜,成为行业巨头。宗毅初期以企业活下来为基础,为华菱等国内外厂商贴牌生产家用空调。

随着空调行业收购与兼并不断,整个市场面临大规模洗牌。在这种形势下,若不做出改变,依靠代工起家的密西雷将很快湮没于市场剧变的大浪潮中。宗毅开始主动寻找差异化机会,将研发方向渐渐集中在技术含量高、竞争对手少、利润高的专业空调上。恰在这时,他相中了热泵技术。“热泵”是一种新能源技术,它从周围环境中吸热,并传递给被加热的对象。和传统的电加热方式相比,热泵更节能环保。

互联网时代,企业首席执行官(CEO),首先必须是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宗毅敏锐地发现欧洲市场对家用型泳池热泵需求很大。当时只有美国供应商能生产这类产品,而且主要为大中型商用泳池设计,不符合家用需求。宗毅带领研发团队全力开发出适合家用型泳池的热泵产品。

在“产品为王”的时代,芬尼克兹推出的家用型热泵产品因为满足了用户刚需,且产品工艺精良、故障率低、能效高,符合欧盟环保要求,很快在欧洲市场热销。为了将做极致产品的理念延续下来,2006年,宗毅将低端的传统空调生产线全部砍掉,全面转型热泵、商用制冷设备、高端商用空调等高端产品线,并向有未来前景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延伸。

凭着这套打法,芬尼克兹很快成为全球泳池热泵这一高端细分市场的巨头,彻底跳出传统空调的“红海”。

服务维度:打造极致售后服务

除了打造令人尖叫的刚需产品,宗毅还致力于给用户带来超预期的服务。

芬尼克兹拥有专门的客户服务中心。每当有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回访专员会将客户的产品安装保修卡、产品维修凭证录入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并会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电话回访。回访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安装质量、使用效果、维修员态度、电话受理人态度、维修及时性、故障解释是否清楚等内容。若用户有问题投诉,芬尼克兹还会根据投诉内容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投诉处理情况,并在月内对用户进行100%回访。如果有售后服务人员对重要投诉处理不当,则会根据公司内部相关制度严肃处理,确保用户满意。

作为空气能领军企业,芬尼克兹在行业内首推“6.5年全免费包修”的服务政策,在市场上赢得极好的口碑。  除此之外,芬尼克兹还多次举办核心售后服务商培训大会,专门对来自全国各地集团驻外售后服务机构及核心售后服务商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售后服务政策与流程、产品功能与系统原理、机型安装与故障排除、现场实体机安装观摩等多个环节。

这样的培训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芬尼克兹售后服务质量,也有利于建立及时有效地反馈和响应客户需求的服务机制。

传播维度:参与感和体验感

当芬尼克兹的用户积累到一定数量,宗毅开始谋划把产品和品牌传播到更大范围。

宗毅是互联网社交圈里的活跃分子,深谙互联网传播之道。为了培养出一批死忠粉丝来自发传播,他将参与感与体验感合一,多次利用“宗毅大观”微信公众号推出个人和企业的粉丝交流活动。

2014年7月,宗毅和队友自驾特斯拉穿越5750公里,在16座城市捐建20个充电桩,打通了中国第一条电动汽车南北充电之路。这一事件让他火了一把,瞬间赢得大量粉丝,霸占了汽车媒体的头条。

2014年8月23日,芬尼克兹在南沙工业园举办第一届粉丝节,来自全国各地的17名铁杆粉丝通过参观、体验和听证等活动深入了解芬尼克兹的产品和文化。粉丝节极大地拉近了企业与用户的距离,通过互动给用户带来良好的参与感。同时,芬尼克兹还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技术和服务做出改进。

在这次粉丝节之前,宗毅发起多次“芬尼粉丝走天下”的活动,他亲自带领铁杆粉丝组成自驾团,到欧洲、美国等多地进行自驾旅游活动,一位花8000元购买产品的用户可能享受到超过5万元的旅游服务,这种参与感十足的活动被网友誉为“史上最强悍的粉丝福利”。与之类似的活动还有“互联网大篷车”“芬尼粉丝嗨聊会”等,这些为宗毅及芬尼克兹带来大量的粉丝。

为了进一步增强粉丝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宗毅还要求员工主动去粉丝家中拜访,或者邀请忠实粉丝参与公司产品改进和设计优化。例如通过官网上传的用户反馈制作出数百条使用体验视频,让那些不了解芬尼克兹的潜在用户对企业文化及产品也有一个良好体验,将他们顺利转化为粉丝。

与许多传统企业渴求的粉丝经济不同,宗毅看得更远。他不希望把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粉丝“卖”了,而是想继续经营细分——玩的不是粉丝经济,只为挑对人。毕竟,对于芬尼克兹这类缺乏重复购买条件的大家电,粉丝的口碑和病毒式传播效果远远大于过去打广告。

P16-18

序言

转型之战,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机会

吴晓波

对一次挑战做出了成功应战的创造性的少数人,必须经历一种精神上的重生,才能使自己有资格应对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2015年年初,我受邀去石家庄做调研,一位老板从保定安新县赶来相见,他所在的三台镇号称“北方鞋都”,是长江以北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这位兄台是镇上排名前三的大户。近年来,受电子商务冲击,镇上的鞋厂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大家都在谋求转型的出路。

交谈中,这位老板告诉我,他的儿子刚刚大学毕业,回厂帮忙,开了一家电商公司。说到这里,他神情诡异,有点欲言又止。

我便问老板,“你们爷俩最近是不是在闹别扭?”

