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夏目漱石和他的一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何乃英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夏目漱石和他的一生》从撰写夏目漱石一生的生命轨迹中,以故事形式讲述了夏目漱石的童年、大学以及后来创作的心里路程。书中仿佛是作者何乃英与夏目漱石之间的一场时空交流,慢慢为读者打开这位20世纪日本伟大的小说家的生活、心灵之窗,从《我是猫》到《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不断前进,但另一面却折射出当时日本社会战后经济发展的困境。纵观漱石一生的创作,我们就会发现,他一直关心社会现实,认真思索人生,努力通过各种各样的典型形象反映生活,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生活。相信通过本书,会使得更多读者了解夏目漱石以及其作品,深入地了解日本人文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

内容推荐

夏目漱石是一位善于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作家。他生活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大变革的时代,不可能将自己的头脑封闭在日本和日本文学的狭小圈子里。他从小就接受了汉学的教育,受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深刻影响,长大以后又接受了西学的教育,受到了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学的深刻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所走的道路也就是日本近代文学所走的道路。

何乃英著的这本《夏目漱石和他的一生》系统地介绍了夏目漱石一生的创作经历,并对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缜密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有助于读者全面系统的了解夏目漱石的人生经历、创作历程以及他的作品风格。

目录

家庭与童年

 1.家庭变迁

 2.养子生涯

 3.小学教育

青年时代

 1.从二松学舍到成立学舍

 2.第一高中

 3.东京大学

中学执教

 1.高等师范

 2.松山中学

 3.熊本高中

英国留学

 1.留学生活(上)

 2.《文学论》

 3.留学生活(下)

初期生活与刨作

 1.归国之后

 2.《我是猫》(上)

 3.《我是猫》(下)

 4.短篇小说

 5.《哥儿》

 6.《旅宿》

 7.《二百十日》和《疾风》

 8.星期四会

朝日新闻社

 1.加入朝日新闻社

 2.《虞美人草》

 3.《矿工》

中期三部曲

 1.《三四郎》

 2.《从此以后》

 3.《门》

修善寺大病

 1.大病经过

 2.大病体验

 3.多事之秋

后期三部曲

 1.《春分之后》

 2.《行人》

 3.《心》

晚期生活与创作

 1.晚年生活

 2.《路边草》

 3.《明暗》

 4.去世

夏日漱石小说的特色

 1.嬗变性

 2.哲理性

结语

 1.夏目漱石——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2.夏目漱石与外国文学

附录一:夏日漱石生平思想创作年表

附录二: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从前漱石家在青山有些地产,仅从那里收来的租米就足够全家人吃。据漱石的三哥说,他小时候经常听到舂米的声音。可是,这个家庭后来衰败下来,以致漱石本人关于老家的记忆里总是带有一种灰溜溜的气氛和寒酸可怜的影子。家道中落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可能与1868年的明治维新有关。维新以后,原来依靠旧制度作威作福的人垮了下来,身为名主的漱石父亲一家当然也不免遭到冲击。不过,名主身份失掉以后,漱石的父亲还曾一度当过区长,家里又有相当的积蓄和足够的租米,经济条件应当仍然比较充裕。显而易见,漱石一家的衰败似乎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或许由于被人欺骗投资赔本,或许由于吃喝嫖赌消耗家财,具体情况已经难以考察。

1867年,江户的新年显得格外寂寥,因为前一年8月20日(旧历),第14代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在征伐长州途中死于大阪;12月25日(旧历),孝明天皇死去,为了所谓“谅暗”(天皇服父母丧期间),全国禁止鸣物;再加上新年前后吉原等地火灾频发,所以迎春的太神乐之类也都销声匿迹。当时,雨水格外稀少,街上卷着干风,市民们虽然按照惯例,一成不变地互相拜年,但是几乎人人都能够预感到整个社会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新年过后第五天,即1867年旧历正月初五(新历2月9日),漱石呱呱坠地。这一天正逢庚申之日。按照迷信的说法,在这天出生的孩子长大后会当小偷;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名字上加个“金”字,所以就给漱石取名为“金之助”(这个名字带有世俗气味,因此漱石后来担任东京大学讲师时,还曾由于这个名字受到一部分学生的奚落)。

