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海军航空兵征战纪实(轰炸机群紧急出动)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郭金炎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威武的战鹰,翱翔在海天,在碧空中留下一条闪光的航线。

50余年前,中国人民海军航空兵还是一支年轻的部队,从初创到至今所走过的战斗航程,使人难以忘怀。海军航空兵是人民海军的一个新兵种,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岸基飞向海洋,成长为一支多机种合成,初具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海军攻防力量。

海军航空兵在几十年对敌斗争中,先后进行了324次战斗。打掉的敌机型号繁多,全都是美国制造。飞机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有国民党飞行员驾驶的,也有美国飞行员驾驶的,有高空高速,也有低空小速度的,有陆地机场起飞的,也有舰上甲板起飞的;有白天来的,也有夜间来的;有的装着炸弹炮弹,有的携带火箭,导弹。尤其是同携带美式导弹的国民党空军作战,这在世界空战史上创造了奇迹。

郭金炎著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征战纪实:轰炸机群紧急出动》主要包括威镇东南沿海领空、苍穹写风流、热血洒长空、创造海空奇迹等内容。

内容推荐

人民海军航空兵在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领导下,历经战争风云的洗礼,已经成长壮大。由单一兵种发展成为今天拥有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歼击轰炸机、水上飞机、舰载直升机、警戒机、电子侦察机、空中加油机等具有海军特点、特色的机种,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支不可缺少的海空突防力量。

郭金炎著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征战纪实:轰炸机群紧急出动》以纪实的形式记述了人民共和国航空兵这支英雄的部队与入侵我领空的国民党空军和美国空军的多次战斗历程,展现了那些可歌可泣的英模风云人物的传奇风采。

目录

前言

一、威镇东南沿海领空

 1.海空歼灭战

——王万林、宋国卿空战纪实

 2.轰炸机群紧急出动

——海军航空兵一师征战一江山岛和上下大陈岛纪实

二、苍穹写风流

 3.空中尖刀

——王天保孤军奋战斩顽敌

 4异国天空上的鏖战

——杨汉黄在朝鲜英勇善战纪实

 5.笑傲蓝天写春秋

——谷德合机群率先与携带麻雀3型导弹敌机

英勇斗争事迹

 6.首战告捷

——崔巍、姜凯空战纪实

三、热血洒长空

 7.碧血丹心

——英雄飞行员王昆

 8.怒海壮歌

——王自重英勇献身事迹

 9.长空猎手

——王鸿喜空战事迹

 10.同温层里创奇迹

——舒积成与胡春生在同温层空战纪实

四、创造海空奇迹

 11.人民共和国功臣

——余开良叱咤长空征程录

 12.为了周恩来总理的嘱托

——地面领航员王立珠的战斗事迹

 13.长空对手

——高翔、黄凤生击落美军飞行员史密斯纪实

 14.魂断夜空

——P2-V在大陆覆灭的台前幕后

附录

 决不让敌机溜掉

宋国卿

 一定要飞回去

保锡明

 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王相一

 陵水空战

王柱书

 万宁空战

陈武录

试读章节

1.海空歼灭战

——王万林、宋国卿空战纪实

1954年5月19日12时46分,天气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军浙东前沿某地对空雷达站发现4架蒋军F—47飞机正朝渔山列岛窜去。

指挥员纪亭榭根据经验分析判断这是敌人对我军使用的声东击西战术。

5月份的浙东阴雨天气较多,敌机常利用复杂天气实施偷袭,诱惑我机向渔山方向出击,然后,在我们尚没发现敌情目的情况之下,突然下降高度,趁机对我高岛、头门山等岛屿驻岛陆军部队及港口内停泊的舰船进行轰炸。

担负着护渔护航这一中心任务的飞行员们,识破了敌人伎俩,随着一颗绿色信号弹的腾飞,听到指挥员纪亭榭断然下达了起飞命令。

长机王万林、僚机宋国卿驾驶战鹰,双机并肩张开勇敢的翅膀,冲向碧海蓝天。

紧接着,第二个双机,长机宗德峰、僚机尹宗茂也冲向碧海蓝天,直奔向战区空域,拦击敌机。

长机王万林与僚机宋国卿是一对配合默契的双机。他们作战勇敢,技术精湛。这时,他们加大油门飞抵头门山。迅速占有攻击敌机的最佳角度。

王万林是位饱经风霜,战斗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了,他平时就练就了一双审云察雾的火眼金睛,掌握着炉火纯青的飞行技术,具有高度的爱国之心。他对国民党空军在沿海地区所犯下的滔天大罪,恨之入骨,随时准备狠狠教训他们。因此,他这次一进入战区,就用锐利的目光从云海里发现了隐约偷袭的敌机。

