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父母(卓越企业家的父母)
分类
作者 熊玥伽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亚洲教父、李超人、长和系主席……李嘉诚拥有太多的头衔,曾经多次位居“亚洲首富”之位。创下了大量财富的他,德才兼备,始终不忘公益,一直热心慈善,被人们尊称为儒商。

李嘉诚于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9岁之前在父亲的教育下读书识字,9岁到15岁几乎都在战乱中求生。李嘉诚12岁起开始工作,14岁那年,父亲因患肺结核去世,留下了李嘉诚和母亲,还有几个弟弟妹妹相依为命。可以说,李嘉诚的童年,在14岁那年,戛然而止。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纷争的年代,李嘉诚顽强地成长,努力让家人生活更好。

如今,李嘉诚一手创办的长江实业集团,在商界60多年屹立不倒,持续创造着巨额的财富,保持着活力。而87岁高龄的他,一举一动依旧备受关注,是人们心中之前是没有的的经济风向标。

每当长和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遇到危难之时,李嘉诚就像父亲当年带着自己躲避战争灾难一样,领着长和跨过重重阻碍,避开一块块庞大的岩石,最终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顽强地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亲人。

在谈到李嘉诚时,人们总会从他14岁担起家庭重任开始说起。的确,他在14岁之后的时光,丰富而厚重,堪称一部传奇。在人们眼里,李嘉诚87年的人生岁月,最开始的童年时光实在短暂。因为短暂,大家都忽略了这14年对他一生的影响。追溯过往,正是那短短的14年,奠定了李嘉诚成为一代儒商、亚洲教父的基础,打开了他人生的密码。

出身潮州书香门第

1928年7月29日,在潮州一座历史久远的世家私宅里,李云经、庄碧琴的第 一个孩子诞生了。儿子的出生,让这对年轻的父母心里高兴不已。

在潮州,李氏是一个大家族,称得上是书香门第。李嘉诚的曾祖父名叫李鹏万,努力刻苦参加科举考试,一连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并在每12年才举行一次的“拔贡”中拔得头筹,获得了保送入京的资格。在京城,成绩优秀的他又很快通过了殿试,由此取得了官职,李家被朝廷授予贡旗。

李嘉诚的祖父名为李晓帆,在李鹏万的亲自教学下,李晓帆从小习读儒家学说,并且非常喜欢读庄子的哲学。虽然李鹏万也考取了功名,但由于清末政局动荡,刚正不阿的他不喜官场黑暗,决定留在潮州,远离时局的尔虞我诈之后,李晓帆用大半生的时间,为后辈子孙们建造了一个大大的“藏书阁”,里面存放了父辈留下的和自己的藏书,主要供潮州的李氏族人阅读学习。可以说,李晓帆把李家的传家之宝都储存在这书阁之中,外人偷不走盗不去。此外,李晓帆还在汕头澄海兴办了“澄海书院”,当了一名教书先生,把一生所学传授给下一代的孩子们。

李晓帆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去了日本留学,另外一个儿子李云经则在潮州念书。在读书的时候,李云经的成绩也很好,总在班上名列前茅。1913年,李云经考入省立金山中学,1917年毕业时考了全校第 一。但是当时家道中落,李云经没有钱再读大学。所以为了养家糊口,他到莲阳懋德学校当了一名老师。

虽然家境不如以前,但李云经的家族在潮州仍然算是名门望族。后来,李云经的母亲经人介绍知道了庄碧琴,听说她没有什么亲人,有个弟弟很早就离家了,只有她一个人在潮州。牵红线的媒人说,庄碧琴虽然家世一般,但性格温柔,是个能持家的女子。母亲觉得姑娘不错,所以让李云经与庄碧琴见了一面。两人见面后,彼此产生了好感,很快坠入爱河。于是,李云经在30岁这一年,迎娶了庄碧琴。

婚后不久,庄碧琴就怀上了第 一个孩子。1928年7月29日,天气还有些炎热,这个孩子出生了。儿子的到来,让李家有了新的血脉延续,夫妻俩思量着要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

经过好几天的斟酌,李云经夫妇决定给儿子取名“李嘉诚”。按照李氏家谱,孩子排“嘉”字辈。李云经根据《中庸》中:“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由此,李云经取《中庸》里讲求的“诚”字,是希望孩子能够天生就能领悟中庸的道理,为人处世擅用中庸之道,待人接物能够保持中庸。庄碧琴认为:“孩子凭借着中庸之道,可以在乱世中保全自身,在盛世中使自己衣食无忧。”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名字都饱含着父母亲的期望。但到底能不能如父母所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仅仅取一个名字是不够的。名字,只是一个最简单的开始。

父亲教儒学

李嘉诚出生那年,正好碰上中国在那段历史时期中难得的太平。刚刚结束的第 一次世界大战,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消耗了不少精力,他们忙着重建家园,恢复实力。这时,英、法、德、意等帝国主义国家自身已经非常脆弱,根本无暇顾及海外殖民地。中国因而在那个时候得到了短暂的平静。

1929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历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此后,经济复苏耗费了他们更长的时间。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也就是李嘉诚9岁之前,中国国内的局部战争虽然没有停歇过,但却是1860年西方入侵以来,最平安的9年。

也就是在这宝贵的9年时间里,李云经给李嘉诚灌输了大量的儒家学说。从《易》、《诗》、《书》、《礼》、《春秋》,到《礼记》、《孝经》、《论语》、《孟子》,李嘉诚从儒家经典著作里,学习了最基本的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精神。这些知识的熏陶,与他之后成为一代杰出的儒商有着很大的关联。

其实,那个时候李家的生活非常穷困。李云经教书的收入极其微薄,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不过李云经觉得,李家是读书世家,不能让读书的传统断在李嘉诚这一代人身上,无论生活多么艰难,经济多么不济,都要让孩子有书读,从而学习做人的道理。P2-5

后记

我记得特别清楚,柳传志先生2014年在《成都商报》的邀请下,到成都演讲时说过一番话。他说:“我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教会我做一个正直的人。我牢牢记得,他们跟我讲,只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就是他们的好孩子。”

当时我坐在台下,听了之后心里面觉得很温暖。在柳传志先生来成都演讲之前,我作为报社负责采写他生平经历的记者,查阅了诸多有关他的资料。我很想知道,作为功成名就的大企业家,如今80岁的柳传志骨子里有什么从未改变的品质?

