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尘菩提/菩提系列散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清玄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来自心海的消息

几天前,我路过一座市场,看到一位老人蹲在街边,他的膝前摆了六条红薯,那红薯铺在面粉袋上,由于是紫红色的,令人感到特别的美。

老人用沙哑的声音说:“这红薯又叫山药,在山顶掘的,炖排骨很补,煮汤也可清血。”

我小时候常吃红薯,就走过去和老人聊天,原来老人住在坪林的山上,每天到山林间去掘红薯,然后搭客运车到城市的市场叫卖。老人的红薯一斤卖四十元,我说:“很贵呀!”

老人说:“一点也不贵,现在红薯很少了,有时要到很深的山里才找得到。”

我想到从前物质匮乏的时候,我们也常到山上去掘野生的红薯,以前在乡下,红薯是粗贱的食物,没想到现在竟是城市里的珍品了。

买了一个红薯,足足有五斤半重,老人笑着说:“这红薯长到这样大要三四年时间呢!”老人哪里知道,我买红薯是在买一些失去的回忆。

提着红薯回家的路上,看到许多人排队在一个摊子前等候,好奇地走上前去,才知道他们是在排队买“番薯糕”。

番薯糕是把番薯煮熟了,捣烂成泥,拌一些盐巴,捏成一团,放在锅子上煎成两面金黄,内部松软,是我童年常吃的食物,没想到台北最热闹的市集,竟有人卖,还要排队购买。

我童年的时候非常贫困,几乎每天都要吃番薯,母亲怕我们吃腻,把普通的番薯变来变去,有几样番薯食品至今仍然令我印象深刻,一个就是“番薯糕”,看母亲把一块块热腾腾的、金黄色的番薯糕放在陶盘上端出来,至今仍然使我怀念不已。

另一种是番薯饼,母亲把番薯弄成签,裹上面粉与鸡蛋调成的泥,放在油锅中炸,也是炸到通体金黄时捞上来。我们常在午后吃这道点心,孩子们围着大灶等候,一捞上来,边吃边吹气,还常烫了舌头,母亲总是笑骂:“夭鬼!”

还有一种是在消夜时吃的,是把番薯切成丁,煮甜汤,有时放红豆,有时放凤梨,有时放点龙眼干,夏夜时,我们总在庭前晒谷场围着大人说故事,每人手里一碗番薯汤。

那样的时代,想起来虽然辛酸,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我父亲生前谈到那段时间的物质生活,常用一句话形容:“一粒田螺煮九碗公汤!”

今天随人排队买一块十元的番薯糕,特别使我感念为了让我们喜欢吃番薯,母亲用了多少苦心。

卖番薯糕的人是一位少妇,说她来自宜兰乡下,先生在台北谋生,为了贴补家用,想出来做点小生意,不知道要卖什么,突然想起小时候常吃的番薯糕,在糕里多调了鸡蛋和奶油,就在市场里卖起来了。她每天只卖两小时,天天供不应求。

我想,来买番薯糕的人当然有好奇的,大部分基于怀念,吃的时候,整个童年都会从乱哄哄的市场,寂静深刻地浮现出来吧!

“番薯糕”的隔壁是一位提着大水桶卖野姜花的老妇,她站的位置刚好,使野姜花的香正好与番薯糕的香交织成一张网,我则陷入那美好的网中,看到童年乡野中野姜花那纯净的秋天!

这使我想起不久前,朋友请我到福华饭店去吃台菜,饭后叫了两个甜点,一个是芋仔饼,一个是炸香蕉,都是我童年常吃的食物。当年吃这些东西是由于芋头或香蕉生产过剩,根本卖不出去,母亲想法子让我们多消耗一些,免得暴殄天物。

没想到这两样食物现在成为五星级大饭店里的招牌甜点,价钱还颇不便宜,吃炸香蕉的人大概不会想到,一盘炸香蕉的价钱在乡下可以买到半车香蕉吧!