“发现敌机!”宋国卿报告说,“在我左下方发现2架敌机。”他一边报告,一边投掉副油箱。

王万林忙回答:“明白!你攻击,我掩护。”

接着,他又呼唤第二批双机上来支援。

宗德峰、尹宗茂听到命令二话没说,以迅雷不及掩耳,紧跟其后,积极投入了战斗。 激烈的空战开始了。王万林、宋国卿面对顽敌,怒不可遏,毫不畏惧,紧紧咬住敌机不放。

飞行“将军”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勇。宋国卿驾驶战鹰,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从容不迫,得心应手。他猛一推杆,从高空一下子降低到1200米,右转弯隐蔽接敌。使用从尾后小角度切入,拉近与敌机距离,用活动光环瞄准敌机,距离敌机780米时,稍一稳定,瞄准光环,屏气凝神,三炮齐发,仇恨的炮弹飞向敌机,全部命中。只见敌机立刻凌空爆炸,残骸拖着一团浓烟坠向大海。

王万林掩护宋国卿击落敌机后,立刻把飞机拉到有利攻击的高度。此刻敌机队形已被打乱,敌机胆战心惊,惊慌失措,魂不附体,像没头的苍蝇,忙乱逃窜。敌机队形七零八落,手足无措,狼藉不堪。把带在飞机上没来得及发射的炸弹就仓惶的投入了大海,就要准备逃窜。  王万林想,空战情况是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往往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如因我拖延时间,不马上采取行动,搞不好就会失去主动攻击的位置,仗就难打,到口的肥肉就会丢掉。

鉴于此情况,地面指挥员纪亭榭立即命令僚机宋国卿继续攻击的同时,又向第二批双机宗德峰、尹宗茂通报了敌机的具体位置。这时,王万林这位骁勇善战长空猎手,他那能让套住的豺狼跑掉,全力以赴做好僚机的掩护。

在距敌机400米时,僚机宋国卿死死咬住一架敌机,连续开炮将敌机击伤,最后,敌机冒着浓烟保命滚蛋了。

紧接着,王万林驾驶战机,寻找最佳时机,右转攻击敌长机。在距离敌机400米时,他连续两次射击,将敌机打得浓烟冒出。随后他步步为营,再一次攻击,穷追猛打,经过连续三次射击,最后,将敌长机击落坠海。

王万林中队在空中出奇制胜,大大鼓舞了第二批双机飞行员。他们迅速赶至战区,我4架战鹰在同一空域,并肩作战,迎击敌机。宗德峰、尹宗茂双机紧紧咬住逃窜敌机,立即投入战斗。宗德峰速度过快,冲至敌机前,错失开炮良机。

这时,尹宗茂跟上主动接敌,连续攻击,三炮齐发,敌机在猛烈的炮火中化作一股黑色烟团坠海而去。

在这次战斗中,击落F-47敌机3架,击伤1架,我机群却安全无恙。王万林与他的僚机宋国卿创造了蓝天新辉煌,奏出了一曲威镇海疆响彻云霄的凯歌。

P3-6

序言

威武的战鹰,翱翔在海天,在碧空中留下一条闪光的航线。

50余年前,中国人民海军航空兵还是一支年轻的部队,从初创到至今所走过的战斗航程,使人难以忘怀。海军航空兵是人民海军的一个新兵种,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岸基飞向海洋,成长为一支多机种合成,初具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海军攻防力量。

人民海军航空兵在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领导下,历经战争风云的洗礼,已经成长壮大。由单一兵种发展成为今天拥有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歼击轰炸机、水上飞机、舰载直升机、警戒机、电子侦察机、空中加油机等具有海军特点、特色的机种,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支不可缺少的海空突防力量。

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曙光照耀下,我中国人民海军于4月24日宣告成立。这是中国人民从有海无防走向了一个新台阶。年轻的人民海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要在加速海军舰艇部队建设的同时,也要加速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建设。

1950年6月,海军党委下达了“成立军校、训练学员、培养干部,建立海空军部队”的任务。是年8月,海军党委确定了海军建设的方针是:“首先组织利用和发挥现有力量,在现有力量的基础上,以发展鱼雷快艇、潜水艇和海空军等新的力量,逐步建设一支坚强的国家海军。”从此,确定了海军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计划和目标。8月1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决定在青岛市沧口成立了第一所海军航空兵学校。

1951年8月30日上午,朱德总司令员在海军萧劲光司令员陪同下,来航校视察工作,观看了学员飞行表演。高兴地说:“飞行得很好!”朱德视察航校后,军委和海军加速了对海军航空兵的建设步伐。

