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楼困思启示录(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萧服闰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说,大观园中的众多人物,其社会地位、物质条件及性格特征有其与生俱来的偶然性:或位高权重、锦衣玉食,或寄人篱下、为人驱使,或聪明伶俐、仪态万方,或木讷敦实、为人琐屑;但是其人生际遇却大部分要归结于后天的修为。在这本《红楼困思启示录》中,萧服闰先生运用困思逻辑、悟性思维及理性思维等十分重要的理论,详细解析了《红楼梦》中若干代表人物的悲欢离合,认为他们中有的人的痛苦是由于没有获得解脱之大道,而极少数人能有所领悟,便摆脱了痛苦,获得了安乐,更有许多人,度过自己平凡的人生。

内容推荐

这本由萧服闰著的《红楼困思启示录》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为载体,通过这些人物的欲望、烦恼以及他们企图摆脱由欲望、烦恼所带来痛苦的各种方式来逐步展示作者所要揭示的困思逻辑。困思逻辑是作者提出的一套所谓解脱的理论与方法。作者在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综合儒道佛三家的精神本质以及域外文化相关的理论综合而成。

目录

“笨笨的”麝月

能本色,自风流——云姑娘赞

百里挑一宝丫头

是谁造的孽?——说贾环兼论探春

泥土芬芳——说刘姥姥

“我是极爱寻快乐的”——说贾母

贾政痛打贾宝玉的启示——爱与恨两种相反的情感可以并存相通

黛玉的抑郁症

病治得命也治得——从秦可卿之死说开去

宝玉之欲——兼论悟性思维

心凝形释——从妙玉的走火入魔谈到静功的做法

附录:用困思逻辑养心疗心——关于道与禅的思考

后记

试读章节

“笨笨的”麝月

麝月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还是单纯一点好。

当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进谗言,说晴雯坏话的时候,王夫人说:“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

麝月是否“笨笨”的,我们暂且不说。袭人呢?她说自己是“粗粗笨笨的”。她这个话,是在晴雯被王夫人撵走之后说的,恐怕不可全信。在宝玉挨打之后,且看她是如何向王夫人进言的。王夫人打发人叫宝玉房里的丫头去,问问宝玉这阵子疼的怎么样,袭人去了。王夫人问了情况后,拿出两瓶香露叫袭人带去宝玉吃。袭人正要走时,王夫人又叫住她,问起了宝玉挨打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贾环在贾政面前说了什么话,袭人就趁着王夫人的问话,说:“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我今儿在太太跟前大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说了半句马上又打住了。王夫人说:“你只管说。”袭人笑道:“太太别生气,我就说了。”她接着又说:“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王夫人一听此言,不由得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也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了才罢了。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说着,滚下泪来。袭人见王夫人这般悲戚,自己也不觉伤了心,陪着流泪,又进一步说:“二爷是太太养的,岂不心疼。便是我们做下人的人服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是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的,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今儿太太提起这话来,我还记挂着一件事,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王夫人听了这话内有因,连忙说道:“我的儿,你有话只管说。……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想头一样。你有什么只管说什么……”到此时,袭人才把她的主张直说出来:“以后竟还教二爷搬了园外来住就好了。”接下来,袭人又说了一大通的话,说是宝玉偏好在女孩子队里闹,弄得不好,坏了他一生的声名品行,不如这会子防避为是。王夫人听了越发感激袭人不尽,表示“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袭人向王夫人谈的是为什么和怎么样“保全”宝玉的问题。从道理上讲清,又从感情上拉近,欲言又止,引而不发,直到王夫人说:“你有什么只管说什么”时,她才把自己的建议提了出来,很得主子赏识,你说袭人真的“笨”吗7

