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在(山里山外窗里窗外书里书外)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戴海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戴海73岁时游曲阜有所感怀,后开始在微博上以日记体的形式将自己对人生经历、社会变迁、学术研究、每日的所思所想书写下来,在80岁高龄时,将近些年来的文字分成“山里山外”、“窗里窗外”、“书里书外”三部分,汇编成《我在(山里山外窗里窗外书里书外)》一册。

内容推荐

《我在(山里山外窗里窗外书里书外)》是作者戴海将自己对人生经历、社会变迁、学术研究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汇编成书。全书分“山里山外”、“窗里窗外”、“书里书外”三部分,文字典雅丰赡;语言简洁流畅,字字玑珠;内容积极向上,极富教育意义。作者将阅读、思考与自己的人生经历融汇在一起,充满着智慧与启迪,将会激励着年轻读者砥砺前行。

目录

第一章 山里山外

 一、此山有路去远山

 二、漫游,读大地诗文

 三、心游,观案头山水

 四、寻常风物总关情

第二章 窗里窗外

 一、从视野到心境

 二、年轮,长在树心里

 三、飘零的思绪

 四、桑榆下的清欢

 五、窗合秋水,目送夕阳

第三章 书里书外

 一、些微书话

 二、零散笔记

 三、在纸笔与网络间徜徉

试读章节

游荡 2012年4月10日23:42

喜爱江南的,不只是乾隆爷,还有黄海阎公。前年我们相约嘉兴,他老两口提前游杭州,而后去嘉兴会合。今春我们相约潜山,他们又提前游常熟、苏州。今晚,我们第六次会合。他说:“我是游荡,时间和地点都无所谓。”多好!好在这样浓厚的兴致、这样随意的行程。

故乡他乡 2015年8月20日06:15

喜欢乘坐火车,去游东西南北,观赏铁路沿线的风物。尤喜午夜凭窗,静观同胞的家园或故乡。曾听人调侃,旅游,就是从自己住厌的地方,到别人住厌的地方去。其实,人的故乡情结,与生俱来,出于某些理性原因,才说“他乡当故乡”。如果条件容许,常到外面走走总是好,好从故乡他乡看祖国。

脚下有路 2016年4月4日17:28

二十多年前游黄山,下山才听说,跟前就有干岛湖的码头,游过诸岛住淳安,才知道有车去杭州。十年前写《寻找梵净山》,夜宿乌江之滨,日行“百里杜鹃”的山脊,还是“人到山前自有路”的闯荡。如今资讯充盈,交通便捷,做好功课才出门,虽说“心中有路”,却少了那份惊喜和野趣。

心中有路 2016年4月13日07:19

心中的路,缘自诗文图画,遍留前人足迹。久已神往浙西山水,那里有严子陵钓台。此公故实,见于《后汉书》。那里为南朝吴均见证:“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那里有元代黄公望故园,其(《富春山居图》,乃传世名画。烟花三月,神游画境,喜作“富春江/天目山”之旅。

钓雪 2012年1月25日07:34

车行山野,我爱看风景。从衡山到永州,雪大雾浓。看着路边的丘陵、矮树、农舍,老伴说这风景好像都凝固了。我信口背诵柳宗元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第三句,什么“翁”来着?叶子续上:“孤舟蓑笠翁。”对,就是此翁!“独钓寒江雪。”多么有趣的雪中垂钓,有禅意。

千里驰骋 2012年1月27日20:35

三代五口的广西之旅,千里驰骋,岂止驾者精神紧张,坐车也不轻松。昨天下午,驰近柳州的路段,由松驾车,车速120公里/时,我环视周边的山山岭岭,情愿换一匹驽马和柳宗元做伴。昨晚进入南宁,今日游游公园,看看博物馆,我还倚床写写“村语”。呵呵,南宁我亦“宁”。

火山口 2012年1月29日18:39

登上鳄鱼山,下到“火山口”。除了这块科考石碑,那“口”早已堙塞或淹没?不过,海湾一角确有种种岩浆与海浪联手制作的作品,如藏宝洞、百兽闹海、海枯石烂等等。在月亮湾,巧遇“汤翁”显祖。他于万历年间来游,有诗为证:“日射涠洲岛,风斜别岛洋。交池悬宝藏,长夜发殊光。”

