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都有相信权威、专家或行家的心理
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就会得到各个方面的认可和赞许。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心理学家向学生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回来的著名化学家,而且说他还有很多著名的学术研究和科学发明,在化学界是相当出名的,很难得才请他来到这里,于是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在之后的化学课上,这位“化学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他告诉学生,这是他新发明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后来他让在座的闻到了气味的学生举起手来,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这样的结果是令人惊讶的,为什么明明无气味的蒸馏水,学生却可以闻出味道来呢?这是因为人们对权威的信任和遵从,使其对权威的“化学家”没有任何的怀疑,而认为蒸馏水确实有气味。
在“权威”面前,人们总是认为权威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语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有种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同时,人们还有一种“认可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要求相一致,只要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就会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在这样的心理影响下,人们往往把权威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当成是命令、榜样,而不敢轻易去违背。即使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权威的影响,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
人们对权威的深信不疑和无条件地遵从,会使权威形成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利用这种权威效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权威效应”的应用很广泛,如许多商家在做广告时,高薪聘请知名人物做形象代言人,或者以有影响的机构认证来突出自己的产品,以达到增加销量的目的。在辩论说理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引经据典,引用权威人士的话作为论据,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利用“权威效应”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容易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很多人为了获得安全感,为了减少损失,总是喜欢“跟着行家走”,因为行家很少会出错,行家会给我们一个比较正确的前进方向。在权威效应的影响下,行家的引导力是非常大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喜欢购买各种名牌产品,因为它有明星的代言、有权威机构的认证、有社会的广泛认同,这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安全感。比如学生们在购买参考书和练习册时,也会选择有名的出版社及著名的教授学者出版或推荐的。因为与其他的参考资料相比,从权威这里获得的知识和好处会更多。这就是在销售与消费中,权威效应起到的巨大影响力。因此,如果销售人员能够巧妙地利用权威的引导力,则能对销售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