果然,王夫人“不辜负”袭人,她特地让人给袭人送来了两碗菜,作为奖赏,又命凤姐将袭人的月银从一两增加到二两半。

王夫人说袭人“笨”,其实,袭人心中是自有打算的。宝玉上学之后,怡红院里清静了下来。此时的袭人忽又想到自己终身不是宝玉的正配,原是偏房。宝玉的为人,却还拿得住,只怕娶了一个利害的,自己便是尤二姐香菱的后身。素来看着贾母王夫人光景及凤姐儿往往露出话来,自然是黛玉无疑了。那黛玉就是个多心人。想到此际,脸红心热,拿着针不知戳到哪儿去了,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她的口气。到了潇湘馆,就与黛玉、紫鹃攀谈起来,当紫鹃提到香菱时,袭人接上去说:“你还提香菱呢,这才苦呢。撞着这位太岁奶奶,难为他怎么过!”把手伸着两个指头(指琏二奶奶凤姐)道:“说起来,比他还利害,连外头的脸面都不顾了。”黛玉接着说:“他也够受了,尤二姑娘怎么死了!”袭人说:“可不是,想来都是一个人,不过名分里头差些,何苦这样毒?外面名声也不好听。”你看,还早早的,袭人就在为做姨娘操心了。

P1-3

序言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两百年来,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红学热”则有增无减,可见曹雪芹先生硬是抓住了古今读者的心神,使人们在阅读中不仅获得了文学艺术的熏陶,而且获得了生活的诸多启迪。

鲁迅先生说:不同的读者阅读《红楼梦》有着各自不同的感受,“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在图书馆工作三十年,见过的《红楼梦》研究著作确实不少,有幸拜读萧服闰先生《红楼困思启示录》一书,其中关于《红楼梦》其实是超脱情魔、解脱痛楚、离苦得乐之书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我庆幸红学研究著作丛林中,又增添了一本很有分量、十分有益于读者的新著。

如果说,大观园中的众多人物,其社会地位、物质条件及性格特征有其与生俱来的偶然性:或位高权重、锦衣玉食,或寄人篱下、为人驱使,或聪明伶俐、仪态万方,或木讷敦实、为人琐屑;但是其人生际遇却大部分要归结于后天的修为。萧先生运用困思逻辑、悟性思维及理性思维等十分重要的理论,详细解析了《红楼梦》中若干代表人物的悲欢离合,认为他们中有的人的痛苦是由于没有获得解脱之大道,而极少数人能有所领悟,便摆脱了痛苦,获得了安乐,更有许多人,度过自己平凡的人生。如贾母的快乐开明、宝钗的开朗豁达、刘姥姥的泥土芬芳、麝月的笨笨可爱、史湘云的本色大量、宝玉的多情与最终超脱、贾政的爱恨交织、探春的自尊与抱负、黛玉的抑郁难解、贾环的黑心孬种、妙玉的走火入魔、秦可卿的性格决定命运,等等,都是颇具见地的。

萧先生认为:人类有三种思维:非理性思维原始而古老,理性思维为人们所习用,而求痛苦之解脱的悟性思维,与以上两种思维大不相同。悟性思维并非头脑中所固有,需在生老病死的人生苦海中发勇猛心、精进心,方可修得,这是天人合一的第三思维,是人自我拯救的法宝,极其珍贵!

萧先生在书中告诉读者:“‘眭格是能改善的,时运是能改变的,要有充分的信心。"“攻坚克难,夺取胜利,运用理性思维,是入世。遇绝境,不绝望,运用悟性思维,求得解脱,是出世。”人若既能入世,又能出世,具有这两套“本钱”,是比较理想的。

我们今天虽然生活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但精神的痛苦远未解脱,幸福的指数尚不尽如人意。各方高人、学者正在指点迷津,为人类的离苦得乐寻找终南捷径。我想:萧先生的大作正是这样一本有益众生之作,救人疗心之书。有道是,芸芸众生虽然免不了人世的痛苦,但有此解脱的药方,则痛苦也就不成其为真正的痛苦,抑或还可成为快乐的经历,所谓“烦恼即菩提”。

