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披肩上的呼救/沈芬科学童话集萃/红海棠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沈芬
出版社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金涛作序,蒋风题词。

著名科普、科幻小说作家金涛作序,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第一届世界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获得者蒋风题词。

童话体裁,科学内涵。

“红海棠丛书”以文学语言介绍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气象物候等自然科学知识,图文并茂、轻松活泼。

沈芬著的《披肩上的呼救》是其中一册,主要介绍气象物候、航空航天等知识。

内容推荐

《红海棠丛书》系原创科学童话,共六册,全套书突出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内容广泛,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气象物候等众多自然科学知识,并浸润倡导传统文化等人文常识。沈芬著的《披肩上的呼救》主要介绍气象物候、航空航天等知识。

目录

太阳家族的孩子们

心灵手巧的绿孩子

漫游星星国(9篇)

奇遇星星人

漫游星星国

“怪物”的闹剧

星星人的秘密

风婆婆的怪脾气

神秘的卡里斯

披肩上的呼救

网上求助

讲不完的故事

“圣婴”和“圣女”

“东方一号”考察船

小天体们的悄悄话

节气天时(22篇)

春姑娘——立春

小雨点儿回来了——雨水

惊蛰

春分和时间老人——春分

八哥、萌萌和老博士——清明

谷雨

夏哥哥的本领真出奇——立夏

小满

小镰刀和芒种姐姐——芒种

打电话的神秘人——夏至

两个神秘的热小子——小暑、大暑

秋姑姑和植物娃——立秋

好厉害的秋老虎——处暑

白露

八哥、秋分和老博士——秋分

小叶子的首饰——寒露

霜雪、鸿雁和秋叶——霜降

冬公公和风婆婆——立冬

小雪花——小雪

巧手姐姐——大雪

冬冬和圣诞老人——冬至

两个神秘的冷娃娃——小寒、大寒

探索太空(6篇)

登上火星“第一人”

漫游火星“第二人”

登上火星“第三人”

惠更斯和泰坦

嫦娥和美利坚的凤凰

欢聚月球地下城

暖湿公和冷风婆

补天

海棠花盛开的时候

试读章节

南南和星星人越飞越高。南南往下一看,啊!地球上万家灯火,好美啊!呦!汽车小得像甲虫,房子像火柴盒,根本看不到人,因为小得像蚂蚁。

南南觉得有点儿晕,不敢再往下看了。他们的脚下是五彩缤纷的云朵,真跟仙境一样。他们越飞越远,不知道究竟飞了多长时间……

“到了。请你拉住我的双手,闭上眼睛,再两腿屈膝。好,睁眼吧。”星星人指挥着南南的动作。

南南定神一看,哇!一片金色的世界,到处金碧辉煌。

他们朝一座金屋走去。

“妈妈,这是我的新朋友,南南。他是从地球上来的。” 星星人高兴地向妈妈介绍说。

星星妈妈和地球上的妈妈们长相差不多。只是她跟星星人一样,也是两眼闪着金光,好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长长的金发披在肩上,发箍儿中间也有一颗金星。她穿着金黄色的长裙,漂亮极了。只是她的手指也不好看,跟星星人的一样。

“阿姨,您好!我叫南南。”南南很有礼貌地自我介绍。

“都说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地球人有智慧。小星星早就想交个地球人朋友,现在愿望终于实现了。'’星星妈妈兴奋地说着,给他们拿出了早点。

旱点很简单,还是一个像乐百氏奶似的小瓶子,里面装的是金黄色的液体。

“喝吧,孩子。这是能量,氨型蛋白质,魔法分子核酸。” 星星妈妈把小瓶子递给南南。

南南接过小瓶,犹豫地望着星星人。

“我们这里的人都喝这个。还是只喝一小口。”星星人说着,自己先拿过来,喝了一小口。

随后,南南也喝了一小口。

“还真好喝。在地球上没喝出什么味儿来。”南南很惬意地说。

“那不太一样,在地球上喝的里面有轻身剂。这是含有多种营养的能量。”

“好,喝完了,咱们去上学。”星星人说。

“上学?你们这里也有学校?”南南惊奇地问。

“那当然,我们学校特别棒!你去了,保管喜欢。”星星人得意地说。

到了学校,星星人跟老师说,他请来了一位地球人朋友,跟他一起来上课。

老师喜出望外,因为老师也是第一次见到地球人。这下子师生们可大开眼界了,因此老师忙说: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之后,老师把南南跟星星人编入了一个小组,让他坐在星星人旁边。

可是,星星学校教室里的课桌,不是一排排、一行行地摆放,而是一堆堆、一片片的,也就是一个小组一圈,围坐。

上课时,一组学生围在一起学习、讨论,老师转悠着讲课,有时也在讲台上讲。有的学生也跑到讲台上去讲他的新思路、新招儿。

听课的还有好几个大人。

课堂上,学的内容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护石头、注意节约、热爱科学、学会动手……学生可以随便说话,有时老师还和同学们一起哈哈大笑。听课的人也掺和着问这问那,处处充满了快乐。P12-13

