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迷恋鲜花会让人变得自恋,痴迷权力会让人甘愿穿上皇帝新衣自欺欺人,所以能看清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幸福的。
你想要什么?以及你要得起什么?这中间的Gap,大概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很多人觉得后者比前者重要,在一次次现实的抉择妥协中,最后忘了自己这辈子到底想要什么,没了理想,丢了自己……
陈斌创作的《藏在玛尼堆里的寂寞》带你进入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世界……
| 书名 | 藏在玛尼堆里的寂寞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陈斌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也许迷恋鲜花会让人变得自恋,痴迷权力会让人甘愿穿上皇帝新衣自欺欺人,所以能看清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幸福的。 你想要什么?以及你要得起什么?这中间的Gap,大概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很多人觉得后者比前者重要,在一次次现实的抉择妥协中,最后忘了自己这辈子到底想要什么,没了理想,丢了自己…… 陈斌创作的《藏在玛尼堆里的寂寞》带你进入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世界…… 内容推荐 Loser or Winner,一个人价值评判标准无外乎两个方面,即所创造的价值多少或者所放弃的价值多寡。如果把人这一辈子看成一段航程,四十后的男人大概已经在人生海洋里漂泊了一半的路,这时是继续贪婪地收集财富还是酌情减轻负载让船舶航行得更远,在乎各自的选择。但是人生做任何选择之前,都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你想要什么?以及你要得起什么?这中间的Gap,大概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很多人觉得后者比前者重要,在一次次现实的抉择妥协中,最后忘了自己这辈子到底想要什么,没了理想,丢了自己。 陈斌创作的《藏在玛尼堆里的寂寞》带你进入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世界…… 目录 婚姻品位论 后离婚不适症 朝圣=感情疗伤之旅? 又有桃花劫 天堂隔壁 行前说明会 心理测验 公司地震了 出发!阿里朝圣 羊湖边的哲学问题 第一天路上的两个故事 援藏干部理论实践 灯芯树能保佑爱情? 谁的眼泪在飞 珠峰上的银河 喜马拉雅山隐士 两封email 天葬 圣湖彩虹 普兰背影 冈仁波齐转山 藏在玛尼堆里的寂寞 从止热寺紧急下撤 后记 试读章节 廖书彦离婚了。 这件事在江城国贸集团也算是引起了不小震动。不光是因为这对夫妻平时行事通情达理,懂得孝老爱亲,邻里间关系融洽;而且俩人郎才女貌,事业都有成,前途无量。男的是集团市场部产品总监,正努力竞聘北美分公司总经理,女的则是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而且还是市书法协会小有名气的理事成员。本来大家都很羡慕廖书彦,这样一个此前还曾被社区挑选参加市级“五好家庭”评选的模范典型也会离异,真让人感叹世事无常,感情琢磨不透。婚姻家庭,就像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多少酸甜苦辣掩盖在看起来美好的外衣之下,又有多少悲欢哀愁发生在不为人知的围墙里面。 有人将经营婚姻比作人生中最大一笔生意,生意好自然就幸福美满,生意不好当然很难维持。婚姻中的伴侣就是合伙人关系,合伙人目的应该一致,相互间可以有争执、意见不同,但总体需要相互支持,实现生意利益最大化。廖书彦对此不大以为然,如果婚姻是生意,总归有讨价还价、利益比较的过程,那么是不是就有在足够利益诱惑下兼并重组的可能?会不会有大公司控股多个子公司的可能?也有人说爱情使人走到一起,爱就是两个人不开心了也要在一起的承诺,还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可婚姻还是爱情的坟墓呢!