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1)(精)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作者 马未都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皇家珍宝景泰蓝

中国的艺术品,绝大部分是官民共享的,比如瓷器,有官窑,就有民窑;比如玉器,有宫廷制作的,也有民间制作的。只有一件器物,它在数百年间几乎没有走出过宫廷,清末之前更是很难在民间发现它的影子,这就是皇家宝库中最为神秘的珍品——景泰蓝。

景泰蓝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学名,叫“铜胎掐丝珐琅”。我们今天的读者了解的古代知识比我年轻的时候要多很多,那时不是专业人士不知道这么严谨的学名。我们知道,“景泰”是明代的一个年号,但“景泰蓝”这个通俗易懂、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实际上在明代并没有人叫,到了清代后期才开始有人叫。我们为什么记住它的俗名了呢?因为它便于记忆,是一种文化上的便利。对于民间来说,记忆是很重要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感冒了要买感冒通、感冒灵,这些名字都非常容易记住;如果你说那个药名是什么碱、什么酸、什么钾,你就晕了,到药店你也就念不出来。因此在文化的传承中,越通俗、越艳俗,就越容易流行。

那么为什么清代的人会用一个明代的年号来给这个器物命名呢?因为明代景泰皇帝酷爱这种艺术品。我们知道,古代中国是一个封建集权的国家,一个皇帝喜欢什么东西,它立刻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或推广,或独享,景泰蓝就是他独享的,没有流散到民间。直到鸦片战争以后,大量的景泰蓝才从宫中散出,一部分流散到民间,相当一部分到了国外。所以到了民国初年,反而有一些民族资本开始制作新型的景泰蓝。

这件清乾隆时期的景泰蓝,它从制作到流出海外,再回到中国,已经有200多年的时间了。这件东西有一个1933年的准确的交易记录,在英国以60英镑成交。60英镑是什么概念?当时如果用这笔钱买鸡蛋的话,大约能买4 000个。60英镑,价钱并不高,我曾经亲眼看过这个购物发票,我也很震惊——70多年的时间,这个东西涨了2 000倍!现在它的国际价格已经是12万英镑左右了。过去欧洲人会狭隘地认为,景泰蓝是特别代表中国的一种艺术品。他们没见过这么华丽的东西,这么漂亮,上面有各种颜色的珐琅——珐琅是从欧洲传过来的,所以欧洲人很容易接受它,大量的鎏金也是欧洲人喜欢的,所以这类东西100年前在欧美是非常受欢迎的。

景泰蓝今天的地位没有过去的高,因为我们把景泰蓝做得非常普及了。现在单位发个奖、朋友之间送个礼,随便买个景泰蓝就送了。电视上还教过怎么做景泰蓝,所以有一阵子,北京郊区很多农村都在制作景泰蓝,最后便宜到10块钱一个。这就是我们过去不注重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一个实例。小学课本里也有叶圣陶老先生写的文章《景泰蓝的制作》。我上小学的时候没有这篇课文,我是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的。有一件事对我来说是非常巧合的,就是这篇文章的诞生跟我出生是同一天,叶老是在1955年3月22日写的这篇文章,然后我就跟着景泰蓝一块诞生了。

我在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叶老有过几次接触,他对我来说是前辈的前辈了,是中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按理说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是没有机会跟叶老交往的,但是我认识叶老的孙子,他孙子也比我大。我去他们家玩就见过叶老,他最喜欢写的一副对联在他们家常年挂着,叫“观钓颇逾垂钓趣,种花何问看花谁”。叶老的这副对联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观钓颇逾垂钓趣”,就是我看你钓鱼,超过了你钓鱼自身的乐趣,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一定要参与此事,但是看你钓鱼这个过程我就已经非常高兴了,这是他人生的一个理念;下联“种花何问看花谁”,就是说我做事情就精心地、一步一步去做,先不问结果,不问谁最终看这朵花,这是他人生态度的另一个层面。我年轻的时候不是很懂,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连字都认不全,觉得都是篆书,还要去问,慢慢理解了以后,这副对联我就记了一生。