时代真是变了,时代的改变,使我们检证出许多事物的珍贵或卑贱、美好或丑陋,只是心的觉受而已,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面目,心如果不流转,事物的流转并不会使我们失去生命价值的思考;而心如果浮动,时代一变,价值观就变了。

克勤圆悟禅师去拜见真觉禅师时,真觉禅师正在生大病,膀子上生疮,疮烂了,血水一直流下来,圆悟去见他,他指着膀上流下的脓血说:“此曹溪一滴法乳。”

圆悟大疑,因为在他的心中认定,得道的人应该是平安无事、欢喜自在,为什么这个师父不但没有平安,反而指说脓血是祖师的法乳呢?于是说:“师父,佛法是这样的吗?”真觉一句话也不说,圆悟只好离开。

后来,圆悟参访了许多当代的大修行者,虽然每个师父都说他是大根利器,他自己知道并没有开悟。最后拜在五祖法演的门下,把平生所学的都拿来请教五祖,五祖都不给他印可,他愤愤不平,背弃了五祖。(P3-6)

目录

自序

 “菩提十书”新序

卷一 波罗蜜

 来自心海的消息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欢乐悲歌

 太阳雨

 宁静海

 拒绝融化的冰

 越来越亮的双眼

 流金岁月

 我与我自己的影子

 风从哪里来?

 时空寄情

 半梦半醒之间

 最真的梦

 梦醒时分

 跟着感觉走

 人间山水

 惜别的海岸

 往事只能回味

卷二 曼陀罗

 一朝万古,风月长空

 思想的天鹅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大音希声

 春夏秋冬

 出山与入山

 法门无量

 纯一无杂

 末法时代

 璎珞粥

 关于颜色

 一饷安乐

 与鬼捉迷藏

 天心月圆

 弘一遗事

 孔雀王朝无忧王

 时间道场

 数字菩提

序言

1

在香港的中国百货公司买了一个石湾陶器,我从前旅行时总是反对购买那些沉重易碎的物品,这一次忍不住还是买了,因为那陶器是一个赤身罗汉骑在一匹向前疾驰的犀牛上,气势雄浑,非常生动,很能象征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境。

百货公司里有专门为陶瓷玻璃包装的房间,负责包装的是一位讲标准北京话的中年妇人。她从满地满墙的纸箱中找来一个,体积大约有我的石湾陶器的四倍大。

接着她熟练地把破报纸和碎纸屑垫在箱底,陶器放中间,四周都塞满碎纸,最后把几张报纸揉成团状,塞好,满意地说:

“好了,没问题了,就是从三楼丢下去也不会破了。”

我的石湾陶器本来有两尺长、一尺高、半尺宽,现在成为一个庞然的箱子了。好不容易提回旅馆,我立刻觉得烦恼,这样大的箱子要如何提回台北呢?它的体积早就超过手提的规定了,如果用空运,破的概率太大,还是不要冒险才好,一个再好的陶瓷,摔破就一文不值了。

后来,我做了一个决定,决定仍然用手提,舍弃纸箱、碎纸和破报纸,找来一个手提袋提着,从旅馆到飞机场一路无事。但是上飞机没走几步,一个踉跄,手提袋撞到身旁的椅子,只听到清脆的一声,我的心震了一下:完了!

惊魂甫定地坐在自己的机位上,把陶器拿出来检视,果然,犀牛的右前脚断裂,头上的角则完全断了。

我心里非常非常的后悔,后悔没有信任包装的妇人的话,更后悔把纸箱丢弃。这时,我心里浮起一个声音说:“对一个珍贵的陶器,包装它的破报纸和碎纸屑是与它相同珍贵的!”