柳传志说他的人生信条就是做个正直的人,而这正是从小他的父母教导的。父母的一个观点,影响了柳传志的一生。那次听完柳先生的演讲,我更加坚信了父母对于他们的影响,于是决定动笔写《大父母:卓越企业家的父母》一书。

在后来的工作学习中,我研究了更多的企业大佬和他们的父母,潘石屹、李彦宏……最终我发现,企业家父母也并不是天生就带着光芒的人,他们并不是教育家或者思想家,他们其实只是普通的父母。

而如今有着极高声誉的企业家,小时候也都是寻常人家的顽皮小孩。如果非要找一个共同点,那么可以说,他们的父母身上都有着坚忍不拔的品质。企业家们正是受到这样的可贵品质的影响,才成为勇于克服困难、改变命运、主宰自我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坚强地活着,就是父母对子女最好的教育。

目录

李嘉诚:亚洲教父的童年密码

柳传志:传承父亲60岁的创业精神

任正非:父母教的第一课——生存

王石:母亲给予的刚毅之心

俞敏洪:遭遇强势母亲

李开复:如何把“熊孩子”宠成大总裁?

潘石屹:父亲教我与众不同

李彦宏:平凡人家如何培养首富?

马化腾:从天文学家到腾讯王国父母为梦想护航

后记

致谢

序言

前言

以企业家之名,致敬父母

过去几年,我因工作关系,采访了许多企业家和创业者。在采访中,有一个经常会问的问题:请问,在您的生命中,对您影响比较大的人是谁?为什么?

有的创业者会说,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是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李嘉诚、巴菲特之类的大众偶像。而更多人,尤其是年龄更大,通常资产也更稳定雄厚的企业家会讲,对他们影响比较大的是家庭,是他们的父母。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企业家们会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同一个答案?父母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孩子从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中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值得去探索。

如果说只有三五个企业家谈到父母的教育对他影响最深,那可以说是偶然。但当我发现很多个中国一流企业家都有着同样的答案时,我相信这背后一定有原因。成功企业家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子女的?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这些问题让人好奇。

近几年,中国的80后,甚至更年轻的90后,纷纷为人父母。毫不夸张地说,未来二三十年后的新一代企业家,将从80后、90后的下一代中产生。在这之前,我们不妨看看当今中国的杰出企业家是如何在父母的教育引导下成人成才的。

的确,相较于上一代的企业家,新时代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将有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他们可能不会像柳传志一样挨饿受冻,不会像任正非一样被迫中断学业,也不会像李嘉诚一样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但是他们一定会遇到挫折,必须学会独立。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温室,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奋斗。

时代不同,父母不同,但精神值得传承。为人父母,需要一种决心。什么决心?潘石屹的父亲潘诗麟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读书的决心;李开复的母亲舍得将小儿子送出国接受更好教育的决心;俞敏洪的母亲去学校求校长让儿子参加考试的决心;李彦宏的父亲赶儿子去火车站卖冰棍的决心;任正非的父母发誓养活儿女的决心……

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候,这些企业家的父母都做到了同一件事:用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去为儿女争取更好的生活和未来,用自己的精神意志去感染子女。这样的父母之爱,令人感动,令人敬佩。

在为人父母这条路上,每个人要学的东西很多。当孩子顽皮的时候,你可以像李开复的母亲一样与小孩交朋友,换个角度欣赏孩子的调皮,也可以像潘石屹的父亲那样揍他一顿;当你担心孩子是否能经营好自己人生的时候,你可以像俞敏洪的母亲一样为孩子设计一条人生路,也可以学王石的母亲,让孩子自己选择人生路;可以学习柳传志的父亲,教孩子勇敢地做一个正直的人……  世界上没有……的首富,更没有……成功的父母。教育不是理论式地总结黄金法则,每一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办法,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写作《大父母:卓越企业家的父母》这本书,不是为了总结一种固定的企业家父母的教育模式,而是通过他们的经历故事,启迪更多父母思考如何教育孩子。

熊玥伽

2015年9月于成都

内容推荐

熊玥伽编著的《大父母(卓越企业家的父母)》详细呈现九位在中国财经界举足轻重的人物童年生活,关注他们的父母教育,完整再现在成功道路上,父母对他们产生的深远影响,深究他们的父母与他们成功的内在关系,致敬父母给予了他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书是一部非常实用的亲子教育类图书,其案例都具有现实意义,可操作性强,图书市场并无同类图书。

作者曾为知名财经作者,采访过多位企业家,使得读者能够更加近距离的了解这些企业家的成长故事。

编辑推荐

九位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故事,证明了同一个道理:父母给予孩子的比较好的礼物,不是庞大的物质财富,而是无价的精神力量。

企业家精神不是与生俱有的,它像一个生命,要经历萌芽、生长的过程。熊玥伽编著的《大父母(卓越企业家的父母)》从家庭教育出发,寻找企业家精神萌芽的那一刻。

是父母看到了企业家精神的初次闪光,是父母埋下了精神种子,更是父母助力了企业家精神的传递。

揭密企业家的鲜为人知的童年,掌握企业家父母的育儿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9: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