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帝王是皇帝和君王统称,是封建王朝最高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周朝之前,“帝”与“王”字义相近。而在秦朝以前,帝王是至尊君主,等同“天子”。自秦赢政称“皇帝”后,“王”与“皇”有了区别,“王”成为地位仅次天子而掌控一方之诸侯的称呼了。
为此,编者根据最新研究资料,在有关专家指导下,特别推出了本套书系,主要精选了我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帝王——他们都有运筹帷幄的雄才伟略,曾经叱咤风云,纵横天地,创造着世界,书写着历史,不断开创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不断推动我国历史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李丹丹编著的《清圣祖康熙传》主要以这些帝王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并以真实历史事件贯穿,尽量避免冗长的对日常琐事的叙述和演绎戏说,而是采用富于启发性的历史故事来传达他们的人生与时代,尤其着重描写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并有所启迪。
李丹丹编著的《清圣祖康熙传》记述了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少年时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了沙俄侵略军。他在位期间使清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他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
少年荣登皇位
顺治十一年,也就是165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爱新觉罗·玄烨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他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个儿子。玄烨的生母是佟妃。佟妃的祖先佟养真本来是辽东的汉人,后来随兄弟佟养性投靠了努尔哈赤,被列入汉军,并受命管理汉军事务。后来佟养真战死,由他的儿子佟图赖承袭了职位,最后官至三等精奇尼哈番、太子太保。有了这样的身份,佟妃才得以被选人宫中,并于一年后生下了玄烨。
由此可知,玄烨并非一个纯粹的女真人后代,他的身上,至少流淌着三个优秀民族——满族、汉族、蒙古族的血液。尽管其母系已经加入了八旗,也算是满族人,但从血统上看,他的汉族血统也是永远抹杀不了的。
尽管母亲的地位没有使玄烨在众皇子中占据优势,但天资聪颖的他得到了最重要的一个人的宠爱,这个人就是孝庄太后。在玄烨出生之前,有一次,佟妃到慈宁宫向孝庄太后请安,孝庄太后知道她怀有身孕,就对近侍说:“我早先身怀福临时,左右之人即曾看见我衣服大襟有龙盘旋,赤光灿烂,后来果然诞生圣子,统一寰区。如今佟妃也有这种祥征,异日生子,必膺大福。”
这个说法很快在宫里传开了,据说玄烨出生时,整个皇宫上空都飘着异香,好久都不见散去,又有五色光气充溢在宫内,就像太阳光一样明亮。当时,宫人以及内侍看到之后,都大声称:“这真是奇瑞之兆。”
不过,佟妃没能得到顺治的宠爱,玄烨也并没有因此受到父亲的特别关照。和其他的皇子一样,他刚一出生,就被抱出宫交给乳母喂养。后来,因为玄烨没有出过痘,乳母受命带着他到紫禁城西的一座偏宅居住,这里后来被改称为福佑寺。
玄烨生下来就很惹人喜爱,据《清实录》记载:
天表奇伟,神采焕发,双瞳日悬,隆准岳立,耳大声洪,循齐天纵。稍长,举止端肃,志量恢宏。
这段话的意思是:玄烨长得仪表堂堂,精神焕发,两只眼睛就像太阳一像明亮,鼻子就像高山一样挺拔,声音洪亮。等长大几岁以后,举止端庄严肃,志向远大,气量宽宏。
本来老人就喜爱孩子,孝庄太后得到这么一个可爱的孙子,自然是当作心肝宝贝。从她对玄烨的一些特殊关照的态度来看,她确实认为这个孩子将来是个当皇帝的材料,因此才会给予他最大的关怀。
孝庄太后不但对这个孙子的饮食起居时时过问,更是按照帝王的标准严格要求教导:“不管是吃饭、坐立、行走、说话,你都要按规矩来。就算你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不能放纵自己,如果让我知道你有不合规矩的地方,我就要责罚你了。”而后,孝庄太后语重心长地告诉玄烨,“不要怪奶奶狠心,我这样做,是为了使你将来能成就大业。” P2-3
浩浩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长河,涌现出了许多帝王,他们曾经煊赫一时,有的是历史长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总之,浩浩历史千百载,滚滚红尘万古名,史海钩沉,各领风骚,薪火相传,承继着悠久的中华历史。
在我国,帝王是皇帝和君王统称,是封建王朝最高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周朝之前,“帝”与“王”字义相近。而在秦朝以前,帝王是至尊君主,等同“天子”。自秦赢政称“皇帝”后,“王”与“皇”有了区别,“王”成为地位仅次天子而掌控一方之诸侯的称呼了。
在我国历史上,“皇帝”这个名称是由秦赢政最先确定的,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并自称第一个皇帝,称为“始皇帝”。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自此,我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皇帝制度。
我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起,到1911年宣统帝退位止,在2131年的时间里,共产生了230位皇帝。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最末皇帝是清朝宣统帝。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朝康熙帝,在位61年;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明朝明光宗,在位仅1个月。当然,关于皇帝数量还存在多种说法。
这么多帝王,我们细细思量他们在历史上的价值和分量,还是有轻有重的。他们有的文韬武略兼备,建有盖世奇功,开创了辉煌历史,书写了宏伟的英雄史诗,成为了民族的自豪,十分值得千古赞颂;有的奸猾狡诈,就是混世枭雄,糟蹋了乾坤历史,留下了千古骂名永远被人们口诛笔伐;有的资质平平,没有任何建树,在历史上暗淡无光,如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但是,无论怎样,帝王是我国古代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最高的当权者,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帝王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人物。因此,有人忠从,有人利用,有人艳羡,有人嫉妒,有人觊觎,有人怒斥。他们充满了谜一般的神奇诱惑力,我们能够从他们身上,集中感受到历史的丰富内涵与时代的沧桑变化。特别是历朝皇帝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至于帝王本人的成长修养、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等,我们都可以从中受到震撼,获得巨大的启示。
为此,我们根据最新研究资料,在有关专家指导下,特别推出了本套书系,主要精选了我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帝王——他们都有运筹帷幄的雄才伟略,曾经叱咤风云,纵横天地,创造着世界,书写着历史,不断开创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不断推动我国历史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当然,这些帝王作为历史杰出人物也难免具有历史局限性,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封建、腐朽、落后、残酷等糟粕,这些都需要广大读者扬弃。而我们在讲述他们的人生事迹时,综合参考了大量史料,尽量挖掘他们优秀、积极、阳光、励志的正能量。因此,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难免会出现挂一漏万等现象,也请广大读者理解。
总之,我们主要以这些帝王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并以真实历史事件贯穿,尽量避免冗长的对日常琐事的叙述和演绎戏说,而是采用富于启发性的历史故事来传达他们的人生与时代,尤其着重描写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并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