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前期中央和地方权力聚散研究(1912-1928)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张敏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内容推荐

张敏著的这本《民国前期中央和地方权力聚散研究(1912-1928)》以集权与分权的变奏为主,辅助运用国家建构理论分析央地权力聚散,内容上主要作如下安排:第一章主要研究了民初央地权力聚散的语境。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民初央地权力聚散的初现,该时期凸显权力分散模式。第三章集中探讨袁氏当国时期的央地权力聚散,该时期凸显权力聚集模式。第四章主要研究军人干政时期的央地权力聚散,该时期凸显权力分散,均权制的提出是克服权力分散的一种新方案。第五章分析了孙中山央地权力聚散的新思路,即威权政党统摄下的均权制。第六章是结束语,第一节首先从反面回应清末新政、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政府的中央集权举措,武人干政时期的央地权力安排的举措,分析其失败缘由,探究央地权力聚散的影响因素和困境;然后从正面回应孙中山对央地权力聚散的新思路,分析央地权力聚散困境的克服路径。第二节是对未来央地权力关系发展的思考,由政党国家走向宪制国家,使央地权力法治化是央地权力聚散演进的走向,立宪政治下应构建央地权力聚散演进的均衡系统。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安排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拟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初央地权力聚散的语境

 第一节 权力聚散与现代国家建构:西方经验

一、权力聚散理论的阐释

二、现代国家建构语境下的权力聚散

 第二节 央地权力配置之本土资源

一、历史经验:过度集权和过度分权均不可取

二、传统资源:央地权力关系呈现为权力聚集趋势

 第三节 中西会通:民初央地权力配置之定择

一、转型期的国家建构

二、“例外状态”下的央地权力关系

三、兼顾传统与现代:央地权力聚散的合理配置

四、近代以来央地权力聚散的图解

第二章 清末民初的央地权力聚散

 第一节 清末新政时期权力聚集的努力

一、晚清时局:地方势力增强,国家权力分离

二、清末新政:中央集权的新尝试

 第二节 临时政府时期权力分散的状况

一、弱中央强地方局面下的权力分散

二、权力分散的宪法表达

三、小结

第三章 袁世凯政府时期国家权力向中央聚集

 第一节 央地权力配置的论争及其制宪影响

一、中央集权的理论主张及其制宪影响

二、地方分权的理论主张及其宪草表达

三、有限度的分权:集权与分权之间的调和论

四、央地权力配置论争的评述与思考

 第二节 中央权力聚集的实证分析之一:省制

一、央地权力关系的争辩:省制论争

二、央地权力配置的省制改革:调整央地权力关系的突破口

三、省制改革的成效:地方制度法定化的初次尝试

四、小结

 第三节 中央权力聚集的实证分析之二:财政

一、袁世凯政府时期的财政危局及其成因

二、袁世凯政府时期的财政集权实践及其成效

三、袁世凯政府时期中央财政集权的失败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四节 中央权力聚集的实证分析之三:军政

一、袁世凯政府时期的军政危局及其原因

二、袁世凯政府时期的军政集权实践及其成效

三、袁世凯政府时期中央军事集权的失败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四章 军人干政时期中央集权的崩溃

 第一节 军人干政时期央地权力聚散概览

一、军人干政与央地权力聚散

二、权力碎片化与央地权力关系失序

 第二节 央地权力的宪法配置: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的规范分析

一、宪法关于央地权力配置的基本规定

二、宪法关于央地权力配置的具体分析

 第三节 央地权力配置表达与实践之悖离

一、悖离之表现:权力分散的联省自治运动和省宪

二、悖离之法律制度根源:立宪政治的乏力

三、悖离之政治制度根源:军绅政权的宿命

四、小结

第五章 央地权力的平衡模式:威权政党统摄下的均权制

 第一节 孙中山关于央地权力聚散的基本构想

一、“建单一国,行集权制”:单一制下的均权思想

二、“各省联合,互谋自治”:直接民主上的县自治

三、均权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目标

 第二节 均权制在制度上的确立

一、《建国大纲》对均权制的确立

二、均权制的评述与思考

 第三节 现代国家建构新思路下的央地权力聚散

一、“以党建国”:现代国家建构的新思路

二、转型期政党政治对权力聚集的有效性

 第四节 余论

一、民国后期均权制实施的具体化

二、政党集权完成了国家建构任务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民初的非契约性发展导致央地权力聚散循环

一、传统集权模式与西方分权模式在转型期国家建设中乏力

二、央地权力配置的困境:权力聚散循环

 第二节 央地权力平衡模式在逻辑与事实上相悖

一、兼顾传统与现代:平衡论在逻辑上的合理性

二、忽略大众参与:平衡论在事实上的困境

 第三节 对央地权力合理配置的构想

一、从注重权力支配到法治均衡

二、从注重静态规范到文本与实践相结合的动态平衡

三、从权威与民主的单方偏好到权威与民主相结合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