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著的《光明于低头的一瞬(迟子建精选集)》收录了迟子建精品散文作品。全书分为四辑,有对挚爱亲人的怀念,对童年逸事的追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慨等。作品的语言风格朴实温厚,细腻而不华丽,灵动而不做作,让读者每每读完,嘴角不由浅浅地会心一笑,仿佛一剂让心褪去落雪残冰的解药……
| 书名 | 光明于低头的一瞬(迟子建精选集)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迟子建 |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迟子建著的《光明于低头的一瞬(迟子建精选集)》收录了迟子建精品散文作品。全书分为四辑,有对挚爱亲人的怀念,对童年逸事的追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慨等。作品的语言风格朴实温厚,细腻而不华丽,灵动而不做作,让读者每每读完,嘴角不由浅浅地会心一笑,仿佛一剂让心褪去落雪残冰的解药…… 内容推荐 迟子建著的《光明于低头的一瞬(迟子建精选集)》收录当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的作品。书中所选的散文,有迟子建对童年生活的追忆,有现实生活的写照。透过文字,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她敏锐的才思和灵动的气息,让人感到回忆的醇香温暖。 目录 第一辑 风雨总是那么的灿烂 我说我 龙眼与伞 两个人的电影 灯祭 哑巴与春天 傻瓜的乐园 暮色中的炊烟 看花的姿态 一个人和三个时代 年画与蟋蟀 寻石记 撕日历的日子 照相去 露天电影 看不见的邮差 风雨总是那么的灿烂 花季的乞讨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第二辑 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问 农具的眼睛 会唱歌的火炉 苍苍琴 故乡的吃食 油茶面儿 家常豆腐 北方的盐 山水豆花 动物们 哀蝶 年年依旧的菜园 蚊烟中的往事 西栅的梆声 鲁镇的黑夜与白天 周庄遇痴 寻道都江堰 今日水犹寒 落红萧萧为哪般 寒夜生花 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冰灯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谁能让我带走星空 上个世纪的飞雪和溪流 雪山的长夜 第三辑 光明于低头的一瞬 萤火一万年 泥泞 是谁扼杀了哀愁 黄沙蔽天时 伤怀之美 带笤帚的小鸟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时间怎样地行走 我对黑暗的柔情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光明于低头的一瞬 第四辑 好书如寂寞开放的樱花 枕边的夜莺 “红楼”的哀歌 一脉清流消逝 多美的夜色啊 好书如寂寞开放的樱花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心在千山外 像泥霞池这样的地方 附录 小说 白雪的墓园 小狗 试读章节 母亲对历史的理解也是直观朴素的。那段时间,我正看关于康有为的一些书籍,有天晚饭同她聊起康有为。她说,这个人不好啊,他撺掇着光绪闹变法,怎么样?变法失败了,他跑了。要是不听他,光绪帝能死吗?为了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拿来《慈禧与我》,说那里面有件事涉及康有为,也能证明他的不仁义。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撇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康有为就这样被她给定了性。 我想让母亲在哈尔滨过得丰富些,除了带她到商场购物,去饭店享受美食,去植物园看牡丹和郁金香外,还带她进剧场。我陪她看了一场京剧,是省京剧院在五月份推出的“京剧现代戏经典剧目回顾展”,上演的是《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磐石湾》《海港》等的片段。当舞台上出现穿着蓝军服、戴着红袖标的娘子军时,母亲直摇头。而到了《磐石湾》。的演员演唱“负伤痛冲破千层巨澜”时,她干脆堵起了耳朵。好不容易挨到戏散,她得救般地对我说:“这样板戏有什么好看的?太难听了!现在怎么还演这个?这东西怎么还成了‘经典’了?”母亲接着说了一大堆传统折子戏的名字,什么《打渔杀家》《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杜十娘》《空城计》等,她说:“还得是这些老戏是个东西啊,样板戏那叫什么玩意儿啊。”听了她的话,我回去后给他放梅兰芳的唱碟,谁知她对我说:“换了换了,我最不喜欢梅兰芳的戏了。”我诧异,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不喜欢男人扮女声,听起来不舒服。”母亲真是本色到家了。 刘老根大舞台最近落户哈尔滨的工人文化宫,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那东西有什么看头?就是耍嘛!”母亲伸出手来,绘声绘色地学着演员:“这边观众的掌声不热烈呀,给点儿掌声好不好啦?”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虽然不是周末,但上座率还是很高。母亲说得没错,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再次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嬉皮笑脸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我也没有料到演出是那么低俗,赶紧跟着她出来了。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花着钱遭着罪,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 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我知道这部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按照票上的时间,它应该开演五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我找来放映员,他说坐飞机要是一个乘客.人家都得给飞,电影票呢,哪怕只卖出一张,他也会给放的。放映员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当银幕上出现了蒙古包、羊群和纯朴的牧民时,母亲慨叹了一句:“这是真景啊。”母亲看过两部流行大片,对里面电脑制作的假景很反感,所以这真实的场景让她觉得亲切。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征婚,要带着“无用”的丈夫嫁人。而这个丈夫之所以“废”了,是因为打井所致。这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虽然它与多年前轰动一时的《老井》有似曾相识之处,但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P10-11 书评(媒体评论) 作品中最具油画色彩、浓郁生活气氛及地域特色的作家,我心目中仰慕的有两位,恰好都出自东北,并且都是女性:萧红和迟子建。从笔法的成熟和现代来讲,迟子建已经在雪地和荒原上远远走过了萧红。 ——刘震云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