确实,我们不能只想保有珍贵的陶器而忽视那些看来无用,却能保护陶器的东西。

2

生命的历程也是如此,在珍贵的事物周围总是包着很多看似没有意义、随手可以舍弃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价值,因为没有了它们,我们的成长就不完整,就无法把珍贵的东两从少年带到中年,成为有智慧的人。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人生里的负面因素,没有负面因素的人生,就得不到教训、启发、锻炼.乃至于成长了。

对于一朵美丽的花,它脚下平凡的泥土是一样珍贵的。

对于一道绚烂的彩虹,它前面的乌云与暴雨是一样有意义的。

对于一场精彩的电影,它周围的黑暗与它是同等价值的。

这样的生命态度,在佛经中叫作“火中生莲”,就是在烈火的燃烧中,开出一朵清净的莲花。因此,没有泥土就没有花、没有乌云就没有彩虹、没有黑暗就没有电影,没有在红尘中翻滚,就没有觉悟的人生。

痛苦,是伟大的开始!

3

一个人在走向完美与理想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生命的许多闲境,这些困境,在被红尘所染者的眼中,是烦恼;在寻求超越者的观点,却是菩提!有很多事,放开一点、包容一点、转一个弯,就可能完全不同了。

有一个关于禅者的笑话说:

两个有炯瘾的人,一起去向一位素以严苛m名的禅师学习打坐。当他们打坐的时候,由于摄心,炯瘾就被抑制了,可是每坐完一炷香,问题就来了。

那一段休息时间被称为“静心”,可以在花园散步,并讨论打坐的心得。每到静心时间,甲乙两人便忍不住想抽烟,于是在花园互相交流抽炯的心得,愈谈愈想抽。

……

人类的英雄普罗米修斯被捆绑在高加索山巅,但是他永远不屈服,他也不后悔盗火给人类,甚至誓言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他都不会屈服于暴力、痛苦和恐吓。由于他的悲悯、智慧、勇敢,普罗米修斯成为人类的象征,使他所铸造的人类在许多品质上犹胜于诸神。

我喜欢他的一首诗,长夜中渎起来热血为之沸腾:

没有力量能强迫我求饶,

让宙斯放出他燃炽的电光吧!

用白的雪瓣,

雷和地震,

使这动摇的世界混乱吧!

这一切的痛苦,

均不能改变我的意志!

宙斯的权力虽然高过诸神权力的总和,是雨、乌云、可怕雷电的召集者,然而,我们如果怀抱着永不熄灭的希望的火种,雨、乌云、雷电也不能动摇我们的意志呀!

6

《红尘菩提》所要表现的就是“希望”,是在动摇混乱的世界中不失去自我的一种心情。

以观音菩萨来说,红尘是“观世音”的道场,在各种世间音声里寻求救苦;菩提是“观自存”的历程,走向十方圆明的心灵世界。以此作为我们苦难生命的典型,是我们通向智慧与悲怀唯一的道路,红尘虽暗,让我们擎着菩提的火炬前进吧!

这本书有许多篇章是通俗歌曲的歌名,我给予它新的意义,即在表明,纵是最浅俗如梦幻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得到觉悟的启发。 谨以此书献给在苦恼中浮沉的一切众生,祈愿:

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

现眷成安乐,先亡获超升;

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

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林清玄

一九九〇年五月

于台北永吉路客寓

内容推荐

林清玄著的《红尘菩提/菩提系列散文》收录作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来自心海的消息》《春夏秋冬》《太阳雨》《欢乐悲歌》等四十余篇。

红尘中的修行,就是情感的修行,转识成智,转情成慧。红尘是永远不可能澄清的,有菩提的人却可以用澄澈的心来对待,“希望”,是动摇混乱的世界中不失去自我的一种心情。

编辑推荐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林清玄著的《红尘菩提/菩提系列散文》是作者散文集大成者、创作生涯最重要作品,是台湾“四十年来畅销有影响力的书”。加印超过1000次,大陆独家完整授权。获星云大师、南怀瑾、余秋雨、张德芬、于丹……力荐!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