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十个人的上海前夜/上海往事三部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唯铭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唯铭著的《十个人的上海前夜/上海往事三部曲》作为作者“上海往事三部曲”的最后一本,以十个与上海近代历史密切相关的人物:巴夏礼、麦华陀、王韬、荣闳、叶澄衷、朱葆三、李提摩太、雷士德、李平书和陈其美,对清末至20世纪初年,上海的历史截面作一个描述,以将人物命运与历史事件相结合的方式,还原上海往事和历史中的真实,对1840年到1920年代这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上海从封闭到开埠、从租借到光复的历史进程,藉此理解上海的城市精神和曾经的锦绣荣华。

内容推荐

这里有1840年以来的上海历史,云波诡谲,惊心动魄,气象万千。这里是长江三角洲的顶端,是徐家汇,是外滩,是洋泾浜,是南京西路,是静安寺……是老上海,也是新上海。

这里是巴夏礼、麦华陀、李提摩太和雷士德等外国人在近代中国史上书写下别样一笔的地方:

这里更是王韬、容闳、叶澄衷、朱葆三、李平书和陈其美这样的中华儿女挥洒热血的土地。

是城造就了人?还是人造就了城?

岁月空茫,江河无言,且看历史的轮盘从“前夜”转向黎明。

本书为王唯铭著的《十个人的上海前夜/上海往事三部曲》。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节

1902年,1月里的最后一个冬夜。

中国理论上不是,但实际已有数十年历史的一号人物,慈禧太后,正坐在她那张花团锦簇并宽大得如同半个中国的大床上,双眼微闭,因无法人眠而显得心事重重。

慈禧太后是在1月8日那天,回到她日思夜想的北京。

最后的行程让慈禧太后印象深刻:先在保定坐上她曾经很固执地认为是“奇技淫巧”的火车,一阵疾驰之后,火车抵达马家堡车站。继而,她坐上了皇舆,光绪也是,率领着西逃的皇家车队,由永定门而至正阳门,浩浩荡荡,显赫无比,最后,踏入了阔别许久的皇家宫殿,真正意义上的慈禧家园。

历史没有清晰地记下这个细节:那时那刻,目睹宫里似曾相识的诸般景象,慈禧太后的眼眶中是否有点泪光晶莹?

随后,时间的魔盘转到了1月的最后一夜,冬夜。

经历了将近一年半的折腾,坐在宫廷大床上的慈禧太后惊魂甫定,然而,在这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当儿,她的内心始终感觉到一种深深的不安,黑夜里,透过皇宫窗户,她瞥见了北京1月冬夜的深黑色天空,瞥见那轮仿佛挂在紫禁城飞檐上的冷冷月亮,亦仿佛听见从远处传来的不知是寒鸦还是野猫哭泣般的低号,她恍惚,她迷离,眼前是否又飞掠过从德胜门里向外夺路而去的那番狼狈情景?心思渺茫地走了很远很远……

一年半前,具体说来,是1900年8月15日早晨,当“蛮夷”攻占了北京的朝阳门,将向慈禧太后居住的后宫杀将而来时,当清帝国曾经寄大希望于此的神机营官兵都作鸟兽散地四方溃去,慈禧太后再也顾不上“九五至尊”的那番威仪,在心腹李莲英帮助下,心急慌忙地套上件蓝布衫,匆匆忙忙地梳了个汉家发髻,乔装成帝国土地上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农妇,踉踉跄跄,胆战心惊,逃向北京城外。不过,即使在那样不堪的境地下,慈禧太后依然没有忘记拽上光绪,她严令光绪一步不离左右,不只是全因了恨,当然更不是因为爱。

逃亡路上,慈禧太后没有忘记弃城而去的皇家必须给普天下臣民一个交代,于是,借光绪之名,发表了《罪己诏》,称此行只是“暂行巡视太原”,诏书里还充满了中国历史上最高统治者经常会表现的那份假惺惺。那光绪,十分可怜地再次成为太后手中的牵线木偶。

慈禧太后很清楚地记得,当逃亡车队翻越雁门关时,自己的心情蓦然地好转起来,这让她放松地对一脸苦相的光绪说道,“此次出京,得观世界,亦颇乐也”。

贵为天子的光绪可乐不起来,但面对已经放松自如的慈禧太后,魂不守舍的他,脸上除了堆积起唯唯诺诺,还能有什么其他表情呢?

慈禧太后或许记不周全,但历史却将他们这一路逃去的时间与站点记得分明。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庚申,在贯市,壬戌,次怀来。甲子,次沙城堡。丁丑,次鸡鸣驿。丙寅,次宣化。其间过宛平,昌平等处。

八月庚午朔,次左卫。辛未,次怀安。壬申,次天镇。癸酉,次阳高。甲戌,次聚乐镇。乙亥,次大同。乙卯,次怀仁。辛巳,次广武镇。壬午,次阳明堡。癸未,次原平镇。甲申,次沂州。丙戌,次太原。

P2-3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3: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