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爱祖国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讲述爱国故事;抒发爱国情怀;感受大家风采。

王荣泰、王琳涵主编的这本《我爱祖国》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爱国故事,讲述了我国历史上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另一部分是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很多都是出自大家之手。包括《端午节的历史教育》、《假如毛泽东去骑马》、《我爱红辣椒》、《在陈嘉庚先生墓前的沉思》、《西安事变后的广播讲话》、《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想的念的是中国》等文章。

内容推荐

王荣泰、王琳涵主编的这本《我爱祖国》的主题是“爱国”。全书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爱国故事,讲述了我国历史上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另一部分是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很多都是出自大家之手。全书包括领袖记事、先贤壮怀、历史足音、文化随想、大美江山、赤子心语、家国情怀7部分。

目录

领袖记事

 假如毛泽东去骑马

 这思考的窑洞

 大无大有周恩来

 邓小平的坚持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印在黄土地上的红手印

 觅渡,觅渡,渡何处?

 贺龙将军印象记

 邓小平的高超反击

 我爱红辣椒

先贤壮怀

 夜读岳飞

 把栏杆拍遍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悼中国空军抗日英烈

 在陈嘉庚先生墓前的沉思

 蔡元培——制造炸弹的翰林和校长

 老山界

 血书

 秋夜

 宣南雨又来

历史足音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人生真义

 清贫

 西安事变后的广播讲话

 囚语

 国庆演辞

 为了忘却的纪念

 最后一次的讲演

文化随想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北京的春节

 端午节的历史教育

 闲话重阳

 华族与龙

 修家谱

 对联

 宣纸恋

 珍惜祖先的伟大创造

 我国时令节日习俗谈

 龙灯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大美江山

 社稷坛抒情

 想北平

 松花江上

 长城万里行

 雄关赋

 十月长安街

 黄河魂

赤子心语

 为什么要爱国

 祖国之爱

 爱国的坐标

 想的念的是中国

 雪耻与御侮

 钢铁假山

 再论说真话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五四断想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丙辰清明及其他

 雾箍批判书

 记一辆纺车

 大国应更具尚武精神

 偏见

家国情怀

 留学巴黎

 青山不老

 漂泊者们

 我的童年

 父亲和我

 在蒋巷村的共产主义猜想

 我能,你也能

 回忆我的母亲

 我的青少年时代

 雾失楼台

 一出国就爱国

后记

试读章节

“一点摩擦都没有过吗?”我们当中的一个问。

“可以说一点摩擦都没有!”

他蛮有自信地笑了,于是加添道:

“至少八路军没有过。八路军尊重政权,尊重友军。”

他说得很恳切,停了一会儿才又平静而当心地举出两三个摩擦的例子。他是不大喜欢空洞的判断的。这些例子没有八路军的份儿,他们总是站在摩擦之上来作调人,希望大家接近。并且由于统一战线的发展再加上这些调解,所谓摩擦也已早成陈迹了。

“比如就在我讲的那县份儿上,”这是他的举例之一,“有一次两位负责人各放一个县长去接事,互相冲突起来,打伤十几个人!……”

自然,结局还是八路军调解好的。但他并不骄傲,倒是显出一种惋惜的神气。指责友人的错误在他看来并不是一件乐意的事。不但不乐意,有时就连他的话语也变得低沉而含混了。带着困惑的微笑,似乎他正在伤害着别人一样。

在批评某某作家关于草地描写的时候他的神情就是如此的,但也仅仅说了这样一句:

“他写得不大好……”

因此虽然并不是没有感觉到我们还想继续倾听下去,而且所昕的又是已经早被互相谅解代替了的摩擦,但好像有意规避似的,他把我们准备发问的节目单子拿上手了。他浏览着,自言自语道:

“好,谈一谈武汉失守后的感想。”

于是他依旧搁回那张赤裸的方桌上去,用茶杯压好,然后来了一段简洁的开端。说明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中共六中全会不久就要公布,他们是曾经有过深刻的讨论的,并且一面已经打电给全国的最高领袖。

这以后,他用一种决然态度发挥他个人的见解了。

“毫无疑问,”他微阖着嘴唇,向前方投了一个坚定的一瞥,“放弃武汉是很灵醒的、很见机的,在战略上是正确的。敌人想消灭我们的主力,找我们的主力,得到武汉却是空的,连铁钉子都被我们扳去了!”

“我们也这样想,”我插嘴道,“不过有些地方似乎相当骚动。”

“自然,”他微蹙了一下眉头。“一般的讲起来我们是困难的。但我们可以渡过这个难关,可以用乡村去包围城市,使被占领的城市变成死城。我们是能够这样做的!”

他的态度愈来愈激昂了。这是和他闲谈日常生活的亲切活泼恰相反的,在平常谈话中有时他的语调还很幽默。为了帮助给养,在长征期间他曾经提倡过钓鱼。他认为乌江河里的鱼顶好钓,无鳞,一尾有三五斤重。并且还犯不上准备什么合适的钓具。

“随便拿根竿子伸在岩洞边就会钓起来,”他巧妙地做着手势,“因为看都看得见。要是它不吃,你用竿头对准它两夺,就上钩了……”

说完时他的脸上现出含意很深的幽默的微笑。

然而我们现在谈到的却是震撼人心的大事件,望他活泼幽默是不成的;所以直到解释着上面的论断的根据的时候他才逐渐平静下来,他说到了中国的人口、土地,以及中国在经济上所具有的特质,而这几点却就正是保证我们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

末后他又从战局上和敌人的怯懦上来找论证,并且举例道:

“这样的事在晋西北是很多的,敌人一看见老百姓就敬个军礼,”他模仿着日本鬼子的动作,“手这样比起——问有八路军没有吗?”

