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禅是什么呢?据青原禅师说,禅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心不是分别意识的心,而是指我们心灵深处的那颗“真心”。这颗真心超越一切有形存在,又呈现于宇宙万有之中。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谈禅》
5
禅,有时说尽了千经万论,禅的边还没有摸到;有时只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却彻骨彻髓地认识自家本来面目。
——《星云禅话·途中珍重》
6
禅,非妄想,是一种用心探究的功夫,重在精神的统一、意志的集中,非呆坐、非空坐,是要用心用力,精进不已。
——《对禅堂禅学僧开示》
7
禅是健康之道,禅的功用可以开阔心胸、坚定毅力、启发智慧、调和精神、净化陋习、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炼心志、理解提起、记忆清晰,尤其禅能令我们认识自己,所谓明心见性,悟道归源也。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8
禅是人间共有的宝藏,禅是人间佛教的根本。禅不是从知识上去理解,无法以知见了达,它必须从生活中去修行、体验,它是从矛盾中可以统一,从差别中可以交流。
——《六祖坛经讲话·般若品》
9
禅是光明,可以照耀自己;禅是般若,可以光大自己。禅是一个朋友,在禅的里面,天下都是有缘人,一切诸佛菩萨、大地众生,都是我们的眷属。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10
禅,是一种教育,最能改变人的气质;禅是找到我们自己、证悟到我们自己本来面目最好的方法。人间的禅者,悟道不冀望别人,能找到自己,当下即是。
——《开示》
11
禅,是一种艺术的生活;禅,更是一种圆融的生命,自然天成的本来面目。如此美妙的禅,不只属于寺院所有,也不仅仅是出家人所独享,应该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生活里,都需要禅的智慧、自在、率性与逍遥。
——《星云禅话·序》
12
禅,是一种奉献,是一种喜舍,是扩大自己,悲悯众生。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13
禅是平常心。有了一颗平常心,有所得时,就不会过分贪求;无所得时,也不会过分烦恼。有了荣耀,看成是大家的成就;受到毁谤,反而觉得受到了教益。能以平常心处世,人生何处不春风?
——《星云法语·平常心》
14
禅是不离开人问的,禅是帮助我们在人间获得解脱的不二法门。
——《星云大师讲演集·什么是禅》
15
禅,是悟的,不是学的。知识可以学,禅无法学。禅,也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完全“以己心去接师心”。莫以为自古禅僧举止怪异、言谈奇特,其实,怪异中有真实,奇特中有常理。若非禅僧,只要一开口,行家面前就知有没有。禅悟不是装的,禅悟是从自然中流露的。
——《星云禅话·寻羚羊》
16
禅是很单纯的东西,单纯到无言、无念、无门、无心。不需透过语言沟通,而是要“心心相印”的。
——《开示》
17
禅是明心见性,是直下承担自己的家业,将本来属于自己的家业发扬起来,不再做“怀珠的乞丐”“长者的穷子”。
——《开示》
18
禅,是幽默,是大自然,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星云日记》
19
禅,是个神妙的东西,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随时随处充满着生命力。禅能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小为大,转苦为乐,正可以扭转现代人生活的萎靡。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谈禅》
20
禅,是人生的润滑剂,透过游言戏行,能使生活现出一片幽默的风光。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21
禅,是从琐碎的事事物物中,以整个身心去参透宇宙的无限奥妙,是化伟大于平凡、化高深于平淡的修持。
——《人间佛教系列·宗教与体验·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方法》
22 禅,是包容一切的。禅不是隐居深山老和尚的专利,禅是儒、释、道三教九流社会大众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
23
禅,是一种欢喜自在。即便菜根豆芽,都是香的;山林树下、木板地席,也都能睡得安然自在。同样是吃饭睡觉,有禅没有禅,味道就是不一样。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
24
禅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一种超越人生思想的境界。禅不是哲学、辩论,禅也不是一种思维、探讨。禅是透过悟道,对宇宙人生有另外的一种看法,另外的一种安排。
——《人间万事·禅心》
25
禅是无你、无我、无圣、无凡,更没有贵贱的差别。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26
禅,虽是每一个人(所有众生)的心,但是,禅是如来首先发现,继而历代祖师相继发扬。虽然“千年暗室,一灯即明”,但凡夫众生至今还在找寻自己心中的灯光。
——《普门学报·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
P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