当所有最初炽烈的爱情被岁月熄灭、最后酿成平淡的亲情时,夫妻间感情是不是也变得和家里养的小猫小狗一样呢?甚至有时人对宠物那种欢喜依恋、难以割舍的情感可能更甚于对自己的伴侣。廖书彦原本一直以为,作为男人如果要经营好婚姻,一定要学会让女方崇拜自己,这才是维系婚姻稳定的关键。崇拜是爱的极致,人再怎么宠爱小猫小狗但绝不会崇拜它们,但对一个人的崇拜则是死心塌地的爱,这才是秘诀。如果想要被女人崇拜,首先自己必须足够有魅力,而魅力本质则是保有自身独特高雅的气质和不凡的品味。 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是花就得有魅力,就得懂生活。男人优雅的品位是保持爱情常新、维持婚姻稳定的养料,否则就只会工作不懂生活,只会风流不懂倜傥,最后一样也会变成豆腐渣。尤其现在手上有些钱、有些权的中年男人,没有品位很容易就会让人耻笑为不懂风情的土鳖、暴力任性的土豪,因为权力金钱不是魔杖,点一点脸上就会容光焕发、魅力无穷,关键还是自身内在修养和克制。廖书彦曾经在一次集团内部给基层员工作反四风报告时谈到自己对品位的认识:男人的品位是什么?不是穿着,不是学识,也不是他的发型,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男人最本质的品位就看他身边的女人。一个男人戴的手表、用的打火机、穿的西装或者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当然都可以成为他品味的一部分,但最本质、最真实表现一个男人品位的就是他选择什么样女人。虽说女为悦己者容,男人也会为自己所倾慕的女人改变。所以女人是男人一辈子的学校这话一点没错。温柔贤惠的女人通常会滋养出气定神闲的男人;知书达礼的女人会调教出儒雅文艺男来;而活泼快乐的女人让男人也活力四射。台下同事们听得心悦诚服,大家都以为廖总说的是他太太——范雅静,作为文学副教授,还懂古典书画,如此温婉聪慧的女人当然能将自己老公调教得不同凡响。P3-5 序言 忙活了两年,写写停停终于把我的第一部小说完成了。曾经将前半部分挂在豆瓣网上,想着挑起对40岁中年男人生存状态的讨论,别总留在致青春的懵懂年代,但好像应者寥寥,于是作罢。但探讨这主题的心思没死,所以依旧笔耕不止。 中间也找过几个好友帮我看过初稿,几稿比较下来,他们大概也知道现在的版本已经完全不同于最初设想的故事脉络。由于书中有大量哲学、佛学及心理学描写,就算特意在其中安插了一些爱情故事,我还是担心即使出版恐怕也没多少人看得明白,所以决定写这篇短文代序,以介绍一下这本小说写作的目的。 翻看自己这洋洋洒洒码起来的11万多字,好像暂定的书名《藏在玛尼堆里的孤独》也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我要表达的意思,一直踌躇不已,直到昨天在我弟弟转发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一句话,于是就有了以下一些文字。如果你能真正体会这句话——男人,从鄙视自己开始,我想你大概也读懂我的书了。 都说男人四十一朵花,用花的美丽来形容中年男人有点搞笑,唯一可能只是因为年届不惑后的成熟。遗憾的是,这个社会对男人成熟与否的标准,往往由女人来定义。在她们眼中,所谓成熟男人的标准大概也就如宋思明这样典型代表吧,他们沉稳,处变不惊,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以及能带给女人充分的安全感。很明显,这论调背后根深蒂固暗含的逻辑就是女人惯于依附男人的心理在作祟,且不说有多少男人能达到这一标准,即使达到了,也是很危险的,因为从力学角度上讲,符合多项边际条件的就是应力集中区,最是脆弱,完全不符合物理学关于最稳态的性质描述。 所以男人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自己不完美才有动力去接近完美,当然首先还得有发现美的能力。以这样的逻辑,成熟与否不应该是一个点的状态,而应该是拉长为线的过程。这里也不可能存在某天掉下苹果砸在头上的顿悟,只有“日三省乎吾身”的克制修为才能成就伟大心性。男人应该懂得如何摒弃一个错误的社会评价体系羁绊,女人也许是男人成长的学校,但校长必须是男人自己。 男人最大的问题是纠结。选择就像钟摆,在现实和心中理想之间不断摇摆,不幸的是很多人都沦陷在其中的鸿沟里。