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群体心理学与大革命(革命的民众如何退化成一群野蛮人弗洛伊德\荣格点评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法)勒庞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纠结于革命产生的原因毫无意义可言,因为除非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占据了大众的思维,否则它的结果不可能卓有成效。由于大众的独特心理,历史事件形成了特殊的形式,而相应的,大众运动也由此具备了共性特征。所以,我们只要描述和分析具体的一次革命运动,就能对其他的运动有一定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大众并不是一场革命的出发点,事实上,他们不过是革命的一种工具而已。他们是一种缺乏组织性的存在,假如没有人刻意地去左右或领导他们,他们就是徒劳的、无意义的存在。而一旦受到了某种正确性的刺激,他们很快就会响应这些刺激,甚至突破、超越原本的局限性——原本大众不能自己创造刺激。

历史学家或许会因为突发的政治革命而惊喜和震撼,但这样的革命通常是微不足道的。只有行为方式和思想领域的革命才是真正伟大的革命。所以,单纯地变换政府名称恐怕不足以改变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推翻一个不合理的制度也不会重塑这个民族的灵魂。

那些能改变民族命运的革命可才称为真正的革命。但这样的革命往往进行得十分缓慢,以至于历史学家都无法确切指出这种“循序渐进”的革命状态始于何时,所以,与其将之称为“革命”,不如将其命名为“进化”或许更为贴切、准确。

因此,当我们试图进一步研究大多数革命的起源,并对它们进行分类时,我们就会发现,上文所列举的种种要素明显有些顾此失彼了。而如果单就革命对象这一因素来说,那么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科学革命、政治革命、宗教革命三大类。

二、科学革命

这样说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这三种革命对象中最为重要的其实是科学革命。尽管人们很少去注意和重视科学革命,但它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政治革命所不能企及的。所以,尽管我们在这里不能深入地对它进行研究,但我们确实应当把它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我们之所以把这样的革命称为“进化”,是因为它们进展得十分缓慢。但仍有一些其他形式的科学革命不在此列,这类革命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但它们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称之为“革命”。达尔文的理论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内,进化论就使整个生物界为之颠覆;又比如巴斯德的科学成果,这些成果在巴氏有生之年就带给了医学界革命性的变革;不得不提的还有物质裂变理论(the theonr of the dissociation of matter),人们在此之前一直认为原子是永恒的,但这个理论向人们表明了即使是永恒的原子也同样遵循着宇宙万物衰变、消亡的法则。

这些科学革命发生在观念领域,都是纯粹知识性的革命,通常来说,这无关于人们的情感和信仰,也无法对它们产生什么影响。因为这些革命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人类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并遵守官们。

P4-P5

目录

第一卷 革命的一般特征

 第一章 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

 第二章 宗教革命

 第三章 革命中的政府行为

 第四章 民众在革命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卷 革命中的主要心理形态

 第一章 革命中个体人格的变化

 第二章 神秘主义心理和雅各宾心理

 第三章 革命心理和犯罪心理

 第四章 革命大众的心理

 第五章 革命议会的心理

第三卷 法国大革命的起源

 第一章 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

 第二章 旧制度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 大革命时期的精神无政府状态与哲学家的影响

第四卷 制宪议会

 第一章 制宪议会的心理

 第二章 立法议会的心理

 第三章 国民公会的心理

 第四章 国民公会时期的法国政府

 第五章 革命暴行的实例

 第六章 大革命时期的军队

 第七章 大革命领袖的心理

第五卷 古代传统与革命原则之间的冲突

 第一章 无政府状态的最后挣扎

 第二章 执政共和,秩序的恢复

 第三章 最近一个世纪革命与传统原则冲突的政治后果

 第四章 革命原则的新近发展

 第五章 民主演进的结果

 第六章 民主信仰的新形式

序言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以其对于群体心理的研究而享誉世界,素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之称。1841年,他出生在法国的诺晋特一勒一卢特鲁(Nogent-le-Rotrou),并于1931年逝世于法国马恩—拉一科盖特(Marnes-Ia-Coquette)。

勒庞曾在巴黎学习医学,并于1866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这之后他先后游历了欧洲、北非和亚洲等地,写下数本有关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著作。他从1870年开始在巴黎行医,1884年开始研究群体心理学,并阐发了强调民族特点与种族优越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他的研究涉及人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心理学三大领域。他最初研究的课题是为各个人种的身体特征创制测量方法。后来他发展了人种分类等级学说。到了晚年,他将兴趣转向了社会心理学,他以对群体心理特征的研究而闻名于世。在他看来,“民族的精神”或“种族的灵魂”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一个民族、种族或一种文明都具有民族的精神,即共同的感情、利益和思维方式。国家精神是从人们心中无形的民族精神的非理性途径中产生的,并支配了一切社会制度的形式。历史就是民族或种族性格的产物,民族或种族性格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他认为欧洲社会日益增长的特征是群众的聚合物。个体的意识个性淹没在群众心理之中,群众心理诱发出情绪,意识形态通过情绪感染得到传播。一旦被广泛传播,意识形态就渗透到群众中个体的心理层次,使个体丧失批判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群众的行为是一致性、情绪性和非理智性的。勒庞认为他的这种观点可在现代群众和群众组织中得到证实。

勒庞自1894年开始,写下过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鱼龙混杂,蔚为大观。其中包括《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1894年)、《乌合之众》(1895年)、《群体心理学与大革命》(1912年)及《战争心理学》(1916年)等著作,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

勒庞对心理学和政治学的熟稔,使他的作品拥有一些独特的视角,兼之法国式的随兴而发的叙述风格,常常给读者带来一些特异的体会。《群体心理学与大革命》是勒庞最重要的一部作品,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曾对其推崇备至,认为勒庞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大师,是他把心理学带到了世界的最高端。

这是一部试图刻画法国大革命期间各色人群心路历程的著作,其特殊的对政治的、社会的、行为的心理分析方法,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法国大革命及其相关的政治、社会活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书中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众革命心理作了非常细致的分析,与马克思主义对待群众运动的历史作用观点相比,作者勒庞更强调了群众运动对个体意识的负面作用,如个体在参与群众运动时会变得盲目、顺从、缺乏理性,否定了集体意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描绘了群众革命激情的曲线。虽然该书观点很多是有争议的,一些观点在实验心理学研究下已经被证伪了,但该书所揭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至今还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如关于冲突是怎样被激化升级为群体的政治暴力的。《群体心理学与大革命》确实是一本社会心理学经典著作,无论是作为文献还是作为学术作品,它所产生的影响和价值是如何估计都不为过的。

内容推荐

《群体心理学与大革命(革命的民众如何退化成一群野蛮人弗洛伊德\\荣格点评版)》作者勒庞曾亲身经历过巴黎公社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等历史时期,目睹了法国民众如何在近乎宗教般的革命激情中,退化成一群野蛮人,并且做出了各种骇人听闻的暴行。《群体心理学与大革命》中,勒庞通过刻画法国大革命期间各色人群的心路历程,对政治与社会行为做了深入的心理分析,就像书中总结的那样:民众往往缺乏理性,习惯于盲从,依赖于信仰与权威的引导。

编辑推荐

《乌合之众》姊妹篇,心理学大师点评版,全球超级畅销书《乌合之众》姊妹篇,英国《泰晤士报》推荐为“当权者都要学习的书”!

勒庞所著的《群体心理学与大革命(革命的民众如何退化成一群野蛮人弗洛伊德\\荣格点评版)》告诉我们革命民众如何变得盲目、无理性,揭示群体心理操纵的真相。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4: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