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象学概论》在通贯地考察新现象学的身体、情感(氛围)、主体性等理论要点的基础上,突出新现象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总取向。本书以把握整合新现象学的理论概貌为主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此领域现象学研究的空白。在此基础上,作者冯芳将尝试着对新现象学自身的理论框架进行一定程度的突破,突出生命这一问题视角,将新现象学置于更为具体的历史理论背景之下进行考察,以彰显其理论特色和现实意义。
| 书名 | 新现象学概论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
| 作者 | 冯芳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现象学概论》在通贯地考察新现象学的身体、情感(氛围)、主体性等理论要点的基础上,突出新现象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总取向。本书以把握整合新现象学的理论概貌为主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此领域现象学研究的空白。在此基础上,作者冯芳将尝试着对新现象学自身的理论框架进行一定程度的突破,突出生命这一问题视角,将新现象学置于更为具体的历史理论背景之下进行考察,以彰显其理论特色和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冯芳编著的《新现象学概论》以德国当代哲学家赫尔曼·施密茨提出的新现象学与现代经典现象学的关系问题为重点,在探讨现象学前辈大师胡塞尔、海德格尔诸核心论题如意识、存在基础上彰明新现象学之新意所在。不同于尚未摆脱“内心世界教条”的胡塞尔和“迷失”于交错的“林中路”中的海德格尔。新现象学孜孜以求的哲思对象,是隐没于传统西方哲学的二分思维中的种种“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现象:介于心灵和物理躯体间的身体,被投入私人“内心世界”的情感氛围,最根本的,则是此“情—身”被牵缠于其中的情境世界以及为此情境世界置基的第一性主观事实。从胡塞尔以直观为原则的纯粹意识、海德格尔存在者的存在,到施密茨“反身而诚”的主观事实,现象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旨向愈益明显。 目录 引言:人生天地间,于何所归? 1.重审哲学活动的历史渊源 2.哲学活动的主要动机及定义 第一章 什么是现象 第二章 何谓事实 1.现实性“正名” 2.自明性与“原当下” 3.主观事实和严格主体性 第三章 意识问题 1.新现象学的“意识哲学起点” 2.“自身意识悖论”与主体性异化问题 3.从“内心世界教条”的消解看意识哲学的局限:何以说胡塞尔未曾摆脱“内心世界教条”和内在性教条 第四章 追问存在的意义与局限 1.在世存在 2.生命与存在之间:孰为歧路? 3.对海德格尔的总体评价:澄明者何与存在“缺漏” 第五章 情—身主体性与存心自由 1.“原当下”作为“身根” 2.氛围与情境 3.存心自由与“致自身” 参考文献 中德文词目索引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