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列岛上的神话
远古以前,大和民族就在日本列岛上繁衍生息。关于它的历史,有许多古老的神话和历史传说,这些神话和传说大多是与日本的国土、皇族和民族的由来联系起来的。日本第一部由皇室编纂的国史,即8世纪初成书的日本最早的历史文学作品《古事记》中写到神代之初,天地始分,生成高天原的诸神。首先是天之御中主神,代表宇宙的根本;其次是高御产巢日神和神产巢日神,代表宇宙的生成力。这三位天神都是造化神。然后天神敕令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男女二神从高天原下降世间,他们不仅生产了日本诸岛、山川草木等众多的神,还生下了支配这些岛屿和天地万物的天照大神——太阳女神。这就是历史传说中日本大和民族以太阳神为始祖,是太阳民族的由来。所以古代日本人认为日本是神国,崇拜太阳神的御子孙,即作为先祖的皇帝——天皇。
神话毕竟是神话,历史传说终究是历史传说。事实上,日本的国土与其他的国土一样,无疑是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形成的。日本民族也是根据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过历史上无记载的长期的各种血统混合的过程而诞生的。但是日本列岛上何时出现人类,还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在东亚中国和南亚印度的洪积期地层中已发现了丰富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和冰河堆积物,还有人类的遗迹,比如在东南亚、东亚分别有爪哇猿人和北京人的化石出土。但日本大部分地区是海成层,陆成层并不发达,是非常贫瘠的地域,列岛上是否有原始人类存在,一直是个悬案。后来,日本考古学家在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达的早期地层中发掘了“明石人”的髋骨化石,在浜北地方(今爱知县浜北市)和三日地方(今静冈县三日町)的洪积期的堆积层里发现了人类化石遗骨,又在洪积层发掘出若干旧石器,包括石片,尖状受器等。此外,德国考古学家鲁曼还在日本发现了已经绝种的“鲁曼象”化石,如此等等,说明这一时期的列岛已有高等生物,也可能有原始人类存在。不过,由于日本大部分地区是海成层,所发现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和冰河堆积物不如陆成层的中国、印度丰富和发达。在这个时期的地层中,除了石器以外并未发现其他器物,史称无土器文化时代。但从石器的发现中,我们可以推测这个时代的人类已经开始进行渔猎、狩猎等活动,并有了咒术行为。
在日本发现人类化石,引发出这些人是从哪里流入这个列岛的问题,这就牵涉到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各种推想。一般认为,日本地处远东的最东端,四面环海,在远古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从外边流入北方的蒙古人种、通古斯人,以及南方的马来人种甚少可能再向外回流,因此就全部在这里定居下来,又与后来者——日本人称之为“归化人”融合,生活在这岛国封闭的坩埚里。《崇神纪》十一年条记有:“是岁,异族多归化。”十二年三月的诏书中也记载:“异俗重来,海外已归化。”据分析,当时的“归化人”,主要是指从朝鲜和中国赴日的韩人和湘汉人,前者主要从事劳役,后者主要传授技能,他们对于促进当时日本文化的成长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
P6-7
第一章 文明源头:海洋中孕育的大和民族
第一节 海洋文明哺育下的岛国
第二节 列岛上的神话
第三节 部落小国时代
第四节 大和民族的统一
专题:日本人的原始宗教崇拜
第二章 迅速崛起:大化改新运动及中日文化交流
第一节 圣德太子改革
第二节 大化改新
第三节 白村江海战
第四节 遣唐使
专题:儒教、佛教与道教的传人
第三章 瞒姗前进:幕府的盛衰
第一节 外戚专权与武士势力的登台
第二节 镰仓幕府的统治
第三节 南北朝内乱
第四节 室盯幕府的统治
第四章 群雄逐鹿:英雄谱写的史诗
第一节 禅秀之乱与应仁之乱
第二节 天下布武
第三节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
第四节 侵略朝鲜
第五节 江户时代独特的幕藩体制
专题:天主教的传人
第五章 重焕生机:明治维新和产业革命
第一节 倒幕运动
第二节 资产阶级改革
第三节 自由民权运动
第四节 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第五节 改写历史的产业革命
第六节 殖产兴业中诞生的家族财阀
第六章 西为东用:汲取东西方民族的先进文明
第一节 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传播
第二节 兰学的兴盛与蛮社之狱
第三节 岩仓使节 团
第四节 脱亚人欧论
第七章 最后的疯狂:军国主义的兴起及其覆亡
第一节 军国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第三节 蘑菇云中降落的太阳旗
第八章 浴火重生:战后腾飞的奇迹
第一节 美国对日本实施民主化改革
第二节 日本赢得国家独立
第三节 一党执政局面的形成
第四节 从经济大国到图谋政治大国
第五节 战后经济崛起与企业文化塑造
专题: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之谜
第九章 教育立国:透视全民优先的日本教育
第一节 洋学教育的肇始
第二节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大改革
第三节 二战后日本教育的新发展
第十章 文学天地:绚烂多姿的日本文学艺术第一节 古典文学
第二节 物语文学
第三节 田丁人文学
第四节 浮世绘艺术
第五节 日本国剧歌舞伎的诞生
第六节 大师迭现的近现代日本文学