漱石的父亲夏目小兵卫直克生于1817年。他先后娶过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名叫琴,于1853年29岁时死去。她留下两个女儿,长女名叫佐和,生于1846年;次女名叫房,生于1851年。第二个妻子名叫千枝,生于1826年,1854年嫁过来,生下五男一女。长子名叫大一(后改名大助),生于1856年;次子名叫荣之助(后改名直则),生于1858年;三子名叫和三郎(后改名直矩),生于1859年;四子名叫久吉,生于1862年,于1865年死去;三女名叫千贺,生于1864年,于1865年死去。漱石是千枝所生的最后一个孩子。当时他家住在江户牛迭马场下横町,即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

漱石出生时,日本社会正处于剧烈变动之中,幕府与天皇之间的夺权斗争愈演愈烈。第15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力图自任国家元首,以期使当时年仅15岁的天皇失去实权,使之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天皇的地位。1868年1月,双方军队在鸟羽、伏见遭遇,战斗仅仅进行了四天,幕府的部队便土崩瓦解,德川的计划也全部化归泡影。2月4日,即漱石一周岁生日的前几天,德川狼狈逃回江户。4月4日,天皇下达将德川幽禁于水户的旨令。4月21日,天皇的部队进驻江户城。7月17日,天皇下令江户改称东京。8月27日,天皇即位。9月8日。改元明治。10月13日,天皇车驾从京都来到东京。1869年3月,定东京为首都。从此以后,日本开始推行一系列内政外交的新政策,掀开了日本历史的新篇章,这就是有名的“明治维新”。

维新运动对漱石一家的影响是可以想见的。例如,3月10日下令罢免东京市内238个名主,撤除他们的“正门”。这些旨令,尤其是后一条,显然直接危及漱石父亲的政治地位(据漱石回忆,他小时候还曾经看到过他家的“正门”,这可能是因为撤除的旨令没有彻底贯彻执行吧)。漱石这时尚在襁褓之中,但是日后也不能不感受到明治维新带给自己家庭和他本人的种种影响。

P3-4

序言

1916年12月9日,日本文坛上的一颗巨星陨落了。他就是著名作家夏目漱石。

当时,他书房里紫檀木制的书桌上,还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摞稿纸,最上面一张纸的右上角写着“189”三个字。这三个字成了他的真正绝笔。

漱石的生涯是短促的,不足50个春秋;他的创作生涯尤其短促,不足13个年头。但在这短短的13年间,他不顾病魔缠身,发愤执笔创作,写下了数量颇为可观的作品。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漱石全集》共有35卷。

无数事实证明,从事创作需要他的精神高度集中,连续不断地伏案执笔使他的身心受到严重损害;特别是到了晚年,他几乎每写一部作品就要病倒一次,区别仅仅在于发病时间长短不同和先后不同,有时发病在写一部作品之前,有时在写一部作品之后,有时在写一部作品之中而已。待到写最后一部小说《明暗》时,他的身体已经极端衰弱,加上这次写作持续半年之久,精力消耗过大,结果实在撑不住了。

11月21日上午,漱石奋力写出《明暗》的第188节,为了不忘明天继续写第189节,便在稿纸上记下了“189”三个字。然而,事出所料,第二天早晨他就卧床不起。《明暗》终于没有完成,“189”也就成了他的绝笔。

漱石没有虚度年华。他用他那支生花之笔为读者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数十年间的社会面貌,细致深入地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坎上。

后记

1981年4月至1983年4月,我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研修日本文学期间,曾经在竹盛天雄教授指导下阅读和研究夏目漱石的作品。其后,我也一直将夏目漱石作为自己教学和研究的重点之一。1985年7月,我写的一本小册子《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由北京出版社付梓。由于该书属于“外国文学知识丛书”中的一册,在字数和规模方面受到限制,没有能够充分展开论述;加之我当时的水平所限,该书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在该书问世之后,我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仍然不断关注夏目漱石其人及其作品,断断续续地发表了若干篇论文。现在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本拙作,便是在这个基础上写成的。

本书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是依据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日文版《漱石全集》,同时也参考了其他许多日文版和中文版著作。书中所引用的夏目漱石作品的内容由我自己翻译,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最后,我谨向竹盛天雄教授,向所参考的书的作者和译者,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和郭善珊、李静女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何乃英

2017年6月1日写于北京师范大学越水书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