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闪击波兰/时刻关注/二战经典战役纪实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鹰击羔羊”,熊和鹰却同享猎物。波兰,一个曾经诞生过无数诗人和艺术家的美丽国度,正上演着一场双方力量悬殊的决战:仅40天,上百万的波兰军队就在德军闪击下覆灭,虎视眈眈的邻邦苏联也趁火打劫,而英法却按兵不动。为什么人们常说“波兰永远不会灭亡”?为什么“西线无战事”?苏联和波兰之间到底有何冤怨?德军闪击战理论,又源出何处?……看完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译的这本《闪击波兰》,你就会有所答案。

内容推荐

法西斯德国为侵略和占领波兰而发动的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在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下,德国空军开始轰炸波兰,万恶的法西斯终于露出了獠牙,而波兰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从《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到“白色方案”的出台,从英法的最后通牒到西线的静坐战争,从苏联的背后插刀到波兰惨遭肢解,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译的这本《闪击波兰》全景再现了德国闪击波兰的全过程。

目录

第一章 德意志重返大国

 No.1 苛刻的《凡尔赛和约》

 No.2 德国经济开始复苏

 No.3 德国纳粹党逐渐壮大

 No.4 德国野心初现

第二章 希特勒野心膨胀

 No.1 希特勒扩军备战

 No.2 秃鹰军团

 No.3 慕尼黑会议

 No.4 白色方案

第三章 德军闪电战

 No.1 第一号作战指令

 No.2 突然袭击

 No.3 “开始北进行动”

 No.4 德军坦克快速推进

第四章 波兰人的抵抗

 No.1 波兰人的“西方计划”

 No.2 波兰军民顽强抵抗入侵者

 No.3 罗马尼亚桥头堡

第五章 宣战

 No.1 外交家们的活动

 No.2 迟到的最后通牒

 No.3 第二号作战指令

 No.4 “雅典娜”号被击沉

第六章 苏德夹击波兰

 No.1 “亚美利加”号元首专列

 No.2 英勇顽强的波兰海军将士

 No.3 苏军入侵波兰

 No.4 未解之谜

第七章 波兰惨遭肢解

 No.1 德军攻占华沙

 No.2 苏德瓜分波兰

 No.3 流亡中的波兰政府

第八章 闪击战

 No.1 “恐怖”的代名词

 No.2 协同作战

 No.3 闪击战理论

第九章 大战即将爆发

 No.1 波兰败亡的教训

 No.2 波兰大屠杀

 No.3 第6号作战指令

试读章节

在这份条约里,德国人为了让苏联能够到9月1目前完成条约的签署,为苏联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而这里面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份条约还包括一个“秘密附属议定书”,在这个议定书里,规定德苏将按一定界限在波兰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同时,英法苏三国军事谈判的代表还正在莫斯科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对于这项条约,英国后来的首相丘吉尔曾经评论:

只有两国的极权主义专制制度,才能坦然面对这样一个反对党的行动所引起的公愤。究竟是希特勒还是斯大林最厌恶它,这还是一个疑问。双方都知道它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这两个帝国和两种制度之间的对立是你死我活的。斯大林无疑是认为,希特勒同西方国家打过一年之后,对俄国来说,将会变成一个“不再是那么可怕的敌人”。希特勒则是采用了他的“一个时候对付一个”的办法。这样一项协定居然能搞成功,这件事本身就表明,几年来英法两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的失败,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英、法之所以最近几年一直对希特勒的举动这么容忍,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极希望能够将希特勒的这股祸水向东引,希望德国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敌人。而这个条约的签订则使得这两国最近几年的努力化为泡沫。

这个条约签订后,希特勒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他在一次高级陆军指挥官的会议上大谈他的战争理论:

在发动战争和进行战争时,是非问题是无关紧要的,紧要的是胜利。心要狠,手要辣!谁若是仔细想过这个世界的道理的话,谁就懂得它的意义就在于优胜劣败,弱肉强食。

在这次会议即将结束时,他下令将“白色方案”付诸实施,具体发动的时间定为1939年的8月26日凌晨4时30分,他宣布这个方案的目标是“波兰的有生力量”。然而,正当希特勒踌躇满志,默想着他的策略的成功和他即将给德意志帝国带来的荣耀时,国际形势突然又起了变化。国际反战力量的壮大及声势让希特勒不得不有所收敛。

1939年8月21日,英国首相张伯伦主持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会议主要就当前德国和波兰之间的紧张局势进行了讨论,决定英国是否履行对波兰承担的义务,并颁布各种有关部分动员和国内防御的措施。在随后召开的议会上,工党和自由党的领袖都重申了他们反抗侵略的决心。迫于战争的威胁,英波越走越近,终于,1939年8月25日下午17时,《英波互助同盟条约》在伦敦签署。在德国,当里宾特洛甫急匆匆地赶到总理府将这一消息告诉希特勒时,希特勒大吃一惊。在此之前,他接到了来自意大利的另一条让他丧气的消息,墨索里尼背信,表示如果德国对波兰发动战争并且引起盟国的关注的话,意大利将可能不会介入。于是,希特勒已经发动的战争机器不得不停了下来。

而在德波前线,接到发动入侵指令的部分先头部队已经开始了动作,渗入到波兰境内的一级突击队大队长赫尔维格已无法得到消息了。他按计划率部队冲向海关站,并开了火。就此而言,德国已经处在一个骑虎难下的尴尬局面。若战,敌方我方盟友态度尚不明晰,若罢,整个德国军队已经蓄势待发。即便是收到了希特勒停止进攻的命令,他们仍然有所疑惑,有的前线指挥官不得不向总指挥部请求是否真的停止进攻,比如“特命空军指挥官代第10集团军司令询问,停止进攻的命令是否适用于第10集团军”。而他们得到的是肯定的答复。

刚刚发动的战争就这么硬生生地停了下来。

如果有人认为德国至此为止,那他就实在低估了希特勒。

面对波兰和英国已经缔结的条约,希特勒不得不有所顾忌,但是已经举起的魔刀不会轻易放下。

如果直接侵略会引起国际公愤的话,那么要是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呢?

