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林语堂--所有的幸福均与尘世须臾不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云编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无论在古希腊,还是在当代中国,生活的中心问题永远是一样的:善与恶、爱与恨、动荡与稳定、幸福与责任、自由与安全,而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心灵与头脑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种方式来诠释和面对,他们提供了足以穿越时空的、生生不息的伟大智慧。

刘云编写的《林语堂--所有的幸福均与尘世须臾不离》告诉你在一个功利而焦虑的时代,若能如林语堂一般知性、达观、恬淡、幽默,便已臻幸福之境。

内容推荐

林语堂是文艺家更是生活家,崇尚以出世的精神入世,主张做“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刘云编写的《林语堂--所有的幸福均与尘世须臾不离》告诉你在一个功利而焦虑的时代,若能如林语堂一般知性、达观、恬淡、幽默,便已臻幸福之境。

目录

平易睿智语堂,圆融豁达和乐(代序)

第一章 人生、社会、自然

第二章 做人做己、为人处世

第三章 两性、情感与家庭

第四章 读书、学习、思考、教育

第五章 热点与杂谈

试读章节

人生有时是退守

我们看待人生,不是在谋划怎样发展,而是去考虑如何真正地活着:不是怎样奋发劳作,而是如何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乐:不是如何尽情发挥自己的精力,而是养精蓄锐以备冬天之不测。(《中国人》)

人生,不单单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七古·残句》)的豪情,也不仅仅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雄心,更不仅仅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的壮志。

人生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的随意,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南宋·辛弃疾《清平乐》)的悠然,更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王维《山居秋暝》)的闲适。

一言以蔽之,人生不仅仅是进取,还应该是退守;人生不仅仅是奋发,还应该是悠闲。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的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生活的艺术》)

对马路上刺耳的汽笛声和令人厌烦的尾气味,我们往往毫不介意;而对于人生的荣辱得失、利来利往,我们却常常耿耿于怀。

于是,我们日日拖着滞重的步伐和一脸的焦灼与倦怠,行色匆匆。

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固然永为最大课题,为之奔波劳碌也无可厚非。

只是,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东汉·曹操《短歌行》),何必将一生的光阴全都用于生计挣扎与揣测思量?

自中国人的眼光看来,人生的真义,不在于死后来世,因为基督所谓此生所以待毙,中国人不能了解:也不在于涅椠,因为这太玄虚:也不在于建树勋业,因为这太浮泛:也不在于“为进步而进步”,因为这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人生真义这个问题,久为西洋哲学宗教家的悬案,中国人以只求实际的头脑,却解决的十分明畅。其答案就在于享受淳朴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快乐(如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等),及在于五伦的和睦。(《中国文化之精神》)

人生是什么呢?不是释迦弟子信奉的关于往生来世的孽债夙缘,也不是耶稣门徒崇信的关于伊甸园的惩罚与赎罪。

人生的全部意义,尽在今生的现世幸福,在于天伦之乐的享受。

人生的这样犀利动人的美丽是值得用最通俗的笔墨记载的。这个尘俗的人生之表现于文学,从不嫌其太切实也不嫌其太庸俗的。一切中国小说之特点。为不厌其详地列举琐碎家常。或则一个家宴中的各色菜肴,或则一个旅客在客舍进膳的形形色色,甚至接着描写他的腹病,因而趋赴空旷地段去如厕的情形,空地固为中国人的天然厕所。中国小说家是这样描写着,中国的男女是这样生活着,这个生命是太充实了,它不复有余地以容纳不灭的神的思想了。(《吾国吾民》)

世俗的人生,从来就是如此:琐屑,但充满人情;庸常,但洋溢着温暖。那些平凡而真实的情感未始不是人生真义。P12-15

序言

林语堂,1895年生于福建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乳名和乐。林父为教会牧师。林家育有六子二女,林语堂排行第七。这是一个清贫但温馨的家庭,林父乐观、幽默、和蔼,林母慈祥、温良、贤淑,林家兄弟姊妹恭顺、孝悌、友爱。在父亲的影响下,林语堂很早就对西方文化充满向往,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又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后来到哈佛比较文学研究所做研究。林语堂学贯东西,深得中西方文化精髓,并擅长英文写作,一生著述等身。

语堂先生是个妙人,与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往往喜欢充任道德和人伦的判官,似乎绷紧面孔、作忧国忧民状,才能彰显所谓知识分子的风骨,而语堂先生偏偏闲适、幽默,他那似乎什么事都不必太过在意、都可以调侃和戏谑的姿态,在特殊时代曾落人诟病和批判。然而,等历史翻过一页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真正在人类精神史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却恰恰是林语堂先生,而非其他。

语堂先生从来都热烈地讴歌快乐,追求生活的舒适,在他看来,这是人欲,也是天理。他从不刻掩饰人性中的欲念,也从不因其有何罪恶感。他说:“我一向认为,生活的目的是真正地享受生活。”他当然不是在蛊惑大众纵欲,但也坚决不主张毫无必要的节欲。他认为,欲只可导,而绝不可抑。

语堂先生重“情”。在他的哲学里,“情”字占有特殊的分量。他说:“我们如果没有‘情’,便没有人生的出发点。情是我们生命的灵魂,星辰的光辉,音乐和诗歌的韵味,花朵的愉悦,禽鸟的羽翼,女子的艳色和学问的生命。”

语堂先生更是深具情趣之人。在他笔下,无论躺,坐,卧,谈话,喝茶,抽烟,喝酒……种种旁人熟视无睹的日常琐事,都有一番闲适的情趣。

语堂先生特别看重家庭生活。他也是在他同时代的人物中,极少数享有温暖家庭生活的幸运儿之一。他甚至宣称:“在我看来,无论是什么理由,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竟然没有留下孩子,那是对他们自己犯了最大的罪孽。”也是基于此,他对所谓妇女解放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他并非反对女子作娜拉式的出走,却反对女子为了出走而抛弃家庭生活的享受和乐趣。

凡此种种,不一而尽。

本书采撷了林语堂作品中的珠玑之言,文字间的洒脱与超然,道尽人生社会奥妙、为人处世之道、两性情感之法、读书学习之策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对于生活中屡屡陷入困境、时时误入迷途的现代人而言,不啻为一剂良方。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