这在许鞍华的《男人四十》里已有阐述,她给出的结论是:生命表象是琐碎、平淡的,中年男人纠结的本质让他暗流涌动的激情进发只欠一个暖昧的眼神。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办法避免? 一个人价值评判标准无外乎两个方面,即所创造的价值多少或者所放弃的价值多寡。如果把人这一辈千看成一段航程,四十后的男人大概已经在人生海洋里漂泊了一半的路,这时是继续贪婪地收集财富还是酌情减轻负载让船舶航行得更远,在乎各自的选择。但是人生做任何选择之前,都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你想要什么?以及你要得起什么?这中间的Gap,大概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很多人觉得后者比前者重要,在一次次现实的抉择妥协中,最后忘了自己这辈子到底想要什么,没了理想,丢了自己。 人的肉体是很局限的,生老病死就这几十年的工夫;不幸的是,上天给了人一个无限可能的大脑,里面装着一个充满可能的心性。你能想象这种自由的心性或者灵魂可以囿于一段有限的时间段或者空间里存在吗?有没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容纳他?生命和性命是一个概念吗? 如果你相信心性轮回或者灵魂不死,那么你也应该相信生命的选择实际上反映出人的本性。但是许多形形色色不同人所组成的社会,时刻充满了动荡、争斗甚至战争,但是社会发展规律始终会化解高能、高压的危险,自发地由无序状态趋向有序,矛盾的是为什么单个个体却要放弃本来纯粹的心性,改变修饰成复杂的“成熟”,这是什么样的信仰?究竟是你改变了社会,还是社会改变了你?世俗的圆滑老到,已经在清净的心性上沾满了厚厚的尘土,你已不是你,你已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四十岁已到人生十字路口,每个人在这里都需要做出选择。契诃夫说,对于命运,应该按着它的本性去接受。所以顺应潮流,只能鄙视现在已经犬儒化的自己,拂去心性上的尘土,重新表现出最真的一面,这也许是中年男人最好的选择。 就像Bob Dylan在《Blowing in the wind》里唱的,How many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也许就一条路,因为你的童真已经没有了。 后记 当第二天廖书彦带着虚弱的杜宇红一行坐在阿里昆莎机场候机厅的时候,他明白自己这趟阿里朝圣之行即将结束了,接下来就要面对在江城一系列问题了:自己即将接受组织谈话和调查,拟议的集团公司重组安排已经被搁置,原来的岗位可能也要做些调整,这在昨天从朋友那里收到的一些信息里已经能明显感觉得出来。奇怪的是,廖书彦并没有因此产生多少烦躁或焦虑,这和当初接到黄文克电话告知李志业被双规时的慌乱完全两样,相反他现在心里更多的是平静和坦然,因为他知道这是迟早的事,即使能躲得过这一劫,可能自己还会在未来更高的地方跌得更惨。 很多事情都是注定的,想躲是躲不过去的,是时候反思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了。本来还想通过转山考验自己,救赎自己,看来只能寄托于以后有机会了。廖书彦苦笑着摇摇头,不由得想起一个礼拜临行前在拉萨说明会上那道心理测试题。在众多西藏美景照片里,他选择了荒漠,因为自己喜欢荒凉广袤的感觉,倒实在没注意颜色讲究。其实如果真要正儿八经地问什么是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廖书彦肯定会说蓝色,看看自己衣橱里大部分都是各种蓝色系,比如浅蓝、天蓝、湖蓝、条纹蓝等等,因为这种颜色和自己肤色、职业身份等相配,是商务上百搭的颜色,稳重又不易出错,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他下意识的选择了。廖书彦从没想到自己本性里也会喜欢黄色,如果根据陆哲的说法,确实自己有些恃才傲物,追求名利,总喜欢在所有事情上都能高人一筹,希望获得所有人的肯定和膜拜。当然这可以归结于巴纳姆效应,也许每个人内心里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但是不管怎样,人总是习惯回避真实的自己,而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伪装、欺骗,到最后自己也不一定能认识自己。 