他平静而柔和地笑了。但老百姓却是不怕八路军的,岂止不怕,并且还用斗笠和草鞋来乔装成八路军的样子,跟着他们在救亡室里学习。而在大多数场合,便是他们的生活也是靠当地八路军的合作社解决的。一块钱普通只买3斤盐,合作社卖6斤。

这一桩事贺龙将军特别满意,而在阔脸上立刻辉煌着那种善良的家长式的微笑了。他又扳着指头告诉我们所以价廉的理由,说:

“牲口是自己的,赶牲口的是兵,没有脚力钱……”P60-61

序言

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是有目的的,带着问题看,是一个思维过程。广义地说,人有六个阅读层次,前三个是信息、刺激、娱乐,是维持人的初级的浅层的精神需求,后三个是知识、思想、审美,是维持高级的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一个经济体量巨大的国家,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阅读生态。“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遍观周遭,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盛行,深阅读、慢阅读成为稀见之事。物质的繁荣替代不了精神的丰富,浅阅读也构建不起基础牢固的精神世界。人要多一些含英咀华来涵养自己。读文学,可以陶冶情操,滋养情怀;读历史,可以鉴古知今,明得失,知兴衰;读哲学,可以把握规律,增长见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的养成,需要经历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读书的作用:“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的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还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阅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持续释放出个人潜在的极大力量。

《中国剪报》创办30年的历程,记录着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变迁,也是30年来社会阅读精神史的记录。

《中国剪报》经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于1991年元旦创刊,在全国率先开发报刊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建设。次年5月,《中国剪报》编辑部迁至北京。

三十年来,《中国剪报》始终坚持“集千家精华,成一家风骨”的办报宗旨,立足主流媒体,把握正确导向,传递有效信息,传播适用知识,面向中老年读者。共刊发文章30万篇,文字总量1.5亿,发行总数达16亿份。为了适应中青年读者的需要,中国剪报社在2005年又创办了面向全国发行的《特别文摘》杂志。

《中国剪报》和《特别文摘》十分重视与读者互动,广泛征求读者对报刊的意见建议,自1992年以来已连续举办23届读者节活动,共投入资金240万元,参与人数达45万人次,获奖人数达3.4万,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中国剪报社还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先后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纪念馆竖立“觅渡、觅渡、渡何处”的巨石文碑,在江西井冈山和云南大理捐建希望小学,向灾区捐款献爱心等,受到各界人士好评。社长王荣泰被中国报业协会授予“中国杰出报人奖”,报社荣获“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奖”。

今年适逢《中国剪报》创办30周年。30年来我一直是这张报纸的读者、作者和朋友,见证了她的成长。现在,报社从《中国剪报》和《特别文摘》中精选出了近3000篇文章,编辑两套丛书共16本,既有经典美文,也有平凡故事;既有读史新见,也有百科揭秘;还有生活之道,健康智慧,等等。作为编辑部回报读者的礼物,也是向社会上所有关心过本报的人们的汇报。目前,“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正方兴未艾。期望这两套丛书能为每个人的精神成长、社会文明增添新助力,贡献正能量。

后记

《中国剪报》创刊已届而立之年,为了感恩广大读者三十年来的相伴与厚爱,我们编发了两套十六册精选丛书,其中,《中国剪报》精选八册,《特别文摘》精选八册。丛书所编文章全部源自《中国剪报》报纸和《特别文摘》杂志,并按专题分类编辑,一书一专题,与报纸杂志专题栏目相对应,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收藏。

三十年来,我们已编辑出版《中国剪报》《特别文摘》一报一刊的文字总量约1.8亿,本书从中精选出400余万字与读者分享。当下,浏览式、碎片化阅读方式流行,我们编撰丛书旨在倡导纸质阅读,引导数字阅读,让梦想与阅读相伴,激情与沉思交替。读书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有助于养成沉静、豁达的气质。一个书香充盈的社会,必会有一个向上向善的文明生态。俄裔美籍作家布罗茨基有一句名言:“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应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培养竞争能力而行走的必要途径,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正是缘于这份责任和担当,剪报人三十年如一日,朝乾夕惕,孜孜不怠地编好报、出好刊,让报刊更多散发着知识魅力、学养魅力和品格魅力,涵养着读书种子生生不息。

丛书编罢,掩卷感恩。首要感恩读者朋友,是你们成就了《中国剪报》三十年辉煌;还要感恩作者,是你们的神来之笔,诠释了生活的真谛,让过往的岁月留下深刻的印记;还要感恩编者,《中国剪报》《特别文摘》的编辑队伍是一支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团队,其中多数同志受过新闻或中文的研究生学历教育,多年来,他们选编的文章深受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还要感恩新华通讯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原主任、高级记者杨继刚先生为全书的编辑给予了悉心指导;还要感恩新华出版社总编辑要力石先生为丛书的选编、版式、装帧等给予了热忱帮助;还要感恩著名散文大家、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撰写精关的序言;还要感恩梁霄羽先生为丛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

丛书付梓,值此,谨向三十年来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剪报》《特别文摘》事业发展的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限于编者水平,本书尚有疏漏之处,恳请批评、教正;尚有部分原作者未及告之,恳请见谅并联系我们,以便寄付稿酬。

阅读有爱,传书有情。当您手里摩挲着这套丛书时,愿您喜爱她,让书香怀袖,含英咀华,滋养浩然之气!

编者

2015年5月4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