1952年1月18日,海军向中央军委上报了《一九五二年海军空军建设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必须要建立海军航空兵机关和部队,形成完整的海军作战体系。请示报告总参谋部聂荣臻总参谋长转呈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朱德、周恩来副主席。中南海的深夜毛泽东双手捧着关于海军建立海军航空兵的报告,浮想联翩,有海无防,辽阔海疆百年来饱尝入侵者的蹂躏,受尽了苦难和压迫。直至今天祖国还是没海上制空权也就没有海上的制海权。深知建立海军航空兵的必要性。他起身来到窗前,推开窗子,仰望天空悬挂的明亮的启明星,仿佛伟人心中涌起无限的遐想。于是,挥笔疾书写下了“同意按周办”的批示。

于是,1952年海军航空兵部队,便快马加鞭的开始组建起来。

军委领导批准了请示报告后,并指示海军航空兵部必须在1952年建立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所以在北京建立海军航空兵部便成了海军空军建设与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部队建设首先拟出来了海军航空兵编制表。当时,为了把部队建设搞好,同时,为将部队建设更上一层楼,还邀请了前苏联专家一海军航空兵首席顾问牟兴等3位人。航空兵部队领导还请进来走出去,先后派员到安东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简称中联司)学习取经。

1952年4月,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北京正式成立。5月,海军正式颁发《海军航空兵部直属机关编制表》,按照编制:海军航空兵设司令部、政治部、干部管理部、后勤部、工程部和飞行技术检查组。

紧接着,军委总参谋部指示,将空军上海虹桥机场及全部人员、设备拨给海军,成立以海军周希汉、袁也烈和赵汇川为首的接受委员会。6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从陆军调来了机关干部与歼击机和海军航空兵航空学校毕业的第一期学员。1952年6月27日于上海虹桥机场组建海军航空兵第一师。1953年2月21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以原步兵135师师部为基础,在浙江省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航空第二师。赖金华为副师长、周志先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3年11月2日,周恩来总理在长江口检阅了舰艇部队,在观看鱼雷艇和海航一师一团的飞行表演后,为部队题词。

从此,海军航空兵沐浴着党的阳光,展翅翱翔。部队建设不但日新月异,而且,沿海一带修建的机场也进行了整修和扩建,并建立了多处海军航空兵基地场站。为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壮大奠定了通天大道,为人民海军建设事业开辟了新篇章。从此,海军航空兵不负众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在蔚蓝色的《飞行日志》上留下闪光的航迹——

1954年3月18日,在浙东前线由副大队长崔巍、中队长姜凯奉命出击,旗开得胜,首战告捷,各击落F-47型敌机1架。

同年5月,海军航空兵配合陆军和海军舰艇部队解放东矶列岛的战斗中先后击落敌机6架、击伤2架。

1955年1月18日,海军航空兵参加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中与陆军配合成功的解放了一江山与上下大陈岛。……

1958年2月18日,将国民党空军RB—57D喷气式远程高空侦察机击落。

1964年6月11日,中队长陈根发和石振山机组将入侵的国民党P2-V侦察机在山东半岛上空击落。

1964年12月8日,副团长王鸿喜将国民党的RF-101击落,一举打掉国民党敌机。

随后,海军航空兵又相继在部队防空作战中,共击落击伤国民党、美国敌机239架、击伤敌机181架的辉煌战绩。

海军航空兵是在战火中诞生,在战斗中茁壮成长。使年轻的海军航空兵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在历次空战中,还陆续涌现了王昆、王自重、舒积成、王鸿喜、高翔、崔巍、姜凯等许多可歌可泣英雄人物。

尤其值得骄傲的是涌现出了“海空雄鹰团”这个战斗集体。这是一个英雄的团队。海空雄鹰团的感人事迹引起了共和国领袖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关注,曾25次接见该团作战有功的41名代表。毛泽东还曾3次点将海军航空兵部队出征。英雄的团队没有辜负领袖的殷切期望,相继击落击伤11种类型的敌机239架,开创了海军航空兵历史上多个先河:第一次在同温层击落敌机;第一次在空战中最近距离开炮;第一次用国产歼击机击落美国最先进F-86敌机。其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海军航空兵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部队成长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党的第二代与第三代领导人始终关注着海军航空兵的发展与建设。1958年9月29日,邓小平同志到海军第一航空学校视察工作时,对部队的发展提出了方向性意见,对航空兵给予了极大的希望。邓小平同志还欣然挥毫,为第一航空学校题词“培养坚强忠诚的共产主义的保卫者和建设者。”