人生不是一出戏,根本没有写好的剧本让人事先熟悉!戏里戏外怎能拿捏真实和表演的分寸?人生倒更像是只有起点的孤独旅行,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什么人、发生什么事,没有享受不能偷懒,也没有所谓心灵鸡汤,想要幸福就必须得凭着自己真实本性去战斗、去获取,投机取巧也许一时有所收获,但那归根结底不属于你,因为你已不是你。 廖书彦对以前的自己感到可笑,那时怎么会如此浅薄,喜欢在女人面前夸夸其谈,热衷于表面所谓高级品味或者儒雅气质,其实都是些没有根基的浮夸,背后都透着虚伪和丑陋;也许只有根植于良心之上的道德才能承载长久真实的幸福。德不配位,自己灵魂中诸多阴暗和贪欲,缺失了澄明心性而没法自律,在世俗诱惑中迷失自己,根本承载不了那些应该担负的、实实在在、沉甸甸的责任。所有这些挫折失意都是咎由自取,不从自己内心做出改变,无论今后在什么地方依然还会失败。 都说旅行可以改变一个人,其实如果不打开自己,去再多的地方也不会改变,最多可以称之为旅游,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见闻,收获更多的是新奇和享受,这个过程不探究自身,增加的只是经历而不是经验,当然也不会提升阅历去指导今后的人生。 廖书彦以前去过很多其他风景名胜,相较于这次远未完成的阿里朝圣之旅,却少了振聋发聩的感觉。其实廖书彦也知道,想要改变自己和去什么地方旅行无关,但也许就是因为不期然间这一次能逐渐卸掉伪装,打开了自己,让自己震撼于西藏有别于其他任何地方的纯净如斯。短短一段行程,从城市到高原,从草甸到雪山圣湖,这里不仅有壮美自然风光,还有平静祥和的原生态生活,这里一切虽不富裕但活得充实,让人觉得在此地即使安静地做头牦牛也是好的。也许身在别处经常会胡思乱想,可只要面对神山圣湖,前一秒心中似乎还在翻江倒海刹那间也会变得安静。在这里所有好的坏的都坦坦荡荡展露出来,地位高低、财富多少统统没有多大意义,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内心宁静,渴望被救赎的虔诚,以及一如既往简单的幸福。 从拉萨飞来的航班已经抵达。透过候机厅玻璃窗,廖书彦看到又一批到达游客走下舷梯拖着行李、兴高采烈地向航站楼走来,有些人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取出相机站在停机坪上就开始拍摄起来。廖书彦心想,这一切就像接力,看着他们开始准备融入阿里圣境享受视觉大餐时,自己却要马上登机离开,所有这些人要传递的是否都一样是心灵感动?就像杨明说的,真正好的旅行不是为了回忆而是为了发现,廖书彦就在止热寺前那座小小玛尼堆里找到了自己,并把灵魂一角安放在了那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其实生活不过一掬沙子而已,不管你愿不愿意,手里细沙一直在流走,你越是用力攥,沙子流失得越多。这是人生规律,那么何尝不试着去接受这个现实,然后换个角度去对待呢?就像沙子跑到河蚌里,河蚌却能逐渐适应沙子对自己肉体的戕害,最后将其磨炼成闪亮的珍珠,生活就应该积极如此。 人要随缘,懂得如何顺应生活。为生计所迫,人也做些不得已的事,但有些人,永远能在生存中品出好滋味,这才是好的生活。生存是生活的基础,是人们不得不做的事情。但生活到底是啥滋味,则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人生在世,既要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也要有胸怀去接受那些不可改变的。很多时候,生活已经设置安排好了一切,有些顺乎心意和兴趣,有些则让人无奈且难以抗拒,关键是不能迷失了心性,假使改变不了世界,那么就应该转而努力适应它,用心过好每一天,生命就在每天的生活里,这才是生活的本来意义。 廖书彦很庆幸自己在人生最需要明确方向时来过西藏,来过阿里。他想自己还会回来,他还想去更遥远的地方。因为不是所有人到中年后才学会思考世界,反思自己:也许迷恋鲜花会让人变得自恋,痴迷权力会让人甘愿穿上皇帝新衣自欺欺人,昕以能看清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幸福的。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