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人物”系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宿瑞编著的《历史风云人物(3三国两晋卷)》记录了三国两晋时期的帝王、将相、文化和科技领域等历史人物的风云往事。每个人物都包括名片春秋、风去往事、历史评价、大事坐标和关系图谱等栏目。
本书用独特的视角,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以精美图片,讲述历史人物的精彩故事,适合青少年读者和对历史感兴趣地普通读者阅读。
| 书名 | 历史风云人物(3三国两晋卷) |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 作者 | |
| 出版社 | 知识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风云人物”系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宿瑞编著的《历史风云人物(3三国两晋卷)》记录了三国两晋时期的帝王、将相、文化和科技领域等历史人物的风云往事。每个人物都包括名片春秋、风去往事、历史评价、大事坐标和关系图谱等栏目。 本书用独特的视角,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以精美图片,讲述历史人物的精彩故事,适合青少年读者和对历史感兴趣地普通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历史风云人物”丛书以时间为序,择选了在中国历史上各领域有突出贡献、重大成就及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将其分为帝王将相、文化名人、科学巨匠等类别以呈现,通过对各朝代风云人物的介绍,展现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风貌。本书以人物为主线、横线,时间为纵线,横纵结合,搭建了较为立体的空间结构,利于读者对历史产生更为形象的认识。本书语言较通俗易懂,情节描述生动,内容丰富全面,是一套普及历史知识的大众普及读物。 本书为第3部三国两晋卷,由宿瑞编著。收录乱世枭雄——曹操、义盖云天——关羽、蜀国名相——诸葛亮、精通玄理——夏侯玄等人物故事。 目录 第一编 皇室帝王篇 治世能臣 乱世枭雄——曹操 威恩勇义 宏而大略——刘备 人中佼佼 叱咤云风——孙权 雄豪之志 晋朝开国——司马懿 创建北魏 进入中原——拓跋珪 推动改革 促进融合——拓跋宏 善谋建功 奠基北周——宇文泰 第二编 将相佐臣篇 忠勇制敌 义盖云天——关羽 熊虎将才 勇冠三军——张飞 足智多谋 蜀国名相——诸葛亮 心存汉室 蜀汉难留——姜维 鬼神之勇 魏国名将——曹仁 良臣择主 英雄用武——张辽 风流帅才 战击关羽——陆逊 文韬武略 论策天下——鲁肃 翩翩周郎 领衔赤壁——周瑜 辅政东晋 平衡士族——王导 玉璧成名 两朝名将——韦孝宽 出身寒门 第一贤臣——张华 风流东山 娴雅明断——谢安 第三编 文化名人篇 笔落文学 精通玄理——夏侯玄 山水诗祖 思古幽情——谢灵运 《兰亭序》出一代书圣——王羲之 文章冠世 《平复帖》存——陆机 田园诗人 不折五斗——陶渊明 玉壶瑶台 妙传书法——卫铄 无神论者 《神灭论》辩——范缜 第四编 科学巨匠篇 西晋著名的地理学家——裴秀 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 著名农学家、《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 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 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的作者——王叔和 《肘后备急方》的成书与完善者——葛洪、陶弘景 试读章节 治世能臣乱世枭雄 曹操 名片春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208年任东汉丞相,后晋封为魏国公、魏王。220年三月,病卒于军中。同年其子曹丕称帝,追谥其为“武帝”。 风云往事 出身不凡 年轻有为 曹操出身于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在皇宫中服侍过四朝皇帝,因此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的选祖是汉代初期的相国曹参。 曹操年轻时机警过人,很有心机,善谋略,以侠义自任,但因行为放荡不羁,不为世人看重。当时只有桥玄、何颓、李瓒和王俊认为曹操很特别,或许能够在这乱世成就一番事业。当曹操还默默无闻时,桥玄建议曹操去结交当时的名士许劭,以提高名望。于是曹操就去拜访许劭。许劭鄙视曹操的为人,不肯给他看相。后在曹操的威胁下,许劭给曹操做出了“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价。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他身手矫健,曾经偷偷潜入别人家里,被发觉后越墙逃出,却没有被抓住。