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体的普遍特征
在心理学意义上群体的组成情形群体并不是个体的汇聚群体心理的特点群体中个性的消失,以及对其个体原来思想感情的改变群体经常由无意识因素支配,脊髓活动的优劣和理性思维活动的终止,情绪突然变化和理性的缺失相比于个体的感情,群体情绪的突然变化可能会更好,也可能更差群体既有胡作非为又有勇敢无畏的特点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群体”这个词指的是聚合在一起的很多个个体。他们的性别、职业和民族可以都不考虑,当然他们为什么汇集到一起,我们也可以不考虑。不过,心理学认为,“群体”这个词意义已经完全不同,在一个特别并且必须特别条件下,聚集在一起的这些人必然会显现出某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与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的特点完全没有关系。对于一个汇集在一起的群体来说,个人的思想感情,全都会向着共同的方向发展,群体的心理因此而形成,个体的特点则会泯灭其中。群体心理是短时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它也有其自身必然存在的明显特点。当个体汇集成群体以后,就会到达某种状态,我们只能暂将它称之为有组织的群体,因为现在还不能准确地命名它。或者,也可以更加确切地说,它在心理状态上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存在方式是特别的,它受到群体精神的统一主宰。
当人们偶然地聚集在一起,很明显,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形成了一群人,就认为他们是个有组织的群体。一个公共场所可能会同时容纳1000个人,可这些人只是碰巧来到这个地方,并没有确切统一的目标,因此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也算不上是群体。只有当群体具备一定的特性,或者说是有充足的前提条件时,它的特点才会暴露出来。
丧失自觉性、思维和情感,并都转到一个新的方向上去,这是一个人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中的一员所表现出来的第一个重要特点。不过我们应该认识到,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的一群人并不一定就是群体,比如在很多时候,国家大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强烈情感,从心理意义上而言,很多个独立的个体就会显示出的群体的特性。此时,在一个突发事件的影响下,他们可能很快就汇集在一起,并因此具有了群体行为的特点。有的时候,一个心理群体可能就是一起站着的五六个人。但虽然聚集了上千个人,但是他们的聚集只是偶发性的,这样的群体并不是心理群体现象的研究对象。另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在特殊的情况下,整个民族就是一个真正的群体,但其实,很难将这个民族所有的个体全都汇聚在一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虽然群体在形成以后已经暂时具备了基本特征,但这些特征却是非常明显的。除了这些特点以外,群体还有其他附加的特点,因为组成群体的个体面临不同的情况,群体的精神和内容结构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很容易对心理群体进行归类。如果我们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一个混合性群体——不同成分的成员组成的群体——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同一性群体——组成群体的成员的成分基本相同,比如身份、派别或者阶级等——相比,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这些共同特点之外,这两类群体同时还具有一些各自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对这两类群体做出区分。
我们一定要先研究不同类型群体的共同特点,然后才能够分别对他们进行研究。假如这项工作是由自然科学家完成的,那么,他们基本上会对全体成员的共同特点做出分析,然后再分别研究他们各自的具体特点。我们在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也要使用他们这样的方法。
组成群体的方式和种族会有所差异,此外,刺激群体主要因素的强度和性质区别也非常大,因此我们很难非常精准地表述群体的心理。但是,个体心理学也一定会遇到这些困难。只有在小说作品中才可能出现一个人性格终生不变的事。假如环境没有发生变化,那么人的性格也可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所有的精神结构都可能包含着各种不同的特点,在我的其他著述中,我说过,环境的激变,会导致这些性质显现出来。这就能够说明,为什么原本最谦虚的公民到了法国国民公会中,会成为最蛮横的人。他们在正常的环境中都是很好的官员,或者是温润的公证人。不过他们平时的性格在经历了大的波动以后便回来了。所以,他们又会变成守法,而又平和的好公民。在拿破仑的统治之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是最驯服的臣民。
我们不可能全面的研究组织程度不同的各个群体,所以我们研究的群体,是那些已经完全具备组织性特点的。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发现,一个群体是可能发生变化的,还能观察到它们在将来会变化或者是发展成什么样。只有在组织性非常成熟的情况下,原本的特点才会在新的特点上留下印记。另外,集体的所有思想和情感,都会向着一个明确的方向聚拢。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前面说到的心理学规律才可能起到作用,也就是群体的精神一致性会产生影响。
群体心理特点可能与单独的个人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特点完全不同,当然也可能是一样的。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只可能出现在群体中,个体是无法具备,且只有成为一个群体时才能被发现。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先特别关注它们,对于其不可替代的特点,一定要重点解释。
P13-16