1975年,邓小平同志在出访法国的时候,恰逢我海军航空兵郭文才率领多名飞行员及地勤人员在法国学习。当邓小平同志听说后,在百忙的工作中看望了飞行员与地勤人员。还语重心长地对飞行员同志们说:

“你们出国学习不容易,一定要掌握现代先进科学知识,为国增光。”邓小平同志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做了详细了解。最后,邓小平同志还与全体同志一一握手,表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海军航空兵事业的深切关怀。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后,仍然时刻关注着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建设,1979年7月29日,他在青岛度假时,在粟裕、叶飞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水上飞机机场,参观了飞机的水上表演。

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对人民军队的发展建设作出了一系列英明论断和战略决策。鉴于海军航空兵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海军航空兵海空雄鹰团命名30周年的时候,挥毫写下了刚劲有力的题词:“建设强大的海军航空兵部队,保卫祖国领海安全。”

江泽民同志着重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质量建军,要把海军航空兵建设成为战无不胜,第一流的海空长城。

1993年,江泽民同志到海南岛航空兵某部视察工作时指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航空兵,保卫祖国神圣的海空安全和捍卫好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主权与使命。

海军航空兵是随着人民海军发展而发展,随着人民海军壮大而壮大。海军航空兵走过的漫长岁月,伴随着海军航空学校的成立,标志着海军航空兵的诞生。之后,又配属了各舰队航空兵部,飞行师、飞行团、飞行大队、飞行中队。海军航空兵由水鱼雷机、轰炸机、歼击机、强击机、反潜机、直升机、运输机、水上飞机。航空兵是海军海上作战重要兵种之一。它的重要使命就是在海上消灭敌人舰船、掩护我舰艇部队在海上活动,进行侦察、巡逻、反活、保卫军事基地和重要军事目标。科学试验与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等重大日常战备任务。两次出色地完成了保障远海远洋载运火箭试验等重要任务。

海军航空兵经过严峻战火的洗礼,出色地完成了沿海作战任务。在共和国的海军史上浓墨重彩的留下了辉煌:海军航空兵曾参加解放一江山岛、封锁金门岛、收复西沙群岛等等……

海军航空兵在几十年对敌斗争中,先后进行了324次战斗。打掉的敌机型号繁多,全都是美国制造。飞机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有国民党飞行员驾驶的,也有美国飞行员驾驶的,有高空高速,也有低空小速度的,有陆地机场起飞的,也有舰上甲板起飞的;有白天来的,也有夜间来的;有的装着炸弹炮弹,有的携带火箭,导弹。尤其是同携带美式导弹的国民党空军作战,这在世界空战史上创造了奇迹。

喜看今天的航空兵已经成了一支威镇万里海空的重要力量,在军队革命化现代建设中正阔步前进。

后记

在我年轻的时候,最喜爱读的一本书《真正的人》,此书反映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位名叫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夫的年轻飞行员的英勇事迹,他在一次空战中受伤,失去了双脚。后来,他运用假肢,克服了人们难能想像的重重困难,又重上了蓝天,驾驶着银色战鹰,为苏维埃共和国领空的安宁,做出了卓越贡献,人们称赞他为无脚飞将军。就是这位将军,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盏导航灯,奋进的里程碑。那时,我是多么想成为一位保卫祖国神圣领空的飞行员啊!说来也巧,最终我的夙愿终于变为现实,我从大山走向大海,美梦成真,荣幸地进入了飞行员的摇篮——飞行学院学习,成了一位海军航空兵队伍里光荣的飞行员。

毕业后,我来到了沿海前沿战斗部队,追赶着白云20多个春秋。在上级党的雨露滋养下,所走过的战斗航程,不仅提高了飞行技术,而且还耳闻目睹了海军航空兵部队昔日对敌作战中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每当我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往事,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英雄们在空战中与敌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建立的丰功伟绩,在军内外传为佳话。老前辈的辉煌战斗事迹深深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勇士们。在英雄们的排行榜上,这里有叱咤风云的海军航空兵首战告捷的崔巍、姜凯;这里有在海南岛空战中,勇于和美国飞行员空中拼杀的高翔;这里有击落敌机的王鸿喜;这里有在同温层击落敌机的胡春生、舒积成;还有与美国飞行员作战的谷德合等海空英雄。……