序言

沈芬女士以充沛的精力,充满爱心的激情及广阔的视野,推出了原创科学童话《红海棠丛书》。这套融科学知识与童话幻想于一炉的大书,恰如它的名字一样,是那在春风中绽放的红海棠,鲜艳夺目,令人耳目一新。这是科学童话园地创作的新收获,也是作者用自己的心血献给孩子们的一份沉甸甸的厚礼。我向沈芬老师表示衷心的祝贺。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孟玉梅女士是我的老朋友,几次三番要我写篇序言,我自知难当此重任,盛情难却,我就写一点儿文字,权当读后感吧。

《红海棠丛书》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气象物候等自然科学知识,也涉及传统文化等人文科学常识。孩子们都喜欢听大人讲故事,童话故事更加迷人。但是,科学童话要赢得孩子们的青睐,使他们受到感染,就需要科学与文学、知识与艺术的高度融合,这是很高明的一种技巧,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以便找到孩子们感兴趣的、易于被他们接受的表达方式。长期以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她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借助幻想的彩翼来展现科学知识。我们读《石榴仙子》《特殊的宾客》也好,读《蓝天大侠掀翻黑锅盖》《花蝴蝶和木蝴蝶》也好,读《夜游的女神》《肚子里的蛙呜》也好,作者笔下一个个童话形象都有似真却幻、似幻却真的特点。她的创作素材均源于生活,不论长幼,读后都像是置身其中,甚至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觉十分亲切。这是《红海棠丛书》的一大特色。

文学要植根本土,必须不断创新,才会有其生命力,科学童话也不例外。作者把中华民族特有的二十四节气和十二生肖融入了童话故事中,挖掘出了它们的科学内涵,塑造了一个个奇特的童话形象,如《春分和时间老人》《八哥、秋分和老博士》等。《猪太太开舞厅》《猴子王国选秀记》等,不仅告诉了小读者许多鲜为人知的天文气象、物候学、动物学知识,而且渗透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诸如尊老爱幼、仁爱诚信、温良恭俭让等。

另外如《神秘的摩天宫》《白骆驼的谜中谜》《花海探秘》等,好像是穿越时空,孩子们在和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哲人贤达会面交谈;再如《奇妙的“神毯”》《会说话的老风衣》《自行车和汽车的对话》《姑婆婆和宝葫芦》等,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如何做人、做事。这是《红海棠丛书》的一大新特色。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当代人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突出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题,是《红海棠丛书》的显著特色。作者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拿起手中的笔,构筑了一个个迷人的童话世界。借助童话的艺术魅力,让年轻的下一代从故事中看到这一严峻现实,借以唤起他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在作者的童话里,既显示了大自然威力的不可抗拒,又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科学力量的伟大。在强调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也正面肯定了人类的智慧及科学技术的力量,能使大自然变得更加秀美,从而给读者以信心,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作者曾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和教育报刊的编辑工作。她热爱孩子,也了解孩子。她以《爱的教育》一书的理念,用博大的爱心,虔诚地为孩子们写科学童话,她想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勤学善用,提高素质,快乐成长。本书后记——《海棠花盛开的时候》披露了她那颗不被岁月侵蚀的童心的心迹,以及她从事写作的初衷,读来令人感动。

衷心期望科学童话《红海棠丛书》会被孩子们喜欢。“知而获智,智达高远”。让这些有趣的故事飞进孩子们的心灵,使孩子们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快乐。

2016年6月18日于北京

后记

每个人大概都有童年的记忆。童年记忆的一些情景,往往可能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我的故乡在华北平原,祖籍太湖南岸的湖州。我出生在一个“耕读传家,惟其光大;孝悌存心,耕读为业”的传统家庭,到我这一辈已是名副其实的四代教育世家。

曾祖父沈鸣珂,字晓珊,晚清进士,一生忧国忧民,好善乐施,德沐乡里。在京城为官,清正廉洁,生活简朴,直言进谏,黜职为民。回乡后,栽树种花,开办学塾,不分贫富,广收学童。著有《澹心斋诗稿》《澹心斋文稿》各一卷。祖父沈价铭,字亚南,秉承父业,创办新学。顺应时代,开设自然、史地等科学常识。尤其提倡女孩儿读书,因此几位姑姑全都进了学堂,后学师范从事教学。父亲沈桂渊,字峨卿,进农业大学造林专业,后也从教。另外,小时候我常陪叔祖母而居,叔祖母善讲故事,讲完之后都要说:“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不算巧。”叔祖母的教诲始终不绝于耳。

祖父常把孙儿们聚到一起嘱咐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要求必须牢记:弟子规,圣人训。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学文”是什么意思?长大以后才明白,就是有益的学问、科学知识、劳动技能等既自食其力又服务社会的真实本领。

