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印象中国/微悦读
分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作者
出版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好书就像知己,你一字未说,她已全然懂得。

微悦读,把人间的小欢小喜,小温小暧,小文小句,小风小雅,辑录成册,一字一暖,一句一乐,一页页翻下去,全是人间真味。

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不熬心灵鸡汤,我们做的是满汉全席!微悦读,大视界!

杜志建主编的《印象中国》为微悦读系列之一。

内容推荐

安意如:一座城,是往事,也是未来。

每个人都像个拾荒者,捡来砖砖瓦瓦,构筑属于自己的城。这圈养着记忆的城,在光阴的雾霭里若隐若现,让人着迷

在杜志建主编的《印象中国》中,26座城市,属于过往,也存在于现世,这里有潮打空城的喧嚣与寂寞,天长地久,念念不忘。

目录

刺金 /此处有关山河风月,却无关你我

 北京: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西安: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洛阳: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霓虹 /窗外车水马龙,山中万物寂静

 上海:滚滚红尘,十里洋场

 天津:九国租界,满眼繁华

 武汉:两江汇夏口,三镇矗江城

 深圳: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

 广州:繁花盛处五羊城

 香港:时光落在底片里

 澳门:妈阁是座城

鹿鸣 /岁月不上头,能饮一杯否

 成都:余生得至成都去,闲坐天府品茶香

 拉萨:一座高原,十万边疆;五百山水,三千佛唱

 济南:泉城自古是诗城

 台北:天涯有乡愁

 哈尔滨:东方莫斯科

风烟 /世界不止你,还有清风晓月白云和苍狗

 苏州: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

 杭州:江南忆,更忆是杭州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呼伦贝尔:第一眼看见你,那是今生有缘

 大理: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厦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流年 /时光做渡,眉目成书

 绍兴:一杯相见欢,二杯鲛绡透,从此醉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凤凰:我与凤凰初见时,落花人独立

 敦煌:月牙湾下的泪光,在丝路之上被遗忘

试读章节

历史沿革

三干余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六朝古都北京,有着太久的历史,也承载着太多使命,时而出没于胡同,时而隐没在皇家的大红门后。

西周时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燕国的都城。金朝起成为古代中国首都——中都。元朝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元大都,或称大都,意为“大汗之居处”。明朝自成祖后开始对北京进行大规模扩建,清朝在延续明北京城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修缮和扩建。至清末,北京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然后风雨乍起。

现在的北京,污染与拥挤或许让你厌烦,但时至深秋,北风忽临,天蓝得像不真实的童话,西山在城市的尽头闪烁,金色的银杏叶铺满了小道。当北京突然对你纯真一笑,你便会从此深陷其中。在这里,皇城根下,市井烟火正浓:作为国际都市,后奥运的新北京继续蓬勃发展;而京郊的长城、古村、青山,同样值得去探索。

晌午的北京恹恹的,这座城大概从来不会在意少了谁。人们以为自己占据了北京,而对北京来说,他们不过是经过的人。这座城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个小小子儿在这儿玩,在这儿长大,而且久久不愿离去。时光就在这或狭小或宽敞的街巷胡同中静静流逝着,人们慢慢淡忘着古老的传说,却又在创造着新的故事。

文化风赏

胡同

不要去抱怨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钢筋水泥,如果你有机会在午后穿越北京的胡同,你就会知道,最可贵的那些东西还在,阳光依然打在同样的墙上,同样的老人依然用我们怀念的、曾经的生活节奏在谈论着几乎同样的问题,棋还在下,自行车的铃铛在胡同里依然是同样的回声。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胡同原为蒙古语,即小街巷。北京的胡同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是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

乍一看,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只要你肯下点功夫,串上几条胡同,再和那儿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里面的趣闻掌故,展现了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在北京城西部有个胡同叫九道弯,原因是一个小小的胡同竞要拐九个弯。有的胡同如果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那这条胡同就会以这个人的名字命名,比如石老娘胡同和王皮匠胡同。还有的胡同是按照其形状命名的,像羊尾巴胡同和耳朵眼胡同。还有著名的八大胡同,熟悉北京城的人都知道,这里是当初老北京花街柳巷的代称,从苏三到赛金花到小凤仙,她们都曾经在这一条条的狭窄小巷中留下了足迹,恍惚间,那一张张美丽而含蓄的面庞就在尘埃与斜阳中微笑了。

北京的胡同真是数也数不尽,有句俗话这么说:“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不少胡同里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胡同一般都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买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胡同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有的是亲切融洽的邻里关系。

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落里,在这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在居民之间的邻里之情里。只有身处其中才有最深体会。

四合院

墙头一侧纤竹斜立,很有些旧文人避世的清雅气质。两把躺椅懒洋洋地摆放在厢房门两侧,角落里还有些零星的瓦罐、酒罐等杂物,仿佛旧主人的生活痕迹还未消失。晴好时,坐在庭院中间的木椅上,抬头望去,四方的院子、四方的蓝天;闭目聆听,沙沙作响的风吹树叶声,还有忽远忽近的鸽哨……原来,这里才是北京。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呈“口”字形的称为—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i“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

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古人有诗云:“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越深,越不得窥其堂奥。老北京有句俚语:“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的典型写照。

四合院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街区同时出现了。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秘的庭院空间,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象征和谐团圆。

四合院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P6-8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