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8卷)》收录陈奇涵、孙一中、王文宇、唐聚五、黄定基、王明等10位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每个传主都是按人物一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抓住重点写。秉笔直书,功过分明,实事求是,不溢美,不掩盖重大历史过失。作者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对传主进行了艺术创造,使得传记生动感人。它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 书名 |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8卷)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8卷)》收录陈奇涵、孙一中、王文宇、唐聚五、黄定基、王明等10位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每个传主都是按人物一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抓住重点写。秉笔直书,功过分明,实事求是,不溢美,不掩盖重大历史过失。作者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对传主进行了艺术创造,使得传记生动感人。它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8卷,共收10篇传记。陈奇涵、孙一中、王文宇、唐聚五、黄定基、王明、钟赤兵、姚喆、王一轮、冯玉祥。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目录 陈奇涵 孙—中 王文宇 唐聚五 黄定基 王明 钟赤兵 姚喆 王一伦 冯玉祥 试读章节 投身军伍志在报国 陈奇涵,字圣涯,江西省兴国县坝南区竹坝村人,1897年9月23日生。父亲陈清楷,曾教过书,后在县城背街经营手工作坊式的小米店“陈聚隆昌号”。母亲杨德秀,操持家务,勤劳俭朴,善良贤淑。陈奇涵有弟妹13人(男10,女3),他排行老大。由于生活困难,他有6个弟弟早逝,2个妹妹做了童养媳,其余兄弟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参加革命。四弟奇淑、五弟奇洛,还有堂弟奇汇,均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牺牲。 陈奇涵八九岁时,在本村私塾读书,10岁至12岁,辍学在家劳动。1909年,他考入县城北汇高小。1913年小学毕业后,他考入赣州府中学堂(次年改名为江西省立第四中学),苦读4年,毕业后返回家乡。 1918年秋,陈奇涵怀着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邀请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萧以儒、萧正清等,取“君子忧道不忧贫”之意,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在县城明伦堂办了一所忧道小学,专门招收贫民子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他当时认为,读书救国是富民强国之路,然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和横征暴敛,使他认识到“教育救国”行不通,要强国富民,必须另辟蹊径。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革命浪潮席卷全国。为了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兴国一批知识青年纷纷前往南昌、赣州、吉安、广州等地求学。陈奇涵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毅然投笔从戎。 1919年6月,陈奇涵借了百余元盘缠,携带一斤蚕丝,南下广东韶关,顺利考入云南讲武堂韶州分校。他立定“解黎民于倒悬,救民族于水火”的志向,矢志不渝地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涯。 1920年,陈奇涵转入护国军第二军讲武堂学习。在军校,他特别注意阅读革命书刊,“秉烛于暗夜,舞剑于风前”,接受艰苦的军政训练。 这年8月,陈奇涵离校加入赣军,参加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沈鸿英的作战,从广东打到广西,直至第二次粤桂战争结束。由于陈奇涵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从排长被擢升为副营长、代理营长。 1922年4月,孙中山督军回粤,设大本营于韶关,5月发布北伐令,以李烈钧为北伐军总司令,率北伐军人赣;大本营委任胡谦为援赣别动军总指挥,率部向赣南挺进。陈奇涵由此参加了第一次北伐。6月13日,北伐军攻占赣州,随后进据吉安,直逼南昌。正当北伐军在江西节节胜利之际,陈炯明于6月16日在广州公开叛变,率军围攻总统府。这时,陈奇涵所在部队奉命回师靖难,赣州城复为北洋军阀所据。担任江西防务的赣军胡谦等部三面受敌,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和陈炯明叛军的前后夹击,被迫败退福建,陈奇涵随军进驻漳州。 10月,孙中山将驻扎福建的北伐军改名为讨逆军。次年初,命令讨逆军“为国家除叛逆,为广东去凶残”,讨伐陈炯明。陈奇涵率部配合主力,从福建打回广州,陈炯明迅速溃败,从广州退往惠州,盘踞东江。 1923年孟秋,陈奇涵家乡正在筹措重修《陈氏宗祠·德星堂》,他应约为祠堂撰写了富有新意的对联,镌刻在祠堂中间的石柱上: 戡乱定中原,万国衣冠朝我族; 揭竿除暴政,千秋事业著丹青。① 1924年2月,陈奇涵脱离赣军,在广州受聘为广东警卫军讲武堂区队长。 10月,广州发生商团叛乱,企图推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政权。孙中山命令参加北伐的全部警卫军和湘、粤军的一部分,星夜兼程回师广州平叛。10月15日晨,政府军分5路向商团军发起总攻击,几个小时就摧毁了商团的基地,平定了商团叛乱,使广东革命政府转危为安。 P2-3 序言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