日本,一个被称为“弹丸之地”的岛国,一个文雅与野性共存的国度,一个善于模仿、勇于创造文明的国度。这是亚洲最早实现现代化,在世界经济史上写下奇迹和辉煌的国家。这个国家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在历史上渊源极深。唐朝的日本,曾经几度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文化。日本向中国学习,与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应取他人之长的学习不同,它是一切照搬,甚至连服装都要向中国学习。日本属于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国家,但它又输入了西方思想,两者结合形成日本经济社会的文化理念,使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崛起,且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大和民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虽然中华民族与之有着几千年的交往,可我们还是对他们所知甚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他们屡屡让我们震惊。当中国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焦头烂额受尽欺凌之时,我们身边这个一直不起眼的小国却在同样的挑战中迅速崛起,很快取得了和西方国家平起平坐的地位,让人大跌眼镜。崛起后的日本不仅轻易击败了清朝,而且不久就把庞大的俄罗斯踩在脚下,又一次让中国人目瞪口呆。
日本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搭的是末班车。但凭借其国民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整齐划一的战斗力,在后来的战争中不仅弥补了技术上的缺陷,还在竞争中取得了后发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全民族意志统一,决心通过经济振兴实现崛起,其国民生产总值从1950年到1990年,增长了152倍。而今,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GDP方面,2009年,如果按照国际汇率计算的话,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6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7万美元,居世界第17位。
走在日本的街道上,很少有外国人不被日本社会的整齐有序所感染。街上一尘不染,人流整齐有序,公共汽车分秒不差。日本从不停电,也不停水,即使是遇到了地震和海啸,日本人也从来没有表现出慌乱之态。每个日本人都像机器人一样,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整个日本社会也像一部机器,运转精准,几乎毫厘不差。
外国人不管对日本人有怎样的偏见,对他们做事的认真和执着,却是绝对说不出一个“不”字的。他们常常认真和执着得过度甚至招人厌烦。1932年,鲁迅在辅仁大学演讲时说道:“日本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却太不认真。中国的事情往往是招牌一挂就算成功了,日本则不然。他们不像中国这样只是作戏似的……这样不认真的同认真的碰在一起,倒霉是必然的。”
日本就是这样,它热诚地向你学习,却丝毫不影响它那极为强烈的自尊,而只是表明它的极为好强、不甘人下。事实上,它一丝不苟地向你学习,正是为了有朝一日超越你,把你甩在身后,甚至把你吞掉。
大和民族在世界民族坐标中是个有特色的民族。以往,日本的大部分人从事以种稻为主的单一种植型经济,这种生产方式从春种到秋收若无整个家族及邻舍的彼此照料帮忙,势必举步维艰。这就是大和民族的文化核心——集体本位主义形成的始因。日本文化可说是一件“百衲衣”,主要由中国、英美及本土诸种因子构成。日本人自身的创造力依靠引入外来文明得到启发,进而推进本国发展。日本文化的继发性形成了日本人学习和接受其他文化的价值取向。战后的日本更是大张旗鼓、不遗余力地从西方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略,且与传统文化相整合,形成一种全新的颇具东方特色的日本式的文明。
大和民族的特殊性来源于其地理条件的特殊:日本列岛孤独地漂浮在大洋之中,几千年里从来没和外界有过直接接触;日本列岛面积狭小,土地贫瘠,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而且时时刻刻处在地震、海啸、火山的威胁之中。日本人的物质生活向来十分简朴,他们不重视享受而重视精神力量,重视保持刚健顽强的心态。
本书用二十多万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日本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日本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希望这本书能让读者对日本文明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客观的认识,并使读者从中学到日本人独特的聪明才智和认真、顽强的处世风格。
日本是一个让人或爱或恨或畏的国家,一个文雅与野性共存、政权频频更替的国家。
日本,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是个普通的亚洲国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变成一个在20世纪横行于亚洲的国家。
沿着历史长河,看日本的风云变幻,了解日本的发展历程。综览当下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
华生著的《通俗日本纪(实战版日本分析全书白话版菊与刀)》让你深入、全方位地了解日本。
华生著的《通俗日本纪(实战版日本分析全书白话版菊与刀)》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日本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日本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希望这本书能让读者对日本文明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客观的认识,并使读者从中学到日本人独特的聪明才智和认真、顽强的处世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