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秦汉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吕思勉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以上所言始皇之政,皆有大一统之规模,亦不能谓其不切于时务,论者举而笑之,皆史公所谓耳食者流也。见《六国表》。始皇之误,则在其任法为治。《史记》言:“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白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命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之不赦。”案阴阳家之学,实谓治法当随世变而更,非徒斤斤于服饰械器之末。见《先秦史》第十五章第五节。吕不韦作《春秋》,著十二纪,其学盖久行于秦。一统之后,考学术以定治法,宜也。然果能深观世变,则必知法随时变之义,一统之治,与列国分立不同,正当改弦易辙。始皇即不及此,当时道术之士,岂有不知此义者?博士七十人,必有能言之者矣。而竟生心害政,终致灭亡,则其资刻深而士遂莫敢正言为之也。善夫贾生之言之也,曰:“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rCj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此所以安失职之贵族,当时此等人固乱阶也。秦并天下之后,若众建小侯。而又辅之以汉关内侯之法,一再传后,天下既安,乃徐图尽废之而行郡县,秦末之乱,或不至若是其易。当时揭竿首起者,虽萌隶之徒,继之而起者,实多六国豪族,刘敬所谓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者也。政治不能纯论是非,有时利害即是非。盖是非虽为究竟义,然所以底于是而去其非者,其途恒不得不迂曲也。废封建,行郡县,事最明白无疑,然犹不宜行之大骤如此。此以见天下事之必以渐进,而躁急者之不足以语于治也。虚囹圄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内,皆罐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严安亦曰:“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皇帝。一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虞,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乡使秦缓刑罚,薄赋敛,省徭役;贵仁义,贱权利;上笃厚,下佞巧;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汉书》本传。盖虽有良法美意,必众不思乱而后可行,而秦初苟能改弦更张,又确可使众不思乱,故始皇之因循旧法,实为召乱速亡之原。汉人之言,率多如此。当时去秦近,其言自有所见,未可以为老生常谈而笑之也。

既以专制为治,乃欲一天下之心思。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Lll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白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说。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句。《李斯传》作“今陛下并黑白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似以尊字断句者,乃妄人改窜。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

P6-P7

书评(媒体评论)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吕思勉是一位通贯的断代史家。

——严耕望

吕思勉先生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

——谭其骧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秦代事迹

 第一节 始皇治法

 第二节 始皇拓土

 第三节 秦之失政

 第四节 二世之立

第三章 秦汉兴亡

 第一节 陈涉首事

 第二节 刘项亡秦

 第三节 诸侯相王

 第四节 楚汉兴亡

第四章 汉初事迹

 第一节 高祖初政

 第二节 高祖翦除功臣

 第三节 高祖和匈奴

 第四节 汉初功臣外戚相诛

 第五节 汉初休养生息之治

 第六节 封建制度变迁

第五章 汉中叶事迹

 第一节 汉代社会情形

 第二节 儒术之兴

 第三节 武帝事四夷一

 第四节 武帝事四夷二

 第五节 武帝事四夷三

 第六节 武帝事四夷四

 第七节 武帝事四夷五

 第八节 论武帝用兵得失

 第九节 武帝求神仙

 第十节 武帝刻剥之政

 第十一节 巫蛊之祸

 第十二节 昭宣时政治情形

 第十三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一

 第十四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二

 第十五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三

 第十六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四

第六章 汉末事迹

 第一节 元帝宽弛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三节 哀帝纵恣

第七章 新室始末

 第一节 新莽得政

 第二节 新室政治上

 第三节 新室政治下

 第四节 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 新莽败亡

第八章 后汉之兴

 第一节 更始刘盆子之败

 第二节 光武定河北自立

 第三节 光武平关中

 第四节 光武平群雄上

 第五节 光武平群雄下

第九章 后汉盛世

 第一节 光武明章之治

 第二节 匈奴分裂降附

 第三节 后汉定西域

 第四节 汉与西南洋交通

 第五节 后汉平西羌

 第六节 后汉开拓西南

 第七节 后汉时东北诸族

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

 第二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下

 第三节 后汉羌乱

 第四节 党锢之祸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六节 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节 后汉中叶后内乱

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

 第一节 何进之败

 第二节 董卓之乱

 第三节 李催郭汜之乱

 第四节 东诸侯相攻

 第五节 曹操平定北方上

 第六节 曹操平定北方下

 第七节 孙氏据江东

 第八节 赤壁之战

 第九节 刘备入蜀

 第十节 曹操平关陇汉中

 第十一节 刘备取汉中

 第十二节 孙权取荆州

第十二章 三国始末

 第一节 三国分立

 第二节 三国初年和战

 第三节 诸葛亮伐魏

 第四节 魏氏衰乱

 第五节 魏平辽东

 第六节 司马氏专魏政

 第七节 蜀魏之亡

 第八节 孙吴盛衰

 第九节 孙吴之亡

 第十节 三国时四裔情形

第十三章 秦汉时社会组织

 第一节 婚制

 第二节 族制

 第三节 户口增减

 第四节 人民移徙

 第五节 各地方风气

第十四章 秦汉时社会等级

 第一节 豪强

 第二节 奴客门生部曲

 第三节 游侠

 第四节 秦汉时君臣之义

 第五节 士大夫风气变迁

第十五章 秦汉时人民生计情形

 第一节 秦汉人訾产蠡测

 第二节 秦汉时豪富人

 第三节 秦汉时地权不均情形

 第四节 汉世禁奢之政

 第五节 汉世官私振贷

第十六章  秦汉时实业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业

 第三节 商业

 第四节 钱币

第十七章  秦汉时人民生活

 第一节 饮食

 第二节 仓储漕运籴粜

 第三节 衣服

 第四节 宫室

 第五节 葬埋

 第六节 交通

第十八章  秦汉政治制度

 第一节 政体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

 第四节 选举

 第五节 赋税

 第六节 兵制

 第七节 刑法

第十九章 秦汉学术

 第一节 学校

 第二节 文字

 第三节 儒家之学

 第四节 百家之学

 第五节 史学

 第六节 文学美术

 第七节 自然科学

 第八节 经籍

第二十章 秦汉宗教

 第一节 祠祭之礼

 第二节 诸家方术

 第三节 五德终始之说

 第四节 图谶

 第五节 神仙家

 第六节 道教之原

 第七节 佛教东来

内容推荐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的第二部著作,1947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83年经杨宽、吕翼仁诸先生校订,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吕思勉史学论著”之一出版。

本次出版的《秦汉史》,我们以开明书店的初版本为底本重新校对。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原书直排繁体改为横排简体,将原书的双行夹注改为单行楷体夹注;其他除了比较明显的讹误和不规范用法有所改动外,均未改动。原书中的作者札录,是作者为研究所做的摘录,文字非常简略,且都标有相应的页码,现以页下注附于正文之中,供读者参考。

编辑推荐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下部分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全书采用简体横排、双行夹注,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8: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