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历史存留于史书的边边角角,存留于敦煌文书,存留于阿斯塔那的发现,存留于葱岭之颠的风,存留于瀚海沙涛,存留于那辩识不清的古老文字……破碎、离散、晦涩,一如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点点绿洲,虽光彩夺目却始终掩映在风沙之间。瀚海箫声著的《西域万里胡天阙(安西北庭)》带你了解全新的西域……
| 书名 | 西域万里胡天阙(安西北庭)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瀚海箫声 |
| 出版社 | 海潮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西域的历史存留于史书的边边角角,存留于敦煌文书,存留于阿斯塔那的发现,存留于葱岭之颠的风,存留于瀚海沙涛,存留于那辩识不清的古老文字……破碎、离散、晦涩,一如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点点绿洲,虽光彩夺目却始终掩映在风沙之间。瀚海箫声著的《西域万里胡天阙(安西北庭)》带你了解全新的西域…… 内容推荐 瀚海箫声著的《西域万里胡天阙(安西北庭)》为“西域,万里胡天阙”系列丛书之一。内容讲述公元709年到公元840年的历史,从东突厥远征黠嘎斯、突骑施一直写到公元840年回纥的兴起;盛唐三杰高仙芝、哥舒翰、封常青的功业等。 目录 第一章 四面临敌 决战金山 兵败铁门 北庭大捷 弼马温威震河源 何以号令西域 不兴边功? 第二章 三方四角 稀泥和不得 初战小勃律 雪域疑云 苏禄之死 第三章 好战必亡 黑黄分明 雪域之公主疑云 开元盛世 末日突厥 嫉贤妒能之自毁长城 第四章 三员大将 奔袭小勃律 北斗七星高 碎叶川 盛名之下 怛逻斯疑云 不是最后 第五章 勤王 马嵬坡下 灵武登基 收复两京 结亲 第六章 仆固怀恩 又到藏弓烹狗时 离家出走的尴尬 有家不能回 凉州惊变 解脱 风雨两茫茫 第七章 东西不相望 千年古道斗灵武 敦煌 摩尼教与九姓胡 以水洗血 交易 腾挪 平凉劫盟 第八章 旋轻捷如鹘 悟空 北庭争夺战之序幕 吐蕃之敦煌岁月 三国会盟之岱噶玉园 大事记 试读章节 决战金山 西出阳关就是西域。 初寒冻巨海,杀气流大荒,暗雪迷征路,相逐去悠悠。 公元709年的冬天,冷,大雪封山。草原上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大雪飘后海风寒,年年移帐雾中天。 公元709年冬天的漠北,酷寒,即使是被牛粪烧得热烘烘的大可汗金帐还是冷,冷在大可汗默啜的心里,那是压抑的窒息。 默啜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大唐天子中宗皇帝李显正在统一调动黠戛斯、突骑施两部,会合三受降城以及北庭的汉军精锐,不日将会猎漠北。 自从中宗皇帝复位登基之后,默啜就逐渐感觉到了从塞内传来的压力,尤其是张仁愿在漠南建造了三座受降城之后,这种压力就变成了切切实实地存在。别的不说,听听这个名字就恶心。只不过默啜没有料到中宗的动作会这么快、这么猛、这么狠。 匍俱(默啜子)、默矩(默啜侄)、阙特勤(默啜侄)、阿史德元珍、暾欲谷……望着手下这些良将、猛士、智者,默啜的内心有些踌躇。局势是紧张的、危险的,唯一能让默啜感觉到一点点欣慰的是,默啜手里还掌握着突骑施钦化可汗的弟弟遮弩。 遮弩刚刚叛逃到后东突厥汗国。 人心不足蛇吞象。前一段突骑施与朝廷斗智斗勇,遮弩冲锋在前,现在却落得享受在后。哥哥婆葛被任命为十四姓可汗,赐名守忠,遮弩仅仅被赐名守节。 脏活、累活,遮弩自认为干了不少,胜利的果实都装到了哥哥的口袋了。这个结果让遮弩难以忍受。叛逃后东突厥汗国,借助默啜大可汗的力量来夺取失去的权力,就成了遮弩自做聪明的选择。 遮弩的叛逃使默啜掌握了突骑施的虚实,“闪击”两个字在脑海中灵光一现。闪击突骑施,遮弩正是最好的带路人。 “先打黠戛斯!” 沉默半晌的暾欲谷给出了标准答案。 “翻越曲漫山(西萨彦岭),就是黠戛斯的牧场。” 南下,有三大受降城的阻碍,很难找到便宜;攻击突骑施,就要面对安西大都护与北庭大都护的汉军;只有偷袭相对偏远的黠戛斯才最安全。唯一要克服的障碍也许就是满天的飞雪,以及草地上、山沟里丈余深的积雪。 “这个季节,翻越曲漫山(西萨彦岭)的路早就被大雪掩埋了,如何能过?”不知谁嘀咕了一句。 “找个向导。路,总是会有的。”暾欲谷毋庸置疑的口吻感染了众人,血管里冰冷的血受到激荡之后似乎再次沸腾起来。 在阿热人向导的引领之下,突厥人踏上了西征之路。暾欲谷作为大军前锋,平雪开道。 踏过冰冻的塔米尔河,蹒跚在哈内河谷(乌哈一桥卢托伊山与塔尔巴加泰山之问),绵延的台尔希河将突厥人指引到了塔尔巴加泰山脚下,牵着战马、抓着树枝、手攀脚蹬,登上了陡峭的山岭。 眼前是一片平坦的缓坡,缓坡地尽处是一个大“雪障”,唐努乌拉山脉。历经十日十夜的艰苦行军,突厥人绕过了雪障,却遇到了另一个问题,迷路了。 更加遗憾的是,愤怒之中的默啜可汗将向导送到了另一个世界,可汗变得愈加焦虑不安。 进,不得;退,不得;正是左右为难的关键时刻。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也许老天爷不想让后东突厥人的壮举夭折,出去探路的哨兵居然发现了一条自北向南延伸的河流。后东突厥人沿着河流一路向北,在苏尔山口穿过西萨彦岭以后,来到了阿热向导提到过的阿尼河。 阿尼河“发源于西萨彦岭,向西南流入阿巴根河”。根据阿热向导之前的介绍,“通往阿热人的道路在阿尼河旁,这条通道窄得只容一匹马通过”。也许在这里,后东突厥人再次遇到了阿热人,确定了自己的位置,也确认了前进的方向。 后东突厥人已经误打误撞来到了阿尼河的上游,顺流而下进入阿巴根河流域,就可以找到游牧在阿巴根河流域、叶塞尼上游的黠戛斯。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后东突厥人来到了篝火点点的、寂静的黠戛斯营地。梦中的鸟语花香、嫦娥奔月,很快被冰冷的长矛、炽热的火把击得粉碎。留给黠戛斯人的似乎只有惊醒的噩梦、带血的朝阳。P2-3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