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刚主编的《博物馆评论》为上海博物馆教育部策划、主编的高端博物馆刊物,宗旨为“面向博物馆、面向中国、面向世界”。内容分为博物馆研究、设计研究、文物研究、公共文化活动等多个板块,力求以不同于传统的博物馆学研究的方式,呈现新时期的国际化博物馆风貌,推动上海的公共文化建设,力争为中国博物馆学在国际学界取得话语权。
《博物馆评论》是一本内容无比丰富而厚重的博物馆“手册”,涵盖业内著名人士对博物馆学发展前景的思索、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的特色及评论、世界各大博物馆近期新展一览、博物馆与高新科技、博物馆与考古等多层次内容,兼涉艺术史和收藏,一册在手,饱览博物馆及相关领域的无限风光。
特别策划:变革
变革,是春风也是夏雨
远道
当代中国博物馆
变革中的苏州博物馆
中国·丝绸·梦
卢浮-朗斯五年
博物馆与青年
为博物馆而生的学院
大英博物馆的“LNP”
英式切片
谷歌艺术与文化
未来博物馆断想
时代与变革
展览评论
马塞尔·杜尚与《泉》的丑闻
一道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前菜
达米恩·赫斯特沉船宝藏
展览路上
如何观看音乐
奥赛博物馆特展:《塞尚肖像画》
大卫·霍克尼:Love Life
1947-2017:迪奥精神70年
最美好的视觉盛宴:故宫“赵孟頫书画特展”
揭开“蜘蛛女王”的面纱
世界剧场
不是每个人都会被带到未来
展览100
典藏
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
空间
从古堡到展陈空间:以林肯城堡为例
荒野中的雕塑花园
改变空间:中国与阿拉伯半岛的新兴博物馆——对“奇观建筑”的再思考
博物馆建筑之反思
东华金阙万重开——故宫博物院“营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艺术展”观后
教育与传播
博物馆场景中的教学特点:“由一幅画展开”的启示
博物馆、科技节与地方“STEM生态系统”——美国亚利桑那州案例分析
博物馆 GEEK
浅析我国博物馆在线虚拟展览两种实现方式
博物馆+考古
公众的考古,为公众进行: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的公众考古发掘登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