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盗洞
2013年5月28日,李超任朝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上任之初,他就到各县区局检查工作,查找漏洞。到了牛河梁公安分局,王红岩局长汇报说,牛河梁遗址保护工作当前形势很严峻。2010年,牛河梁遗址公园经过三年的施工建设终于对外开馆,遗址公园吸引来的不仅仅是游客和学者,更有大批闻风而动的“地下考古者”。2012年,中央电视台的《寻宝》节目走进朝阳、走进敖汉、走进喀左,专家们肯定了红山玉器的收藏价值。红山文物引起世人瞩目的同时,也成为不法之徒觊觎的目标,已经有人在打牛河梁地下宝藏的主意了。
保护好古老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为了加强文物保护的力度,李超局长认为文物保护不应该仅限于牛河梁,他决定将牛河梁公安分局更名为文物保卫分局,负责的范围也从牛河梁遗址扩大到全市的文物保护,并指示文保分局: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王红岩局长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在工作中他发现,遗址周边地带地下文物并不少,很多是重量级文物,但由于界定牛河梁遗址时非常匆忙,周边有不少红山文化遗址和古墓葬没划进保护区里,只好重新编号进行保护。于是,他们除了对遗址区域重点巡逻,遗址外周边地带也经常查看,对那几个较大的没被盗掘过的遗址,他们更是加倍小心。
现今提倡旅游经济,景区都希望游客越多越好。牛河梁景区不同,哪个地方游人多了,民警们就开始提心吊胆,因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经常混迹于游客中踩点。于是,民警们就琢磨着是不是有人惦记上那地方了,是不是该在那地方蹲坑了。
盗墓都讲究时辰,盗掘者一般都是晚上十点以后才上山,天亮前下山。侦查员得提前进入设伏地点,往往天黑前就上山了。冬天,经常冻得四肢毫无知觉,夏天还得当蚊子的菜,忍饥挨饿更是家常便饭。尽管如此吃苦受累,也不一定能有收获。像2013年8月末那次,盗墓贼就借着夜色和苞米地的掩护逃之天天。不过,经过这番惊吓,他们毕竟收敛了一些,好长时间保护区内都没有“游人”。文保分局的民警们也得出了不能在山上抓捕的经验,保证了一年后大规模抓捕行动的成功。
消停了一段时间,到了2014年,盗墓活动又开始抬头。6月22日.牛河梁遗址12号区域外发现探挖痕迹;第二天,12号遗址被盗掘。6月29日,牛河梁遗址6号区域附近发现探挖痕迹。7月3日,牛河梁遗址保护区张福店姜家坟古墓葬被盗……这些盗墓贼不仅盗走了大量珍贵文物,而且,在盗掘过程中严重破坏了古文化遗址积石冢群的历史风貌。
随着不断出现的盗洞和探挖痕迹,王红岩坐不住了,他把情况向朝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李超作了汇报。
面对焦急的下属,李超也急。不过,他考虑得比王红岩更深一层。王红岩想的是立不立案、抓不抓人的问题,而李超想的是立一般案件还是专案。立一般案件,就案论案,后果很有可能就是“野火烧不尽”;如果立专案,就要牵扯大量人力、物力、精力,万一破不了案,可能得不偿失。
盗墓案件有一个不同于一般盗窃案件的特点。一般的盗窃案,失主大多能列出被盗物品的清单;而盗墓案,由于不知道地下究竟埋了什么,也就没人知道犯罪嫌疑人盗出了什么,导致取证难,追赃难,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也有难度。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外地某公安机关一次性抓获不少盗掘古墓葬的犯罪嫌疑人,但由于时间跨度长,被盗掘的文物追缴有限,结果犯罪嫌疑人大多被从轻判决。
难道就任由这些“老鼠”盗走国之瑰宝,在先人的神圣之地胡作非为吗?想到这里,李超平静地对王红岩说:“立案侦查。”王红岩局长明显松了口气。但李超接下来的话却出乎他的意料——成立专案组侦办盗掘红山文化遗址案件。要做就做得彻底,要打就打得干净。让这些地下“老鼠”们无处可逃,有效打击、震慑那些心存侥幸的犯罪分子。
2014年7月7日,由朝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李超任总指挥的专案组正式成立,专案代号“7·07”。
P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