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克·威林克、立夫·巴宾著李菲译的《极限控制(美国海豹突击队的实战启示)》的主旨是通过阐述海豹突击队在战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则,比如突击队员是如何训练的,他们的军官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他们是如何打造这个团队,并使之成长为高效能的团队,以及他们在战场上是如何获取胜利的一一这些胜利的原则可以直接适用于各组织、机构、企业以及个人,从更大层面上而言,还包括生活中的成功。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我们成功的秘诀:使海豹突击队取得卓越成就的思维模式和指导原则,并教导读者,为了达到成功,该如何将这些原则直接用于工作以及生活。
约克·威林克、立夫·巴宾著李菲译的美国海豹突击队的实战启示——《极限控制(美国海豹突击队的实战启示)》——如何在绝对困境下逆袭并获取胜利你也可以像海豹突击队精英一样,带领团队战胜任何困难《极限控制》是前海豹突击队两位中级指挥官约克·威林克、立夫·巴宾根据海豹突击队的训练理念和实战的经验总结出的如何在极端的环境达成既定的目标和获取成功的法则,也可以说是海豹突击队为什么能够总是取得成功的秘密所在。两位作者将这个秘密总结为“极限控制”。当然,这本书并不仅仅是针对军事,两位作者在写作这本书的初衷就是让更多人了解海报突击队的经过实战检验的思考、行为法则,帮助更多人在生活、工作中,能都取得成功,达成想要的目标。
任务开始几小时后,我率领的两支海豹突击队狙击队都受到了袭击,被迫卷入枪战之中。由于有伊拉克士兵帮忙,美国大兵和我们海豹突击队清理了这个区域的所有房屋,他们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数名暴恐分子手持俄式弹药袋机枪、致命的RPG一7推进式榴弹,和AK一47自动步枪,朝我们发动猛烈攻击。我们调控着无线电,听到跟伊拉克部队在一起作战的美军指挥抢先报告称,他们遭遇了猛烈的攻击,请求QRF(快速反应部队)援助。这支特别的快速反应部队有四辆美军装甲“悍马”车,每一辆都配有M2.50口径的重机枪,满载十几位可以提供援助的美国大兵。几分钟后,我率领的一支狙击队要求持重型武器的快速反应部队援助,一组(也就是两辆)美国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载有120mm的主炮和机枪。这话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同伴们显然受到了伤害,急需救助。我要求美军连长让坦克开进来,他同意了。
我们的“悍马”护航车刚好停在了一辆艾布拉姆斯坦克后,它的主炮正对着一栋房子,准备开火。我推开了沉重的车门,走上街道。我本能地感觉到,情况不妙。
我朝一位海空军枪炮供应联络公司的枪炮军士跑去,问他:“出什么事了?”
“真是太走运了!”他兴奋地喊道,“那边那栋房子里有一些穆加,他们正打得火热呢!”他指着街对面的那栋房子,他的武器也指着那个方向。很显然,他认为那些穆加是敌军主力。“我们进去时,他们杀掉了我们的一个伊拉克同伴,还打伤了一些人。我们一直在对他们猛烈攻击,我正准备朝那里打几炮。”他是想跟空军合作,把那栋房子里的敌军一网打尽。
我看了看周围的情況。他指着的那栋房子满是弹孔。QRF的护航“悍马”车上,一挺50口径重机枪朝房子开了150枪,还有许多小口径的步枪和其他轻便型武器。现在,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主机枪也瞄准了那栋房子,准备将它和里面的人都炸成碎片。如果那样还不能奏效,就会用空投弹了。
但是还是有什么不正常。我们已经非常靠近某支海豹突击狙击队原本应该守候的地点了。那支狙击队已经离开了原本指定要去的地点,现在正赶往一栋别的房子,那里都已经准备好开战了。混乱中,他们并没有报告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但我知道应该离我所在的地方很近,靠近那个军士所瞄准的房子。真正不正常的是,伊拉克士兵本来应该再过几小时才会出现的。没有友军能进入这个区域,除非我们已经完全“消除了冲突”一一也就是确定了海豹突击狙击队的具体位置,并把这一情況告知了一同参与作战的其他部队。但不知道为什么,这里出现了十来支伊拉克部队以及他们的美国陆海军作战顾问。我觉得这没道理。
“伙计,你待在那里别动。我出去查看一下。”我说着,朝他准备和空军合作攻击的那栋房子走去。他看着我的眼神就像看着一个疯子一样。他的海军部队和一整排伊拉克士兵已经在那栋房子里跟敌人搏斗了许久,都没能把他们驱逐出去。不论他们是什么人,他们都已经点燃了战火。在他看来,就算是靠近那个地方也相当于自杀。我朝海豹突击队的某军官点了点头,他也朝我点了点头,我们便穿过街道,朝那栋敌人占领的屋子走去。就跟伊拉克的大部分房子一样,它周围还有一堵八英尺高的混凝土墙。我们靠近了通往院子里的门,门并没有关严。我手持M4步枪,把门踢开,却发现一名海豹突击队野战排的排长正在那里。他大睁着眼,很吃惊地盯着我。
“发生什么事啦?”我问他。
“有一些穆加进了这院子,我们击毙了一个,于是他们反击了一一是主力部队。他们开战的。”我记起了军士刚刚告诉我的:他进入院子的时候,一名伊拉克士兵被击毙了。
P31-33
“就这样,我上前线了……”
许多荣耀的战争故事都是这样开始的。在海豹突击队,谁要是敢给自己的故事添枝加叶,我们都会鄙视他。通常,我们讲述战争故事都是以开玩笑的方式开始的:“那么,闲话不说,我现在已经深陷枪林弹雨之中了……”