我童年记事儿、识字、数数较早。 “遁思楼”门两侧“昼克儿读”“夜伴妻绩”的楹联,像是刻在了心底;曾祖父在楼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海棠树,已经长到了一搂多粗。每当熏风阵阵芳草萋萋的季节,粉红色的海棠花盛开的时候,远远望去仿佛一个偌大的花球在微微颤动,春风从花枝间吹过,大半个村子香雾缭绕,吸引着无数金色的蜜蜂。真是“娇娆全在欲开时”“朝醉暮吟看不足”。这时各房的孩子们从海棠树上把含苞欲放的花枝剪下,插进瓶子里灌上水摆在桌子上闻香味儿。母亲说,小孩子就跟海棠花的花瞢莫似的。父亲用毛笔为孩子们书写的识字课本,首页为“亚洲最大我中华,形象好比海棠叶(指当时的中国地图)”。这使我更加喜爱海棠花。识字课本上还有什么“亚细亚洲、欧罗巴洲……太平洋、大西洋……”世界好大啊!真是让我惊叹不已。

同时,各房的屋前多栽种着石榴、木槿、紫荆、丁香等花树;园子里四周种满了桃梨杏枣,槐榆椿杨,还有葡萄树,散养着草鸡……井台旁种着马莲、金针菜、薄荷、艾蒿;还有蜀葵花、牵牛花、能染红指甲的凤仙花……以及父亲最喜欢的菊花。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海棠花!

沈家大院西墙外是一片树林,喜鹊枝头叫,檐下雀筑巢。路东有一个水塘,夏天鸭鹅游泳,园里蝉鸣蛐蛐叫。南面则是广阔田野,满目葱绿。园子、树林成了孩提时追逐玩耍的乐园,兄弟姐妹们手足情深,如花萼相辉。大家像那棵海棠树一样,一方面扎根大地从泥土中汲取营养,一方面探出枝头,向外求索。

记得堂屋曾挂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条幅。祖上大北屋书房内,整个西房山墙的书架上,摆满了用骨签别着的一卷卷线装书。我曾经暗自发愿,等长大后非把这些书全都读了不可,而且也要学习写书。当然,这纯属儿时呓语。

这时的家中不仅有方字块,儿童读物也不少,使我从书上长了见识,也养成了看书的习惯。

童年的成长环境,形成了我的两项酷爱,一是热爱大自然,二是爱好读书。另外还有好浮想联翩,构筑自己的童话屋。

上学之后,一位位恩师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一直影响着我。

首先是启蒙老师徐景朝在黑板上写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责人责自己”,至今不能忘怀。虽然不甚明了其意,却为日后的阅读、写作以及经常自省播下了种子。中学时期,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严谨教学,为自己做人、做事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譬如数学公理公式的求证、推导,理化实验的操作规程,生物解剖、标本制作的步骤等等,至今记忆犹新。还有“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的教育格言;经典名文名句,诸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也都铭刻心底。每天的体育锻炼也使我受益至今。老师们的教诲跟童年的家教很是吻合。从学于蒋风教授以后,蒋教授以《爱的教育》的理念,身体力行守望着,至诚地叮嘱我,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创作方向。坚持科学知识、文学创作融为一体,使孩子们“知而获智,智达高远”。这些教诲,为我指明了道路。

还有许多未曾谋面的老师,如《寂静的春天》《昆虫记》《只有一个地球》等经典名著的著作者们。这些恩师帮助我选择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大主题的科学童话创作方向。

回想学生时代,时而朦胧,时而清醒。然而当了老师、做了母亲,特别是走上为孩子们而写作之路后,则必须永远保持清醒。因为我们是为孩子们创造精神食粮的人。

当我置身于科学童话创作之时,小时候的家人、老师、同学,多年来的朋友、同事,都浮现于心灵的镜子里。他们激发我的灵感,激励我向前,甚至引领我构思,并使我的作品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这时,冥冥之中好像有人在提醒,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要保证最基本物质的安全,关键在于人心灵的洁净。要使孩子们心灵洁净,靠的是作者的天地良心。让我们为孩子们守望这片心灵的净土。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同时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需要保护。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创新。这一切都寄希望于孩子。从童年就开始接受科学启蒙、读书明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根深方能苗壮,苗壮才能叶茂。只有从小爱钻研、爱科学、爱劳动,相互帮助,有良好的习惯,长大才能攀登高峰。童年往往是一生决定去向的时期。我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来为孩子们写作的。

《红海棠丛书——沈芬科学童话集萃》就要跟读者见面了,自己童年的梦想也在逐步成真。在此由衷地感恩父母师长、亲朋好友乃至大自然。同时感谢河北教育报刊社和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领导与同仁们多年来的支持与帮助,尤其感谢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领导和编辑们辛勤的付出。祈盼读者批评指正。

沈芬

2016年6月8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