早课 2012年1月30日18:26  以前去外地开会,每到一个城市,每天早晨跑一个方向。今晨被雄鸡叫醒,我整装出发,摸索登山的路。途中,见到一只黑山羊站在崖上,为羊拍照;见到榕树的景观,为树拍照。来到山顶,拜谒高大的纪念碑,恭读碑文,追思1950年3月6日划木船解放涠洲岛的先烈。这是今天的早课。

凌空飞越 2012年4月14日21:06

先前上黄山、登武当,都坚持背包步行。这次游览天柱山,乘缆车登顶,看脚下松杉青翠,山花烂漫,涧中飞瀑流泉。环顾左右,眼看一座座石峰变矮了,高耸的“龙吟虎啸崖”临近了。回头望去,远山上空云蒸霞蔚。缆车岂止可代步?变一变视角,凌空飞越壮情怀!

勺园诗香 2012年4月16日20:53

“文都”寻踪,在六尺巷西头,找到方家“勺园”。见小门半开,我向主人打声招呼,走进小小庭院,见到古井、石盆。CA请入室内,我与85岁的方玉琴老人交谈渐深。她取出祖父方守敦先生《凌寒吟稿》赠我。其时,我展读于兰花坛边,是兰香,是诗香?一时浑然莫辨。

P36-38

序言

“我在”的意味

民谚有“七十三、八十四”一说,那是孔子和孟子的寿数,被说成人生“大限”。

2010年,我满73岁。生日之前游曲阜,我在孔子墓前默神了好久。生日当天,我在黄海浪涛里扑腾,荡涤73年的尘垢,只为婴儿般新生。

夏日,滨海而居,读读写写,时有短小篇什写在手机上,发给忘年交。友人问我在哪儿开微博?

秋日回家,注册“新浪”,机缘巧合,我就壮着胆子试用手机写微博。

这是我从识字、造句以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写作。写满一年,结集成书。网名即书名,谓之《戴海村语》。

手头的活计,已然欲罢不能,兴许是乐在其中了。我的“村语”又写了四五年,从电脑里调出,打印,积攒了一沓沓原稿。

微博,是“碎片”化的文字。我写微博,且当自办“微型杂志”,写得零散、驳杂。真的很“自我”,一派“原生态”。

文字,绘出心灵地图。按图寻踪,我在“山里山外、窗里窗外、书里书外”发现自己。那是我的生存空间,也是写作园地,而今成了本书的构架,正好分作三章的标题,并生发为目录,如“此山有路去远山”;“窗含秋水,目送夕阳”;还有些微“书话”、零散“笔记”,“在纸笔与网络间徜徉”。

为书取名有点难。“微言博览”?太宽泛。“且读且行”?嫌老套。踌躇中,似闻一声应答:“我在!”

哦!想起有年春节,我与新疆友人通电话,探问多位老红军、老同志,听说,谁,谁,都不在了!我顿时怆然,默然。

“不在”是个婉词。斯人不在,但以无言的事实,考问活着的人们:我在,意味着什么?

去年,从炎夏到寒秋,我和晓清好比守着一座陈年窑址,拾掇形形色色的碎片,组合、拼接。此事繁难,而愉悦也在其中。

长沙有条古巷,巷名“出入是门”。

联想案头的书、眼前的窗、脚下的山:书,是无形的门,可以钻进去,还得跳出来。窗,是有限的门,可以通风换气,可以观景阅人,但切莫攀爬跨越,小心坠楼!山有山门,也有偏门小道。登山可以仰天俯地思人寰。

“我在——山里山外、窗里窗外、书里书外”的意味,大抵如此。

现在,呈现于读者诸君眼前的《我在》,其意味也大抵如此。

戴海

2016年12月30日

后记

校阅《我在》的书稿,也在检视“奔八”以来的生命状态:或在山里栖居,或去山外漫游;或在窗里伏案,或往窗外眺望;或在书里沉思,或向书外遐想。每则微博发送时,手机予以计时,记录了前些年的微博时光。

字有字缘,书有书缘。感激数以千计的网友进“村”选访!感激众多挚友的鼓励、帮助!

我的网上文字,得以出品成为有模有样的纸质书,感激东方出版社,谨向总编、责编深致谢意!

这也算是本书的最后一则手书微博。寥寥数语,是为后记。

戴海

2017年6月9日凌晨于长沙年嘉湖畔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