萧先生人生阅历十分丰富,而艰苦即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当其六十岁时,身体疾病爆发,危如累卵。他在痛苦之中研讨中外哲理,着手疗心,悟得大道,病亦随之而愈;如今七十有三,精神健旺,步履如飞。得道之人,进而以《红楼梦》人物为例,层层解说,开示于人,功莫大焉。

萧先生执教大学、中学语文数十年,学养深厚,文章优美,富有哲理。桃李芬芳,硕果累累。我为萧先生三十六年前所教高中班学生,收益颇多,终生难忘。但自知才疏学浅,虽有幸先读其文,惜未能得其要领,而先生命我作序,愧不敢当。然师命难违,恭敬之下,勉持拙笔,为此续貂之文,敬贺大著出版,兼祝先生仁者寿、达者寿。

雷树德

2015年2月于湖南图书馆

后记

走过来几十年的人生道路,不免有所感悟;遭遇到生活的难题,不免烦恼,逼着自己去寻找解脱之道。学用佛道是可以得解脱的,但若透彻理解佛道,又必须借助域外文化精华的滋养。拙著虽不佳,却是用心写成的,而不是用笔随便涂画的。即使有佛道指引,也经常是摸着石头过河。阿弥陀佛,终于过得河来,终于有了几篇不成样的文章。

人们总习惯于运用理性思维,无意识地出现非理性思维,有时也被迫运用悟性思维,但往往是不自觉的;只有佛门道家,才自觉地创造出悟性思维来。佛祖释迦牟尼苦修六年,在菩提树下得以开悟,就是一个不朽的典范。平常我们对悟性思维很陌生,要读这方面的经典与著作,往往很难懂,是不足为怪的。我讲悟性思维,特地“请”出了红楼人物若干,又不得不引用一些具体的情节,让他们“现身说法”,以避免空洞讲道理,同时也便于不太熟悉《红楼梦》的读者阅读,请读者诸君恕我哕嗦。讲儒家的道理,人们容易懂,因要考虑到文章风格的一致,也就只好顺便如此哕嗦了。

悟性思维是人创造的第三思维,是人所不可或缺的。它是“天人合一”,是一种内在的超越,无需改变面临的客观事实,哪怕是遭遇到了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或一时难以改变的事实,也无需改变对客观事实的理性认识,只求得烦恼与解脱的平衡便可。人的两种相反的情感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这就是困思逻辑,故烦恼的痛苦与解脱的痛快,二者是完全可以并存不悖,取得平衡的。人只管放心将欲望放下(决不是消除),就自在了。懂得了,去实践,一点都不难。佛,觉者也,一个觉悟的人。烦恼人人有,人人都可解脱,由烦恼酿成的神经症,当然也是可防可治的。

生活在激烈竞争中的人们,同样需要解脱(是不是更需要解脱?)。解脱入世的烦恼,坦然面对竞争的激烈,并非要放弃奋斗努力,而是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其实,个人的解脱事小,当今世界物欲横流,只有人的心理生态达到和谐,才有人文生态的和谐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才有一个安居乐业的地球村,这个事就大了。

儒释道三家,都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后代子孙,应当认真学习、研究、继承,并发扬光大。各民族文化是相互学习交流的,但比如禅宗,不能总是让别人在世界上去讲中国故事。

湖南出版界的前辈钟叔河老先生,慨允拨冗阅览部分书稿,承蒙不吝赐教,深表谢意。特别感谢湖南图书馆副馆长、书法家雷树德教授,给本书作序并题写书名,为拙著增添光彩。承岳麓书社资深编辑杨云辉先生青目,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才得以出版,谨致诚挚的谢意!

为本书出版提供赞助的,有湖南凯杨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正秋先生,他是主要赞助人,还有学生凌翠兰、吴灿利、李五定、方文亮、喻智立、段德林、文军大、张定忠、林湘军、邓爱萍、苏安华、曾安平、杨岳平、雷树德、刘建文、潘奇观、陈先明、彭存希、何建华、刘雅萍、谢艳辉、李艳清、李腊红和彭艳清。在此,一并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萧服闰

二○一四年十二月六日干长沙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