在这本书里,我们并不是要讲述某个人的光辉战史。经历过世间最严苛的筛选、最枯燥的训练,进入海豹突击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高水准、多才能的。海豹突击队的所有训练项目都与团队紧密相关,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把这个专业的战争团体简称为“团队”(the Teams),我们则自称“队员”(teamguys)。本书记录的是我们海豹突击队员亲身经历的训练过程及作战经历一一都是从个人的角度而言的,希望我们的经历、接受到的理念以及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每一位读者,适用于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之中。
海豹突击队的行动无关我们个人,而是与我们有幸参与其中的海豹战队及所肩负的任务息息相关。克里斯.凯尔,是海豹突击队里的狙击手,也是被改编成电影的畅销书《美国狙击手》的作者,查理野战排的首席狙击手,更是“猛士”支队的领袖人物。在本书所举的作战经历中,他跟其他大部分队员一样,尽管非常优秀,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也并非一帆风顺。本书中的战斗场景,记录的是我们如何团结一心去面对险阻,克服困难的。毕竟,没有团队,也就没有英雄的个体。
从越南战争到全球反恐,美国军队执行了一次历时30年的非持续性战争任务。除参与了几次小冲突(如格林纳达、巴拿马、科威特、索马里亚)之外,现在的大部分美军指挥官都缺乏真实的实战经历,所以在海豹突击队,指挥官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因为那些曾在越南丛林中披荆斩棘的指挥官们都退休了,他们在战争中的经验也就无法在军中延续了。
这一切在2001年9月11日得到了改变,那次发生于美国本土的恐怖袭击再次让美国陷入了持续的战争之中。伊拉克和阿富汗十多次战争和激烈的冲突使得新一代战争英雄诞生于美国的作战部队里。这些英雄可不是在课堂里的假设情境和理论中出现的,而是在战场前线的敢死队中出现的一一平日里我们学到的理论在战场上得到了印证,课本中对战争的记录都在烟火中变得真实起来。许多美军将士已经遗忘了往昔战争中留下的教训,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而某些在训练时得出的原则在实战中被印证为无效。终于,有效的理论被记录了下来,而那些不实际的理论则被废弃了,就是这样,新一代战争英雄诞生于广大的美国军队之中一一陆战队、海上战队和空中战队一一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个“团队”在内。实际上,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是这种英雄的‘‘生产最前线”,他们经历了最严酷的战争洗礼,能更深切地领会到,如何在面临冲突与挑战的环境下赢得胜利。
新一代的战争英雄有许多故事。多年的实战经历和接踵而来的胜利,包括举世瞩目的刺杀本·拉登的行动,使美国海豹突击队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实际上,我们所受到的关注是我们大部分人所不希望的。这种关注使我们团队本应保密的地方曝光了。在本书中,我尽可能小心地不去曝光更多私密的地方。我尽量避免讨论作战行动中的保密内容或违反相关的保密协议。疑时,信念和毅力尤为重要。作为海豹突击队的中级军官,我们积累了一系列的实战经验,并对其有效程度进行了测定和确认。然后,我们对突击队里的成员们开展了极为严苛的训练,并将这些做了理论记载,提供给下一代海豹突击队的指挥员们。
我们“猛士”特混支队经历过那场名为“拉马迪战役”的洗礼。但本书并不是要将那些战争经历载入史册。本书如此简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述在那里服役、战斗、流血、牺牲的所有兄弟姐妹们所经历的所有磨难和痛苦。我们一一本书的作者和参与过拉马迪战役的海豹突击队员们一一都为我们所在的这个团队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奉献精神、专业素养以及无私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所深深折服,我们这个支队同时隶属于美国陆军第2旅一一第28步兵旅战斗队和第l装甲师第l旅一一第l旅特战队。这些包括了美国陆海军最勇敢、最传奇的战队。要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对任务和国家的奉献精神都详细记载下来,那可能得要一整套书才行。愿上帝保佑他们所有人。
很荣幸那一帮在拉马迪作战的兄弟们中就有我们这一支海豹战队:海豹特种作战部队“猛士”特混支队。同样,以下章节所述的战争经历都不是为了载入史册的。我们引用了÷些我们交流的内容,但它们会因为时间流逝和我们记忆力的衰退而逐渐褪色,本书的篇幅有限,我们也无法将它们完全记录下来。本书已提交给美国国防部安全审查委员会进行国家安全性需求的检验。我们已经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曾跟我们并肩作战的以及至今仍然在服役的海豹突击队的兄弟们。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不会主动要求被关注,我们必须十分严肃认真地承担起保护他们的重任。
我们跟第1旅特战队的其他人一样做好了防备。我们几乎都是用各自的军衔来称呼这些勇敢的陆海军将士的。这样做一点也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只是为了确保他们个人信息的安全。
