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工匠精神(卓越员工的十项修炼)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郑一群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总会想起瑞士手表,德国的机械、电器,日本的保温杯、马桶盖及精密加工……而我们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在品牌竞争中则与这些国家拉开了差距。据相关报道:截至2012年,在中国,创业历史超过150年的企业仅有六必居、张小泉、同仁堂、陈李济等9家。而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这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研究者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所谓工匠精神,是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其实质就是现代企业人的信仰及对信仰的坚守。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惜一切代价做品质最高的产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赢得用户的满意,使质量和品质在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事实上,“工匠精神”并非舶来。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我们从不缺乏能工巧匠,更不缺工匠精神。早在古代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中国制造”闻名远近,传统手工制造更是名扬海内外,有些甚至可被称为顶级奢侈品。从两千多年前的鲁班,到隋代的李春,他们都是大师级的工匠。万里长城、故宫建筑、赵州石拱桥、西安大雁塔……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杰作。还有那百年老字号,各地的名优产品,无不是工匠精神的结晶。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肌体里,早已蕴藏着工匠精神的基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工匠在推动人类文明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也证实,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的,如果忽视工匠精神,那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辉煌就难免受挫,同时工匠精神这股有生力量推动人类进步的愿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

《庄子》中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粱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P3-P5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传承工匠精神——做一个匠人,修一颗匠心

 追溯和解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源自对生活的极致追求

 以匠人之心,追求工作的极致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

 传承工匠精神,争做一流员工

第二章 工匠之信仰——找到职业信仰,让工作更有价值和意义

 工匠精神的第一要素:爱上你的工作

 一流的匠人是那些不为薪水而工作的人

 寻找工作的乐趣,做快乐的工匠

 在工作中体验工匠精神:让工作成为一种修行

 平凡成就工匠精神:让平凡的工作绽放光彩

 明确目标,把梦想当作信仰

第三章 工匠之勤奋——践行工匠精神,用辛勤的汗水浇筑工匠的丰碑

 勤奋苦干,为工匠赢得尊严和成就

 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

 勤奋工作,让自己跑起来

 熟能生巧才是精工巧技的秘诀

 自动自发,积极主动

 好工匠不会只扫门前雪

第四章 工匠之专注——普及工匠精神,以专注之心成就专业之事

 优秀的匠人第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对

 心无旁骛,一心盯紧自己的工作

 集中注意力,一次只做一件事

 专注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专注才能专业,成为行业里不可或缺的匠人

 多一点工匠精神,多一点认真

第五章 工匠之态度——诠释工匠精神,工作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让不变的热情一直在血液中流淌

 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件工作

 谨记“日事日清”工作法则

 不敬业,就别谈工匠精神

 踏踏实实,不要好高骛远

 一流的工匠总是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第六章 工匠之责任——用责任托起梦想,有责任心的工匠是这样炼成的

 工匠精神是一颗责任心

 对企业绝对忠诚,受益的是自己

 不找借口,承担是一种责任

 为明天努力,尽职尽责每一天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优秀的工匠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预想“差不多”,其实“差很多”

第七章 工匠之创造——创意无限,匠心支撑

 创新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

 开动脑筋,蛮干不如巧干

 化繁为简,学会复杂问题简单操作

 优秀的工匠找办法,平庸的工匠找借口

 拆掉思维的墙,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换个思路就会有出路

第八章 工匠之严谨——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注重细节,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一丝不苟,凡事从细节入手

 做好小事,成就大事

 把每一件小事做到完美

第九章 工匠之进取——永不止步,铸就个人品牌谱写人生华章

 拥有进取心,不想当大师的匠人不是一流匠人

 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天天向上,每天进步一点点

 不断超越,激发自身的潜能

 自我反省才能持续精进

 学以致用,将理论联系实际

第十章 工匠之坚持——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难受也要忍一忍,忍耐之中见成效

 坚持不懈,用执着去演绎精彩

 百折不挠,永不放弃

 成功源自于寂寞中的坚持

 勇往直前,不畏任何困难和失败

序言

当今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百年企业的持续发展靠什么?在今天这个产品极大丰富、企业竞争百舸争流的时代,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是我行我素、放任自流,还是恪尽职守、精益求精?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答案:“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耳目一新,引起广泛关注。

“工匠精神”为何值得关注、如此重要?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每个国家活力的源泉,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也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可以说,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的。

或许,我们一提到“工匠精神”,人们想到的可能更多的是木匠、铜匠、铁匠、泥瓦匠等各种匠人,工匠精神的确是从这些人身上走出来的一种精神,但还不能代表当今社会最核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工匠的核心不是“制作”什么,而是一种心态。“工匠精神”是指“一种生命态度,其价值在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工匠精神,贯注于匠人们精打细磨、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他们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做活儿,在锲而不舍的坚持中熟能生巧,匠心独运、追求极致。这是令人敬畏的,这需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诱惑,克服得了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地去做一件没有尽头的事才能体会的修行。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其内涵十分丰富。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时代呼唤我们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当今中国的各行各业中,缺少的不是经营者,而是拥有匠人精神的人。今天,讲利益的人越来越多,讲责任的人越来越少;讲权力的越来越多,讲成长的越来越少;讲关系的越来越多,讲原则的越来越少。中国企业要想持续发展,不但企业主要有自律意识,而且必须要培养员工的匠人精神。

我们每个人或难以都成为工匠大师,但人人却都可以成就“工匠精神”。当每个人不仅有追求“工匠精神”的态度、认真与细致的毅力,还能有一种坚持不懈、永无止境的追求,就可以做到最好的自己。当你把单位、集体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超越平庸,选择完善,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工作,做最好的自己,那么,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就一定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成就。

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传承工匠精神,练就工匠技艺,实践匠人精神,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员工因为匠人精神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内容推荐

自古以来,工匠以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技艺,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孜孜不倦、精雕细琢的职业精神,见证着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谱写了人生辉煌的乐章。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郑一群所著的《工匠精神(卓越员工的十项修炼)》深入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并进一步剖析了工匠精神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本书可作为企业员工提升自身修养、培育企业内生动力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为什么超过百年的长寿企业扎堆出现在日本和德国?

保持企业不断发展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中国创造的华丽转型?

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必备基因,是基业长青的不朽之基,是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郑一群所著的《工匠精神(卓越员工的十项修炼)》告诫所有读者,放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坚守初心,做事走心,锻造匠心,传承工匠精神,炼就百年名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