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疯子的经历,先生。除了他的出生地和父母,还有当初他怎么发的财,别的我全知道。”
“哎,丁恩太太,求你说点我邻居家的事吧。”
“啊,当然可以,先生!可是你受寒了,我先去拿一碗粥再讲给你听。”
没过多久,她就回来了,没等我再次请求,她就讲起了他的故事:
亨德利·恩肖先生,也就是哈里顿的父亲,从小就由我母亲照料。我也从小在这里长大,帮忙做些农活。
有一年夏天清晨,老主人恩肖先生要去利物浦,亨德利要了小提琴做礼物。凯茜小姐那时还不到六岁,她要的是一根小马鞭。好心的恩肖先生同时还答应送我一口袋梨和苹果。他走了三天,直到第三天晚上十一点钟时才回来。他一回来就累倒在椅子上,等他稍微缓和一些后,便说要给我们一个惊喜,继而打开了他的大衣。那大衣被裹成一团抱在怀里,衣服打开的一瞬间出现了一个黑头发的小孩,他穿得破破烂烂,长得十分老气,目光呆滞,说话也断断续续的。恩肖太太并不喜欢这个孩子,责问主人为什么把一个野孩子带回家。何况自己已经有两个孩子要抚养了。
主人解释他在利物浦的大街上看到了这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哪里也找不到他的父母,既然看到了他,就不能见死不救。
女主人抱怨了一通后总算妥协了。恩肖先生吩咐我给那孩子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让他跟孩子们一起睡。
亨德利和凯茜起初只是在一旁观望,待大人们重归于好后,就开始寻找父亲允诺的礼物。可亨德利的小提琴被压碎了,他伤心地放声大哭。凯茜也没好到哪儿去,她的礼物也因为主人一心只顾照料这个孩子而被弄丢了。她实在气不过就跑过去对那蠢小子咬牙切齿地啐了一口,结果竟挨了父亲一记响亮的耳光,教训她以后举止要规矩点。
孩子们不让他睡在房间里,我就把他放在楼梯口,希望他识相赶紧走开。可这个坏小子竟然等在主人的房门口,结果主人生气地把我也赶了出去,他们给他取名“希思克利夫”。这原是他们一个早夭[年少而亡。]的儿子的名字。从此,这就成为了他的姓氏和名字。
没多久,凯茜小姐就已经跟他很要好了,可是亨德利和我都恨他;于是我们就折磨他,可耻地欺负他,而女主人也从不帮他说话。他看来是个孤僻忧郁的孩子,一直在默默忍受我们的打骂。当老恩肖发现我们的行为时非常生气,大概因为希思克利夫隐忍沉稳,主人特别喜欢他,甚至超过了他的小女儿凯茜。她太淘气,也太任性了。
所以其实一开始,他的到来就使全家不太平。过了不到两年,恩肖太太去世了,小主人认为希思克利夫抢走了父亲原本属于他的爱和特权,心里愈发憎恨他。
有一阵子我是同情他的,孩子们都得了麻疹,希思克利夫病得最重,却是三个孩子中最安静的一个。相比凯茜和他哥哥几乎把我折磨得要死,他却像只羊羔似的毫不抱怨。对于他的死里逃生,医生归结于我的悉心照料。我为医生的赞赏而扬扬得意,对他的憎恨也就淡去了,只是我仍旧无法喜欢上希思克利夫,所以始终不能明白,主人为什么这么疼爱这个性格孤僻的孩子,而这孩子也从未有过任何感激的表示。但我知道他心里清楚得很,因为老主人的爱,只要他一开口,全家人都得依着他。
举个例子,我记得有一次恩肖先生从教区的集市上买回来一对儿小马,给两个男孩一人一匹。希思克利夫挑走了漂亮的那匹,可是没过多久,他那匹马的脚就跛了。他发现后,就让亨德利和他换马,否则就去告诉恩肖先生亨德利这周打了他三次。暴怒的亨德利打了他一顿,却还是咒骂着将马换给了他,可见主人对他的爱远远胜过对他的亲生儿子。
P25-26
《呼啸山庄》读后感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围绕着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而展开,以租住呼啸山庄的房客“我”的视角开篇写出自己对希思克利夫性格的想法,他阴郁、残忍又无情。但很快,风雨中打开窗户呼唤凯瑟琳的希思克利夫变得不一样了,他的内心一定存在着某种深沉的感情,只是被什么摧毁了,这让读者更加感兴趣,究竟是什么让他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通过丁恩的描述,我们了解到,希思克利夫是吉普赛弃儿,从小被老恩肖收养。他得到了老恩肖最大的宠爱,一直陪伴他的凯瑟琳是与他最相似和最亲爱的人,恩肖的亲生儿子亨德利却因为嫉妒,而对希思克利夫怀恨在心,在恩肖去世后疯狂地报复他。
希思克利夫一直默默忍耐,但是仇恨的火苗已经形成,善良与邪恶的分界终于在被凯瑟琳抛弃后出现。我们不知道希思克利夫遭遇了多少的苦难才得以回应凯瑟琳的虚荣,我们只看到他回归以后疯狂的报复,但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凯瑟琳。
如果说希思克利夫是魔鬼,那么凯瑟琳就是制造魔鬼的魔鬼。他不肯宽恕,她也无法原谅,用彼此的恨延续彼此的爱,用彼此的怨念维持彼此的思念,在这份异乎寻常的爱和激情中共同选择万劫不复……这就是让所有读者陷人迷惘、激情绝望的核心,这就是《呼啸山庄》在经过岁月洗礼后越来越灿烂的秘密。艾米莉·勃郎特完全不像是一个古典的英国淑女,她头脑中的狂热和野性,她笔下为爱疯颠、为爱游荡于人间的怨灵,更像是二十世纪现代作家笔下对人性的探讨。