他还博览群书,重视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尤其喜爱《孙子兵法》。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曹操20岁时,被任命为洛阳北部校尉。上任几个月后,宦官蹇硕的叔叔违禁夜行,被曹操依法处决。因为这件事,曹操得罪了宦官集团。这些人因找不到曹操的毛病而无法报复曹操,只好举荐他去担任地方官,不让他留在京城。三年后,曹操被任命为顿丘令,不久因堂妹夫出事而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曹操被免官后,无事可做,只好回到家乡闲居。 陈留起兵 逐鹿中原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朝廷任命曹操为骑都尉,前去镇压。这一次,曹操取得胜利。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曹操被提升为济南相。任职后,他在当地罢免了许多贪官污吏,并严令禁止当时风行的宗教迷信活动。据说因为曹操当政严明,济南一带作乱的人只要听说曹操要来当职,都纷纷潜逃到别的郡县。 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此机会剿灭宦官势力,但太后却并不支持。于是,何进便召并州刺史董卓进京勤王。可是没等董卓到京城,何进就被宦官们杀害了。同年十二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毒死皇帝和太后,改立皇弟陈留王为汉献帝。这时的京城一片混乱。为了稳定局面,董卓想拉拢曹操,封他为骁骑校尉。但曹操没有接受董卓给他的官职,而是更名改姓,潜逃出了洛阳。 回到家乡之后,曹操四处宣传,广征兵士,率义军讨伐董卓。次年,渤海太守袁绍也联合地方势力组成联军,征讨董卓。董卓军败退关西后,袁绍等人考虑到董卓依旧实力雄厚,不敢向关西推进。曹操认为董卓焚烧皇宫,劫持皇帝迁都长安,大失人心,正是“此天亡之时也”。于是独自引兵西进,结果被击败。曹操中箭受伤,死里逃生。此时曹操自己所带领的士兵不过5 000人,联军却有10余万人。但是联军却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曹操为联军出谋划策,也未被采用。191年,曹操讨伐入侵东郡的黑山军,袁绍上表朝廷推举曹操为东郡太守。192年,董卓被司徒王允和吕布杀死。这一年,青州的百万黄巾大军入侵兖州(在今山东)。兖州刺史刘岱不听鲍信的劝阻,与黄巾军交战,结果被杀死。鲍信等便暗中使人到东郡迎接曹操,推举他担任兖州牧一职。后来曹操联合鲍信与黄巾军苦战,鲍信战死,终于大破黄巾军。曹操一路追击,最后迫降黄巾军,收编降兵30余万,加上男女老少一共百余万人口。他又从中选出精锐部队,号称“青州兵”。到了这时,曹操才有了自己的势力,并站稳脚跟。 朝廷后来正式承认了曹操兖州牧的地位。 P2-4 序言 三国两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基本处于分裂状态。从220年曹丕强迫东汉献帝禅位,建立曹魏开始,到589年隋灭南朝陈而重新统一,共369年。这段历史可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在东汉末年的混乱中诞生了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后曹魏又逐渐被司马氏取代,265年西晋建立。263年蜀汉亡于魏国,280年孙吴亡于西晋,三国最后由晋统一。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在八王之乱及“五胡乱华”后分裂瓦解,政局再度混乱。304年成汉建立与刘渊立国,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316年西晋亡于匈奴的刘曜,司马氏建立东晋,南北又现分立。420年刘裕篡夺东晋政权,建立南朝宋,中国由此进入南北朝时期。当然,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才开始北朝时期,并正式与南朝宋形成南北朝对峙。南朝历经宋、齐、梁与陈。南朝初期经济发展,军事强盛,但后来由于战略失误,皇室与宗室内斗淫乱,总体国力由盛变衰。南梁时国力复盛,但在侯景之乱后分裂成西梁与陈,陈只能依长江抵御北朝。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与北周。北魏曾统一北方且屡次击败南朝,意图南进,但被北方柔然牵制。直到柔然被突厥攻破后才有余力对付南朝。北魏的汉化运动使经济持续发展,同时也造成六镇鲜卑贵族与洛阳鲜卑贵族的文化冲突,后期政治混乱而发生六镇民变。不久,北魏分裂成高欢拥护的东魏与宇文泰拥护的西魏,后又分别为北齐与北周所取代。北周主张胡汉融合,于577年攻灭北齐,后政权被杨坚掌握。581年杨坚篡北周,建隋朝,并于589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至此结束。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