我从这些老前辈身上,汲取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受益颇大,深受鼓舞,从而激起了我写作的激情。随后,我写了英雄们的一些片断,在军内外陆续发表,受到了极大好评,引起了强烈反响。那时,我开始运作,期盼把这些英雄们在捍卫共和国领空安宁的感人肺腑的事迹写出来,这个想法成为我多年来魂牵梦萦的追求与思索。在过去的日子里,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保密限制,只能做些蜻蜓点水式的报导。随着岁月的流逝,使我更加感受到,这些英雄们年事已高,有的身患疾病,有的已故。我想,这些英雄史诗如果不马上抢救出来,将来后人即是再写,也难以保证历史的真实。

鉴于此种情况,今天到了该告诉人们真实历史面貌的时候了。于是,我采取读者喜闻乐见的纪实手法,着手拉开了采写反映海军航空兵英雄人物书稿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到书的出版之事,我将自己的想法向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打电话,征询出版意向之时,接电话的人,恰巧是出版社编辑部于俊道主任,他耐心听完书的内容汇报后,欣然说内容挺好,可以操作。后来,我听他介绍,才知道他也是一位海军航空兵队伍里服役多年的军人。顿时,我们彼此之间,不言而喻,心心相印。最后,我还和他开玩笑说:  “你也是海军航空兵这个摇篮里成长起来的人,你的青春也献给了海军航空兵的建设事业,我们是战友啊!你应该为宣传海军做出一些贡献哩。”

“那好啊!你动手写嘛。”

于俊道主任的支持给我写作这段沉淀多年的历史,增强了我写这部书稿的力量与信心。从此以后,我就开始了紧锣密鼓地采写工程。历经几个月的采访,收获颇大。许多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随着我手里敲键盘的悦耳声,清秀美丽的方块文字音符似的跃然纸上。

我在采访中受到了老领导,老前辈和他们的家人鼓励和帮助。

每位首长都不顾年事已高,听说我要采访他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热情,有的身患疾病躺卧在病榻上还在做着对昔日航空些兵事的一件又一件的美好回忆。原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马溪波身体不是太好,但他与老伴儿全力以赴地协助提供方便,利用休息时间给找图片,翻找有关资料。当中他因感冒住院,还向子女交代说一定协助我搞好。老首长的这种热情洋溢的精神实在让人感动。老首长们那种无私帮助,认真校对事实史料,个个都热情奔放,有的取出了保存多年的老图片,有的找来了保存在箱子里宝贵资料,给我留下了美好记忆,的的确确是值得我永远学习。老副司令员姚雪森听说我去采访,他原来准备去医院看病都没去,在家等待我的到来。恰巧这时他家要搬家,以前的老照片,素材都捆扎在纸箱里,听说我需要这些东西,他老人家不厌其烦地一件一件的又解开仔细寻找,那认真劲实在让人动容啊。马连成老师长,身患多种疾病,行动不太自如,写起字来手还颤抖,但对上万字的稿件他认真审阅,对于稿子中每一个人物的姓名都是一丝不苟核对,对于难能回忆的人名字还打电话向老战友仔细询问核实,表现出了一种认真负责的高度使命感。

老首长王万林、周克林、王天保、马溪波、马连成、杨汉黄、姜贵、王鸿喜、谷德合、余开良、高翔、舒积成、张进德、王立珠等都给予热忱帮助。尤其是王鸿喜老首长放弃许多休息时间,认真审阅王昆、王自重等人的书稿。还有许多在外地的老首长,千里迢迢,寄来了关于海军航空兵作战的丰厚资料与图片。

这时我请几位资深“老飞”——将军、司令员、师长应邀作此书的顾问,他们欣然答应,都一丝不苟地审阅书稿,对于不足之处,提出宝贵意见。原老领导张进德虽然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翻箱倒柜,帮助查资料,翻照片,抄写鲜为人知的素材。那场面,那动作,那镜头,那情景,谁见了都叫人感动不已,热泪盈眶。

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海军航空兵涌现出来的这些英雄人物,这不仅是我海军的光荣,也是全军的光荣啊!把这些宝贵财富献给后人,这对我们这些过来人来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你应该殚精竭虑的去写海军航空兵这一辉煌历史,有了这些英雄,历史才会显得更加精彩。”

在此书出版之际,借此机会,向对该书的写作给予大力支持、鼓励的良师益友杨忠义、张仕洋、赵海涛、缪典民等表示衷心感谢!

对于认真审阅书稿的知情者表示感谢!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曾参考《近代海军史》等著作及其它有关资料,图片提供者分别由撰写的主人翁提供,在此我表示深切的谢意!

最后,还要再次感谢中央文献出版社于俊道主任对此书的出版所作的帮助。

由于收集材料有一定困难,书中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2007年春青岛书斋

2007年夏青岛第三次修改稿

2008年春北京定稿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