回首这一生,希思克利夫倔强好强,扭曲得不肯忘记仇恨,他的爱恨分明,一生只爱凯瑟琳,他挖空心思复仇,不在乎自己要受到什么苦难。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却无力再次阻止凯瑟琳和哈里顿的相爱,世间的所有恨终于还是输给了爱。再大的仇恨终究只是落得尘归尘,土归土的结局。
但我们爱这部小说,除了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我们看不到永恒的爱恨。是他们的性格带来了深爱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带来了他们的悲剧。教堂的墓地安静地躺着两个人,希望从此人间恨意终将转为真爱。
在世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经典著作。它们涉及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等各个学科。这些著作不仅在当时产生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智慧已经成为全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日趋繁荣,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而文学作品无疑是人类文明宝库中非常重要的瑰宝。阅读名著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由此,我们推出了《语文新课标指定必读丛书》。
《呼啸山庄》是丛书系列之一。它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的是吉卜赛弃儿希思克利夫被呼啸山庄老主人收养后,与其女凯瑟琳暗生情愫,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敦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气氛。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做到无障碍阅读,我们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的一线教师组成编委会,他们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出发,从宏观阅读和微观阅读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精读赏析,在完整呈现名著原貌的基础上,又从以下角度加以解读。
导读:对作者及其作品做了初步的介绍,便于同学们在阅读前,对作品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旁批:对文中的精彩词、句和语段给予提示和解释,以引起同学们由此及彼的思考。
注释:对原著正文中涉及的一些字词、成语、地名、人名等加以解释。
名师赏析:具体分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旨精神,并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典型语言等进行了鉴赏。
延伸思考:从作品的实际内容出发,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后做更深入的思考。
留一点儿时问给读书,多一点儿空闲给思考。从名著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在读书中感悟人生、成长成材。与名著同行,与经典为伴,相信这样的人生会更加丰富多彩。
《呼啸山庄(名家精读版)》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的是吉卜赛弃儿希思克利夫被呼啸山庄老主人收养后,与其女凯瑟琳暗生情愫,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敦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气氛。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名家精读版)》是一部具有哥特式风格的爱情小说,即具有“野蛮、阴森、恐怖、神秘、黑暗”等特点。小说开始,即是迷路者对暴雪中荒原以及初见呼啸山庄主人的描述,肃杀气氛骤然而生,接下来的整个故事,以复仇式追爱行动为主线,描述出一出出梦魇中血淋淋的幻象、挖掘坟墓换来与白骨的亲昵、游荡的幽灵与鬼魂的常年纠缠等场景。这一切都触目惊心,使得小说情节紧张生动、充满悬念、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