本书的主旨是通过阐述海豹突击队在战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则,比如突击队员是如何训练的,他们的军官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他们是如何打造这个团队,并使之成长为高效能的团队,以及他们在战场上是如何获取胜利的一一这些胜利的原则可以直接适用于各组织、机构、企业以及个人,从更大层面上而言,还包括生活中的成功。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我们成功的秘诀:使海豹突击队取得卓越成就的思维模式和指导原则,并教导读者,为了达到成功,该如何将这些原则直接用于工作以及生活。
卓越的人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当然,有些人生来就有“卓越”的气质,例如,个人魅力,绝佳的口才,灵活的头脑,行事果断,乐于接受别人所无法承受的风险,在混乱、高压的情況下仍然能够保持冷静,等等。而其他人可能并不是天生就具备这些能力。但只要乐于学习,并且为了能够有所提高和改善,而能谦逊地接受别人建设性的建议,经过实践和规律性的训练,天生没有什么才能的人也能够蜕变成高才干的人。即便是天生便有卓越的气质,如果不能谦逊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看不到这些错误导致的后果,并且不寻求帮助,不努力学习,不求上进,那他们也无法成为优秀的人。只要具备“极限控制”的思想,任何人都可以学习提高,并成长为优秀的人。只有通过实践的磨砺,才能获得本书所述的那些品质,才能塑造更优秀的人,并让发挥出最佳的水准。实践是很关键的,而且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奠定你施展才干的基础。
卓越的人并不总能够想出特定的策略或办法获得成功。但履行“极限控制”的人可以引导别人想办法获胜。历史上最冷静、最成功的计划部署从不是某个高高在上的人制定的,而是前线的士兵想出来的。高明的将领只是有勇气接受那种部署方案并实施。
“极限控制”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如果你履行“极限控制”的原则,并在工作与生活中建立起这种氛围,其他人就都有了头绪了。很快,你便不再需要关注决策的细节问题了,而能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顾全大局。所有人都应该树立这样的目的,即不被自己的工作所束缚;这就是说,你必须不断地训练比你更低级别的人,让他们做好承担更大责任,担任更高职位的准备。只要得到了恰当的指导,低级别的人最终能够取代他们的你,并让你的才能得到更进一步发挥。
本书所提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源自过去。我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多么卓越的天才典范。我们所学习到的大部分知识都已经存在了相当长时间了。但是,尽管这些原则从理论上很容易理解,但要运用到生活中却很难。这些东西很容易理解,但不容易掌握。
“极限控制”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相关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的答案或公式可以套用。无论何时,都会出现大量既非黑也非白的灰色地带。任何的挑战都有许多可能的解决方案。有些方案可能是错误的,只会导致更多的问题,而有些则能解决问题,并让情况恢复正常。 “极限控制”本身是极富挑战性的,而且需要实践练习。不是所有的决策都能解决问题,我们也会犯错误。无论是多么经验丰富,有进取心的人都无法避免错误。对你而言,谦逊地承认错误才是关键所在。没有人期待你是完美的。如果你犯了错误,并勇敢地为此承担责任,这一点也不会减少别人对你的尊敬。相反,由于你敢于承认错误,并为此而承担责任,最重要的是,还能从中汲取教训,其他人会更尊敬他。
没有哪本书能教你面对任何困境。本书也只是为你在面临艰难困境或要做出重大决策时提供必要的参考或样本。你所面临的问题可能不一样,每个人的个陸特征也不一样,但这必要的原则是一样的,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你所用,以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没有保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军人是最富挑战性的工作,因此,也是最能让人产生成就感的工作。所以,无论你是做什么行业的,你都可以借鉴“极限控制”,带领你走向胜利的巅峰。
这是我们一直在期待的关于海豹突击队的书。凄美,功能强大,实用。书中的理念值得每一位精英阅读。
罗杰·艾尔斯(Roger Ailes)
前美国福克斯新闻董事长,共和党幕后操盘手
Jocko和Leif是实至名归的精英,很荣幸曾与他们一起战斗过。他们所率领的海豹突击队在战争中通过了地狱的考验一一拉马迪战役,这本书充分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马库斯·鲁特埃勒(Marcus Luttrell)
前海豹突击队员,海军十字勋章获得者
这本书具有惊人的影响力,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主导者和掌控者。我相信这本书可以帮助任何人提高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
艾米·勃兰特·舒马赫(Amy Brandt Schumacher)
企业家,慈善家
《极限控制》提供了巨大的价值,是一部鼓舞人心和易于阅读的作品,其理念很容易被消化和实践。它提供了一个在高对抗、高竞争的环境中确保胜利的强大而严谨的思维体系,这本书让我变成了一个更好的领导者!
贾里德·汉密尔顿(Jared Hamilton)
Driving Sale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