他一惊:“吴老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我又问:“是不是因为网上价格与连锁店价格的冲突?”

他更吃惊了:“就是为了这事呀!现在还找不出好办法。”

我说:“有没有想过在网上另创一个新的品牌,矛盾不就解开了吗?”

他面有难色地表示,他这个品牌可是全国驰名商标,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拿到的。

我一听就笑了:“你觉得这个全国驰名商标,有多少网民会认?”

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似乎接受了我的建议,但紧接着,新的困扰又来了:“做个新品牌,就一定能成功吗?”

我问他:“你的运动鞋除了价格优势,还有什么一句话叫得响的功能吗?”他想了想,不回答。

“你计划投入多少资金和资源用于此次转型?”“你儿子的电商团队中有多少有经验的互联网销售人才?”“你儿子有没有在工厂里管过一天的生产线,他知道一条鞋带的成本吗?”“在你的运动鞋行业里,有哪些成功的转型经验,又有哪些失败的转型教训?”“你自己在淘宝、唯品会或一号店里,买过一双运动鞋吗?”这些问题我都没有得到答案。

这样的对话及尴尬,在过去的两年里,对于我来说,似乎已是“新常态”。

有人认为,传统制造业在当今面临的危险,都是马云“惹的祸”,他们说:“如果没有淘宝,也就……”也有人认为,转型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把店搬到网上去嘛。其实,这都是一些最最幼稚的想法。

互联网对传统企业造成的冲击,绝不仅仅渠道转移这一环,它是根本性的、观念性的以及系统性的,就如同三台镇的老板们所遭遇的困扰一样,从产品创新、技术迭代、传播模式、人才结构、资本募集乃至组织体系,无一不面临再造与重塑。

在未来五年内,很可能有一半的过去成功者,无法迈过这场“大转型”,这将是一场覆盖式的强制性淘汰。

不过,互联网对于传统企业又是获得新生的重大机会,它很可能成为“中国制造”第二次大爆发的起点。

就在河北调研之后不久,我又南下到福建泉州,那里是一个更大的“鞋都”,全市有十余家服饰鞋革类的上市公司,在过去的两年里,它们无一例外,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去之时,正好发生上市公司诺奇服装的老板卷款跑路的风波。我走访所及,均愁云密布。可是,我也目睹了转型的坚决步伐。

一则新鲜事是这样的:当地一位企业家去看了陈可辛拍的、讲述儿童拐卖的电影《亲爱的》,突然心生灵感:“我的鞋子与儿童丢失有什么关系吗?”回公司之后,他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市场部,市场部把问题交给了研发部,研发部把问题交给了北京的百度公司。然后,市场部、研发部与百度便开始研制“防丢儿童运动鞋”。

于是,在一双普通的运动鞋里,装进了芯片,用上了GPS系统和LBS技术,互联网的基因奇妙地发酵,全球第一双与互联网有关的运动鞋就这样诞生了。

如果我说,在当今的中国企业界,类似“防丢儿童运动鞋”这样的互联网产品正在层出不穷地出现,你信吗?

如果我说,无论是泉州的运动鞋,还是浙江的小家电,无论是顺德的家具业,还是北京的洗衣店,都有可能被注入互联网基因而获得新的成长机会,你信吗?

如果我说,在互联网的意义上,当今中国没有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人,你信吗?

过去几年,我行走全国各地,一直在兴致勃勃地寻找着新的故事、新的企业和新的人。

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不确定,但也越来越迷人。

所有的突围、转型及创新,都是在异常困难而非异常优越的环境中降生的。

挑战越大,刺激越强。正如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所揭示的,“在一个处于成长状态的环境中,多数成员被训练成少数成员的机械的追随者。创造性的人物是一个文明的先锋……对一次挑战做出了成功应战的创造性的少数人,必须经历一种精神上的重生,才能使自己有资格应对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

在这场正在激烈发生、决定生死的“转型之战”中,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及机会,我们都应努力成为那些做出了成功应对的少数人。

书评(媒体评论)

“蓝狮子”出版人:所谓的“互联网+”,一定不是开一个网店而已,而是首先对内部的组织进行柔性化改造,再接着用大数据的方式跟上技术进步的迭代。

——吴晓波丨著名财经作家

前微软中国战略合作总监:互联网一切的优势,最后都是效率的优势。所有传统企业转型的问题,最终都是组织的问题。

——刘润丨润米咨询董事长

互联网公司的本质是流量的交易。把这些流量生成不同的服务种类和类型,从而产生商业模式变现。

——刘博丨淘宝网营销中心总经理

在“互联网+”的部分,作为传统的行业,整合平台和整合资源,要远远比自己研发更简单和有效,或许也是唯一的选择。

——赵峰丨361°品牌传播中心总经理

经过饥饿,经过传统企业的艰难转型,经过生死抉择,无数的轮回,就会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就像5天才喝到一口甘甜的水的感觉,那是生死的、救命的,让像我这样的企业在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线光芒。

——张荣耀丨e袋洗创始人

因为有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所以我们需要有这个模式下的供应链和制造的模式,发现工业4.0的这个事情,符合这个趋势。

——曾玉波丨智造大讲堂创始人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