景泰蓝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种工艺品,它并不是我们发明的,但是我们中国人将其发扬光大了。一直到今天,全世界都认为这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我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我们每一个人能够了解这门艺术,并把这门艺术很好地发扬下去。

P205-207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瓷器篇

 晕染江山花鸟瓶

 瓶里乾坤话葫芦

 嬗变之美观金鱼

 对酒当歌话梅瓶

 不爱红妆爱素妆

 五彩缤纷尽雅俗

 淡粉软彩映太平

 市井风情说瓷枕

第二章 家具篇

 一物两用万历柜

 离席高就坐上宾

 官位权势说交椅

 唯形为尚多宝格

 案头拾珍文房品

 人间百态百宝嵌

第三章 玉器和漆器篇

 君子比德高古玉

 安居乐业农耕玉

 春搜秋狝游牧玉

 千年不朽话漆器

 捉刀代笔现漆器

第四章 杂项篇

 空谷香韵话茶道

 品茗论茶说明清

 皇家珍宝景泰蓝

 洗尽铅华仍何郎

 淡妆浓抹两相宜

 重阳喜话福禄寿

 内有洞天鼻烟壶

序言

此套书已出版八册,曾写过两序。事隔几年重读旧序,仍觉得话说得份量已足,再说都是赘言。新瓶旧酒,越久越醇;赏的是瓶,品的是酒。对于读者,饮之通泰为上上;对于作者,观之欢愉则为中上,均为人生之快事也。

人生快事自古多样。明末清初有个文学批评家叫金圣叹,名字是他自己改的,听着古怪,含义很深。他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都有过批评,尤其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评点详尽且细致入微,眼光独特犀利,同时代乃至后时代的学者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连顺治皇帝都说“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但金圣叹命运不济,因冤问斩,刑前畅饮,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由此可见痛快之事因人认知而不同。写作为先,饮酒为后,《醉文明》丛书基于此才有“醉”字。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沉淀厚重,享受容易解释难。几千年来,国人在此文化的滋润下,享受其果,忽略其因,而我们仅是解释其因、养护其果而已。因果之间相生相灭,亦可以看成因果互为,所以佛教说:无为无因果。

这书不是写出来的,是说出来的,故自由随意。说出来的书比写出来的书多一分自由,少一分拘谨。想想四大名著,前三部《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都是说出来再落成文字的。三部巨著流传甚广,缘于初始的自由,提炼的随意。自由与随意就成了书籍的某一种状态,于是就有了这部《醉文明》。

看书、读书、说书、著书乃古之四事,此四事于观者介于看读之间,于作者介于说著之间,其中差距微妙,感受奇特。看书之看为阅,读书之读为学;说书之说为泄,著书之著为垒;阅、学、泄、垒乃四种与书相关之状态,勾连你我,组成了这个纷杂的世界。

唯一值得赞叹的是,我们所处的世界积累了先人的文化遗存,我们仅是继承者,坐享其成,无法言谢。

是为序。

马未都

2016年11月19日凌晨

内容推荐

“醉文明”系列是马未都先生历时七年连续推出的收藏文化普及读本。《醉文明(收藏马未都1)(精)》涵盖了瓷器、家具、玉器、漆器、根雕等多个类别的文物,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近50种风格各异、极具收藏价值的宝物,生动讲述了这些百年历史的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让人深切体味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作者的讲述中,历史仿佛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及的细节和穿越时空的质感,让人畅快淋漓、意犹未尽。

编辑推荐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1)(精)》是马未都先生关于收藏文化的又一力作,全书分为四部分,涵盖了瓷器、家具、玉器、漆器、根雕等多个类别的文物,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100多件风格各异、极具收藏价值的宝物,生动讲述了这些百年历史的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让人深切体味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作者的讲述中,历史仿佛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及的细节和穿越时空的质感,让人畅快淋漓、大呼过瘾。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9: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