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 “两化”互动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城乡统筹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科学内涵
第一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科学含义
第三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主要任务
第三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第二节 产业发展理论
第三节 城乡发展理论
第四节 资源配置与资源开发理论
第四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第三节 新时期四川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第五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思路与目标
第一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总体要求
第二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
第三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战略目标
第六章 构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现代城镇体系
第一节 现代城镇体系发展的条件
第二节 构建四大区域城镇体系
第三节 加快首位城市发展
第四节 促进次级突破城市发展
第五节 推动县域城乡空间建设
第七章 构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四川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重点
第二节 首位城市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三节 次级突破城市区域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四节 底部基础县域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八章 构建城乡协调共享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节 构建基本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体系
第二节 实施五个统筹和五项改革
第三节 城乡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第四节 构建覆盖城乡的互联互通交通体系
第九章 推进“两化”互动与“四化”同步发展
第一节 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第二节 首位城市的“四化”同步发展
第三节 次级突破城市的“四化”同步发展
第四节 底部基础县域的“四化”同步发展
第十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初步提出
第二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一章 四川新型工业化与城乡统筹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四川新型工业化实践
第二节 其他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
第三节 四川新型工业化与城乡统筹
第十二章 四川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四川省城镇化实践
第二节 其他地区新型城镇化实践
第三节 四川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
第十三章 四川城乡统筹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四川城乡统筹的实践经验
第二节 其他省(市)城乡统筹的实践
第三节 四川城乡统筹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第十四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总体思路
第一节 四川省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制度演进
第二节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节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思路
第十五章 创新“四化”同步与“两化”互动体制机制
第一节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第二节 城镇化提升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节 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的机制
第四节 创新特色产业和工业园区体制机制
第十六章 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安排
第一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第二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创新
第四节 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制机制创新
第五节 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第十七章 创新城乡基层治理体制机制
第一节 乡村基层治理机制创新
第二节 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创新
第十八章 完善城乡统筹的土地制度
第一节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第二节 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第三节 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第十九章 完善财政金融体制机制
第一节 完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第二节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第三节 完善城乡统筹的投融资机制
第二十章 完善城乡一体的组织和人才体制
第一节 建设城乡统筹的组织建构
第二节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