在暂时停止了对波兰的“白色方案”后,德国开始了强大的宣传战,其实在德国这样的宣传一直在进行,只是从前是面向国内而已。

20世纪30年代末,世界各国都觉得自己可能会受到德国的伤害,而在德国,人们相信的恰恰是相反的事实。一位在这时到过德国的外国人曾经这样写道:

“在德国,纳粹报纸正在叫嚷的是:‘扰乱欧洲和平的是波兰,是波兰在以武装入侵威胁德国’。”

“你也许会问德国人民不可能相信这些谎言吧?你就去和他们谈谈吧。很多人是这么相信的。”

临近战争,这种宣传到了几近疯狂的程度。

8月26日《柏林日报》的标题是:“波兰完全陷入骚乱之中——日耳曼人家庭在逃亡——波兰军队推进到德国国境边缘!”而另一份《人民观察家报》则在头版头条,用头号大字印着这样触目惊心的标题:“波兰全境均处于战争狂热中!150万人已经动员!军队源源运往边境!上西里西亚陷入混乱!”

P53-54

序言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0分,德国空军开始轰炸波兰本土。仅过了5分钟之后,德国的地面部队即越过德波边界向波兰境内挺进,而与此同时,在清晨的薄雾中,一艘德国旧式战列舰开始炮轰位于韦斯特普拉特的波兰要塞。

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

这是人类进入20世纪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其规模及造成的伤害程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全世界的空前灾难,这是人类历史上“不容忘却的真正痛楚”。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二者相隔不超过20年的时间,为什么人们没有从刚刚结束的那场浩劫中汲取足够的教训呢?难道在大战爆发前人们就不能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大战的爆发吗?

“一战”后对战败国进行处置的几个国家,他们所做的,极大地伤害了战败国人民的自尊,而在战后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这种伤害极容易被当地的独裁统治者加以利用,他们要做的,仅是为本国人民的愤怒树立一个合适的标靶,并将其说成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而在战胜国方面,他们对此开始并不十分在意,他们那时注意的是战败国是否还在履行他们曾经签署的协议,是否还在偿付他们要求的赔款,而当战败国的集权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开始威胁到自身利益后,他们想的并不是马上扑灭这股力量,而是如何将其引向自己的敌人,或是如何给这个刚刚成长起来的“坏孩子”找一个足够有趣的玩具,只要他能够停止哭闹,哪怕他把到手的洋娃娃扯碎了也在所不惜。他们实在是太害怕战争了,因而他们愿意为保持和平付出更多更多的代价——特别是当这些代价是由别人来代为付出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过程不难看出,这次战争的爆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希特勒登上政治舞台到他掌握德国大权,从他入侵奥地利、捷克到他出兵波兰,在每一个环节上,几乎都是一次冒险。很多次,只要同时的当事人能够说一个“不”字,或者仅是能够一声不响地站在天平的另一侧,人类的命运就会从此被改写,而这只能是一个推想。历史的残酷之处即在于:它以或动或静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但后来的人们却永远不能改变什么,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的嘶喊将永远在历史的长廊里回响。

我们把对战争的注意力聚集到波兰这个个案上,可以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历史上被其强邻瓜分过数次,而他们每次复国的过程都是艰辛而痛苦的。在这次德波战争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有华沙最后沦陷前军民的拼死抵抗,更有在战前领导人对于国际局势的大意与疏忽。在战争中,这个政府匆匆逃离了他的人民,而沦为流亡政府,而在战斗的过程中,勇敢的波兰骑兵曾经用步枪与长矛去对付敌军的坦克与装甲车,这在现代战争史上不能不说是悲壮而惨烈的一幕,波兰的骑兵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作为军人的荣誉与尊严,但未能用生命换来国家的自由与安全,他们像被猎狗追赶的兔子一样遭到捕杀。华沙的居民曾经盯着天空猜测德国的轰炸机到底会不会来,因为每次空袭警报都会变成一部分人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听到的最后乐音,而他们的防空力量对德国的俯冲式轰炸机根本就无可奈何。

而切换到德国这个角度,德国人民在纳粹和希特勒的诱导下,一直相信他们所从事的是一次反对入侵者的战争,正是他们的元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德波战争的进行中,德国的入侵行径是可耻的,随之而来对当地居民进行的屠杀也令人发指,而他们所使用的机械是先进的,他们所采取的战术让当时的整个世界眼花缭乱。当古德里安率领他的装甲部队入侵波兰并向纵深挺进时,一种名叫“闪击战”的战术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这种新的战术给当时和以后的战争带来的影响是冲击波式的,人们再也无法想象军队像从前那样互相举着毛瑟枪直挺挺地站着对射,直到一方的人全部倒下,或者是双方全部倒下。人们在战争中越来越注重新技术、新武器的应用,战争也越来越讲求发动的突然性和打击的准确性,这一切,都与德国发动的这场战争有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2: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